当前位置: 首页 > 娱乐 > 正文

风陵渡晋军在两边的山上 上党军民不愿意降秦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12-05 11:04:20 分类:娱乐 浏览:102


从茅津渡,看中国历史的演变——

今山西省运城市,在黄河沿岸,有三大渡口:

芮城县的风陵渡,因为对岸是潼关,因此,名气很大,并且,实际上也是颇有战略意义的;芮城县的大禹渡,传说,大禹治水时期,以此为基地,乘船入河,上开龙门,下开三门,因此,名气很大,但是,仅限于传说中的意义,实际作用上,稍逊一筹;平陆县的茅津渡,名气不大,但是,因为对岸是崤山通道,因此实际作用很大,历史上故事不少。

运城黄河三大渡口

茅津渡,得名于春秋时期,今平陆县一带的茅津戎。

茅津渡

且说在春秋时期,晋献公大肆扩张,假途灭虢,出兵南下,借道虞国,通过茅津渡南下灭了黄河以南的虢国,回师途中,又灭了黄河以北的虞国。

由于晋献公的扩张,晋文公时期的晋国,已是一等国家,晋文公是霸主;而秦穆公时期的秦国,要低半等,介于一等和二等之间,秦穆公只能算半个霸主,只是在西方称霸于西戎。

晋文公去世后,秦穆公觉得机会来了,出兵东进,派遣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去偷袭郑国,因被发现而退兵。

继位的晋襄公,派出晋军,南下渡过茅津渡,守住崤山通道,准备袭击回师的秦军。

崤山通道十分险要,等秦军通过时,向下射箭,居高临下,泰山压顶,秦军几乎全部被射杀,白骨累累,只有三位主将副将,晋军没杀,而是将其活捉。

晋国经过向南扩张,一直将南界推进到秦岭一线。

战国时期,魏国继承了晋国在黄河以南的领土,南到秦岭,而在黄河以西,一代明君魏文侯,起用军神吴起,打得秦国溃不成军,夺取了河西地区,将西界推进到关中洛河一线。

因此,今华阴县华山一带,当时属于魏国。

不过,继位的魏武侯,听信谗言,逼走了吴起,魏国衰落,而秦国,则启用了商鞅,实行变法,实力猛增,夺取了魏国的河西,也夺取了魏国的黄河以南,因此,崤山函谷关,落到秦国手中,秦国占领了全部关中,从此,以函谷关为东大门,向关东各国开战。

秦国通过茅津渡,北渡黄河,进攻黄河以北的魏国、韩国,夺取了不少领土。

秦国北上

前262年,秦军已经占领了洛阳以西的韩国大片土地,然后,通过茅津渡,又一次北渡黄河,攻克了韩国在黄河以北的重镇野王(今焦作市沁阳县一带),将韩国的上党高地与韩国黄河以南的地区,截为两段。

秦国夺占野王

韩国恐慌,将上党割让给秦国,上党军民不愿意降秦,于是归顺赵国,以当时的形势,赵国是必须接受上党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挡住秦国接下来对赵国的入侵之势,赵国不可能退让,于是,赵军自邯郸出发,越过太行山,前来接受上党,秦国哪里肯让?最终两强迎头相撞,爆发了骇人的长平之战,战神白起继续其“连锅端”的拿手战术,大开杀戒。

就中国北方商业来说,运城盆地有不少重要的商埠,一直持续到民国时期,因此,千百年来,在和平时期,茅津渡是重要的经济港口,运城的盐、晋南的粮食和棉花,都要驴驮马载,通过茅津渡,向中原转运,渡口转运业务极为繁忙。

茅津镇作为晋南地区货物转运的枢纽,运城的盐,平陆东山的煤炭,在茅津渡装船,运往中原各地。

民国初年,山西出晋货物大部分要靠走黄河航道外运,或者是通过茅津渡南下中原。

这样的繁忙状况一直持续到1937年日寇入侵。

日寇侵华,深刻地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走向。

1993年,三门峡黄河公路桥建成,茅津渡最终结束了历史使命。

现在的茅津渡,是旅游景点


标签:黄河时期韩国


最新推荐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