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玩乐 > 正文

野人山 比起风险未知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12-04 13:54:00 分类:玩乐 浏览:61


野人山是缅甸北部一处绵延千里的原始森林。

这里人迹罕至,瘴疠丛生,蚂蟥遍地,蚊虫肆虐。

在野人山,一个小小的伤口就会置人于死地,几乎没有人能活着走出这里。

1942年5月初,在缅甸战斗的中国远征军陷入了被日军包围的危险境地。

蒋介石的命令下,第五军军长杜聿明带领远征军精锐进入野人山,拉开了败走野人山的惨痛序幕。

114天的时间里,有三万名战士屈死在野人山。

极端恶劣的环境下,女兵几乎全军覆没,只有一人幸存。

那么,远征军为何会进入这样一个绝命之地?在这名幸存女兵的回忆里,远征军在野人山遭遇了什么?

远征军

致命的战略失误

1941年12月,为了保护“滇缅公路”这条生命线,我国决定派遣远征军进入缅甸作战。

1942年2月16日,杜聿明率领十万远征军挥戈入缅。

3月1日,远征军先头部队到达缅甸腊戍,正式开启第一次入缅作战。

然而,这次的战斗并不顺利。

在这之前,因英军不同意远征军进入缅甸,所以大部队只好停留在中缅边境。

有道是“兵贵神速”,英军这一手直接让远征军失去了战场先机,再加上情报系统不完善,远征军在缅甸几乎是被动挨打。

杜聿明

1942年3月8日,缅甸首都仰光沦陷。

随即,日军分为三路,分别朝印度、同古、腊戍进攻,企图让远征军陷入重重包围之中。

1942年4月29日,腊戍失守,远征军被迫放弃曼德勒作战计划,开始撤退。

然而,往哪里退?

之前,蒋介石曾说过,如果腊戍守不住,那么第五军和第66军就撤到密支那和八莫。

但现在的问题在于,八莫已经失守,前方的遮放也被敌军占领。

至于密支那,现在情况不明,不知道被谁掌控。

面对这种进退维艰的处境,远征军内部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撤退方案。

第一种是以蒋介石为首的重庆统帅部。

他的意思是,不管密支那现况如何,远征军都要赶在日军之前占领密支那,经怒江片马回国。

蒋介石

末了,蒋介石还特别强调,没有他的命令,远征军不准撤到印度。

第二种则来自远征军总指挥史迪威和罗卓英。

他们主张远征军跟随英军,经英帕尔撤回印度。

这条路最近,而且沿途敌军很少,既快捷又安全。

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撤退路线让杜聿明陷入了两难之中。

其实,它们孰优孰劣一目了然。

比起风险未知,敌情未知的密支那,撤回印度是更为明智之举。

然而,杜聿明是一个十分忠心的人,他唯蒋介石马首是瞻,自然不愿意违背他的命令。

与杜聿明的想法不同,时任新编三十八师师长孙立人则更想撤到印度。

蒋介石

就在两人僵持不下时,罗卓英发来了一封电报,大意是:密支那有小股日军侵袭,人数不多,只要人心坚定,成功打开后路。

5月7日,杜聿明率领第五军直属部队朝密支那开拔。

但让他没想到的是,日军也在朝密支那进发。

他们走的是公路,比远征军提前一天到达密支那,并将其迅速占领。

5月9日,远征军经过日夜行军赶到了密支那,和日军发生了激战。

杜聿明看着进攻猛烈的日军,这才明白情报有误。

这哪里是一小股日军?它的火力配比、武器装备和兵力,至少得是一个加强团。

杜聿明

事实也确是如此。

和杜聿明对战的,正是有着“丛林作战之王”之称的日军第五十六军团,团长是渡边正夫。

因错判形势,杜聿明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再加上日军掌握了制空权,飞机轰炸,步坦协同,这让杜聿明越打越没底。

和杜聿明一样忐忑的,还有渡边正夫。

经过密支那和密拱两次作战,五十六军团仅剩两个联队共七千多人,已是外强内干,强弩之末。

而杜聿明手下却是远征军的精锐,虽然没有飞机,但也是作战经验丰富的机械化部队,继续打下去还真不一定打得过。

杜聿明

想到此处,渡边正夫赶紧叫了增援部队。

但就在这时,和他交火的远征军突然一个闪现,不见踪影了,这是怎么回事?

原来,密支那作战开始后,蒋介石因摸不清敌军的兵力有多少,就下达了“避免和日军正面作战,从密支那以北绕过去”的命令。

5月10日,日军增援部队赶到,杜聿明攻打孟拱无果,只能通过敌军侧翼绕过孟拱,朝密支那北部的原始森林而去。

蒋介石

为了方便行军,杜聿明下令炸毁所有重型装备。

包括坦克、炮车、装甲车等等。

10日下午,丢掉了战车辎重的远征军,在第96师的掩护下进入胡康河谷,也就是野人山。

出乎意料的是,孙立人的新38师并没有跟上来。

杜聿明心中狐疑,他拿起望远镜一看,便见不远处的公路上浓烟滚滚,坦克装甲车轰隆隆开过,朝着印度的方向疾驰而去。

这不就是孙立人的新38师吗?

原来,早在远征军决定撤到密支那的时候,孙立人就对蒋介石的决策有点不满了。

他不是黄埔将领,对蒋介石没那么多的崇拜和滤镜,也就更为理性。

违抗军令,是他深思熟虑的结果。

孙立人

蒋介石和杜聿明不了解野人山的情况,但孙立人很清楚。

他知道,野人山不是那么好走的,更遑论现在是雨季,行走难度就是地狱级别。

所以,在杜聿明下令弃车上山的时候,孙立人不仅没照做,还率领新38师和大部队背道而驰。

哪怕违反军令,被撤职甚至是被枪毙,他也不愿意去野人山。

那么,野人山究竟可怕在哪里,让孙立人如此忌惮?杜聿明和他的五万精锐,在野人山会遭遇什么可怕的事情?

孙立人

伤亡惨重:远征军败退野人山

缅北的野人山并不单指一座山,而是长约两百公里,方圆三百平方公里的山区。

它又叫胡康河谷,位于缅甸最北部。

这里林莽如海,乔木遮天,茂密的树冠层层叠叠,像是一道天然屏障,隔绝了外界的窥伺。

当地人说,野人山里有野人出没,这个传言不知真假,但野人山里确实有“野人”。

他们是尚未开化的原始部落,和文明世界格格不入,“野人山”之名便由此而来。

除此之外,野人山在缅甸语里还有另外一层意思:魔鬼居住的地方。

具体魔鬼在哪里呢?刘桂英老人或许能给我们答案。

刘桂英

刘桂英是唯一一位逃出野人山的远征军女兵。

她是湖南长沙人,抗日战争爆发后,刘桂英成为了一名护士。

1942年5月,刘桂英作为护士班的一员,随第五军一起进入野人山,开始了她九死一生的路途。

刘桂英很清楚此次路途艰险,但她没想到悲剧这么快就发生了。

进入野人山之前,有一千多名伤兵因不愿拖累大部队,又不屑死于日本人之手,就将汽油洒在周身,点火自焚。

火很快就烧起来了。

简陋的棚屋被在火焰的灼烧下发出噼里啪啦的响声,空气中满是焦糊味。

杜聿明对着棚屋跪了下来,一边失声痛哭一边磕头。

刘桂英

刘桂英路过这里,也跪下来磕了一个重重的响头。

此时所有人都不知道,这场惨烈的集体牺牲就是一个糟糕的信号,预示着远征军即将走上一条绝路。

刘桂英和战友们进入野人山时,正好赶上了雨季。

大雨倾泻而下,地面上积起了大大小小的水洼。

瓢泼大雨之下视线受阻,刘桂英和护士班的四位女兵只能半眯着眼,相互搀扶着,深一脚浅一脚地前进。

进入森林后,气温骤降,刘桂英的身体被阴冷和潮湿笼罩。

她一边打哆嗦,一边四目望去,越看越心惊:这里根本就没有路,只有荒草丛生的兽径。

刘桂英

下雨天的森林很安静,只有雨水拍打叶片的声音。

此时的野人山就像是一只面目狰狞的猛兽,它张着血盆大口,准备将闯进来的人吞吃入腹。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雨势也渐渐变小。

筋疲力尽的刘桂英在得到暂时休整的命令后,就和四个小姐妹找地方坐了下来。

而这,才是噩梦的开始。

野人山区是原始森林,其中不乏凶猛野兽,但比这些野兽更可怕的,却是不被人注意的各种虫子。

野人山最可怕的东西,就是食指粗的巨大蚂蝗。

早在远征军踏入森林的那一刻,闻到新鲜血液的它们就无比躁动。

树叶上,草丛里,青苔间,到处都有蚂蝗的身影。

趁着远征军赶路时,它们就悄无声息地爬到皮肤上,大口吸血。

刘桂英

蚂蝗吸饱血后自动脱落,它吸血留下的伤口却是很久都不会愈合。

再加上热带雨林是微生物活跃之地,空气中有无数病菌和病毒,这些都会让一个小小的伤口变成致命伤。

很快,队伍中就哀嚎声四起。

刘桂英和其他四位护士心急如焚,却对此束手无策,只能看着被蚂蝗叮咬的伤口越来越红肿,继而发炎溃烂。

除了蚂蝗之外,蚊蚋也防不胜防。

它们传播各种疾病,被叮咬之后皮肤红肿还算是比较轻的症状,更有甚者会发高烧昏迷。

而一旦昏迷,就会被蚂蝗吸血,被蚂蚁啃噬血肉。

刘桂英

更糟糕的还在后面。

因为多日下雨,森林里升起了致命的瘴气。

一旦吸入过多,短时间内就会失去生命。

护士班的两个女兵,就因吸入了瘴气,身体时冷时热,在极度虚弱之下离开人世。

目睹战友接连牺牲,刘桂英十分痛苦,但不等她收拾好情绪,护士班的又一位姐妹离开了。

她在行军途中被毒蛇咬伤,毒发身亡。

瘴疠横生,毒蛇虫蚁遍布,还有避无可避的蚂蝗和蚊子,这一切都成为了远征军的催命符。

破伤风、疟疾、回归热等疾病大肆蔓延,因为缺医少药,患病的战士们都得不到治疗,最后只能在疾病的折磨下死去。

刘桂英

第五军军长杜聿明也患上了回归热。

他咬着牙硬撑,最终还是敌不过病毒的侵袭,陷入昏迷之中。

等他醒来,贴身照顾他的常连长却因被他传染,不治而亡。

这成了杜聿明一生也无法忘怀的痛楚。

但这仅仅只是个开始。

疾病肆虐,牺牲的战士们越来越多。

每天,都有一百多名远征军战士长眠在野人山。

每走43米,就有一位士兵倒在地上。

远征军走过的路白骨累累,后面的部队根本不用担心迷路。

缺医少药的困境之下,还有粮食短缺的问题。

野人山吃人的东西很多,人吃的东西却很少。

随身携带的干粮早已吃完,战士们只能杀了战马充饥,所有皮质的东西都被拿来煮食。

杜聿明

这些都吃完后,战士们就寻找蘑菇和野果充饥。

但很多野果都是有毒的,吃了后轻则呕吐腹泻,重则中毒而亡。

刘桂英记得很清楚,护士班的护士长便是吃了毒野果牺牲的。

年轻的女孩面容惨白,脚步虚浮,每天拉出来的都是黑水。

最终,护士长没熬过去,在最美好的年纪里,凋落在这片魔鬼之地中。

找不到食物,很多战士被活活饿死。

一个连的133名士兵,只有十七个人活了下来,其余的战士都是在无尽的饥饿之中耗掉了生命能量,惨死异国。

刘桂英

雨还在下。

刘桂英已经形销骨立,旁边的战士们也面黄肌瘦,不似人形。

刘桂英抬头望去,视线之中皆是密密麻麻的苍翠树冠,窥不见一角天空,仿佛这里是被世界隔离的真空地带。

暗无天日,与世隔绝,远征军的出路到底在何方?

1942年7月底,野人山迎来了一个难得的晴天。

这一日,野人山的森林上方飞来了一架美军侦察机。

片刻后,它发现了在密林中行军的第五军军部。

很快,一队美军运输机匆匆赶来,空投了大量物资和一架电台,失联已久的第五军这才和外界取得了联系。

到了这时,蒋介石的命令才姗姗来迟。

他命令杜聿明撤往印度。

蒋介石

1942年8月,后续部队中的最后一名远征军战士筋疲力尽地走出野人山。

至此,这场艰苦卓绝、惨绝人寰的野人山之行才正式终结。

114天的时间里,有三万名远征军战士牺牲,最终走出野人山的只有3000人。

值得一提的是,当初违抗军令的孙立人,他带领新38师在撤退过程中仅损失了一千余人,基本上是全军而退。

不知杜聿明知晓此事后,心中会作何感想。

一将无能,累死三军,这句话用在败退野人山上再合适不过。

一个战略失误,却要三万名战士的命来弥补,这个代价太惨痛,也太令人扼腕。

孙立人

他们都是热衷杀敌报国的好儿女,本应浴血沙场,却倒在了异国的密林之中,尸骨难寻。

何其悲壮?何其惨烈?何其痛彻心扉?

2021年11月16日,刘桂英与世长辞,享年102岁。

如今,中国再也没有穿越野人山的幸存远征军了。

英雄已逝,精神长存,三万名远征军牺牲在野人山的历史不该随着刘桂英的逝世而被埋没。

它值得我们去铭记,去追思,去反省,然后继承先烈们的遗志,阔步向前。

参考资料

云南卫视:《经典人文地理》20131021:败走野人山

人民政协报:【专栏】“我家的抗战”:活着走出“野人山”

光明日报:送别老英雄!唯一活着走出野人山的远征军女兵刘桂英逝世


标签:远征蒋介石战士日军


相关推荐

最新推荐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