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书屋 > 正文

顾祝同经常非打即骂 顾祝同指挥的西南军事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12-04 12:43:16 分类:书屋 浏览:101


顾祝同出生在教师家庭,虽家境不是很富裕。

因其3岁丧母,继母对他很刻薄,使他的幼年被剥夺了诸多欢乐。

相比一般的家庭更容易接受到教育,也许正因为如此,从小学习就很不错,7岁入私塾读书,17岁考入县立高小。

1910年考入了江苏陆军小学,开始军旅生涯。

7年之后顾祝同考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步科。

学习两年后毕业,因学习成绩优良,还受到校长杨祖德的表彰。

毕业典礼上,亲手接过校长杨祖德颁发顾祝同一条毛毯作为奖品,顾祝同正式进入军营。

时年27岁。

顾祝同先到长江上游陆军总部第四旅任见习官,后升为连长。

次年底转赴湖南,在谭延闿部任“清乡”司令部副官,卫队营营副。

01

认识了蒋介石,打开了通天长官之道

此时孙中山在广州成立护法军政府,再度举起护法旗帜。

顾祝同响应孙中山的号召,于1922年1月南下参加孙中山领导的护法战争,加入粤军第二军许崇智部。

当时蒋介石正在粤军第二军任许崇智的参谋长,顾祝同经同学介绍,前往拜访蒋介石,闲谈中得知蒋介石于1906年毕业于陆军速成学堂时,顾祝同十分高兴,马上说速成学堂就是我们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的前身,蒋高自己几届,应称蒋为学长。

而此时蒋介石却相当客气回应称学长不敢当,两人是同学。

因此两人交谈甚欢,彼此都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粤军素有排外风气,蒋介石要想在粤军站住脚,必须团结一批非粤籍的中下层军官作为根基。

顾祝同这个谦逊的学弟正是很好的人选之一。

而顾祝同对蒋介石十分钦佩,此顾祝同的命运便同蒋介石连在了一起。

第二天,顾祝同便被任命为军部上尉副官、军事教导队区队长,从此随侍蒋介石左右,为他以后的升迁埋下了伏笔。

1924年6月,黄埔军校大广州成立了,蒋介石当上了校长,顾祝同也被蒋介石任命为军校教授部中校战术教官。

在该部20位教官和军校总教官,其他各部主任、副主任中,后来担任过国民党内军事要职的就有17人。

顾祝同在黄埔被列为“八大金刚”之一。

作为战术教官,他讲课举实例以明原则,深入浅出,各种实例信手拈来与实例进行结合,变得通俗易懂,因此学生们也喜欢听他的课。

后来隶属于顾祝教学的从容态度被学生们认可,加之顾本人为人宽厚笃信,深得学生们尊重,直至晚年,黄埔学生中不少有过将军、司令、军长、部长、主席经历的人,无不对顾祝同“墨师”长“墨师”短地尊称之。

广州商团叛乱平定以后,黄埔军校先后编组成立了两个教导团,顾祝同被蒋介石任命为教导团第二团第一营营长,该团团长是教授部主任王柏龄少将,而第一团团长则为何应钦。

1925年2月,顾祝同随从教导团参加第一次东征,其间,顾祝同的第一营严守军纪,对百姓秋毫无犯,受到民众的拥戴。

攻打淡水城一战中,团长王柏龄临阵退缩,顾祝同率领第一营与陈炯明部叛军展开血战,终于协助第一团攻下淡水城。

棉湖的战斗中,由于第二团和第一团没有配合好,致使一团腹背受敌,成为孤军。

由于第一团与敌军兵力相差悬殊,战斗打得异常激烈,情况万分危急。

其间,顾祝同的第一营作战英勇,表现突出,战半结束之后,顾祝同一跃成为第二团参谋长。

第二团中校团副,马上又升第三师上校参谋长,接着又晋升为第三师少将副师长,升官之快简直是火箭速度。

可以说,在黄埔时期,顾祝同已奠定了在国民党军界的基础。

由于当时蒋介石本人尚羽翼未丰,后来在军界走红的诸将领此时不过是蒋之嫡系第一军中的连排长,大多数尚是大头兵。

而顾祝同已是该师中的副师长,所以他在黄埔系内官阶较高,在国民党中也素有“元老”之称。

1926年7月北伐开始后,顾祝同随东路军出征。

10月顾祝同所在的第三师攻克永定,12月初北伐军攻占福州后,第三师连战皆捷,顾祝同晋升为第三师师长。

1927年8月蒋介石下野后,孙传芳趁机渡江攻占龙潭,南京陷于危急之中。

顾祝同奉命率第三师,协同其他部队奋起反击,于26日收复龙潭车站。

孙传芳兵败逃回江北后,顾祝同升为第九军军长兼第三师师长。

该军各师团长以至各连排长全部为黄埔生,是蒋介石蓄意培养且最为信赖的嫡系部队。

但是,在1928年的二次北伐中,顾祝同指挥大兵团作战能力受到何应钦的质疑。

当时以顾祝同的第九军和刘峙的第一军为主力,向孙传芳发起进攻。

两军沿津浦路北上。

刘峙的第一军担任津浦路正面攻击,顾祝同的第九军担任津浦路左路攻击。

攻占临淮关后,顾祝同对孙传芳的兵力布置情况不明,又第一次指挥三个师大规模作战,心慌手乱,担心突前吃亏,便将部队后撤。

而刘峙乘胜前进,在长淮卫与孙传芳部遭遇,一战而胜,占领了蚌埠,抢占了头功。

此时,顾祝同部已后撤60公里,而刘峙的第一军却前进了20公里。

何应钦本来认为顾祝同作战能力强,作风稳健,比刘峙能干,有意培植顾祝同,拟将第一、第九两个军归顾指挥。

通过此次战争,发现顾优柔寡断,非统率大兵团作战的将才。

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里,顾祝同总是归刘峙指挥,升官也总在刘峙之后,顾、刘二人也因此结怨。

北伐战争结束后,蒋介石为了达到压制各路军阀的目的,迫使地方实力派裁兵减员,中央军也宣布带头裁军。

顾祝同的第九军被编为陆军第二师。

顾军长变成了顾师长。

虽然顾祝同手下兵力未变,但级别明显降了。

蒋介石的“削藩”,引发了中央军与各军阀的混战。

在1929年爆发的蒋桂战争中,顾祝同率第二师前往参战,占领武汉,随后升为第一军军长。

年底又参加讨伐反蒋的唐生智、石友三的战争。

1930年参加中原大战,重创冯玉祥部,战后担任了陆海空军总司令洛阳行营主任。

11月改任潼关行营主任,负责中原军事善后。

在与倒蒋军阀的大战中,中央军的准黄埔系将领均得以升迁,顾祝同也不例外,当时加在他身上的头衔有,国民党政府警卫军军长、江苏省主席、第二军团总指挥、中央执行委员,此外还被授予一等、二等宝鼎勋章各一枚。

1933年,顾祝同被任命为“湘鄂赣粤闽”五省“剿匪”军北路总司令,参加对中央苏区进行第五次“围剿”。

军事部署由蒋介石直接掌握,顾的下属北路军前线总指挥是在国民党军界红极一时的陈诚,遇事越级直接向蒋介石请示,而蒋介石也时常直接指挥陈诚和其他各军,弄得顾祝同这个总司令形同虚设。

但顾祝同对此从未流露出任何不满情绪,对蒋始终保持唯命是从的态度。

02

西安事变后成功解体了东北军和西北军

不久,顾祝同被任命为南昌绥靖公署主任、军政部政务次长。

1935年4月,被授予二级陆军上将。

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发生后第三日,顾祝同会同刘峙等38名将领致电张学良、杨虎城,要求释放蒋介石,并提出“任何问题,无不可从长讨论,尽量采纳,付之实施……”。

何应钦于16日出任“讨逆军总司令”,随即任命刘峙、顾祝同为“讨逆军”东、西集团军总司令,准备武力征讨张、杨。

面对宋美龄与何应钦之间的微妙关系,顾祝同采取狡猾的对策,即接受何应钦的任命,就任“讨逆军”西路军总司令之职,然后消极应付,只令西路军胡宗南等部在咸阳、宝鸡间暂时监视东北军、西北军和红军,他本人则一直在南京参加营救蒋介石的疏导活动。

他与宋美龄、孔祥熙联系密切,时常出入孔宅商议对策。

而此时,刘峙的东路军却在积极行动。

25日,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蒋介石飞回南京后,顾祝同以其左右逢源的行动受到蒋介石嘉奖,积极迎合何应钦进攻西安的刘峙遭到蒋介石的嫉恨。

1937年1月1日,顾祝同参加了蒋介石召开的小型会议,研究对西安事变的报复措施。

随后任命顾祝同为军事委员会西安行营主任兼第一集团军总司令,指挥5个集团军,包括蒋鼎文的第二集团军,朱绍良的第三集团军,陈诚的第四集团军,卫立煌的第五集团军,向西安地区分别推进,以施加军事压力。

临行前,蒋介石特地叮嘱顾祝同要不战而屈人为上,武力解决为次。

顾祝同一面率重兵进驻潼关号令各军作好攻击准备,一面与张、杨旧部进行紧张的谈判。

在顾祝同软硬兼施的攻势面前,双方终于达成协议:张学良所部东北军开出漳关至苏皖边境整编;杨虎城出国,所部西北军被整编。

2月9日,顾祝同率部进驻西安,下令将东北军的25个师整编为4个军10个师,调往苏北、皖北、豫南,由军委会直接指挥;西北军整编为三十八军下辖的2个师,迫使杨虎城出国。

至此,发动西安事变的东北军、西北军在顾祝同软硬兼施的胁迫下,按蒋介石的旨意完全解体。

同时,顾祝同会晤中共代表周恩来、叶剑英、林祖涵,代表蒋介石商谈国共合作事宜。

顾祝同根据蒋介石的指示,向中共代表提出四项要求:

取消边区政府;中共必须发表宣言,服从中央及蒋介石领导,实行三民主义;停止土地改革;红军整编为一个军辖三个师。

由于此四点建议是限制和削弱中共红军武装,我党当然不有接受,双方未达成共识。

以后又经过反复争论磋商,双方相互作出让步,国民党承认陕甘边区政府,工农红军改编为第十八集团军,国共第二次合作才正式形成。

03

抗日不行,反共却是高手

1937年淞沪抗战打响,顾祝同成为第三战区副司令,同时兼任第五集团军总司令,参与指挥淞沪之战,南京失守后,东南门户洞开,顾祝同作为国民党早期授衔的二级上将深得蒋介石宠信,被任命为第三战区司令长官,兼江苏省政府主席。

第三战区地处东南,包括苏南、皖南、赣东北及闽、浙两省,是中国的经济重心,也是经济上支撑抗战的重要基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顾祝同担任第三战区司令长官前后长达八年,经历整个抗战时期。

尽管第三战区与日伪军接触范围很大,但顾祝同采取消极防御战略,并未利用第三战区的有利战略位置向日寇出击,八年间除在浙赣线一带与日军进行过一些战斗外,较大战役仅为浙赣战役,正面战场上的大战役多发生在其他战区。

此时的顾祝同利用辖区的有利条件,以建立战时经济为名,大搞走私贸易,囤积居奇,大发国难财。

并且在反共方面那是绝不手软,皖南事迹正是顾祝同一手炮制和执行。

他把第三战区称为“铁的三战区”,经常扬言如果任何一方面的敌人踏进了第三战区一步,他便要将其歼灭!很显然这句话是针对新四军说的。

新四军在1938年成立时,被编入第三战区。

抗战中,新四军迅速发展壮大,并建立了华中抗日根据地。

蒋介石对此又恨又怕,一心想除掉和抑制新四军的发展壮大。

从1939年起,蒋介石执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反动方针,掀起了一系列反共摩擦,顾祝同忠实执行蒋介石的命令,在第三战区内亲自部署发动了罪恶的皖南事变。

1940年10月19日,在何应钦、白崇禧以总长、副总长名义发出“皓电”的第二天,顾祝同在长官部的例会上,指定参谋处制定围歼新四军的计划,并命令派最强的部队去执行这个计划。

为和重庆开通有线电话联络,直接与蒋介石秘密通话,从1940年秋顾祝同便指使部属赶修重庆至上饶的长途载波电话线,在其严厉催逼下,线路终于在12月中旬开通。

保障了他和蒋介石的秘密联络。

12月初顾祝同接到蒋介石密令,要求顾祝同把新四军一网打尽,活捉新四军的领导人叶挺和项英。

于是,打着第三战区司令长官的旗号,顾祝同命令长江以南新四军于1940年12月31日前,必须全部开到江北,同时密令第三十二集团军总司令上官云相和有关军师长,在新四军撤退途中将其全部消灭。

并亲自指挥部队在安徽茂林设伏,构筑工事,完成了对新四军的袋形包围圈。

1月4日,叶挺军长率新四军9000余人,告别皖南根据地,北上转移。

6日,部队行至茂林。

顾祝同以新四军违抗命令、不听调遣为由,下令围歼新四军。

新四军已在国民党重兵包围之中,上官云相指挥其部队,大举围攻。

新四军仓促应战,寡不敌众,经过7昼夜的激战,弹尽粮绝,除2000余人突围外,其余全部牺牲、被俘。

军长叶挺谈判时被扣压,顾祝同多次劝降不成,将其押送重庆。

皖南事变严重削弱了中国军队的抗日力量。

由于内耗,新四军的实力被极大消弱,很快其后果就呈现了出来。

1942年日本向进攻衢州,顾祝同被打得溃不成军,率其部下仓皇北顾,逃到到了福建,过了很久顾祝同才回到江西铅山。

因一手制造了千古奇冤,反共有功,顾祝同在蒋介石心目中的分量越来越重。

但顾祝同对蒋一贯绝对服从,从不敢居功自傲。

1944年何应钦辞去军政部长一职时,曾向蒋介石推荐由顾祝同继任,未被采纳。

有人为顾打抱不平,顾祝同坦然蒋介石的安排是正确,表示坚决服从,由于顾祝同一贯忠心事主,从无怨言,这是蒋介石最喜欢的人才类型:听话。

蒋介石于1945年1月升顾祝同为赣州行辕主任兼第三战区司令,统一指挥三、七、九战区军政,权力之大,令同行侧目。

抗战八年间,准黄埔系有起有落,何应钦、蒋鼎文、刘峙、钱大钧等人均因种种原因,不是被束之高阁,位高而无实权,就是保持原来位置无进展,更有甚者被削去实权,深受冷落之苦。

只有两个人地位不断升迁,这两位便是陈城和顾祝同。

而正是这两个人在解放战争中,被我人民解放军摁在地上摩擦。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主动发动全面内战,顾祝同担任郑州绥靖公署主任,即指挥徐州、郑州之线30万兵力进攻冀鲁豫解放区,结果被刘邓大军歼灭5万多人,大败而归。

1947年春,蒋介石又发动了对陕甘宁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命令顾祝同直取鲁中,以解除对南京和上海的威胁,保住国民党的首脑机关和总部。

顾祝同将所辖24个整编师60个旅共45万人的兵力,分为3个机动兵团,以汤恩伯、王敬久、欧震分别为第一、二、三兵团司令,采取密集靠拢、稳扎稳打、逐步推进的战术,企图首先打通徐州至济南的铁路和徐州至临沂的公路,占领鲁南;然后全线进攻鲁中,占领山东。

却被陈毅和粟裕在孟良崮全歼第七十四师。

第七十四师被全歼的消息传来,顾祝同并没有罢休,而只是下令暂时停止进攻,调整部署。

然后采用所谓并进不如重叠,分进不如合击,以三四个师重叠交互前进的作战方针,于6月下旬再度向沂蒙山区发起进攻。

而此时,刘邓大军已突破黄河天险,开始了战略进攻。

顾祝同闻讯后急忙调兵堵截,但在刘邓大军的打击下,再度损兵折将。

到8月上旬,顾祝同被人民解放军赶出鲁中地区,他苦心经营的对山东重点进攻方案宣告破产。

然而顾祝同却再度高升,从陈诚手中接过了参谋总长之职,协助蒋介石继续策划反人民的内战。

顾祝同直接指挥下,在淮海战场上,国军主力已基本被全部消灭。

1949年1月,蒋介石宣布下野,再度任命顾祝同为陆军总司令,意欲制制遥控国民党军。

1949年12月7日,在蒋介石的安排下,顾祝同与胡宗南准备在西南负隅顽抗。

筹划在成都地区与入川解放军进行一场决战,但我军一野贺龙部进兵神速,该计划未来得及执行便被打破。

顾祝同指挥的西南军事,终究无法为国民党挽回败撤台湾的大局。

而顾祝同在西南战斗中,也差点成为我军的俘虏。

这位双手沾满人民鲜血的反动军官最终逃去了台湾。


标签:蒋介石第三第一战区


最新推荐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