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娱乐 > 正文

钱钟书女儿是干净纯洁的二千万 必须自己去查资料求证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12-04 12:42:22 分类:娱乐 浏览:140


钱瑗

1997年春,春寒料峭的北京还有着清冷的气息,冷嗖嗖的风吹在脸上还会让人忍不住收紧衣服。

此时在北京温泉胸科医院,躺在病床上的钱瑗说,“我太累了。

86岁的杨绛对她轻轻地说道,“好好睡吧。

杨绛的话音刚落,钱瑗便停止了呼吸,在沉睡中离开了这个世界,离开了她最牵挂的爸爸妈妈,终年59岁。

此时杨绛的心就像被捅了一下,绽出一个血泡。

可是她和钱钟书唯一疼爱的女儿啊,是他们平生唯一的杰作。

可是杨绛还要强装镇定,因为此时自己的丈夫钱钟书还在北京协和医院治疗肺炎。

钱钟书独女钱瑗

为了不使钱钟书病情恶化,杨绛把女儿已经去世的消息隐瞒了4个月。

可是纸终究包不住火,得知女儿已经去世,钱钟书病情急剧恶化,不久便离开了人世。

晚年丧女丧夫,原本热闹的一家三口徒留杨绛一人在这清冷的人间。

杨绛说我也想追随着丈夫女儿离去啊,可是我还要“打扫现场”。

于是肩负着一家任务的杨绛开始着手整理钱钟书遗留的手稿,续写自己的小说《洗澡》,写作女儿钱瑗去世之前只写了五篇还未完成的《我们仨》。

钱钟书,杨绛与钱瑗

《我们仨》是杨绛一家三口63年生活的点滴记录,它是杨绛强忍着痛苦写作出来的。

女儿钱瑗的调皮可爱,文静温和,乖巧懂事,都在她心里不曾消逝。

钱瑗短暂的一生经历了两段婚姻,可是却没有儿女。

懂事的让人心痛的钱瑗罹患癌症晚期都没告诉杨绛,独自一人扛着病痛的折磨,59岁便早早去世了。

1935年,钱钟书和杨绛远赴英国留学。

在一次瑞士游学之后,杨绛回到牛津。

不久之后,便发现自己怀孕了。

杨绛甜蜜地问钱钟书想要儿子还是女儿。

钱钟书说,“我要一个像你一样的女儿”。

小时候的钱瑗

1937年,他们的女儿钱瑗在英国牛津出生了。

钱钟书欣喜地说道,“这是我的女儿,我喜欢的。

当时杨绛生了一天一夜都没有生下来,无奈最终只得剖腹生产。

据说钱瑗是在牛津出生的第二个中国婴儿。

小时候的钱瑗胖胖乎乎的特别可爱,于是钱钟书便给她取了个小名,叫“圆圆”。

面对心爱的女儿,钱钟书决定不再要孩子了,要把此生的爱都给钱瑗一人。

在那个年代,钱瑗成为了为数不多的独生子女。

钱钟书,杨绛与钱瑗

父母双方都是高级知识分子,书不离手,在家庭氛围的熏陶下,钱瑗也酷爱读书。

自小四大名著便已经过目不忘了。

钱钟书和杨绛带着钱瑗回老家,连祖父都称赞钱瑗,说她是一个读书的种子。

钱钟书一家三口的生活朴素而简单,充满的学术氛围。

晚饭后,一家三口,围坐在书中前,一人一本书,便是钱钟书家最常见的景象。

爱读书好读书的钱瑗考入了北京师范大学,在这个她奉献了一生的学校,钱瑗遇到了她人生中一个重要的男人,迎来了第一段婚姻。

这便是钱瑗的第一任丈夫王德一。

王德一是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的学生,善良敦厚,成绩优异,颇有才华。

杨绛与钱瑗

虽然钱瑗是外语系,但是由于他们两个都热爱美术,便在学校的美术兴趣小组相识了。

当时的美术小组在学校有四员大将,王德一和钱瑗就在其中。

他们四个有一个响亮的组合,名叫“妖魔鬼怪”。

由于人们常把王德一的“一”念作“yāo(妖)”,所以王德一便是“妖”;钱瑗排行老四,就被称为了“怪”。

因着共同的爱好,相同的灵魂,“妖”和“怪”渐渐地互生情愫,最终相恋了。

经过多年的相熟相知,毕业之后两人便顺利地结婚了。

钱钟书与杨绛

杨绛对这个女婿也非常满意,常说他是一个和善忠厚的人。

一次,王德一送钱钟书上火车时,见到旁边有人行李太多,王德一便主动去帮忙。

从小就目睹了自己父母温情专一爱情的钱瑗对自己的婚姻也抱着美好的期待。

事实上,他们相守于互相欣赏对方才华,气质的婚姻是美满甜蜜的。

可是拥有幸福的婚姻确实是需要运气的。

他们这段美好的婚姻仅仅维持了半年。

王德一自杀身亡了,看到丈夫冰冷的尸体,钱瑗嚎啕大哭。

丈夫离世后,钱瑗搬出了学校宿舍。

因为没有和丈夫生下孩子,所以独身一人的钱瑗回到了父母身边居住。

从此钱瑗将自己的内心封锁了起来,不再主动爱了。

钱钟书,杨绛与钱瑗一家三口

虽然在父母的陪伴下,钱瑗恢复了温文尔雅,笑颜如花的模样,看似已经痊愈了。

可她却一直是单身状态,内心的孤寂尚未化解开来。

一直到1974年,钱瑗才在亲朋的介绍下认识了第二任丈夫,杨伟成。

杨伟成是我国著名建筑师,学识才华与钱瑗自然是匹配的。

虽然两人都曾经有过婚姻,但是他与钱瑗不同的是:他已经有了一双儿女,而且大儿子杨宏建已经18岁了。

常说后妈最难当,会让你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可是钱瑗却不觉得,温顺纯良的她觉得以真心肯定能换真心。

钱瑗

钱瑗不擅长做饭,所以她就会买一些特色小吃给孩子们。

有时候为了东西,钱瑗要转好几辆公家车才可以买到,异常辛苦。

钱瑗是一个不喜欢浪费时间的人,即使和同事到外地出差也不会去游玩,而是在宾馆房间研究学问。

所以钱瑗根本就没有时间可以看电视,但是为了和孩子们有聊天的话题,钱瑗想到了一个取巧的方法,那就是提前看电视报。

凭着看电视报的内容与家人交流。

虽然后来大家都知道钱瑗的作弊方法,但是还是都默契地不揭穿她。

温暖平静的家庭生活逐渐融化了钱瑗受伤的心,让她内心有了依靠。

可是钱瑗心里还是有一丝遗憾的,就是没有自己的孩子。

《我们仨》扉页

无奈自己年纪偏大,而丈夫杨伟成对孩子也已经不再执着,所以婚后二十年,二人一直没有要孩子。

或许对于天才来说,生活中总是会有些缺憾。

将遗憾埋藏在心底的钱瑗,开始将目标注意力都转移在了事业上,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教学和学术研究当中。

钱瑗有一个目标,就是成为教书的标兵。

钱瑗在北师大当博导,这个在外人看来名利双收,光鲜亮丽的职业,实际上异常辛苦。

在当时,由于知识分子缺失,学校教师人手严重不够,所以钱瑗虽然是博士生导师但也需要上本科生的课。

钱瑗画的钱钟书像

由于钱瑗主修的是俄语,后来由于学校教学要求,便让钱瑗改教英语。

虽然钱瑗的英语水平已经很高了,而且还有过出国的经历。

可是谦逊的钱瑗为了教好英语还是会仔仔细细地查阅每一份资料,一笔一划地记下每一个知识要点。

常会有人说钱瑗英语好,那是有钱钟书和杨绛在背后指导。

熟不知,二老虽然宠爱女儿,但是在学术上却丝毫不含糊,对于钱瑗仅仅只是线索,疑难问题上的点拨,要想真正知道答案,必须自己去查资料求证。

由于教学任务重,钱瑗的课程被安排得就特别满,一周有两个上午都要上四节课。

备课,上课,再备课,再去上课。

钱瑗整日忙得像陀螺一样,完全没有自己的时间。

钱钟书与杨绛

现在常有网友开玩笑说,“早八上课是大学最痛苦的事情”。

可是对于上课的老师呢?

由于钱瑗住在城里,来学校上课,路程很远,要坐很长时间的公交车。

再加上早高峰时间经常会堵车,所以钱瑗就需要非常早的出门。

一次由于晚上工作到很晚,以至于第二天钱瑗就起晚了。

匆匆出门的钱瑗紧赶慢赶终于在上课之前赶到了学校,本想轻舒一口气。

结果一低头,钱瑗才发现自己竟然穿了两个不同颜色的鞋子,一个黄色,一个黑色。

钱瑗只好拜托住校的老师回家拿了一双鞋,才解决了这个紧急状况。

钱钟书与杨绛在北平春游

钱瑗就像一个拼命转动的发条,一丝不可懈怠的工作着。

看到忙碌的钱瑗,杨绛悄悄地问,“可以偷偷休息下不?”

钱瑗头也不抬地回答道:“不能。

”然后就继续伏案工作了。

杨绛只得轻叹一口气,她对钱钟书说:“女儿像你,嗜时如命,嗜书如命。

钱瑗的教学是春风化雨般的,很多学生都愿意和钱瑗交流。

有时候即使晚上下班到家,钱瑗也会经常接到学生的咨询电话,一聊起来就是一二个小时。

可是人不是钢铁,长期超负荷工作,怎么受得住?

百岁杨绛笔耕不辍

1995年春夏,钱瑗常常感冒咳嗽。

可是为了节省时间,钱瑗也不去医院看病,只想着这些小毛病扛扛也就过去了。

等到秋冬的时候,钱瑗又开始腰疼。

可钱瑗还是不在意,以为只是因为拥挤的公交车而不小心扭着腰了。

直到1996年1月,钱瑗腰疼的完全直不起来,行走困难,下不了床了。

为了不让年迈的父母担心,钱瑗便打电话求助外语系的老师将自己送往了医院。

可是没想到,一到医院检查就查出了钱瑗身患骨结核和肺癌等一系列病。

钱瑗的身体已经被她彻底透支了。

工作中的杨绛

即使医生护士对自己隐瞒了病情,可是每天做着各种各样的检查,吃着一堆一堆的药,和来看望自己的老师们流露出的慌乱神色,钱瑗也知道自己患的病有多严重。

可在这一刻在身体剧烈疼痛之时,钱瑗最担心的却是杨绛。

如果我走了,妈妈怎么办?而且妈妈还在协和医院照顾生病的爸爸,我不能再让他们担心了。

钱瑗对杨绛隐瞒了病情,她假装轻松地说道:“妈妈等着我,我很快就回来。

于是,钱瑗独自一人躺在白色的病房里,忍受着巨大的病痛折磨。

不忍心让母亲看到自己憔悴狼狈的样子,钱瑗不让杨绛来探望,但是会每天和她通电话。

而杨绛就负责为父女两人传话,给钱钟书念女儿写的文章。

钱钟书

钱瑗在电话里语气轻松地问:“爸爸的身体怎么样了啊,你有没有吃饭呢?”

听着女儿平静沉稳的语气,杨绛便以为女儿真的没事了,只是因为太过劳累,休息休息就好了。

每天与杨绛的通话,是钱瑗最强有力的支持,最温暖的的安慰。

生性乐观的钱瑗积极配合着医生的治疗,期望可以好起来。

即使重病在医院,钱瑗还不忘工作,依旧在辅导博士生、研究生的功课,修正英语教材。

稍有空隙,钱瑗便提笔开始《我们仨》的故事,钱瑗回忆过去的点滴,开篇便是“爸爸逗我玩”,可见童真童趣的童年,钱钟书对她的疼爱。

钱钟书与杨绛

钱瑗的病情还是恶化了,肺癌转为脊椎癌,且已经是晚期,无药可救了。

当杨绛看到病危通知书的那刻,她的天塌了。

此时钱钟书在协和医院住院,是在南城,钱瑗在西山脚下,杨绛居住在三里河的家中。

三人分居三处,但是内心对丈夫和女儿的牵挂,让86岁的杨绛奔波在北京城这遥远的对角线上。

1997年3月4日,钱瑗握着妈妈杨绛的手,安稳地睡着了,在这一夜,钱瑗在睡梦中安静地离开了。

钱瑗离开后,她的骨灰被埋葬在北师大的一颗榕树下,这个她每天上课都会经过的地方。

之后的很多年,杨绛都会来到此处怀念女儿。

并且将钱瑗的六万元存款捐赠给了北师大。

虽然钱瑗没有自己的孩子,可是她把学生都当做孩子来对待。

虽然她没有机会成为一个母亲,可是她做的事情产生的影响远超过一位母亲。

钱瑗在北师大一直谦逊有礼,她“低调为人,高调治学”的态度打动了无数人。

即使她已离世,可是她的学生还是回到北师大,捐款100万港币,成立了钱瑗教育基金。

钱瑗离开了,可她的精神并没有落幕。

杨绛和钱钟书在赴英留学的游轮上

杨绛将女儿离世的消息向钱钟书隐瞒了4个月便再也隐藏不下去了。

接受不了女儿离世,钱钟书病情加重,一年之后也离开了。

留下来“打扫战场”的杨绛,凭着爱的奇迹,独自一人坚强勇敢地走过了二十年。

这二十年,杨绛一直居住在他们仨北京三里河南沙沟的居所,她说这里曾经是家,但现在“只是我的客栈了”。

这是栋没有电梯的老式单元房,朴素老旧的三室一厅,水泥地已经磨得发亮,沙发套是洗得发白的旧布套,书桌书柜是传统的木质样式。

杨绛

坐在窗户旁的书桌前,杨绛日复一日的整理资料,写作,打扫着一家三口的战场。

一次人文编辑社的记者前来拜访杨绛,见到她穿了一双非常别致的鞋子,忍不住地夸。

杨绛轻轻地说:“这是钱瑗的。

过着清苦生活的杨绛却将她和钱钟书的全部稿费版税收入捐赠给了清华大学“好读书”奖学金,至今累积总数已超过两千万元。

这两千万是杨绛和钱钟书两人一个字一个字写出来的。

杨绛给的掷地有声,温柔大气。

杨绛

2016年,打扫完战场的杨绛也离开了,享年105岁。

在人世间,这一家三口就此落幕了。

就像世界上很多个家庭一样,消失了。

可是“我们仨”在另一个世界团圆了。

他们见到彼此的时候,应该是微笑着的吧。


标签:女儿可是


最新推荐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