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书屋 > 正文

褚树青 在他的坚持下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12-04 12:39:18 分类:书屋 浏览:128


最近,有条新闻引发网友热议,一男子因为身穿迷彩裤,被误认为是工地民工而被拒绝进入书店。

这样堂而皇之进行身份歧视,同时也让大家又想起了那个“中国最温暖”图书馆馆长。

他,就是杭州图书馆馆长褚树青,一个曾感动无数乞丐和拾荒者的普通人。

褚树青是土生土长的杭州人,从小爱好读书的他,几岁的时候就在杭州图书馆做志愿者。

渐渐地,他对这片神圣的小天地产生了特殊感情,17岁那年毅然考入杭州图书馆工作。

靠着这份热爱和执着,褚树青工作兢兢业业,20年后他由图书馆员成长为一馆之长。

上任馆长后,褚树青不按常理“出牌”:能开放尽开放,取消阅览证,取消押金制度……

对此,很多人抱怨说:“这样下去,书早晚被拿光,图书馆也要倒闭。

然而,褚树青一系列颠覆传统的做法,不但没有使杭州图书馆倒闭,而且焕发出勃勃生机,已经成为杭州的文化名片。

不过,就是这样一位担当有为的馆长,却因为一个做法陷入争议之中。

2003年,褚树青决定:图书馆对所有读者免费开放。

无论是农民工还是拾荒者,甚至于乞丐,图书馆来者不拒,待之如宾。

开始的时候,褚树青的做法无疑捅了“马蜂窝”,让乞丐进入图书馆,这在全国都闻所未闻。

很多市民投诉图书馆,有的更是直接找到褚树青“理论”,说允许乞丐进馆是对其他读者的不尊重。

对此,褚树青却坚定地回复道:“我无权拒绝他们入内读书,但您有权利选择离开。

褚树青认为,图书馆可能是唯一可以消弭弱势群体与富裕阶层之间在知识获取上鸿沟的所在,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变、教育一些人。

在他的坚持下,杭州图书馆至今依然对乞丐和拾荒者敞开大门,只有一个要求:把手洗干净再阅读。

杭州图书馆的做法被媒体报道后,很多网友被深深感动,纷纷为褚树青点赞。

网友们将褚树青称为“中国的博尔赫斯”,而曾担任阿根廷国家图书馆馆长的博尔赫斯也有句名言:如果有天堂,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

有的人留言说:一座开放的图书馆,为杭州树起文明的地标,也把三六九等的世俗社会拉回到“人之为人”的初衷。

有的网友说:图书馆对乞丐和拾荒者免费开放,这是杭州之暖,是知识之暖,是平等之暖。

杭州图书馆走红网络后,新华网发表评论员文章,认为公共服务应当摘下有色眼镜,敞开胸怀接纳每一个与之共冷暖的灵魂,为其提供栖息的领地,为其延展不尽的梦想,而褚树青“无权拒绝他们,但您有权选择离开”这句话应该成为城市公共服务供给的基本原则。

人生来平等,这个观念在现代社会中已经成为共识,也是现代国家得以立国的基础。

然而,在现实社会中,人的身份、年龄、职业等带来的差距,使一些人沦为“弱势群体”,成为被嫌弃的对象。

写到这,小编想到昨天亲眼所见的一幕,

一位衣服脏旧大汗淋漓的农民工上了地铁,几个人露出厌恶的神情,条件立刻反射地挪动脚步,唯恐避之不及。

当时,地铁上还有一个空位,但是这位农民工大哥却躲在一个角落,卑微地坐在自己的背包上。

其实,这样带有色眼镜的现象还有很多,前几天昆山世硕电子厂的一位小头目在发放入职员工的证件时,随意地将之丢弃在地上,员工们只能俯身去捡。

媒体评论说:这一扔一捡,体现的是上下级的尊卑,折射的是某些群体对于农民工群体的漠视和侮辱。

想一想,褚树青之所以受到追捧,被誉为“中国最温暖”的图书馆馆长,那是因为人间有太多寒凉的“角落”。

所以,我们期望有越来越多的“褚树青”,能够平等友爱地对待每一个失落的生命,让他们有温度有尊严地活下去。


标签:图书馆杭州


最新推荐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