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娱乐 > 正文

长沙大火而酆悌则供认 大火前的长沙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12-02 15:23:40 分类:娱乐 浏览:98


烧毁长沙古城,蒋介石把大火当作了阻止日军的进攻的御敌之策,振奋人心,哪里知道风声鹤唳,日军还没有到,先一把火烧得怨声载道。

长沙古城毫无价值地毁于自己人的大火,这实际上是一场人祸,国民党杀了三个替罪羊,却没有解开真相。

文夕大火警示钟

1938年11月13日的长沙大火。

一系列偶然因素却让这场火灾变得完全不受控制,最终导致长沙30000多人丧生,全城90%以上的房屋被烧毁,经济损失约10亿元,是中国抗战史上三大惨案之一。

1938年11月10日,岳阳失守,长沙危在旦夕,国民党当局同意在敌人突破汨罗江或平江后,立即焚毁长沙。

刚上任的长沙警备司令酆悌召开紧急会议,通过了制定的火焚毁长沙的计划,这一计划虽然遭到湖南省政府一些乡情浓厚人士的反对,但由于最高当局已经决定,没有商量的余地。

湖南省主席张治中指示酆悌和省保安处长等具体办理此事。

大火前的长沙

1938年11月12日,张治中又安排指导警务队第二团团长徐昆为负责放火的正指挥,而且明确下达指令:“接到放火命令后,先放空袭警报,使人民逃避,等到再放紧急警报时,就开始行动。

” 放火的中心地点则选定为天心阁。

这时铁路线方向的敌人正向新墙河以北窜犯,新墙河离长沙还有110多公里,沿公路进犯的日军也在平江北60公里的九岭以北。

现在点火还早的很,然而事情却出人意料。

11月13日凌晨2时许,长沙南门口外的伤兵医院突然起火,放火队员误以为信号,便四处点火,长沙古城突然火光冲天,浓烟滚滚。

大火烧了五天五夜,城区建筑毁之七八,三万人丧生,二三十万人无家可归。

一时间舆论哗然,民愤难平,人们纷纷要求严惩放火的人。

火烧得不明不白,有人认为是张治中下令放的火,还有人认为是长沙警备司令酆悌、指导警务队第二团团长徐昆、长沙警察局局长文重孚。

最高当局和省政府在点火前没有听说这事,因而无人下令点火。

记者尊琪在《一片焦土之长沙》的报道中这样说,起火前随蒋介石去南岳的侍从秘书李唯果也是这样说。

从很多迹象来看,长沙大火是一次大规模、有组织的行动。

火灾发生前夕,警备队队员有的提着洋油桶,有的提着小火炉,身上挂着步枪,三五成群地出现在街上。

他们每隔十家左右便安排一队,撞开房门,打开油桶,准备防火。

别人提出疑问,他们就说奉命放火。

13日早晨,很多人都看见武装自卫队挨家点火。

苏联军事顾问说,起火原因在于长沙城卫戍司令不等战斗结束就发出预定的纵火信号。

徐昆、文重孚两人也咬定一切行动都是执行警备司令部的命令:疏忽失慎、违犯机宜,有不可赦免的罪行。

至于为什么会有这样过早的行动呢?张治中归结为“误信流言”,“岳州没有放弃,就谣传岳州情况不明,常德交通已断。

等到敌人登陆城陵矶的消息一证实,就传说敌人两天之内就可以到长沙。

就在12日晚间,战事发展到汨罗前线时,有些人竟慌张到“敌人的浅水兵舰可以在3小时内开到长沙河岸”。

为平息民愤,1938年11月16日蒋介石赶到长沙,下令速捕首事有关人员,并限两天内结案。

11月18日的审判结果,原本是酆悌处有期徒刑10年,徐昆、文重孚二人各判7年,但蒋介石的批示为:“渎职殃民,一律枪决,张治中撤职查办。

”20日,酆悌、徐昆和长沙警察局长文重孚三人,在南门口外侯家塘刑场被枪决。

张治中在这个事件中,用人不当,且发现问题后没有及时加以纠正,这是他作为省主席不可推卸的责任。


标签:长沙大火放火11月


最新推荐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