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玩乐 > 正文

陈盆滨 陈登星出生于浙江金华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12-02 15:16:15 分类:玩乐 浏览:61


本报记者 伊志刚 高华生 曹林波

在浙江,像韩魏这样的“民间英雄”还有不少,他们出身平凡,偶然发现自己在某一运动项目上天赋异禀,但并没有像体制内运动员那样进入系统,得到团队保障,而是选择孤军奋战,走上一条独木桥,并成功登顶,成为这个领域的“第一人”,加冕“王”之桂冠。

草根逆袭背后,是个人的努力,是孤注一掷的坚持,也离不开贵人的相助和时代的造就。

他们一人独行,野蛮生长,却也背负国之荣誉,用自己的故事启示大家,也将每一个进步写在中国体育的历史中。

陈盆滨

中国极限跑第一人

同韩魏一样,陈盆滨也来自浙江台州,曾是玉环县的一个渔民。

24岁时在县里一项趣味比赛中为了拿600元奖金一口气做了438个俯卧撑,从此尝到甜头的他到处参加比赛,从比力气到比走路、骑车,自己的长处在于耐力好。

比赛让这个渔家小伙突然意识到,可以有打鱼之外的方式挣钱,那种当台下掌声雷动时,心中生出的满足感是在海上一网捞起多少鱼都无法比拟的。

但他那同样以捕鱼为生的父亲曾对儿子的“不务正业”很看不上眼,认为“靠这些乱七八糟的比赛,就能养活自己?”

谁也想不到,一个当年的赤脚渔家娃,后来成了有专业团队有赞助商的世界冠军、实现七大洲极限马拉松大满贯的“地球第一人”;从当初天南海北各种比赛的赶场专业户,到后来自己有了“百日百马”这样自创品牌的赛事IP。

粗砺的海风造就了剽悍的陈盆滨,他曾经最长连续跑了255公里,41小时不休息,跑着跑着差点掉到悬崖下面;他甚至还在浴室自己给自己放血疗伤,像“刮骨疗毒”的关公。

但陈盆滨走到今天,绝不可能只靠一己蛮力。

尤其在早期,如果没有“苏泊尔”的赏识,愿意给这个只会跑步的“疯子”埋单,很难想象陈盆滨能完成丈量七大洲的宏图。

陈盆滨的幸运在于他碰上了个同样喜欢跑步的老板,才能惺惺相惜。

他只能以一天两练、总计5小时的训练量来鞭策自己。

在这家生产压力锅的知名企业里,陈盆滨是压力最大的员工,他说:“干着最轻松的活,报销制度最宽松,我不跑出点成绩,怎么对得起老板?”

陈盆滨每次去国外都在背包上缝上五星红旗,面对媒体也常常穿印有“中国”二字的运动服,能为国家带来荣誉对他而言是莫大的价值体现,可放在若干年前,这样没有运动员编制的个人别说代表国家,就是能不能出国参赛都是个问号。

犹如一株顶开石头、倔强探头的毛笋,他靠一股混不吝的蛮劲挤进了体育从业者的队伍。

人们注意到他,为他喝彩,很大程度源于他的稀缺性。

中国体坛这样的纯天然制造太少了,而当下的中国社会,这样做事一根筋,一条道走到底的人同样凤毛麟角。

裘晓君

职业拳击拓荒者

裘晓君,一个梦想成为世界拳王的余杭小伙子。

1990年出生的他,在父亲的影响下,两岁就坐在电视机前看拳击比赛了,4岁便戴上了拳击套,随后,他8岁练武术,11岁练散打,13岁开始练拳击。

作为业余拳击体制内的佼佼者,他曾经轻松拿下市运会冠军、省运会冠军,13岁那年被当时的教练程茂华推荐到上海体院附中学习拳击。

就在很多人以为裘晓君会朝着奥运会的方向走下去的时候,他却选择了职业拳击这条路。

相比业余拳击,职业拳击更单纯,谁的实力强就谁上,自然也更残酷。

说起裘晓君的今天,了解的人都要向裘爸爸竖起大拇指。

做茶叶生意的爸爸裘国华是拳击迷,一直倾尽全力帮助儿子在职业道路上走得更远。

裘爸爸千方百计把儿子带到了中国首位拳击经理人刘刚的面前,刘刚看出了这个小伙子的巨大潜力,将他招入麾下。

这样,裘晓君在2010年正式开始了职业拳击手的生涯。

此后,他多次获得国际拳王金腰带、世界拳王银腰带,距终极梦想——世界拳王金腰带也曾一步之遥。

成绩背后,是不为人知的艰辛。

裘国华心疼儿子:“他这些年训练比赛中流的汗水,两辆卡车也装不下。

2016年,裘晓君遗憾不敌委内瑞拉老将瑟米诺,错失WBA超轻量级世界拳王金腰带。

“这次比赛前两个星期,他几乎没怎么吃东西,只有水,连水也不能放开喝,只能用嘴碰一下。

最后他跟我说,每次睡觉,连做梦都是吃东西。

在中国,我们更熟悉奥运拳击或者说业余拳击,而职业拳击在国内却鲜为人知,发展举步维艰。

没有体制保障,所有生存条件都靠一双肉拳打拼出来,像裘晓君这样为数不多的中国职业拳手,就是中国职业拳击的拓荒者。

陈登星

民间小个扣篮帝

2015年7月14日,身高1米76的街球达人陈登星,在视频中上演了腾空飞起轻吻篮筐的一幕。

这段小视频火了,网友们惊呼他的弹跳,称这是“扣篮帝中国第一跳”。

陈登星出生于浙江金华,打小就对体育运动很感兴趣。

练习跳远、标枪、跳高,并以1.78米的成绩夺得金华市中学生男子跳高比赛亚军。

高中时,陈登星开始渐渐接触篮球。

虽然篮球算是 “半路出家”,但陈登星倾注所有。

在把篮球当做工作之前,陈登星曾有过一份稳定的银行工作,但为了专注于篮球,陈登星最终选择了辞职,在MIC(Made in China)扣篮团队专心进行扣篮训练。

骨骼清奇的陈登星在扣篮这条路上越走越远,各种冠军拿到手软。

2021年,草根扣篮王陈登星登上了CBA全明星赛,和2米05的职业球员辽宁男篮张镇麟在扣篮大赛上演了精彩对决,陈登星以一分之差获得CBA扣篮大赛亚军。

现在的陈登星,不仅出去参加各种比赛,还经常会拍摄各种和扣篮相关的小视频发到自己的抖音账号上,他现在是拥有220万粉丝的网络大V了。

陈登星自己也建起了属于自己的球馆DK灌篮公园。

陈登星现在拥有大批粉丝,他的球场也成了篮球圈内的网红打卡点,会有粉丝从外地拉着行李箱来杭州,找他合影。

当然也有人专程赶来找他学习扣篮、体能、弹跳之类的。

看到这些年轻人,陈登星仿佛看到了刚刚开始学扣篮的自己。

“所以我会组织DK扣篮团队,希望把团队做下去,即使过几年我扣不动了,希望团队里的新人们把这个事情传承下去。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标签:拳击比赛


相关推荐

最新推荐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