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笔记 > 正文

陈亨 燕王朱棣得知后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12-01 15:09:55 分类:笔记 浏览:69


笔者常常被一个问题反复困扰,以800府兵起事的燕王朱棣,是如何扩大燕军规模,一步一步击败建文帝百万大军的?按照太祖朱元璋的分封制度,藩王分封而不锡土,列爵而不临民,这意味着藩王是没有封国土地和子民百姓的,更没有完全属于自己的军政资源,纵然有三个护卫军的兵力,但实际上都受兵部节制,而燕王朱棣在起兵前已经被完全抽走了军队,难道他是临时征集军队击败朝廷百万大军的吗?

纵观靖难之役始终,燕王朱棣真正的转折只有两处,一处是北平争夺战反杀数倍于己的朝廷大军,另一处则是收编大宁都司的卫所军队和朵颜三卫,前者靠的是张玉、朱能等人的奋战,后者却不得不提一位太祖时期的老将。

一、投义军,扬州万户任铁长

陈亨,寿州人,生于元朝至顺三年。

《明史》并未记载其家族的具体情况,甚至连陈亨的字也弄不清楚,更不要说他的早年的经历了,可见在后人看来,陈亨不过是明初勋贵中的小角色,远不能和徐达、常遇春、张玉、朱能这样的一代名将相比,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确实,陈亨的早年经历我们已经不得而知,《明史》关于他的第一句话是“元末任扬州万户”,这表明陈亨早年效忠于元帝国,而且官至万户。

这就相当了不得了,万户一职最早出现在金朝时期,属于军政一体的官职,元朝的万户基本类似,同样是负责地方军、政的高级官员,最高可以授予正三品的官位,其所辖军民多的可以达到7000户,少的也有2000户之多,而且陈亨是扬州万户,纵然不是地方最高长官,也是不小的官员。

《山河月明》中的陈亨形象

奇怪的是,身为元朝万户的陈亨却毫无征兆地投奔了当时才刚刚起步的太祖朱元璋,那时的朱元璋还是濠州一带的义军,让人看不出有统一天下的本事,陈亨来投究竟是什么样的原因使然?

关于这段历史,史书中似乎无法找到线索,那时的扬州应该人口不少,而且也有重兵把守,去投奔朱元璋真是相当大胆的决定,笔者思来想去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各地义军纷纷举兵导致天下大乱,身为汉人的陈亨内心深处可能也想推翻元帝国,思索之后便加入了胜算更大的义军。

二是陈亨的万户一职可能有很大的水分,由于当时的元军镇压义军失利,他们只好广发万户委任状来笼络豪强,这时的万户便成了虚职。

第三种可能是陈亨所属的元军被义军击败,返回元军极有可能被军法从事,只有改投义军才能活命。

不管原因为何,陈亨投奔朱元璋无疑是他人生最正确的决定,他可能自己都想不到,这位新主公就是未来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

不过,陈亨投奔朱元璋极可能是只身来投,并没有带上一支兵马,按照《明史》记载,朱元璋接纳陈亨后给他的第一个职务是“铁甲长”。

这怎么看都不是上台面的职位,有点类似于特种部队的指挥官,只比一般的部队高级一点点,好在他们可以装备铁甲,这种重型装备在义军早期应该还不多,算是精锐中的精锐。

因此,笔者可以大胆推断,陈亨虽然是元末的万户,但他不过是无兵无民的光杆司令,只身投靠朱元璋后并未得到高人一等的待遇,考虑到他曾是元军的高级将领,故而把最精锐的铁甲军交给他指挥,也有考验他之意。

显然,陈亨应该是通过了朱元璋的考验,不久即被提升为千户。

千户和万户虽然看起来不对等,但义军的千户是实打实的指挥官,手下有不少可以指挥的兵马,和扬州万户的虚名相比,义军千户的含金量明显高了不少,陈亨就此在朱元璋的义军中转战各地。

可同样奇怪的是,千户陈亨并没有在朱元璋统一南方的一系列战役中崭露头角,《明史》对他在这段时期的表示是只字未提,也没有看到职务的提升,看来在名将云集的明军阵营中,陈亨只不过是二流将领。

二、守重镇,太祖旧将镇北疆

所幸,陈亨很快就迎来了他的转机,随着明军开始北伐大都,由大将军徐达领导的二十五万大军开进山东,一路上是摧枯拉朽、攻无不克,很快就平定了整个山东地区,陈亨奉命镇守重镇东昌。

东昌对于明军来说非常重要,它的位置在黄河以北,是明军从山东转战河北的交通要道,自然也被元军看重。

不久后,元军果然来犯东昌,兵力远远多于陈亨手里的军队。

这时的陈亨应该是第一次独当一面,也是证明自己能力的最好机会,故而陈亨没有向徐达、常遇春求援,而是独自加筑城防工事,准备和来犯之敌一决胜负。

如果以为陈亨要像朱文正那样打一场艰难的守城的话,那就低估他了,陈亨压根儿没有坚守的意识,他的战略思想是“进攻就是最好的防守”。

为此,陈亨制定了一个精妙的伏击计划,先由一支兵马埋伏在城门前不远处,不打旗帜,也不带战马,而后他率领主要军队正面硬刚元军先锋,一经交战立马“溃败”,然后沿途丢弃辎重、武器,惹得元军一路追来争抢战利品。

见明军如此不堪一击,元军也不“矜持”了,直接撒丫子追杀陈亨,准备一鼓作气拿下东昌城。

结果,当元军即将抵达东昌城前时,陈亨的伏兵突然从两侧杀出,打得元军是猝不及防,而陈亨本人也率领主力转身反击,三路人马一会合便如神兵天降,当即反杀了元军,东昌大捷。

有了东昌的杰出表现,陈亨在明军的地位肯定有所提高,当即被调至前线,随大将军徐达征讨尚未投降明军的城池、关隘,一路杀入了山西境内。

由于陈亨在东昌时的表现证明了他是合格的指挥官,他的第一个任务便是镇守大同重镇,比起东昌,大同更加重要,而且是山西北边的主要防线,元军要入山西,大同是他们必定不会绕过的地方。

关于陈亨在大同的表现,《明史》中并没有明确记载,但是笔者注意到书中提到的时间——洪武二年。

要知道在洪武二年时,大同正好发生了一场规模较大的战役,当时常遇春于七月突然病逝柳河川,他麾下的军队都由后起之秀李文忠接管,他的任务是立即赶赴关中增援徐达。

然而,元军却在这时突然兵指山西,目标就是大同城,统帅是北元悍将脱列伯。

大同危急的情况很快传至李文忠处,在经过仔细思考后,李文忠决定暂时不去关中,而是立即掉头北上大同,因为如果大同失守,元军便会像洪水般淹没掉整个山西地区,斩断徐达与北平方面的联系。

然而,李文忠要抵达大同还需要一段时间,这表示陈亨必须坚守大同城,直到李文忠的主力抵达为止。

需要说明的是,当时的陈亨并不知道李文忠要来增援大同,因为太祖朱元璋的命令是让李文忠去关中,所以陈亨大概率以为自己将成为一支留在北疆上的孤军。

若是贪生怕死之辈,最佳的选择便是把大同“卖”给元军,说不定还能换个真万户,但陈亨没有这么做,他带领人数不多的守军咬牙坚持着,本打算与大同共存亡,没想到李文忠冒着忤逆朱元璋的风险增援大同,一战生擒北元统帅脱列伯,俘虏上万兵马。

大同得救了,陈亨也得救了。

鉴于陈亨孤军守城,于东昌、大同两战都有功勋,他很快就被提拔为燕山左卫指挥佥事,其驻地也就被大致固定下来,任务也一并变成镇守北疆防线上的卫所。

不过,太祖朱元璋的守边政策是“攻守兼备”,陈亨因此多次追随燕王朱棣等塞王出塞讨伐北元游骑。

在这段岁月里,陈亨凭借其稳重的作战风格,屡屡立下功勋,随即被任命为北平都指挥使,成为北疆防线上的高级将官,算是镇守北平都司的一方大员,也因为他所在辖区也是燕王朱棣的地盘,两人的关系日渐紧密。

三、使离间,兵不血刃除卜万

历史的车轮总是在不经意间把人们推到时代的风口浪尖,陈亨在洪武一朝虽然被提拔至高位,却始终没能封侯赏爵,这对戎马一生的老将来说还是很遗憾的,也许那时的陈亨还没有放弃封侯的志向,毕竟只要朝廷还需要武将们征讨漠北的蒙古势力,他们就有机会等到战功,更何况他追随的是大明最善战的燕王朱棣,战胜对手的概率更大。

洪武三十一年,太祖皇帝朱元璋驾崩,新帝朱允炆一上台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削藩。

若他只是削夺藩王们的兵权,那还不要紧,可是建文帝的削藩却是要命的,湘王朱柏就成了第一个因削藩而死的藩王,一时间“十王并戮,七国行诛”,其恐怖程度足以让天下藩王侧目,连诸王之首的燕王朱棣也不得不装疯保命,天下舆论不可避免地倾向于藩王们。

在建文帝看来,什么湘王、周王、齐王之流都是小喽喽级别的对手,真正的大敌是坐镇北平的燕王朱棣,毕竟只有燕王有善战之名,也只有燕王被太祖批准节制沿边诸王,他麾下的燕山卫以及繁华的北平城都是朝廷不可忽视的威胁。

为了削掉燕藩,建文朝廷可谓绞尽脑汁,不是以提拔任用为名调走燕军的主要将领,就是以守备边塞为由把燕王护卫军全数调到不同地方,但这些都还不够,建文帝全面更换了北平方面的文臣武将,让驸马都尉耿瓛执掌北平都司事务,以都御史景清为北平布政使参议,都御史暴昭为北平采访使,原来与燕王走得近的人自然要被调开。

作为北平都指挥使,陈亨是有权节制北平都司所有卫所的总司令,他如果和朱棣是一条心,那削藩肯定难以成功,或者说变数很多。

故而,建文帝一上台就对陈亨来了招明升暗降,表面上提升他为都督佥事,实际却把他调到了大宁都司,与大宁都指挥使卜万一起管理当地军队。

不懂政治的大臣多会祝贺陈亨高升,但陈亨自己很清楚这两者之间的巨大差异,原先的他是在北平都司说一不二的总司令,算是军方一把手,现在却跑到卜万那里插了一脚,论话语权他又是赶不上卜万的,毕竟人家才是大宁都指挥使,纵然自己的官职高一点儿,但实权在卜万之手,大宁都司还是卜万说了算,陈亨的地位就变得很尴尬了,这和坐冷板凳又有什么区别?

调走陈亨后,建文帝还是不放心北平都司的军队,直接任命了两个都指挥使,谢贵和张信,另外还重新任命张昺为北平布政使,再加上都督宋忠部署在开平的3万野战军,建文帝这才放心,并按照齐泰、黄子澄的谋划开始削除燕藩。

看着自己的军队、将领都被一一调离,燕王朱棣肯定是不甘心的,凭着过人的智慧和心机,朱棣判断老将陈亨是可以争取的主要对象,他相信陈亨能看出建文帝并不信任他,也相信陈亨是有胆子“做大事”的。

就在杀死张昺、谢贵后,燕王朱棣便开始暗中拉拢周边卫所的将领,除蓟州马宣殊死抵抗外,遵化、密云、永平几乎都是不战而降。

这是一个极好的信号,表明并不是所有人都站在建文帝一方,陈亨便成了朱棣下一个要拉拢的对象,可是他远在大宁,又受到卜万的监视,怎么才能联系上呢?

恰在这时,大宁都指挥使卜万带着陈亨、刘真等大将,引兵10万出松亭关,屯驻沙河,谋攻遵化。

燕王朱棣得知后,立即率领马步精锐万余人救援遵化。

看起来这会是一场悬殊的战斗,但朱棣用兵精妙,他没有直接去打卜万的大宁兵马,而是大张旗鼓地杀向松亭关。

卜万见后果然上当,以为燕军要切断自己的退路,也不管什么遵化了,当即退守松亭关,对外宣称是“保关”。

大宁兵马虽然没有与燕军较量一番,但燕王朱棣的收获却非常大,因为他抓了两个大宁兵卒。

聪明的朱棣立即想到了联系陈亨的办法,他故意写了一封给卜万的信,里面的内容全是两人关系如何如何好,什么将军英名盖世,什么事成之后封侯拜相,同时还大加鞭挞陈亨,暗示卜万除掉和自己关系不好的陈亨。

接着,朱棣便找来其中一个大宁降卒,“悄悄”把信交给他,让他回大宁后把信交给卜万,并重金赏赐。

实际上,朱棣故意让另一个大宁降卒看到这一幕,然后也把他给放了。

那个没有得到赏赐的人出于“羡慕嫉妒恨”,回去之后第一时间揭发了此事,陈亨似乎心领神会,立即抓来另一个兵卒审问,当着众人的面搜出了书信,大家一看内容无不震惊,都指挥卜万使竟然通敌了。

也不等卜万解释,陈亨立即带人拿下了他,并联名将领刘真迅速把此事上报给了朝廷。

建文帝朱允炆一看奏报,毫不犹豫地把卜万抄家灭族。

估计卜万自己都得懵圈,他不是建文帝的亲信吗,怎么皇帝这么容易就相信陈亨了呢?

笔者猜想,卜万之前率领10万大军攻打遵化,结果一枪没放就跑回去“保护松亭关”了,这操作不是让人匪夷所思吗?在一个不懂军事的皇帝看来,卜万明显就是在做样子嘛,看起来好像与燕军开战了,实际却是虚晃一枪,给朝廷交差而已。

再加上如今的话语权都握在陈亨手上,他完全可以说卜万无故退兵,有通敌之嫌。

看着这封燕王密信,再加上卜万退兵的实际行动,建文帝自然相信卜万是燕王的人,那自然要马上除掉,可怜了卜万没有死在战场上,却被燕王的离间计给拉下了马。

“兵者,诡道也。

”用兵打仗可不是简单的战场厮杀,那些看不见的战场比真刀真枪更可怕,此言诚不欺人啊。

四、谋兵变,十万宁军归燕王

除掉大宁都指挥使卜万后,陈亨在大宁都司的话语权大幅度上升,这无疑是燕王朱棣下得一步好棋,建文帝怎么都不会想到,他失去天下就从失去卜万开始了。

建文元年九月,建文帝撤回长兴侯耿炳文,改用年轻的曹国公李景隆为大将军,命其统兵50万讨伐北平。

同一时间,镇守辽东的江阴侯吴高等人也率部包围永平。

在这样的局势下,燕王朱棣采纳了张玉等人的建议,先不管李景隆的大军,所有力量都杀向永平,这让军事能力一般的吴高大为惊讶,几乎是一路溃逃回了辽东,沿途丢下了上千人的首级,永平之围轻松化解。

解决辽东兵马的威胁后,燕王朱棣丝毫没有回援北平的意思,他应该能够预知贸然回去后的结局,没有足够精锐的燕军如何与50万大军相抗衡呢?这时,朱棣想到了陈亨,他相信陈亨愿意帮助他,也许这是两人多年前而约定,又也许这是领导者天生的直觉,朱棣决定奔袭大宁。

冬十月,燕军开始朝大宁转进。

此时的大宁兵马都在陈亨、刘真等人之手,他们为了防备燕军进入大宁都司,把包括兴州、营州二十余卫的兵马都集中在松亭关。

燕王朱棣当然知道强攻松亭关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他换了一条路线,改道刘家口入关,那里的守军恰好没有防备,很快被燕军突袭得手。

袭破刘家口后,燕军马不停蹄地直奔大宁城,仅用了几天时间就抵达城下。

宁王朱权对燕军的这一行动毫不知情,更没有防备,这直接导致燕军轻松攻克了大宁城的西门,斩杀大将朱鉴、囚犯卜万,俘获了都指挥房宽,整个大宁城除了宁王府外都落入燕军之手。

燕王朱棣的策略相当高明,当大宁城沦陷的消息传到松亭关后,几乎所有的大宁军将领都慌了,因为他们的家眷都在大宁城中,现在全部落入燕军之手,自然战心全无了。

陈亨的情况与其他人差不多,他的家眷同样也在大宁城中,考虑到自己与燕王的关系,陈亨决定投奔燕军了,只是需要更多人支持才行。

事实上,和陈亨有相同心思的人还有很多,大家都觉得皇室内战犯不着把自己的家人也搭上,陈亨便与将领徐理、陈文密谋一起投降燕王。

可是,并不是所有的将领都想投奔燕军,与陈亨有同等指挥权的刘真就不想投降,如果让他知道陈亨等人有意投奔燕王,后果不堪设想。

为此,陈亨、徐理、陈文于夜二更突然举兵,突袭了刘真大营。

毫无防备的刘真在乱军之中找来了匹快马,连夜杀出重围,单骑逃去了辽东。

《山河月明》中的陈亨形象

这样一来,兴州、营州二十余卫官兵全数听命于陈亨,他当即带着十万大宁兵马归降了燕王朱棣,而大宁军马中最有战斗力的福余、朵颜、泰宁三卫也在这次变乱后选择了燕王,宁王朱权又是孤家寡人,只能在燕王的胁迫下一起入关去了北平。

兼并大宁军马是燕王靖难的真正转折,这些久驻边关的军队不禁身经百战而且兵种齐全,其中最引以为傲的就是以弓骑兵闻名草原的朵颜三卫(又称兀良哈三卫),他们的到来解决了燕军没有足够骑兵的问题,而且朵颜三卫中的蒙古将领对建文朝廷并无敬畏之心,作战时毫不留情,杀意更浓。

一些蒙古史料认为,朱棣之所以能得到朵颜三卫的效忠,是因为他私下承诺割让大宁及周边土地给他们居住,有了作战的动力,朵颜三卫自然更加卖力。

关于大宁军马的实际兵力,史书上并无准确的数字,但是如果按照大明每个卫有5600人来计算,二十个卫就有11万兵马,这还没有算上朵颜三卫的兵力。

再者,《明史》描述宁王朱权时称其“带甲十万,革车六千”,这从侧面也证明大宁军队的兵力不低于10万。

从800到3万,从3万到13万,兼并大宁军马让燕军实力有了质和量的双重飞越,陈亨的功劳不可谓不大,故而燕王朱棣对陈亨礼遇有加,只要是陈亨上场作战,朱棣一定让他独当一面,负责一支大部队;凡是有重大战略决策,朱棣也会询问陈亨的意见,充分尊重这位老将。

五、博功名,老将阵前勇陷阵

然而,岁月总是催人老,如今的陈亨已经68岁了,早已不是当年那个担任铁甲长的扬州万户,在新人辈出的靖难之役里,无论南军还是北军,几乎都是年轻一代的后起之秀。

燕军这边有张玉、朱能、李远、丘福,建文帝那边也有盛庸、平安、何福,这些人的带兵能力都不输给陈亨,当年在洪武一朝没能封侯拜相的窘境似乎又一次重现了,难道陈亨又将淹没在他们中间吗,成为另一个“李广难封”吗?

陈亨不甘心,不愿意,更不想等待,他要把握住现在唯一的机会,纵然前面是刀枪剑戟,纵然自己已经老迈不堪,他依然要像最年轻时的自己那样冲锋陷阵,让天下人都看看谁才是当今时代的廉颇。

随着盛庸、平安等新一代将领出现,南军的战斗力越来越强。

白沟河之战时,燕军正面撞上了南军先锋大将平安。

平安早年随明军出塞,熟知燕王朱棣的战法,而他本人又是勇将一员,擅长指挥骑兵作战,白沟河交战的第一天就以上万骑兵伏击燕军,作战时亲自提矛冲杀,所向披靡,杀伤甚众。

次日,两军展开决战。

燕军一方由张玉指挥中军,朱能指挥左军,陈亨指挥右军,他们作为交战的先锋部队,背后是丘福领导的骑兵,合计马步军十万人。

南军一方,则由瞿能、平安为先锋,直扑房宽后军所部,他们似乎看出了房宽兵马实力最弱,抓着房宽人马反复冲杀不止,房宽力不能敌,果然溃败。

燕王朱棣见事情紧急,亲率数千兵马反攻南军左掖,试图逆转战况,但南军飞矢如骤雨而下,连续三次射杀朱棣战马,朱棣本人也被逼退至堤坝处,要不是王子朱高煦率领骑兵及时赶到,朱棣怕是要被平安等人擒获。

战况已经如此危急,陈亨依然奋战不休,勇猛如同战国老将廉颇,他带领麾下将士逆战平安。

史载“平安善用枪刀,所向无敌”,陈亨很快与平安短兵相接,年龄上的差距顿时显现出来,无论是力量还是速度,陈亨都不能和平安相比,当即被平安重创。

《山河月明》中的陈亨形象

事情发展到这时出现了一些不同的记载,《明史》认为陈亨被平安打成重伤,被迫退出战场,后来他在重伤未愈时又在济南战役时遭遇平安,结果又一次大败受伤,伤势非常严重,燕王朱棣不得不把陈亨送至北平修养,不久即病逝。

至于《明史纪事本末》则认为,此战平安攻之甚急,陈亨连连败退,退无可退,最终被平安当场斩杀。

和陈亨协同作战的徐忠也被平安砍伤两指,为了继续作战,徐忠不得不自己斩下了受伤的两指,撕碎衣服包裹伤口再战。

不管事实为何,他的戎马征程也就走到了终点。

如果《明史》属实,燕军撤回北平后,燕王朱棣见陈亨伤势严重,亲自前往府邸慰问,并提升他为都督同知,但在当年十月,陈亨便因伤重不治而死,时年68岁。

朱棣感念陈亨率领大宁十万军马来归的功勋,亲自撰写文章祭祀陈亨。

靖难之役结束后,已经是永乐帝的朱棣论功追封陈亨为靖难一等功臣,赠“泾国公”,谥襄敏。

纵观整个靖难之役,年迈的陈亨并没有打出朱能、张玉一样的战绩,两军阵前也不是平安等年轻将领的对手,但明成祖依然视陈亨为靖难第一等的功臣,究其原因,还是他在燕军最艰难时主动率领十万大宁军马来归,让燕军实力连续上了好几个档次,这才使得燕军能在郑村坝以少胜多,击溃李景隆的五十万大军,后来燕军转战南北,也是大宁军马为燕王冲锋陷阵,最终赢得了胜利。

陈亨一生共有两次重大抉择,第一次是放弃扬州万户之职,投奔还是义军的朱元璋,第二次是在主动归降了燕王朱棣,给燕军带去了十万大宁兵马。

这两次重大抉择无疑都赌对了,朱元璋建立了明朝,朱棣登上了皇位,陈亨似乎有识人之明,也是当时最杰出的投资人,这最终让他实现了封侯赏爵的人生目标,而他的家族也因此受到大明重用,其子陈懋因靖难之功被封为宁阳伯,其后镇守宁夏,随永乐帝北征草原都有功勋,因此进爵为宁阳侯。

宁阳侯陈氏一族在明朝荣宠不减,前后共传9代侯爵,直到明朝灭亡为止。

不得不承认,都是陈亨正确投资的结果。


标签:大同


最新推荐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