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玩乐 > 正文

陈渠珍在叛乱平息以后 初尤掘土掩埋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12-01 14:38:49 分类:玩乐 浏览:79


前言:

提到湘西凤凰的名人,大家就会想起文学大师沈从文,民国总理熊希龄,美术大师黄永玉。

世外桃源般的湘西不仅风光如画,人才辈出。

今天我要介绍的一位人物,他的故事可以说惊艳世人,其传奇色彩甚至让人怀疑事情的真实性。

1912年冬天一个深夜,陕西西安,一间简陋的房子里,一位年轻的藏族女子,身体非常虚弱,听着窗外寒风呼啸,潸然泪下。

她挣扎着用尽全身最后的力气唤醒了身边的男人,哽咽着说:“我跟着你走了一万多里,原想和你白头偕老,没想到如今病入膏肓,恐怕要和你永远分别了。

如今你已经获得了救助,我死亦瞑目矣。

也许你的家书马上就会到,希望你回家的路上珍重。

说完这段话,藏族女子在男人的怀抱里去世,男人顿时嚎啕大哭。

---译自陈渠珍《艽野尘梦》

这位藏族女子名叫西原,而这名男子就是陈渠珍,后来集土匪和将军于一身,威震湘西的“湘西王”。

贺龙元帅都曾是陈渠珍的部下,沈从文也把陈渠珍当做自己的老师。

生长于湘西凤凰的陈渠珍,为何会与雪域高原西藏的女子西原有如此的旷世绝恋呢?请听我娓娓道来。

陈渠珍,1882年出生,原籍麻阳县隆家堡,长期居住凤凰县。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陈渠珍毕业于湖南武备学堂,先后在湖南新军和四川新军中任职,并加入了同盟会。

宣统元年(1909)七月,英军入侵西藏,煽动部分地方官员叛乱,清军入藏抵抗平叛。

陈渠珍随军进入西藏,并因为战功而升为管带(营长)。

,陈渠珍率军驻扎在西藏的工布江达县。

陈渠珍不仅是一名出色的军人,还颇有政治头脑。

驻扎在工布江达的时候,他带领当地藏民发展经济,所以当地藏族人非常喜欢他,并经常请他去家里做客。

饮酒的同时,藏歌飞扬,纵马飞驰等联欢活动是必不可少的,其中有一项活动特别吸引人,就是骑马拔杆。

把杆子深深插入草地里,骑手纵马拔杆,拔出杆子多的获胜。

在宛如蝴蝶穿花的骑手中,一个娇小的身影牢牢吸引住了陈渠珍的目光。

这是一位英姿飒爽的藏族女孩,一般的男子只能拔出两三根杆子,而她却一口气拔出了五根,赢得了满堂喝彩。

“这是我的侄女,名叫西原,今年十五岁。

”藏族头人告诉陈渠珍。

喝了一口酒,陈渠珍脸更红了。

“如果不嫌弃的话,给你做老婆如何?”藏族头人爽朗笑道。

就这样,在雪域高原上,陈渠珍和西原举行了婚礼。

零星的战乱还在进行,陈渠珍想让妻子安心呆在家里,西原却执意要跟着陈渠珍上战场。

在波密的一次战斗中,陈渠珍被偷袭,身受重伤,西原用自己娇小的身躯扛着陈渠珍撤了下来。

“若无西原,余恐性命不保也。

”---陈渠珍《艽野尘梦》

陈渠珍原以为就和西原终老于西藏了,中华大地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大事。

1911年10月,武昌新军起义,辛亥革命爆发。

消息传到西藏,局势一下扑朔迷离,陈渠珍率领的清军成为了一支孤军,危机四伏。

面对下属的惶恐不安,陈渠珍毅然决定,率领麾下的湖南、贵州籍官兵回乡。

如果重走当初进藏时的川藏线,他们很可能遇到众多抵抗,也许会全军覆灭。

所以,决定铤而走险,带领114名部下和随从,冒险穿越羌塘荒漠无人区,进入青海后,再回到四川。

1911年11月,他们带着三个月口粮,从工布出发。

然而,他们低估了雪域高原冬季恶劣天气,沿途还不时遇到当地小股骑兵的偷袭。

行军速度非常慢,天寒地冻四处飘雪,很多士兵由此染上了冻疮,直至全身无法动弹,每天都有人为此丧命。

连做向导的老人也心生恐惧,不辞而别。

口粮渐渐没了,人也渐渐减少。

在大雪纷飞中艰难挪行,粮草用尽,他们茹毛饮血,完全不知道自己将命丧何时。

行雪地久,士兵沾寒,肿足,不能行。

日有死亡。

初尤掘土掩埋,率众致祭。

继则疾病日多,死亡日众。

死者已矣,生者亦不自保。

每见僵尸道旁,惟有相对一叹而已。

---陈渠珍《艽野尘梦》

来自山清水秀的湖南的陈渠珍哪里经历过这样恶劣的处境。

所幸,西原跟着他,一路支撑着陈渠珍前行。

陈渠珍脚生冻疮,西原便在抱着他的双脚放进怀里取暖,直到陈渠珍双脚回复只觉为止。

西原一路上表现出来的英勇与牺牲精神,让陈渠珍至死不忘:

西原将其母所赠珊瑚塔什袭 珍藏,自负以行。

于是左负搭袋,右负薄被,腰系连枪。

余则负皮褥,佩短刀而已。

从此昼行雪地,夜卧雪中。

又无水濯,囚首垢面,无复人形矣。

---陈渠珍《艽野尘梦》

就这样,一路上,他们走了7个多月,所幸,最后他们走出了雪域高原。

当他们到达甘肃兰州时,出发时候的114人,仅剩下7人还活着。

当他们到达兰州的时候,一个个比叫花子还惨。

他们辗转到了西安,原以为一切苦难都过去了,但噩梦却接踵而至。

他们一行在路上丢弃了所有的财物,当时离陈渠珍的老家又远,乱世音信断绝,所以他们穷困潦倒,仅赖救济生活。

就在这时候, 西原病倒了。

没有钱,耽误了医治,在临终前,西原想喝她家乡的奶茶,可又哪里去找奶茶呢?

最终,西原在安慰了陈渠珍一阵后,盍然而逝,年仅19岁。

“ 余抚尸号哭,几经皆绝……强起……见西原瞑然长睡,痛彻肺腑。

”---陈渠珍《艽野尘梦》

20多年以后1936年,54岁的陈渠珍为了寄思西原,写成了《艽野尘梦》。

陈渠珍一直到40多岁,为了传宗接代才再娶。

陈家的后人至今提起西原,都称呼为“西原妈妈”。

陈渠珍后人

后记:陈渠珍后来历任湘西屯边使,国民革命军第十九独立师师长,沅陵行署主任,为陈渠珍军长等职,长期驻扎在湘西,人称“湘西王”。

在此期间,陈渠珍兴办实业,教育,深受老百姓尊重。

后来陈渠珍参加湖南和平解放,于1952年2月于长沙病逝,得善终。


标签:他们湘西藏族西藏


相关推荐

最新推荐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