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活 > 正文

中华骨髓库 可刺激骨髓加速造血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12-01 14:07:55 分类:生活 浏览:148


图说:第599和第600例捐献者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实现造血干细胞捐献 新民晚报记者 陶磊 摄(下同)

新民晚报讯(记者 郜阳)今天上午,三名帅小伙儿分别在华山医院(中国红十字医院)、第一人民医院(上海市红十字医院)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成为上海第598、599和600例捐献者。

这也是上海首次在同一天完成3例捐献。

三位捐献者李朱峰、潘邓和李新分别来自松江、金山和闵行,从事着不同的工作,性格迥然。

然而他们有着一个共同的心愿——捐献造血干细胞,传递生命的希望。

第598例捐献者李朱峰是松江区佘山镇城运中心的一名网格监督员。

从上大学开始,他就多次参加无偿献血,至今已累计实现1200毫升全血捐献。

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他了解到了造血干细胞捐献,并于2021年报名加入了中华骨髓库,开始了“髓缘”的等待。

在工作中,作为一名网格监督员,小李每天会完成4.77平方公里网格区域的巡查,单日行驶里程达40公里,网格区域内32座桥梁25条河流20条道路情况他都一一掌握。

2022年台风“梅花”期间,他还曾在凌晨救助了一名因树木倒伏而受伤的路人。

得知小李要捐献造血干细胞救人的消息,同事们既感到意外,又觉得在意料之中,大家说,“他就是一个低调、踏实、有责任心的人”。

图说:第599例捐献者潘邓

第599例捐献者潘邓的妈妈是金山区亭林镇的一名红十字会干部。

从中学起,小潘就时常跟着妈妈做志愿者,热心于各种公益活动。

在妈妈的影响下,2021年8月,在一次造血干细胞志愿者入库活动中,他加入了中华骨髓库。

通过高分辨检测和全面体检后,今年9月25日,小潘在捐献造血干细胞同意书上郑重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他说:“金山区素有‘金山好人’的传统,我做了我应该做的,希望有更多的青年人来加入,让更多的患者能得救。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新入职金山农业银行的小潘,最近还成功阻止了一起大额的电信诈骗案,他也是上海农行系统首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图说:第600例捐献者李新

第600例捐献者李新是个95后。

他是三人中等待时间最久的——在外地读大学参加无偿献血时加入中华骨髓库的。

他说:“时间过去十年那么久,以为不会有消息了,没想到现在配上了,很激动。

”如今,小李在上海一家网络科技公司工作。

为了顺利完成捐献,他主动提出要求转库至上海分库,以便随时配合做好捐献前的各项检查和准备工作。

生活中,他是个热爱阳光的大男孩儿,最喜欢旅行、徒步、跳伞、潜水等户外运动。

元气满满的小伙子对于捐献早就做好了准备。

他说:“捐献无损健康,更何况是救人。

我就一个念头——让远方的他也能和我一样享受自然、阳光和美好。

图说:今天,上海第600例非血缘造血干细胞实现捐献

当天,在捐献现场还有约30位2023年新入职的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工作人员登记加入了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中华骨髓库)。

该院年轻护士张慧是00后,也在今天成为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

她告诉记者,之前就有所了解,但由于年龄原因没能加入,得知医院有入库活动,就果断报名了,“正因为我们是医护人员,知道造血干细胞捐献的意义,所以更想做这件事。

如果今后配对成功,我会觉得很幸运。

”姑娘说,起初和父母沟通的时候,他们还有些顾虑,在自己科普后,他们完全支持女儿的决定。

图说:张慧(右三)和新入职同事们完成口腔拭子采集,成为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

院方透露,自2018年起,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完成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数量连续在全市医院中位列第一。

截至2023年10月10日,医院已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采集288例,占上海市全部采集例数的48%。

据市一医院血液科主任宋献民介绍,目前科室共有121张床位,其中无菌层流病房30张,是上海面积最大的层流室之一。

医院在造血干细胞移植特别是高龄患者移植和半相合移植方面特色明显,曾打破造血干细胞移植“60岁禁区”,多次刷新上海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最大年龄记录。

目前,上海市一医院血液科已完成近200例55岁以上白血病移植手术,最高年龄达71岁。

记者了解到,截至本月上旬,中华骨髓库累计库容达328万人份,累计为11.7余万位血液病患者提供人类白细胞抗原(HLA)配型检索服务,超过1.6万例非血缘造血干细胞捐献。

其中,中华骨髓库上海市分库中累计有超过17万来自各行各业志愿者,时刻准备着为血液病患者送去生命的种子。

从1996年上海的第一例同时也是全国的第一例非血缘造血干细胞实现捐献,到2023年的今天第600例捐献产生,红十字志愿者们接力前行。

他们中,有撸袖子就上的医护人员,有义无反顾放下工作的快递员,有为救人不远千里回国的留学生,有毫不犹豫半年捐献两次的青年学子……他们为众多血液病患者送去了生命的种子。

【延伸阅读】上海每100例非血缘造血干细胞实现捐献时间

第1例:孙伟于1996年8月12日在华山医院实现捐献;

第100例:葛春霞于2007年4月26日在华山医院实现捐献;

第200例:孙继于2011年1月26日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实现捐献;

第300例:缪喆于2014年4月18日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实现捐献;

第400例:王东华于2018年2月7日在华山医院实现捐献;

第500例:钱燕平于2020年8月7日在仁济医院实现捐献;

第600例:李新于2023年10月17日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实现捐献。

【小知识】造血干细胞是能自我更新、有较强分化发育和再生能力、可以产生各种类型血细胞的一类细胞。

造血干细胞移植可用于白血病、重症免疫缺陷病、急性放射病、地中海贫血等疾病。

采集前,用科学方法将捐献者骨髓血中的造血干细胞大量动员到外周血中,从捐献者手臂静脉处采集全血,通过血细胞分离机提取造血干细胞,同时,将其它血液成份回输捐献者体内。

正常情况下,人体各种细胞每天都在不断新陈代谢,失血或捐献造血干细胞后,可刺激骨髓加速造血,1-2周血液中的各种血细胞恢复到原来水平,因此,捐献造血干细胞不会影响健康。


标签:捐献细胞


最新推荐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