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笔记 > 正文

赵姓 一直到了简体字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11-30 14:14:04 分类:笔记 浏览:50


说起百家姓,大家张口就来的有“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可以见得,赵是排在第一位的。

那关于姓氏汉字的演变啊,我们也能看得出汉字简化的变化,像是“張”变成了现在的“张”,还有“趙”变成了现在的“赵”。

今天,我先来说一下“赵”这个字的演变,为什么“肖”改成了“乂”呢?

我们看之前的“趙”字,它是由“走”和“肖”构成,拆分这两个字看。

“走”字没有什么说头,就是慢慢走的意思。

“肖”的意思是细小、苗条,和“走”合在一起就意味悄悄地走,还是有点沾边的。

在这里我们说一下赵姓的来源,其中一个是源于“嬴”姓。

相传“黄帝”姬轩辕的后代,有一个叫做伯益的,因为他辅佐舜帝有功,舜就将女儿许配给他,并赐姓为嬴。

后来,因为养马有功,被封于赵城,于是他的后代就称为嬴姓赵氏,造父就成为了赵氏始祖。

再后来赵氏不断发展壮大,形成了战国七雄之一——赵国。

赵这个姓氏也由此发展和流传下来了。

所以说,“趙”的起源也非常具有历史感。

但在“趙”字的流传当中,任何形式的字体都没有将“肖”字省略。

一直到了简体字,“趙”才变成了“赵”。

至于简体字是什么时候出现的,这个并没有具体确定的时间,有人说是从1949年之后出现的,但是早在古代,就已经有很多文人开始写简体字。

在王羲之的行书《兰亭集序》当中,一共324个字,有102个字都是简化字。

毕竟说个不好听的,偷懒、图方便都算是人的天性。

在秦统一后,实行“书同文”,规定小篆是官方指定文字。

但是由于小篆还是很难写,为了提高效率,就把小篆的圆转笔画变成直线,删繁就简,创造了隶书,之后又演变出更方便书写的楷书和草书。

“趙”字也是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地变成了“赵”字。

让以前“肖”的多笔构成变为简单的一撇一捺,不仅增加美观程度,还提高人们的认知和书写。

但是直到现在,还是会有一些网友不赞同把姓氏简化,因为他们认为姓氏承载着一个氏族、一个家族的回忆,是一种归属感的象征。


标签:变成


最新推荐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