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娱乐 > 正文

贺子珍照片她把银元要了回来 遵义大会过后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11-30 14:10:47 分类:娱乐 浏览:73


1979年9月8日,贺子珍在女儿李敏和女婿孔令华的陪伴下,来到了北京的毛主席纪念堂。

踏进纪念堂的那一刻,贺子珍思绪万千,脑海中涌现出了不少关于她和毛主席的曾经,走过纪念堂的每一个角落,都能让她想起当年在井冈山那位挥斥方遒、指点江山的爱人。

贺子珍一帧帧地回想着曾经,最后她为毛主席送上了一个花圈,并让工作人员为他们娘仨和毛主席的雕像拍一张合照,这也是她和“毛主席”的最后一张合照。

贺子珍心想,北京这个地方,她终究还是来了。

毛主席与贺子珍之间有着怎样的波折经历?贺子珍的一生又是怎样的传奇?

井冈山革命促相识

贺子珍出生于江西省永新县,是一个从小在书香门第之家长大的孩子。

因为读书时经常接受新思想,贺子珍十分崇尚革命,并且立志解放广大劳苦农民。

所以在了解到中国共产党之后,年仅十六岁的贺子珍义无反顾的加入其中,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成为党员后,贺子珍自觉身上的责任更加重大。

因此她积极落实党的思想政策,在永新县宣传新思想,带领妇女移风易俗,推动妇女解放。

1927年4月12日,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发动反革命政变,为了躲避敌人的追扑,贺子珍立刻找到同是党员的袁文才。

在袁文才的助力之下,他们成功打下了永新县。

随后贺子珍跟随袁文才来到井冈山,成为了井冈山上农民武装的第一位女战士。

也正是这次上山,为贺子珍和毛泽东的相遇埋下了伏笔。

1927年9月,毛泽东率秋收起义部队到达永新县境内的三湾村,引起了驻扎在井冈山的贺子珍、袁文才等人的注意。

在确认毛泽东共产党身份之后,双方成功会面。

当时在井冈山参加革命工作的女同志少之又少,而贺子珍不仅容貌秀丽,工作能力也十分出众,给毛泽东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后来的大会上,贺子珍针对“如何重建各县党的基层组织,尽快打开割据局面”的问题,慎重提出“请军队同志帮助工作”的要求,得到毛泽东的赞赏。

因为拥有过人的本领,贺子珍被调到前委担任秘书,协助毛泽东工作。

两人的交集日渐密切,感情也逐渐升温。

在工作之余,两人也经常促膝长谈。

贺子珍欣赏毛泽东果断英明的决策,博览群书的睿智,心怀天下的远大理想抱负。

毛泽东也为贺子珍的知书达理心动。

最终在袁文才的撮合之下,两人1928年5月结为夫妻。

因为战事紧张,两人的婚礼也办的十分简单,只是买了一壶酒,做了些好菜,一起吃过算是结婚仪式。

除却个人情感,毛泽东与贺子珍结婚,也巩固了他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地位,完全得到了众人的信任。

贺子珍更是在毛泽东的革命事业上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在国民党对井冈山根据地发动“围剿”的时候,是贺子珍冒着生命危险,从山下带回了一份份的日报,让在山上消息闭塞的毛泽东等领导人能够获得外界的信息,更好的布置战略计划。

1929年,毛泽东率领红四军进军赣南、闽西时,也是贺子珍在瑞金城到处搜集报纸,让毛泽东进一步明确了敌人的实力、动向和企图,率领部队赢得了这场战斗。

贺子珍和毛泽东都是对党忠诚,对革命信念坚定的伟人。

在共产事业上,两人是再合拍不过的一对。

共赴长征之路

1934年,中国工农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开始了两万五千里的长征之路。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以及毛泽东的妻子,贺子珍跟随部队一同踏上了征程。

长征刚刚开始,贺子珍就发现自己怀孕了。

这是她第四次怀孕,因此身体非常虚弱。

而前路漫长艰苦,旁边的同志知道她怀有身孕之后,看到她面色惨白,一直劝说她上担架歇一会儿,但是她始终不愿意给组织拖后腿,坚持自己走。

不仅如此,贺子珍还主动提出照顾伤员,帮助他们包扎换药。

1935年初,遵义大会过后,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内的领导地位。

此时毛泽东的工作更加忙碌,而贺子珍在这时临产了。

外面炮火冲天,身后还有敌人的追击,这里根本不具备生产的条件。

但是贺子珍实在是坚持不住了。

众人只好把她抬进路边一个杂乱的窝棚,让医生来给她接生。

大家都在外面焦急的等待。

而就在这时,敌人的枪声逐渐逼近。

从前线跑下来的战士着急的喊道:“后面的敌人马上就要来了!”

千钧一发之际,贺子珍终于顺利生下了一个女儿。

但是前路充满着危险,带着刚出生的婴儿上路显然不现实。

贺子珍疲惫地从衣物中掏出4块银元,含泪交给一旁的人,艰难地说:“她是人民的孩子,把她交给人民抚养吧!”

说完来不及再看一眼自己的孩子,就被抬上担架转移了。

一行人辗转前进,终于来到了毛泽东所在的驻地。

毛泽东看到担架上虚弱的贺子珍,动情地对贺子珍说道:“子珍,让你受苦了!”

因为战争,贺子珍从怀孕到分娩,都没有得到很好照顾。

毛泽东深感愧疚,拿出9银元交代生活员去给贺子珍买点好吃的补补身体。

贺子珍知道这件事情之后,始终不愿意让毛泽东在这种艰苦的时刻把好东西让给自己。

,想要省着点,把好的留给毛泽东。

毛泽东见说不动她,只好与贺子珍商量说“:那就买条鲤鱼吧!咱们可以一块吃!”这才让她松口答应。

短暂的相见之后,两人面临着分离。

毛泽东要先随总部到已经部署好的战略地。

贺子珍跟随修养连走在后面。

在修养连前行到贵州时,就发现上空有敌机在盘旋。

还没等红军隐藏好,一枚枚炮弹就朝着他们落了下来。

贺子珍看到不远的路上,一副担架的担架手已经被炸死,担架上的伤员正挣扎着要爬起来,毫不犹豫地跳出了地沟,向伤员冲了过去。

眼看炮弹就要落下,已经没有时间把伤员拖回地沟,贺子珍想也没想就扑在伤员身上,用自己的身躯保护伤员。

等到敌军撤离,其他战友打扫战场时,才发现了已经不省人事,满身伤痕的倒在血泊中的贺子珍。

她身上到处都是弹片,有一块弹片还从她的右背一直划到了右胳膊上,划开了一道又长又深的口子。

因为没有麻药,医生只能直接开始取出弹片。

贺子珍疼的全身抽搐,只能靠着几名同志按住她,来完成手术。

休养了几天之后,部队必须继续前行了。

但是贺子珍觉得自己伤势太过严重,继续跟随部队只会拖累大家,就向组织申请自行留下。

此时这片村庄已经不再安全,国民党随时有可能回来,同行的钱希均知道这件事之后坚决不同意。

但是他根本劝不动贺子珍,只好将此事上报给毛泽东。

毛泽东知道这件事之后立刻反往此地,坚定的对贺子珍说:“我和组织都不会抛下你!”

就这样,贺子珍躺在担架上,又继续跟随大军一同赶往目的地。

等到伤势稍微好转之后,她就坚决不再上担架,与众人一同步行。

1935年,贺子珍与毛泽东一同到达了长征的终点。

赌气远走终分离

共同经历了两年的长征,本来应该使两人稳定的感情更加坚固。

但是两人的缺点逐渐暴露出来,矛盾不断增加。

贺子珍和毛泽东都是急性子,两个人碰在一起,因为一件小事也能一点就炸。

毛泽东为此还调侃过:“你是铁,我是刚,碰在一起响叮当。

致使两人最终分离的,也是一件小事。

那时有一位美国女记者来到延安采访毛泽东,贺子珍因为不满毛泽东对这位记者说话的态度,一气之下离开了毛泽东。

她先是去到西安,又准备转去上海。

毛泽东派人到西安劝她回去,可是贺子珍只让人捎回了一块手帕,上面写着四个字:“从此诀别!”

此时八一三事件爆发了。

身为领导人的毛泽东立刻放下了情情爱爱,投身战斗。

而贺子珍则搭上了去往苏联的飞机,去到莫斯科。

后来,远在莫斯科生活的贺子珍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冷静之后,深深地为自己的冲动感到后悔。

她给毛泽东寄去一封信,述说自己的思念之情。

而毛泽东写信回到:

“子珍同志,你的信我已经收到。

我一切都好,勿念……以后我们就是同志了。

直到收到毛泽东的回复,贺子珍才明白,她与毛泽东的婚姻彻底结束了。

她的任性让她失去了挚爱之人。

远在异国他乡,身边无人依靠,又逢苏德战争爆发,物质匮乏,贺子珍过的十分煎熬。

1947年,经过毛泽东的同意,在老战友王稼祥夫妇和罗荣桓夫妇的帮助下,贺子珍带着她和毛泽东的两个孩子——毛岸青、李敏,回到了阔别已久的祖国。

回国后贺子珍在上海定居,而儿女李敏则被毛泽东接回身边上学。

女儿也成为了两人联系的桥梁。

贺子珍经常让女儿带些毛泽东爱吃的水果蔬菜过去,而毛泽东也会打包北京的特产托女儿带给贺子珍。

时间一晃,来到1959年,这一年,贺子珍和毛泽东见面了。

这年党中央在庐山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毛泽东从他人口中得知了贺子珍的现状,他百感交集的说到:“我想见见她,毕竟是十年的夫妻。

当晚毛泽东与贺子珍在“美庐”见面了。

久别重逢,贺子珍在见到毛泽东的那刻,就止不住的哭泣,连句完整的问候也说不出来。

这次见面,也是两人的最后一面。

此后两人再也没有机会相见。

1976年9月9日,毛主席在北京离世。

听到噩耗的贺子珍愣在原地,连哭泣都忘记了。

当时因为种种原因,贺子珍没能赶赴北京,她只能默默地听着收音机里的声音,回忆着二人的过往。

1979年,贺子珍终于能去北京了,去见她心心念念的爱人。

当时贺子珍已有70岁高龄,她女儿李敏和女婿孔令华的搀扶下,来到了毛主席纪念堂。

她在毛泽东的雕像前凝望许久,让女儿把准备的花圈放在毛主席雕像的旁边,上面写道:

“永远继承您的革命遗愿——战友贺子珍女儿李敏、女婿孔令华敬献。

贺子珍让工作人员帮他们照了一张像,这是她和毛主席最后的一张照片,也是她最后的怀念,对于贺子珍而言,毛主席在她心中永远没有离开,他永远都是井冈山上,那个意气风发的少年郎。

我亲爱的丈夫,坚定的战友,或许结局不尽人意,但与你一起共度的短暂时光,永远是我最宝贵的记忆……

1984年,贺子珍也病逝了,这段感情也随着贺子珍的去世有了一个句号,但在世人看来,无论是他们的战友情还是爱情,都会随着时光的前进,而更加弥足珍贵。

总结

贺子珍在革命中像柔软的春风细雨,润万物而无声;在感情中,却截然相反。

面对革命事业,贺子珍和毛泽东是一对完美契合的灵魂,相互扶持,相互成就。

面对生活琐碎,两人就像背道而驰的两辆火车,永远不能行驶在同一条道路上。

现今两位伟人都以不在人世,而他们的十年婚姻,却值得人们惋惜、品味……


标签:毛泽东毛主席之后井冈山


最新推荐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