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笔记 > 正文

长津湖枪版 直接随地面部队行动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11-30 10:45:40 分类:笔记 浏览:94


老周摘要:如何看待国庆档战争片《长津湖》里的战斗场面,战争片究竟如何来表现战争?《长津湖》的战斗场面到底拍得如何? 如何看待国庆档战争片《长津湖》里的战斗场面,战争片究竟如何来表现战争?《长津湖》的战斗场面到底拍得如何? 一开始知道《长津湖》片长有185分钟,还担心要用这么点篇幅表现历时二十七天(从1950年11月27日到12月24日),战线绵延一百二十公里,双方参战总兵力将近二十万的大战役,要说清楚整场战役的来龙去脉,还是不容易,结果呢,真正讲这场战役只有一小时,再去掉一点铺垫和过渡,实际的战斗场面最多也就四十分钟! 那么这四十分钟的战斗场面能打几分? 首先来看武器,打仗肯定离不开武器,片中吴京担任连长的志愿军某部七连,粗略一看就有七八种枪械,其中有英国的斯登冲锋枪(口径9毫米)、日本的三八大盖步枪(口径6.5毫米)、美国的M1卡宾枪(口径7.62毫米)、德国的MP18冲锋枪(口径9毫米)。

这在现实中根本不可能,一个连队就有这么多型号繁杂的武器,弹药和零部件的补给,对后勤来说简直就要崩溃了。

人民军队早期没有制式装备,武器来源完全是靠缴获,自然是缴到什么用什么,后勤补给也谈不上,三发子弹就要打一场阻击战,实在也是没有办法。

但是到了抗美援朝时,情况完全不同了,必须要考虑弹药的消耗和补充,尽管还是没有制式枪械,但还是尽可能将同一口径同一型号的轻武器集中在同一个建制的部队。

例如“万岁军”38军就是集中装备日制的三八大盖。

早期,志愿军普通的步兵连通常也就三种枪械,一般的战士用一种步枪(多为三八大盖或中正式),班排长用冲锋枪(多为汤姆森或斯登),再加上一种轻机枪(捷克式或布伦式),最多连长指导员另外用驳壳枪。

后期换装苏械后,就是莫辛纳甘步枪、波波沙冲锋枪、DP28转盘轻机枪和郭留诺夫SG43重机枪,特别说明一下,这四种枪械口径都是7.62毫米。

迫击炮是人民军队从红军时期开始就是最重要的支援火力,到抗美援朝时迫击炮的运用已经极为娴熟,片中也有表现,只是志愿军配置有在步兵营甚至步兵团才会有迫击炮排或迫击炮连的编制,普通的步兵连是没有迫击炮排的。

当然如果七连是上级特别看好的拳头部队,额外增加迫击炮排的编制也不是没有可能,不过一个迫击炮排装备迫击炮2门,七连的迫击炮排明显阔气多了,至少也有四五门,快赶上一个迫击炮连了。

真实情况,志愿军不但炮少,而且炮弹也少,平均一门60毫米迫击炮只有40发炮弹,40发炮弹是什么概念?如果以最大射速持续开炮,五分钟就打完了! 片中胡军饰演的炮排排长“雷公”雷睢生,露了一手神技,竖起大拇指,用瞪眼法测距,然后一炮就轰掉了美军火力点。

能够仅仅凭借简易的瞪眼法就准确测距,绝对是大神!一般迫击炮精准射击都是采用三发测距,第一发打远,第二发打近,然后修正偏差,第三发准确命中。

抗战时八路军击毙日军第2混成旅团长阿部规秀中将就是用的三发测距法。

如果影片这么拍,就专业多了。

,这部影片几乎没有表现,除了乌泱泱密集冲锋的“人海战术”,就和街头火并的枪战片没什么根本区别。

街巷战斗,小分队战术,完全没有表现,不要说和海外经典战争片,就是国产战争片的《集结号》、《战火熔炉》都轻松碾压。

志愿军中原来四野部队通常会采用三三制的冲锋队形,三野的战术相对逊色一点,先以小部队进行试探性攻击,一旦确定了美军的防御弱点,就投入主力进行一波连一波几乎不顾伤亡的突击,直至突破成功!但是这样的密集冲锋,在美军炽烈的火力面前,无疑将付出巨大代价。

在长津湖战役的新兴里战斗中,志愿军27军80师242团在200米正面展开2个营进行攻击,撞上美军防空炮营D连得防线的阵地,D连装备M19自行高射炮车双联40毫米高射炮,射速高达每分钟200发——每枚40毫米高炮炮弹的威力就像一颗手榴弹,一分钟200颗手榴弹,完全就师弹如雨下!在短短几分钟里就伤亡了数百人!所以后来志愿军就很少采用密集冲锋队形,更多采用疏散队形。

接着再来说说战斗场景的细节,那真的是让老周彻底石化了。

第一个,吴京抢了一辆美军坦克竟然和美军坦克展开了PK!天哪,难道是国产版《猎杀T34》?也不对呀,《猎杀T34》里人家本来就是坦克兵,而吴京饰演的伍千里,是湖州船户渔民的孩子,估计到了部队才识了点字,怎么就会开坦克了?另一部抗美援朝题材电视剧《战火熔炉》里也有抢了美军坦克再和美军坦克对决的桥段,但人家的人设交代很清楚,男一号赵和是曾经在印度兰姆伽由美军训练的驻印军坦克兵,会开坦克一点毛病都没有! 第二个,段奕宏饰演的谈子为竟然竟然用“巴祖卡”打下了美军的F4U“海盗”战斗机!“巴祖卡”是美军在二战后期研发装备的反坦克火箭筒,是一种近程步兵反坦克武器,60毫米口径,战斗部重1.8公斤,初速100米/秒,射程100米。

而F4U“海盗”最大时速718公里,换算一下相当于每分钟大约200米——看看这些性能数据,稍微有点中学物理常识的人就知道“巴祖卡”根本不可能用来打飞机,从“巴祖卡”问世到今天,全世界范围里也从来没有过“巴祖卡”打飞机的战例! 第三个,胡军饰演的雷睢生,在美军空袭——还是夜间空袭,美军的飞机黑压压一大波,而在真实的战场上,1950年代飞机的夜间导航技术还很落后简陋,所以除了少数安装了雷达,或者飞行技术特别过硬的飞行员,普通飞行员都无法在夜间执行飞行任务。

所以志愿军大规模的运动和战斗,都是选择在夜间,以避免美军的空中优势。

当然,整晚没有月光的新月之夜,也不适合夜间行动,所以志愿军通常都是在有月光的夜晚发动攻势,美军也因此称为“中国人的月亮”。

像影片中那样,美军能在夜间投入这么多的夜航机,几乎是不可能的——再回到胡军,看到美军飞机投下的引导标志弹,赶紧搬上吉普车,驾驶吉普车迅速引开美军飞机,最后壮烈牺牲。

编导的意图显然是讴歌这种自我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但问题是美军从来没有使用过什么引导标志弹,在夜暗条件下,引导弹的红色烟雾,在到处是爆炸、火光、硝烟的战场上,几百米空中的飞行员能看得清? 那么,美军地面部队如何来引导空中火力支援? 那就全靠航空火力前进控制组,也被称为陆空联络组,每个联络组标准编制是由1名军官和4名士兵组成,军官都是经验丰富的老资格飞行员,士兵是无线电操作和通信人员,直接随地面部队行动,通常会配置到步兵营一级,担负着地面部队与近距对地支援攻击飞机之间的协调员角色。

当地面部队要求支援飞机对某处目标进行攻击时,陆空联络员得“老司机”就会根据目标情况和个人经验设定最佳攻击航线、角度,甚至是使用什么武器(当时美军用于对地攻击的主要是P51“野马”和F4U“海盗”两款战斗机,都是二战中著名的战斗机,可以使用的武器包括20毫米机炮、火箭弹、100磅航空炸弹、凝固汽油弹等)再以无线电指引飞机进行攻击。

如果攻击飞机的飞行员发现目标距离己方部队过近或无法确认地面目标时,会要求陆空联络员通知地面部队以某种方式表明位置,这时联络员就会通知地面部队发出和飞行员约定的特定识别信号,如陆空联络板、信号弹、有色烟雾手榴弹等,以表明身份或位置。

所以,美军引导飞机空袭,主要是通过无线电,辅以陆空联络板、信号弹、有色烟雾手榴弹等,根本没有什么引导标志弹。

在陆空联络组的准确引导下,美军飞机可以准确攻击距离己方地面部队100米外的目标,一些引导技术高超的陆空联络组甚至可以引导攻击距离只有50米外的目标,特别是配属美军第7步兵师32团1营的陆空联络组艾迪沃顿·史坦福上尉(无线电呼号“男孩14”)呼叫的空中攻击距离最近只有15米!美军飞机的炸弹几乎是擦着美军步兵的脑袋投向目标,这等于是把空中支援当手榴弹来使用了! 战争片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全景式展现整个战役的过程,如苏联的《解放》、《莫斯科保卫战》;中国的《红日》、《大决战》(电影版)、《血战台儿庄》;西方的《最长的一天》、《遥远的桥》等。

还有一类则是通过基层军官、士兵这样的小人物来表现战争,如美国的《拯救大兵瑞恩》、《兄弟连》、《血战钢锯岭》;苏联的《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还有中国的《高山下的花环》等。

简单来说,就是要么从全局入手,要么从小处着眼。

当然,第一类有时也会加入一些真实或者虚构的小人物来为剧情的表现服务,如《大决战》里的丁小二就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从一开始听说要拍《长津湖》,就觉得应该是第一类全景式展现整个战役的来龙去脉,但看过了影片,才知道原来是根据第二类小人物着眼路数来的,所以对整个长津湖战役缺乏全面系统的描述,如果不是对这段历史非常熟悉的人,恐怕看完了电影还是搞不清为什么要打这场战役,持续了二十七天的战役是如何发展、推进的,这不免有些遗憾。

而从基层官兵的角度来拍摄战争片也未尝不可,但是在长津湖战役中,志愿军九兵团涌现出了一大批英雄人物,其中就包括在整个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两位最高荣誉——特级战斗英雄、特等功臣的获得者之一20军58师172团1营3连连长杨根思,另一位是黄继光。

有了这么现成的英雄素材,影片竟然并没有作为男主,虽然也有表现,却是蜻蜓点水,几乎是一笔而过,而用虚构的伍千里、伍万里作为男主,实在是令人费解。

战争片毕竟不是黑帮火并的枪战片,战斗场面的精彩也不仅仅是满眼火球加烟花特效(片中手榴弹爆炸效果堪比155毫米榴弹炮,特效有点过头了),要有战术,有队形,有真正的战争味。

在真实的长津湖战役中,二十七天的惨烈鏖战,大大小小战斗不下数百次,经典的如新兴里战斗、围攻下碣隅里以及伏击德赖斯代尔支队。

很多人会忽视伏击德赖斯代尔支队,但老周认为恰恰这场战斗才是长津湖战役的“赛点”。

因为下碣隅里是陆战1师师部所在地,也是陆战1师后勤供应最重要的节点,建有简易机场,但在下碣隅里的美军大都是后方勤杂单位,战斗部队只有两个连(陆战1团3营H连和I连)。

因此美军以陆战1团3营G连、陆军第7师31团2营B连和英国海军陆战队第41特遣队组成德赖斯代尔支队,紧急驰援下碣隅里。

途中遭到了志愿军伏击,美军称为“印第安笞刑”,这是印第安人的一种古老刑法,受罚之人要从排成两列手持笞杖的行刑者之间走过,一路上将饱尝雨点般落下的笞杖——这与美军遭遇的伏击是何其相似!最后德赖斯代尔支队大约有400人到达下碣隅里。

如果没有这支愿军,下碣隅里很可能就会被志愿军攻破,那么整个战役的结局肯定会改写。

这么好的战斗素材,也被编导放过。

相比之下,《拯救大兵瑞恩》开头二十分钟海滩登陆的战斗场景,国产剧《战火熔炉》里的战斗场面,就既精彩又专业,而不只是让外行看热闹,让内行直摇头。

所以,对这部影片的战斗场面,如果让老周打分的话,肯定是不及格。

【本号后续还会有关于影片部队编制的解读文章,敬请期待】(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标签:美军


最新推荐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