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笔记 > 正文

重庆自贸区 ——创新“启运港退税”模式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11-29 11:32:33 分类:笔记 浏览:51


重庆自贸试验区是全国第三批设立的自贸试验区之一。

7月26日,重庆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审议市政府关于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情况的报告。

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现场。

据统计,2022年,重庆自贸试验区以全市1.46%的面积,贡献了全市超1/10的新设企业、近1/2的实际使用外资、近2/3的外贸进出口总额,成为全市开放型经济的主力军和“动力源”。

重庆自贸试验区建设成效,由这些数据可见一斑。

——依托中欧班列开立全球首份“铁路提单国际信用证”,实现批量化运用,截至2023年6月,累计签发铁路提单6160笔,货值约29亿元。

——制定国际货运代理铁路联运作业规范等3项国家标准。

——铁路提单背书转让效力得到司法审判实践支持,开创国际贸易史先河。

——创新陆路贸易融资方式,制定出台铁路运输单证金融服务试点工作方案,搭建铁路运输单证金融服务直连平台。

——签发全国首张中国国际货运代理协会(CIFA)多式联运提单,推广“铁路原箱下海、一箱到底”模式,整体通关时间压缩40%。

——开展水运进口转关“离港确认”试点,提升江运时效40%。

——创新船边直提模式,企业提箱时间由原来的1—2天缩短至1—2小时。

——创新“启运港退税”模式,企业比以往提前1个月拿到出口退税款,有效提升企业资金周转和使用效率。

——全面实施自贸试验区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外资项目备案实现立等可取。

——首创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四自一简”监管模式。

——推出货物贸易“一保多用”管理模式,实现企业一份担保在关区不同业务领域、不同业务现场、不同担保事项间通用。

——开展本外币合一账户体系、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QDLP)、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等20多项创新试点,进口付汇、跨境运费支付业务办理时间分别缩减至2分钟、10分钟。

——推出知识价值信用融资新模式,已惠及企业超10000家(次)。

——上线全国首个跨境金融区块链西部陆海新通道融资结算应用场景,累计便利企业运费结算、贸易结算与融资超33亿美元。

——开发“全程电子退库系统”,实现退库全流程电子化,退库效率提升50%以上。

——截至2023年6月,重庆自贸试验区累计注册企业超19万户。

——2022年,重庆自贸试验区实际使用外资和外贸进出口总额分别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1个和45个百分点。

——构建集成电路产业生态,汇聚英特尔、SK海力士等知名芯片企业,形成产值7000亿元的电子信息制造业产业集群。

——提供跨境物流、报关报检等供应链全流程服务,累计实现17个汽车品牌3万余台进口汽车清关分拨,进口数量、产品货值在内陆口岸连续多年保持领先。

——川渝共同创建全国首个中欧班列合作品牌—中欧班列(成渝),协同开展中欧班列集拼集运模式、铁路运输方式舱单归并新模式等试点,协同集成全国首创的关银“一KEY通”等制度创新成果。

——协同创新全国首例“以航空公司为单元”的保税航材海关监管模式。

——探索设立自贸试验区综合保税区统筹发展示范基地、管理、政策、产业等多方面协同发展。

——联合创新综合保税区设备零配件便捷监管模式,通关时间和费用大幅压缩。

——分两批创建25个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区。

上游新闻记者 郭发祥


标签:模式试验区


最新推荐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