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笔记 > 正文

银豆 细节刻画精细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11-29 11:01:47 分类:笔记 浏览:57


说到“豆”你会想到什么?

杂粮?种子?

但在古代

“豆”最初并不是食物的名称

而是一种容器

央视新闻联合全国博物馆推出

文博科普产品《文博日历》

今天,一起来认识银豆

此“豆”非彼豆

是食器也是礼器

“豆”

在现代人的认知中是一种食物

但在古代

“豆”是一种形如高脚盘的盛器

古文字提供了最直接的证据

小篆中“豆”如其形

一足、一柄、一盘、一盖

是典型的象形文字

豆的出现可以追溯至新石器时代晚期

到春秋战国时期一度盛行

早期的豆用来盛放黍(shǔ)稷(jì)

后用来盛放腌菜和肉酱等

是贵族们宴饮时

使用数量最多的盛器之一

△ 仲姞(jí)豆 齐文化博物馆藏

两周时期

青铜豆逐渐成为重要的礼器

与鼎、壶等配套使用

甚至出现“无豆不成礼”的说法

“禮”(礼)字由表示祭祀的“礻”旁再加“豊”(丰)字构成。

豆中放置禾苗或美玉构成的“豊”(丰)字,体现了祭器“豆”在祈求丰收祭祀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从“盒”到“豆”

它是丝绸之路见证之一

古代的豆一般为陶制或青铜材质

这件出土于西汉齐王墓的银豆

不仅用当时稀有的银打造

整体造型也颇具异国风情

银豆的主体是一个扁球形的银盒

盖与盘均装饰形如花瓣的纹饰

花瓣尖端相对,交错排列

这种纹饰与造型都符合波斯器物的特点

盒盖上有三个体态小巧的铜质兽钮

细节刻画精细,憨态可掬

银豆的底座为铜制喇叭形

银豆内部清晰可见

青铜底座与兽钮镶嵌的痕迹

它可能是波斯人制造的一个银盒

通过陆上丝绸之路或海上丝绸之路

辗转来到西汉的齐国王宫

或是因为不符合中国传统的使用习惯

在加装了三个兽钮和一个底座后

变成了中国人惯用的豆

波斯器物装饰风格

和中国青铜器铸造工艺

两种古老文明在它身上完美结合

是我国对外贸易、对外交流的见证之一

2000多年前

作为最早的“丝路使者”之一

2000多年后

它承载着中国文化多次出访海外

向世界讲述着中西文明之间

交流与融合的灿烂往事

▌本文来源: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ID:cctvnewscenter)

监制丨唐怡 制片人丨武慧锋

文案丨邵希炜 视觉丨丁丽洁

技术丨方舟 审校丨朱冬梅

统筹丨刘莹 帅钟琴

特别鸣谢丨齐文化博物院 总台山东总站 中国文物报社

责任编辑:张景


标签:中国之一


最新推荐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