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书屋 > 正文

陕北信天游 像是在自说自话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11-29 09:18:53 分类:书屋 浏览:73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榆林北面是沙漠,南面是黄土高坡。

黄是这个地方的主色调,土塬、窑洞、庄稼,全是一个颜色,包括牛,包括人。

还有河,还有风。

到处是沟壑,一道道沟壑,从黄土坡中硬性地穿过。

将一片地域分割又重合。

远山横亘,深蓝的云霭将那里裹挟,只在山的衔接点,有一处灰白色的缺口,流出淡红的烟霞。

我去绥德,去靖边,路上全是一个模样。

偶然出现了一道水,艰难而固执地流淌,或就是无定河。

“提起个家来家有名,家住在绥德三十里铺村……”沟壑间猛然亮出一声高亢的信天游,让人在路上为之一震,单调中有了五彩的霞光。

信天游是陕北人的精神食粮。

以前陕北人被贫穷、落后、闭塞所折磨,但他们从不掩饰对这个世界、这片山塬的热爱,他们坚毅地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凭着乐观与热情,唱出了陕北人的最强音。

这里的地名都很有特点:野淌路、黄蒿界、红墩界、巴图湾、白城则、麻黄梁……麻黄梁据说是一个著名信天游歌手的家乡。

那歌手也是在这黄峁梁上练就了一副亮嗓子。

“羊肚子手巾三道道蓝,咱们那个见面容易,拉话话儿难……”在这神奇的黄土地上,世世代代的陕北人,用拦羊嗓子赶牛声,唱出了一首首脍炙人口的信天游,无论是壮丽辽阔的《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山丹丹开花红艳艳》,还是悠扬沉郁的《千年老根黄土里埋》《满天星星一颗颗明》,简直就是不可多得的民间绝唱,是享受不尽的人间天籁。

十几年前我来榆林,半路上听到一声唱,就让人停下车,跑到一处峁梁上去看,那是一位放羊的老汉。

天渐渐暗了,落日将他的身影勾勒出来,那影子一点点从高处移到低处,又从低处移到高处,声音也是如此,一时低沉,一时高亢,像是在自说自话,只是每一句话都跌宕起伏,漫野里逛荡。

其间有尘世的苦涩,也有对情爱的念想。

我觉得信天游就是他的伴儿,他怕自己寂寞,跟那个伴儿在大声地表达。

他应该每天都是这样,这样才充实,才美气。

这样将所有的念想都过一遍,回家被窝里一钻,才舒坦。

我看到那个身影慢慢走远,天渐渐低下来,遮盖了整个山塬。

千沟万壑的黄土和连绵起伏的沙漠构成了一片苍茫、恢宏的画卷,画卷中饱含沉郁与刚毅。

这塑造了陕北人质朴、执着、淳厚、果敢的个性,也孕育出苍凉、雄浑、豪壮、激扬的信天游。

有人说,在当地,人们习惯于站在坡顶和沟底远距离地大声说话、呼喊,声音必须拉得长长,声音小或短就达不到效果。

那种悠长起伏的散漫节律,或就是信天游的起源,有人想有更深的表达,便形成了唱腔,既是寄托,也是抒发。

信天游由此在沟坎遍布的陕北自由奔放、荡气回肠地传播开来。

我由此对信天游产生了兴趣,并且专门找那些民间歌手,与他们交流,录下他们的歌声。

从生活中来的情歌,是信天游的精华,也是陕北民歌的主调。

那些唱词十分地接地气:“墙头上跑马还嫌低,面对面坐下还想你。

”“鸡蛋壳壳点灯半炕炕明,烧酒盅盅量米不嫌哥哥穷。

”真的是敢想敢唱,直抒心曲。

《兰花花》《五哥放羊》《圪梁梁》《三十里铺》《拦羊的哥哥》《赶牲灵》《送情郎》《泪蛋蛋抛在沙蒿蒿林》《走西口》……无一不是人们喜闻乐见的经典老歌。

“东山上那个点灯西山上明,四十里那个平川也不见个人。

你在你家里得病哎我在我家里哭,秤上的那个梨子送也送不上门。

”这调儿真切生动,听得人柔肠百结。

有话说,信天游,不断头,断了头,穷人无法解忧愁。

我见过一位老者,他唱了一辈子信天游,年轻时是赶牲灵的脚夫,喜欢上一个客店老板的女儿,后来却没有走到一起。

于是他把慨叹和吼唱都交给了漫长的黄土路。

我听不懂他唱的什么,别人说那都是他自己的内心。

他唱的,或许就是真正的信天游,信口随心,想到什么唱什么。

我还看过一个小女,在沟梁边走边唱。

我不敢打扰,怕她害羞煞了声,于是偷偷地站在一处黄土后面。

她的声音传上来,带着无名河水的清凉。

我同样不知道她唱的什么,不是记忆里的那些名曲,但同样美妙动听。

有一句好像是:无定河水水那个流,不让我看你,我看那个柳后的老墙头……悠扬婉转的曲调,清脆活泼的嗓音,透着一种鲜灵灵的美。

在山野间听到信天游,感觉那唱歌的人就像是在对着谁表达,那个人或就在不远处,在能够听得到他心曲的地方。

他或她就故意地这样直接抒发,唱或比说更容易。

在陕北转得久了,就会发现,陕北人热情实在,见了总是邀你进家,跟你唠话。

说起信天游,他们就笑,笑完就唱,这里几乎人人都会唱上两句,蓝天白云朝阳明月、东山糜子西山谷、小妹妹亲哥哥、古城墙黄土地……无所不用。

任随天地自然,无拘无束。

现在,榆林和延安这一片区域,生活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但人们还是愿意唱、乐意听。

越来越多人前来搜集、研究这生活的“活化石”。

为了留下永久的历史记忆,榆林建起了陕北民歌博物馆。

那里是信天游的精华浓缩,珍藏着一串串歌声,一个个故事,一段段念想。

那些标致的讲解员,虽然都说着纯正的普通话,但私下里小声言语的,还是好听的陕北音。

她们个个还都是深藏不露的“歌唱家”,谁都能来一段让人迷醉的信天游。

晚上在河边散步,猛然听到了动人的鼓镲声和唢呐声,接着就是悠扬的信天游:走头头的那个骡子哟哦,三盏盏的那个灯……原来是中心公园传来的。

这里的广场舞与别处分外不同,看那个架势、那个表情,快乐的声浪一阵高过一阵,简直要把人裹挟进去。

哦,这是咱陕北啊!


标签:那个陕北黄土就是


最新推荐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