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玩乐 > 正文

陈香梅可有这么一个女人 但还没有离婚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11-28 14:20:38 分类:玩乐 浏览:144


本篇文章收录于百家号精品栏目#百家故事#中,本主题将聚集全平台的优质故事内容,读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

融入异国的政界,无疑是一项极为艰难的挑战。

对于身处他乡的女性而言,更是如此。

,接受肯尼迪总统委任到白宫工作,成为第一位进入白宫的华人。

她的一生都在为中美建交奔走,她也因此被称为“中美民间大使”。

1972年,她被选为全美70位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从肯尼迪到克林顿的8位美国总统都对她委以重任。

从被排挤到被异国总统委以重任,并成为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她这一生,无疑是传奇。

这个传奇女性,就是陈香梅。

回顾陈香梅的一生,如同她在《要做一等女人》中说过:“现代女性还必须要能适合时代的要求,对时代有所贡献,为社会、为国家服务。

她用自身的经历告诉我们:长得漂亮是优势,活得清醒是本事。

谁说女子不如男

1925年,陈香梅出生在北京。

她的家族是真正的书香门第。

父亲陈应荣十三岁就留洋,曾获得英国牛津大学的法学博士。

母亲廖香词和父亲指腹为婚,也曾经留过洋。

本以为两人同样留过洋,有着相似的背景,应该是郎才女貌的一对。

可是,他们却是最不幸的一对。

陈应荣年幼丧父,是母亲一手把他拉扯大的。

而由于父亲的早逝,也让陈应荣养成了节俭的习惯。

可廖香词偏偏是个不知人间疾苦的大小姐,花钱大手大脚的。

两人的结合也为未来造成了隐患。

再加上廖香词一共生了六个女儿,在那个年代,重男轻女一向是常态。

母女七人,自然不受陈家待见。

恰巧,陈应荣被委任为旧金山领事。

夫妻二人从此过上了两地分居的生活。

网上曾有一个高赞的评论:“我特别讨厌这个重男轻女的世界,骨子里的男尊女卑。

但在那个时代,男孩子才是传宗接代的宝贝,而女孩一向不被重视。

自然,即使这个女孩长的特别漂亮,也不会得到家人的重视。

如同陈香梅。

生长在重男轻女的家庭,再加上自己在姐妹之间排第二,陈香梅的童年一直处在“爹不疼娘不爱”的境地,一直被家里的人忽略。

可陈香梅知道,当别人因为性别看不起她的时候,抱怨并没有用。

她要做的是比所有人都要好。

所以,她一直努力学习。

在学校里,她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学霸,学习成绩优异,是所有人眼中的优等生。

直到1937年,日军全面侵华。

陈香梅跟随家人避难,母亲也在避难途中不幸去世了。

那时,陈香梅还不到十四岁,大姐还不到二十岁,最小的妹妹才六岁。

失去了母亲,父亲又远在彼岸,生活又该怎么继续?

在这个关键的时刻,陈香梅站了出来。

她决定带着姐妹们离开香港,回到内地。

可是逃回内地,又能去哪里呢?陈香梅打听了很久,终于想办法联系了桂林的一所学校,让大家在桂林等待父亲的消息。

逃难的路,注定是波折坎坷的一路。

船上挤满了人,六姐妹好不容易在甲板上找到容身之处,却不敢移动分毫。

当陈家六姐妹好不容易到了澳门,但她们不知道的是,接下来的路程更难走了。

在澳门去桂林的路上,她们没有食物,就吃蝗虫、蚱蜢。

偶尔买到一点食物,陈香梅全部分给妹妹,自己躲在角落里吃豆子。

经历了许多波折,姐妹六人辗转一个半月后,到达桂林。

苏轼曾说:“忍常人所不能忍,成常人所不能成。

这一段地狱般的逃难岁月,也让陈香梅清楚,她日后想要做的,不是去美国,也不是受到父亲的庇护,继续当大小姐。

她想要的,是为了国家,出一份力气,尽一份责任。

爱情不分国籍和年龄

大学毕业后,陈香梅去了昆明,成为了一名战地记者。

因为她精通外语,性格外向,所以她经常被派去采访一些国内要员,甚至是访华的外国人。

有一天,陈香梅被派去采访驻华空军特遣队司令陈纳德准将。

在采访过程中,陈纳德谈吐幽默,让陈香梅对他充满好感。

而陈纳德也对眼前这个漂亮的小姑娘一见钟情。

在那次采访后,两人常常见面,每次都会聊的特别开心。

渐渐地,两人之间的情感有了些许变化。

可是,陈纳德是有妻子的。

他们虽然感情不和,但还没有离婚。

陈香梅强迫自己理智一些,也开始疏远陈纳德。

第二年夏天,陈纳德回到美国,他温柔地对陈香梅说:“我会回来的。

四个月后,他回来了。

在晚上的约会中,他拉着她的手说:“亲爱的,我现在是自由人了!我终于可以告诉你,我爱你,我要你嫁给我。

本以为两人可以很快地结婚,但没想到,他们的的恋情却遭到陈香梅家人的反对。

若问起原因,除了他们之间相差三十二岁,还因为陈纳德是外国人。

但陈香梅心意已决,她说:“我宁愿和一个我爱的人,共度哪怕只有五年、十年的日子,也不愿跟一个我没有兴趣的人相处一生。

的确,人的一生可以和几个人相爱?也许一两个,也许一个也没有。

能找到一个相伴一生的灵魂伴侣,那是多么难能可贵的事情。

婚后,她成了他的“小甜心”,他成了她的“老头子”。

每天,他们都会在一起散步,也会一起做饭。

两个女儿的到来,也让他们的生活充满欢乐。

好景不长,在他们共度了十年的幸福生活之后,陈纳德的身体出现了问题。

他有多年的支气管炎,每天都会剧烈的咳嗽。

而医生检查后,才发现陈纳德已经得了肺癌。

手术很成功,可陈纳德的身体已经大不如前了。

在他最后的日子里,他曾对陈香梅说:“无论发生什么事,我都想让你记住,我深深爱着你。

1958年,陈纳德永远离开了。

陈香梅在他的墓前种下一株红豆,代表着她的相思之情。

此后六十年,陈香梅并没有再嫁。

她余生都守着她的丈夫——陈纳德。

莎士比亚曾说:“忠诚的爱情充满在我的心里,我无法估计自己享有的财富。

陈香梅也说过:“爱情不会因为死亡而中断。

如果上帝容我选择,我会在死后更加爱你!”

对陈香梅来说,与其平平淡淡过一生,不如轰轰烈烈爱一场。

她明白,自己想要的爱情是什么样的。

当爱情来临,她努力抓住这份来之不易的感情。

当爱人离去,她把爱情默默放在心底,终生怀念。

经营自己,何时都不晚

陈纳德去世的时候,陈香梅刚刚三十三岁。

她的另一段人生,也在这个时候正式开始。

陈纳德去世后,她没有投奔父亲,也没有去找散落在台湾和美国的姐妹们。

她一个人带着两个女儿去了华盛顿。

刚到华盛顿的日子,特别艰难。

中文专业的陈香梅好不容易找了份翻译的工作。

白天做翻译,晚上教老外中文,回家还得自己再补补英文,甚至还要照顾女儿。

曾有人问过她,为什么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偏要来这里打拼呢?陈香梅笑了笑,没有回答。

但她知道,她这一切是为了争一口气。

她想让华人的地位在美国可以逐步提升。

一次偶然的机会,陈香梅得到了为尼克松竞选总统助力的机会,那次尼克松虽然竞选失败,但表现抢眼的陈香梅却让竞争对手肯尼迪留下了印象。

肯尼迪邀请她来白宫工作,她成为进入白宫的华裔第一人。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陈香梅正式踏入美国的政界和商界。

此后,她的参政之路一帆风顺,先后接受了里根、肯尼迪等八位美国总统的委托,更先后担任尼克松竞选总统委员会主席、共和党财务副主席和行政委员等要职,成为了总统的核心顾问之一。

不仅如此,对于中美建交,陈香梅也做了许多的事情。

克林顿总统上任后,在她的强力支持下,美中两国之间开始设立奖学金交流项目。

1981年,陈香梅作为里根总统特使访问北京,在人民大会堂的欢迎宴会上,邓小平将她的位置安排在坐席首位,参议员史蒂文斯却在第二位。

当被问及原因的时候,邓小平夸赞陈香梅说:“因为参议员,美国有一百多个。

而陈香梅,全世界只有一个。

重看陈香梅的后半生,她把人生放在权利上。

这并不是她沉迷权势,而是她想通过权利,来为社会做些事情。

在她看来,她前半生是和陈纳德一起相依相伴,那么后半生,总要为社会和人民做一点贡献。

的确,她也做到了。

她虽然还是“陈纳德夫人”,但她更是她自己——陈香梅。

她说:“虽然我以陈纳德将军夫人为荣,但我更以陈香梅个人能靠自己的努力而创造自己的天空为傲。

的确,人生不可能永远依附另一个人。

如同小时候,陈香梅不能依赖父亲。

丈夫离去后,她也不能再依赖丈夫。

人生,唯一可以依靠的是自己。

明白自己的人生道路,好好规划自己的人生。

这是一种清醒,亦是一种本事。

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在对生活存在理智的清醒的态度的情况下,人们往往能够战胜他们过去认为不能解决的悲剧。

世间上,漂亮的人很多,可是清醒的人却很少。

如同喜宝,凭借着自己的美貌,走上了人生捷径,最终却人财两失。

如同王琦瑶,凭借美丽一夜成名,最终零落成泥碾作尘。

亦如同陈香梅,美貌固然是资本,但她更清楚她想要的东西。

美貌只是加分项,但清醒却是必须项。

那么我们呢?

我们应该做的,是面对人生的岔路口时,要学会判断,保持清醒。

愿你我面对人生种种,都可以活得清醒,活得精彩。

作者| 嫏华,写有温度的文字,做有温度的人。

图片| 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她的一个人生


相关推荐

最新推荐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