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娱乐 > 正文

解缙朱允炆失国后 成为大家眼中的英雄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11-28 10:36:40 分类:娱乐 浏览:134


《明朝果然很有料》-一百十三

永乐元年(1403年)七月的一个晚上,朱棣叫来了大明朝第一才子解缙,告诉他自己决定编一部书,一部网罗天下典籍的宝书。

鉴于公认的前天下第一才子,最适合担任主编的方孝孺已经被朱棣诛了十族,这个重任只好落在现天下第一才子解缙身上。

如果给解缙强行冠名一下,“三朝元老”这个称谓倒是挺适合他的,解缙一生经历洪武、建文、永乐三朝,本来他是有希望当上六朝元老的,如果他不被冻成一根冰棍的话。

【编纂永乐大典】

解缙,江西吉水人,从小就是“别人家的孩子”,远近闻名的神童。

他五岁读书,七岁写诗,十二岁通五经,不到二十岁高中进士,授庶吉士,官至翰林学士,只要不出啥大差错,以后直接就是副部级别起跳,想不发达也难。

朱元璋很重视解缙,经常把他带在身边,为了表示亲密,一次他对解缙说道:“大绅(解缙的字)啊,我和你明面上是君臣,其实,我一直拿你当儿子看呢。

你对我应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别怕得罪人。

当领导让下属给他提意见的时候,基本上并不是真的想听意见,只是表示一种高姿态,至于情同父子这种鬼话更是一个字都不要信,尤其是在著名心狠手辣的铁腕皇帝朱元璋嘴里说出这种话。

可是解缙才二十来岁,他楞是信了。

或者说,解缙本来就是个敢于说真话的人。

我们知道,在洪武朝当官是件危险的事情,解缙确实有才,也很有个性,他居然敢公然抨击朱元璋一手策划的胡惟庸案。

就在大家都以为解缙马上就要人头落地的时候,朱元璋竟然一反常态,虚心接受了他的批评,并表扬了解缙。

解缙立马名声大噪,成为大家眼中的英雄。

他也有点飘飘然起来,在朱元璋办李善长的时候,大家都知道其中的利害关系,一句话也不敢多说,只有解缙又跳出来上疏为李善长喊冤。

平心而论,解缙的意见并没有啥错,但官场上的门道他没摸清,这种他的奏疏朱元璋当面接受,转身就丢进垃圾桶。

胡惟庸和李善长注定要死,亲儿子朱标都无能为力,一个小小解缙还想为他们逆天改命不成。

朱元璋欣赏解缙的才华,也欣赏他不畏强权的勇气,即使这个小伙子一而再再而三的作死,老朱也没要他的命,只是召来解缙父亲告诉他:你儿子还太嫩,你领回去好好教育一下,十年后他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这是和方孝孺同样的处理方法,解缙是个人才,却读不懂领导的心意。

十年后,解缙已人到中年,想必已经能想通为人处世的变通方法。

贬斥解缙不是对他的处罚,而是对他的保护,也是留给朱标的遗产。

回乡七年后,朱元璋驾崩,解缙很悲痛的进京吊丧,不料遭到政敌袁泰攻击,朱允炆听信了袁泰的话,这次解缙不仅没能吊唁成功,还被直接被发配了河州,直到建文四年,经过多方活动才将他召回京师。

从洪武到建文朝数一数二的两个大才子,方孝孺和解缙在朱允炆手下的待遇判若云泥。

,他们的选择也截然不同,方孝孺跟朱棣死扛到底,解缙选择归附朱棣。

不用苛责解缙,作为建文重臣,方孝孺有为朱允炆去死的理由。

“士为知己者死”,朱允炆非但不算解缙的知己,还不分青红皂白把他发配到大西北呆了三年,所以他不想为朱允炆去死。

永乐皇帝上台了,他正需要才子来为他装点门面。

解缙的仕途终于步上正轨,他被任命为翰林侍读,不久朱棣建立文渊阁,解缙与黄淮、杨士奇、胡广、金幼孜、杨荣、胡俨等进文渊阁参预机务,明朝内阁制度由此开始。

购买专栏解锁剩余69%


标签:他的才子大家


最新推荐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