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娱乐 > 正文

路遥人生亚萍是城市姑娘 明白了人生的哲理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11-28 10:34:37 分类:娱乐 浏览:79


02:58

路遥的《人生》开篇引用了作家柳青的一段话: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

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的。

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事业上的岔道口,个人生活上的岔道口,你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一生。

我大学时先读了《平凡的世界》,随后读《人生》和《路遥全集》,紧接着看电影《人生》和老版《平凡的世界》等等。

可以说《平凡的世界》是《人生》的续集或放大版,也可以说《人生》成就了他、《平凡的世界》代表着他。

电影《人生》于1984年上映,如今豆瓣评分依旧高达8.4分,估计很多人没有看过这部经典作品吧?

《人生》讲述了渴望到城市发展的农村知识青年高加林在如愿到城里工作后抛弃未婚妻,却最终失去一切的故事。

《人生》曾经轰动全国,反响热烈,不仅在文学界产生了非常大的反响,更引起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

它为什么有如此大的影响力,带给了我们怎样的人生思考和生活感悟呢?作为爱好者的我大致从几个方面简单谈谈。

首先,了解《人生》的创作背景。

中国改革开放是20世纪以来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的最重大事件之一。

解放思想,打开了闭锁几十年的国门,实现了对农村改革的突破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开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典型的有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和建立经济特区。

与此同时,20世纪80年代,我国户籍制度将公民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由此导致了中国社会最重要的社会和城乡差别......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社会风气和人民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

在这样的大时代背景下,路遥着眼于当下社会,以点带面,以“小我”表现“大我”,在《人生》中塑造了以高加林为代表的农村知识青年形象,他们游走于“城乡交叉地带”,敢于和运命抗争,在追逐梦想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顽强、困惑、无奈,以及作者提出了青年的抉择问题等等。

路遥意识到题材的重要性,必须经过理性的过滤和思想的关照,才可能揭示广阔的意蕴和深邃的哲理。

他现实主义的表达主题和超前意识的寻求突破,让亿万的青年产生强烈共鸣;高加林们的故事激励着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

第二,《人生》的艺术悲剧美。

《人生》是高加林对这片土地的逃离与回归的过程,他兜兜转转走了一圈,又回到起点。

象征也好,讽刺也罢,高加林总是徘徊在希望与绝望的边缘:

当他被“关系户”三星挤掉民办教师的职位被迫当农民时,刘巧珍闯入了他的生活,巧珍没有文化,却淳朴善良、美丽贤惠,是那个时代传统农村女性的代表。

有朝一日高加林鲤鱼跃龙门,便注定了他们爱情的悲剧;

“联合国都想去!”——他到县城工作后,为了跻身城市、为了高远的志向和为了人性的虚荣,于是选择抛下巧珍与黄亚萍在一起。

,家境优渥,敢爱敢恨,典型的现代女性形象。

当这种矛盾的存在遭遇变故,结局也是可想而知的。

所以说理想的爱情,往往在现实面前不堪一击;

“也许是个不幸的结局。

”他与亚萍的对话一语成谶。

最后竹篮打水一场空,他工作“走后门”的事被揭露,当高加林背着行李卷儿回到高家村的时候,孩子们唱给他一首信天游:

哥哥你不成才,卖了良心才回来……

人生,真是黄粱梦一场。

正如鲁迅先生说:“悲剧就是把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德顺爷爷的一番话,让他如梦初醒、明白了人生的哲理。

德顺老汉在小说中的篇幅并不多,但他是整个故事起承转合的关键人物。

他是一个普通的慈祥的庄稼汉,他终身未娶,他用自己的“土地哲学”理解着人生。

当你收获鲜花掌声的时候,他如同观众一样默默地注视着你;当你遇到人生坎坷时,他总是给予后生以鼓励,帮助他们成长。

老汉默默奉献不求回报,犹如那片黄土地,愿为后生鼓与呼,也会包容你的一切不幸和苦难。

第三,《人生》的地位及影响。

这部酝酿两年之久,历时21天完成了13万字的《人生》,原载《收获》1982年第3期,获1981-1982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2018年9月27日,《人生》 入选“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最有影响力小说”。

路遥曾对王天乐说,“你想作品首先能如此感动我,我相信她一定能感动上帝。

”《人生》的巨大成功,令作家路遥始料未及,他这样写道:

“小说《人生》发表之后,我的生活完全乱了套。

无数的信件从全国四面八方蜂拥而来,来信的内容五花八门。

除过谈论阅读小说后的感想和种种生活问题文学问题,许多人还把我当成了掌握人生奥妙的‘导师’,纷纷向我求教:‘人应该怎样生活’,叫我哭笑不得。

更有一些遭受挫折的失意青年,规定我必须赶几月几日前写信开导他们,否则就要死给你看。

与此同时,陌生的登门拜访者接踵而来,要和我讨论或‘切磋’各种问题......”

电影《人生》改编自路遥的同名小说,由西安电影制片厂出品、吴天明执导的爱情片,由周里京、吴玉芳主演,于1984年上映。

大西北粗粝广袤的土地上,仪表堂堂的高加林(周里京饰)是这片黄土地上极其惹眼而又独树一帜的存在......该片给观众展示了大西北独特的气势,使人情、乡俗、诗意、哲理等因素得以从从容容地涌现在银幕上。

《人生》荣膺第八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第五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音乐、新时期十年电影奖最佳故事片、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十大优秀爱情电影等等。

正是因为《人生》的出版和被改编成电影,路遥近乎达到家喻户晓的程度,各种荣誉和麻烦纷至沓来。

他说:“全国舆论愈加沸腾,我感到自己完全被淹没了。

另外,我已经成了‘名人’,亲戚朋友纷纷上门,不是要钱,就是让我说情安排他们子女的工作,似乎我不仅腰缠万贯,而且有权有势,无所不能。

更有甚者,一些当时分文不带而周游列国的文学浪人,衣衫褴褛,却带着一脸破败的傲气庄严地上门来让我为他们开路费,以资助他们神圣的嗜好,这无异于趁火打劫......”

马云高考三次,落榜后去义乌拉过三轮车。

或许是命运的安排,马云在火车站捡到一本书:路遥的《人生》。

马云说:18岁时,我是蹬三轮车的零工,是《人生》改变了我的人生。

贾樟柯说:读这本书的时候我还是个上中学的孩子。

这么多年我看过很多作品,都对我的电影创作有很大的影响,但是对我影响最大的反而是这本《人生》,它让我开始对社会有了新的认识,开始思考我的人生。

2018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路遥同志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并获评鼓舞亿万农村青年投身改革开放的优秀作家。

2019年9月25日,路遥被评选为“最美奋斗者”。

......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乐观地活下去,这是一种生活境界。

尽管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时常发现有这样一种现象:眼下无法解决的一些问题和即将发生的某些事或结局走向,似乎冥冥之中早已注定。

我们纵然无法知晓前方是鲜花掌声还是荆棘泥泞,也应该认真把握好当下,在这条人生的道路上阔步前进。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或许正是这些因素,赋予了我们生活的意义。

如路遥在《人生》中这样写道,“生活总是这样,不能叫人处处都满意。

但我们还要热情地活下去。

文/狂书流云

借此之机,以期抛砖引玉,不妨重温经典。

《人生》给了您怎样的人生思考和生活感悟呢?欢迎交流,学习,记得关注哦。

写于2020年12月

声明:本文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人生


最新推荐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