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笔记 > 正文

越窑 根据学者的研究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11-28 09:46:36 分类:笔记 浏览:60


一部中国陶瓷史,半部在浙江,而浙江的越窑见证了历史。

越窑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青瓷窑系之一,其生产年代始于东汉,唐代是其工艺最精湛的时期,居全国之冠。

但到了宋代,越窑青瓷就走向了没落。

在这一千多年里,越窑究竟经历了怎样的兴衰?

青瓷 最早的成熟瓷器

越窑的主要产地是今浙江省宁波慈溪上林湖一带,因五代时划归越州而得名“越窑”。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位于浙江上虞的小仙坛窑址首次被考古人员发现,震惊了世界。

人们从中出土了东汉中晚期烧制的青釉器物,简称青瓷,它被学界公认为最早的成熟瓷器。

在上虞,有一条穿越全境的大河,名叫曹娥江。

早在商周时期,曹娥江中游两岸就已经开始烧制原始陶器了。

到了东汉时期,成熟的瓷器才有可能在曹娥江中游地区烧制成功。

当时,这里不仅拥有大量适于制造青瓷的瓷土和作为燃料的松木,还拥有曹娥江这条便利的运输通道,基本上具备了烧制青瓷的必需条件。

因此涌现出了众多烧制瓷器的窑场。

到三国、西晋时期,青瓷的生产中心仍在曹娥江中游地区,考古人员在此处发现的窑址达一百四十余处,比东汉增加了近三倍。

1955年,考古人员在江苏南京一座东吴时期的墓葬中,出土了一件青瓷虎子。

它的腹部用利器刻有“赤乌十四年,会稽上虞师袁宜作”的铭文。

“赤乌”是三国时期,东吴大帝孙权的第四个年号,“赤乌十四年”是公元251年,距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

▲ 青瓷虎子

1970年,考古人员在江苏镇江又出土了一件六朝早期的青瓷扁壶,上面刻有“会稽上虞范休可”字样。

从出土的地方来看,可见上虞青瓷在当时辐射的范围之广。

停滞于东晋南朝 盛于唐

汉六朝时期,以上虞曹娥江两岸的窑场为代表的早期越窑,将优秀的窑业技术辐射到了瓯窑、婺州窑、德清窑、宜兴窑、岳州窑、洪州窑、寿州窑等许多著名的窑口。

据传,在景德镇被尊为“制瓷师主”的晋代陶工赵慨,曾在浙江为官,他把越窑工艺传到了当地,推动了景德镇的窑业由陶器阶段进入瓷器阶段。

在上虞也有传说,景德镇开窑之前必到上虞取瓷土行祭礼,取土之地久而久之成为了一个水塘,名叫“江西塘”。

到了东晋和南朝时期,战火连绵不断,大量土地荒芜,经济凋敝,民不聊生,繁荣发展的越窑青瓷突然衰落下来。

不过对于越窑青瓷的发展来说,这只不过是暂时的停滞而已。

从唐朝开始,越窑青瓷逐步复苏,特别是进入中唐之后,随着社会快速发展和对外贸易的繁荣,以及禁铜和饮茶风气的盛行,越窑青瓷生产又迅速发展起来。

在唐朝中晚期,越瓷茶具极为盛行,是文人眼中极为理想的饮茶用具。

公元897年,唐昭宗乾宁四年,时任镇海节度使的钱镠建立起了吴越国,历史进入到唐朝和五代十国重叠的阶段。

在这一时期,吴越一朝钱氏集团为了巩固其统治,将本地制造的造型优雅、釉色晶莹的越窑瓷器,供奉给了中原朝廷。

凭借着千峰翠色般的莹润,越窑青瓷得以在更广阔的范围内传播。

隋朝时开凿的大运河不仅沟通促进了南北的经济往来和文化交流,越窑青瓷也随着滔滔江水被运往更遥远的地方,甚至远销海外。

根据学者的研究,越窑青瓷应该是从明州港,也就是今天的宁波出海后,沿着东亚和东非两条航路向海外传播。

一条由青瓷开辟出的海上丝绸之路,就这样诞生了。

衰于宋 兴建茶场成了关键因素

北宋初年,朝廷在浙江上虞、嵊县、余姚等地纷纷设置官办茶场, 茶叶生产在整个农业生产中占有了仅次于粮食生产的重要地位。

但由于茶场的大量建立,自然植被的面积被大大缩小。

与此同时,随着农业生产的高度发展和人口的大幅度增加,使得大量的木柴、土被用于建筑等生产生活,占用了烧窑所需的原材料。

到北宋末年,曹娥江两岸已经出现了有山无木的情况,越窑青瓷的生产陷入困境,产品质量也直线下降,这一时期制瓷的工序极其简化。

从后世考古出土的器物可以得知,一些窑场转而开始烧制建筑用瓷,这种器物大多以黏土作坯,不施釉,胎质粗糙,比较坚硬,是典型的粗瓷。

在北宋中期之后的史料中,已经很难见到有关越窑瓷器的记载了。

到了北宋末年,人们称越窑青瓷为古秘色,看来当时的人们已经将越窑的秘色瓷看作是过去的遗物了,而此时的越窑青瓷也几乎没有外销。

★来源:厦门卫视《两岸秘密档案》栏目

编辑:李嫔嫔

责编:杨 青


标签:时期


最新推荐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