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娱乐 > 正文

踯躅崎馆 其中比较出名的有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11-27 17:46:57 分类:娱乐 浏览:78


甲斐武田氏是日本战国时代错综复杂势力中最为后世所熟知的家族之一,武田信玄时代的“风林火山”军旗、甲胄鲜明的赤备队、“那人便是山县昌景!“、 “长筱之战中武田骑兵大战织田信长火枪队的传说”、“独眼军师山本勘助的啄木鸟战术传说“、”武田父子父慈子孝的传说“、”武田信玄和高坂昌信的绯闻逸事“等等…………

但相比于织田信长修筑的天下布武之城——安土城、关东霸主北条氏五代经营之名城——小田原城、本愿寺法主显如赖以对抗大魔王信长十年之久的石山御坊、山阴霸主尼子氏号称难攻不落的月山富田城等名城,甲斐源氏名门武田家的居城踯躅崎馆相比之下就显得有些平淡了,但踯躅崎馆和它背后的防御体系亦有着自己的故事也见证了武田信虎。

信玄。

胜赖三代人的兴衰往事。

“踯躅踯躅”最早可能出自我国的《荀子》,形容徘徊不前的样子。

汉·秦嘉《赠妇诗》云:【临路怀惆怅,中驾正踯躅。

】,一开始我也非常纳闷为啥武田氏的居馆会取这么一个略带哀愁的名字,后来经过进一步了解方才得知踯躅还有是杜鹃花的别名,又名映山红。

因此大概武田氏的馆的“踯躅”取后者之意吧。

【据说在踯躅崎馆的东侧有一座向西延伸出去的丘陵,被称为“踯躅崎”】

踯躅崎岖馆原先并非甲斐国守护武田氏的直辖领地,时逢“下克上”之风甚浓的乱世,甲斐国内有武田兄弟阋墙之争,外有骏河今川氏虎视眈眈之危,于内忧外患与残酷平叛战争中崛起的武田信虎在攻灭了踯躅当地的领主栗屋氏和逸见一族后,于公元1519年【永正十六年】在此修筑了武田氏的新居城踯躅崎馆,并随后率领武田亲族和家老重臣们从武田氏的原居城集体搬迁到了这座新居城。

【《高白斎記》中记载】武田信虎大费周章建立新的踯躅崎馆之考量似乎更多是出于对军事防御上的,尽管踯躅崎馆坐落在甲府盆地地势相对比较平坦的地方,但它的周围却有着由一系列天然山脉丘陵构成的天然屏障,据《日本城郭大系8·长野·山梨卷》中所言,踯躅崎馆周围有汤村山、大笠山、梦见山、爱宕山等高地,如“展开的鸟翼”一般庇护着中间的踯躅崎馆。

武田氏三代之居城——踯躅崎馆

踯躅崎馆位于一块台地之上,在居馆周围建有3——6米的土墙环绕拱卫,土墙外可能还挖有类似于护城河的水堀作为补充防御,不过踯躅崎馆这座建筑本身更多似乎还是承担着武田氏的政治职能,比如,武田信虎时代为了加强对国人众、豪族们的控制,要求他们向踯躅崎馆交出人质,为了供应这些领主家眷们的日常起居,武田信虎下令将踯躅崎馆外南北走向的5个主干道路切割成格子状区域作为城下町,并建有供家臣人质们居住的屋敷以及工商业市场。

武田信虎虽然性格上有其暴虐之处,但其对于军事上的造诣确是应当被承认的。

为了弥补踯躅崎馆本身防御属性的不足,他在决定迁都之前便再早已在脑海里为新都构建好了一张因地制宜又互为犄角的防御网,信虎以前文中的这些天然高地为基点又以军事强人的效率迅速动员了国内的人力物力相继修筑坚固的山城堡垒和防御工事,其中比较出名的有:要害山城、川窪城、湯村山城、一条小山城等。

其中要害山城似乎是信虎最为信赖的一座支城,此城位于踯躅崎馆的西北方向,大约在公元1520年建成。

说来也是巧合,在要塞山城刚刚落成之后不久便派上了急用。

公元1521年,今川氏大将福島正成第二次大举入侵侵攻甲斐国,在兵力上处于极大劣势的武田信虎不愿意困守踯躅崎馆坐以待毙,决定集中主力在城外与今川军背水一战。

但即便是心如钢铁的信虎此时心中亦有牵挂——自己的妻子大井夫人身怀六甲眼看即将生产,信虎在开战之前派最信任的家臣武士将妻子送到了最坚固的一座城中避难,而这座城正是我们的要害山城。

也正是这一安排使得年仅1岁的要害山城见证了日后叱咤风云的“甲斐之虎”信玄的诞生【大井夫人在要害山城期间生下武田信虎的长子即后来的武田信玄】。

要害山城此后也见证了武田氏的兴衰,“所谓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武田信玄一生除了屈指可数的几次防御战之外,剩下的基本都是主动进攻的战争,奉行“军队便是最好的国界线”之理念的信玄无意浪费人力财力扩建踯躅崎馆和要害山城的防御工事,因此踯躅崎馆和要害山城在信玄时代可能仍然保持着單郭的型式,甚至有夸张的说法认为信玄一生从未在甲斐国内筑城,而热衷于在战争的前线修筑兵站与小砦,作为武田凶猛军势的前爪和爆裂攻击的触角。

然而盛衰循环乃是常理,武田氏积久而成的赫赫威势在设乐原之战的惨败中烟消云散,好不容易仓皇逃回甲斐的武田胜赖大为不安,担心织田·德川联军随后可能会大举攻入甲斐,遂下令17岁以上到60岁的男子,每月3日要来修筑要害山城。

最终要害山城的防御得到了大大加强,在要塞山城由山腹到主郭的通路上,建起了枡形虎口,同时城郭中还挖掘了竖堀与堀切等陷阱防御设施,山顶的主郭部分最终修建形成了有73×22m规模的庞大的长方的城郭。

为了确保战时水源的供应,胜赖在要害山城东面的尾根築一带修筑了一座与要害山城相同标高、距离约300公尺的名为“熊城”的支城,已经加固了要害山城防御的武田胜赖心中依然非常不安,为此胜赖还在原单郭式的踯躅崎馆基础上增修了北曲轮和西曲轮加强防御。

但胜赖精心修筑的要害山城在天正十年的甲州征伐战中并未能发挥出什么重要作用【踯躅崎馆在此时已经近乎遭到了舍弃】,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众叛亲离的胜赖本人已经丧失了战意,他主动舍弃了集中最后兵力固守要害山城与新府城的方案,转而选择撤往小山田信茂控制下的岩殿山城(大月市),结果惨遭后者毫无征兆的背叛,有着400多年历史的甲斐源氏名门也就此在天目山的悲歌中落下了帷幕…………

武田氏末代当主——武田四郎胜赖

川窪城

川窪城在历史上没有留下许多的记载,只知道它位于踯躅崎馆的东方,在武田信玄时期由信玄的弟弟武田信実亲自把守,武田信実后来在长筱之战随武田胜赖出兵,但在设乐原之战中战死。

后来织田信长发动甲州征伐一举灭亡了武田氏,武田信実的嫡子河窪信俊选择保存家名向德川家康投降,但不确定河窪信俊是否是献出了川窪城投降的,不过德川家康对河窪信俊颇为优待,其子孙成为了德川幕府将军的旗本(2700石)。

汤村山城

汤村山城是踯躅崎馆西面的防御工事,据推测它与前文中的要害山城在差不多同一时期修筑,它被认为是踯躅崎馆系列防御体系的最前沿支点,建有许多的烽火台,主要起着及时向后方预警通知的作用可能继续被德川氏所使用。

一条小山城

一条小山城位于踯躅崎馆的南面,它还有一个美丽的名字“舞鹤城”。

它在武田氏灭亡前夕被武田胜赖所看重,胜赖为在此修筑新都“新府城”不惜加征赋税结果导致了木增义昌等人的背叛,进而导致了武田氏的急速灭亡。

,德川家康派家臣平岩亲吉继续在此地筑城,平岩亲吉奉命进行了初步规划设计,但由于战乱一度搁置,在丰臣秀吉时代在浅野长政、幸长的主持下最终完工落成,即后来著名的甲府城,是山梨县指定史迹,日本一百名城之一。


标签:要害防御


最新推荐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