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书屋 > 正文

赵氏孤儿简介 所谓“蹈汤赴火者”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11-27 11:54:33 分类:书屋 浏览:105


  【本文申明原创,享有原创版权】

  《赵氏孤儿》是在中国广为流传的悲剧故事

  在陕西省韩城市南边十多公里处,有一个堡安村,村里有三座墓鲜为人知,根据考证,这三座墓的主人分别是赵武、公孙杵臼、程婴。

  赵武、公孙杵臼、程婴是春秋时期的人物,他们也是《赵氏孤儿》中三位主角。“赵氏孤儿”的故事在司马迁的《史记》中有较为详细的记载,元代的纪君祥将其改编为戏剧,命名为《赵氏孤儿大报仇》。

  公元前597年(晋景公三年),发生“下宫之难”,政敌屠岸贾派人到下宫诛杀赵氏一家。赵氏,乃卿大夫赵盾家族。赵盾去世后,赵朔成为晋国将军,并且娶了晋灵公的女儿为妻。

  屠岸贾假借君王的命令派兵屠杀了赵氏家族,赵氏家族中的几位男主赵朔、赵同、赵括、赵婴齐全部被杀。赵朔的妻子有遗腹子,因为当时藏匿在宫中而逃过一劫。

  没过多久,赵朔妻子生下一名男婴,为了保护男婴,延续赵家血脉,赵朔的门客公孙杵臼和义士程婴商量救下男婴,并藏匿于山中。为此,公孙杵臼付出了宝贵生命,程婴为牺牲了自己的儿子。

  十五年之后,男婴长大,换名为“赵武”,即“赵氏孤儿”。赵武长大成人,在晋景公的主持下,赵武与程婴及“诸将”反攻屠岸贾,遂诛灭其族。

  从故事的结局来看,赵氏孤儿赵武最终长大成人并得以成功复仇,诛杀了仇人屠岸贾全家。“正义”终于得胜,“恶人”终得恶报,看起来,故事完全算得上是“大团圆”的结局。

  既然是“大团圆”,那么为何又被人们称为“悲剧”,甚至还被列入“元代四大悲剧之一” 呢?《赵氏孤儿》的悲剧性究竟表现在哪些方面呢?下面我们来一探究竟。

  元朝的纪君祥将该故事改编成杂剧《赵氏孤儿大报仇》

  一、“死”是“悲剧”概念的主要内容。

  《赵氏孤儿》在中国古典文学当中是一部非常有影响力的“悲剧”,中国近代著名的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在他的著作《宋元戏曲考》中曾经这么评价:

  “(《赵氏孤儿大报仇》和《感天动地窦娥冤》)剧中虽有恶人交搏其间,而其蹈汤赴火者,仍出于其主人翁之意志,即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

  所谓“蹈汤赴火者”,就是指那些在故事的冲突中牺牲生命的人。在通俗意义上来讲,“死”是判定事件的悲剧性质的主要标准。这种传统思维,一直影响到今天。

  人们之所以把《赵氏孤儿》当成一部悲剧来看,主要原因在于剧中“付出了太多的生命代价”,也就是“死了太多的人”。

  影视作品中的”程婴“形象

  1.赵盾家族之死。

  根据司马迁《史记?赵世家》记载:

  “贾不请而擅与诸将攻赵氏于下宫,杀赵朔、赵同、赵括、赵婴齐,皆灭其族。”

  这一次屠杀,史称“下宫之难”。赵朔是赵盾的儿子,赵同、赵括和赵婴齐都是赵盾的弟弟。在“下宫之难”中,赵氏家族包括主要男人和妇孺奴仆一共三百多口人被全部杀掉。其惨不忍睹,可想而知!

  2.公孙杵臼之死。

  公孙杵臼是赵朔的一个门客,赵朔在世时对待他非常恩厚,赵朔及其家族被屠杀以后,公孙杵臼和程婴一起商量救下赵朔唯一的遗腹子,最后,两人演了一段双簧戏,公孙杵臼以牺牲自己的性命为代价,瞒过了屠岸贾的斩草除根。

  3.程婴之死。

  程婴,可以说是拯救赵氏家族,营救赵氏孤儿的关键人物,他也是赵朔的门客,因感恩于赵朔的礼遇,将赵氏孤儿藏于深山之中,并将其扶养长大。十五年后,赵氏家族的唯一孤儿赵武长大成人,在景公、程婴和韩厥的帮助下,与“诸将”诛杀屠岸贾报了仇。没想到,大仇得报之后,程婴却因此而自杀身亡。

  影视作品中的”赵氏家族“

  二、“精神价值”的毁灭比“生命价值”的毁灭更为悲壮

  正如上文所述,在一般人看来,“死”就是“悲剧”,“生命的消亡”就是“悲剧”。

  但事实上,这个判定标准并非完全正确,在《赵氏孤儿》中,屠岸贾最后也被诛杀而亡,但是人们就没有对屠岸贾的“死”产生丝毫同情,更不会为他的“死”而感到悲痛!

  相反,人们可能会对屠岸贾的“死”拍手称快,因为屠岸贾代表着“邪恶”,当“邪恶”势力被铲除时,人们自然是举手欢呼。由此可见,人们对于“悲剧”的判别是有一定倾向性的。这个“悲剧”究竟有着怎样的倾向性呢?

  对此,我们很有必要来理解一下鲁迅对悲剧的阐释。

  屠岸贾是历史上有名的”邪恶势力“代表

  1.鲁迅对“悲剧”的阐释:“生命价值”和“精神价值”。

  鲁迅在《再论雷峰塔的倒掉》中,谈及他对“悲剧”的理解:

  “不过在戏台上罢了,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

  在鲁迅看来,“悲剧”就是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这里的价值主要是指“生命价值”和“精神价值”。人们以往对“悲剧”的理解主要着眼于“生命价值”,当宝贵的生命一旦消亡,就沦为“悲剧”。

  然而,根据鲁迅的定义,“悲剧”的要以除开“生命价值”之外,还包括“精神价值”。所谓“精神价值”,主要是指一些“积极的”“正义的”“永恒的”东西。当这些“积极的”“正义的”“永恒的”东西被毁灭以后,就成为了“悲剧”。

  在某种意义上讲,“精神价值”的毁灭甚至比“生命价值”的毁灭更为悲壮!

  影视作品中的”公孙杵臼“形象

  2.“复仇”行动:“幸存的悲剧”和“彻底的悲剧”。

  早在春秋时期,“恩怨情仇”的故事就在社会群体间流传开来。自从有了“人情”,便有了“恩怨”;自从有了“恩怨”,便有了“施报”。“报恩”和“报仇”这两种行为,同时在社会中开展起来。

  战国时期的恩怨情仇事件极其众多,而“赵氏孤儿”就是其中的典型例子。

  “下宫之难”以后,程婴和公孙杵臼活下来的原因是“报恩”,报答当年赵朔对他们的礼遇之恩;而作为赵氏家族唯一男婴赵武活下来的原因则是“报仇”,为当年被屠岸贾屠杀的赵氏家族而报仇雪恨。

  在这些恩怨情仇中,无论是“报恩”还是“报仇”,都免不了要牺牲生命。而中“复仇”行动的过程中,既诞生了“英雄”,也产生了“悲剧”。

  如果“复仇”行动获得最后成功,那么即使毁灭了“生命价值”,但“精神价值”还得以保留,我把这种在各种矛盾冲突中“精神价值”得以保存的悲剧称为“幸存的悲剧”。

  如果“复仇”行动最终失败,那么“生命价值”和“精神价值”将同时毁灭殆尽,我把这种悲剧称为“彻底的悲剧”。

  在“幸存的悲剧”中,人们经过斗争,最终正义战胜了邪恶;而在“彻底的悲剧”当中,最终则是玉石俱焚,甚至是邪恶战胜了正义。

  《赵氏孤儿》属于“幸存的悲剧”,人们以牺牲“生命价值”的方式,最终挽救了“精神价值”,正义的一方战胜了邪恶。

  当然,在历史上,“彻底的悲剧”也不少,“邪恶”最终战胜了“正义”,只不过这种悲剧最后记录在史书上都是被“美化”和“包装”过了的。

  电影《赵氏孤儿》剧照

  3.“大团圆”结局:抹杀了作品本身的“悲剧性”。

  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大团圆”现象非常普遍,文章中结尾时要么“梦想成真”,要么“幻化理想”;要么“夫贵妻荣”,要么“终成眷属”;要么“好人存活”,要么“恶人除尽”。

  《孔雀东南飞》中,焦仲卿和刘兰芝双双殉情之后,化作“鸳鸯”也要彼此陪伴;《梁山伯与祝英台》中,梁山伯与祝英台生前无法在一起,死后化为“蝴蝶”也要终身相依。“孟姜女”最终哭倒了长城,而“窦娥”最后也得到了申冤。

  这种“大团圆”结局,一方面展现出人们对于美好、和谐生活的向往,另一方面却也暗示出现实的冷酷残忍。

  这和西方的“悲剧”是完全不同的,西方的悲剧敢于呈现出破败苍凉、毁人灭己的结局;而中国的古典“悲剧”则往往“被和谐”了,“被大团圆”了,所展现出来的基本上是一个“美好”的东西。因此鲁迅批评这种“大团圆”是“封建制度的颂歌”,真是不无道理!

  这种“大团圆”式的结局,不但造成一种自欺欺人的“迷局”,而且还抹杀了作品本身的“悲剧性”。

  人们无法从“悲剧”中获得彻底的反思,反而失去了“真”的价值追求,这岂不是毁灭了“生命价值”之外的“精神价值”,沦为一种“彻底的悲剧”?

  影视作品中”程婴“将”孤儿赵武“扶养长大

  三、《赵氏孤儿》的悲剧性体现

  由此可见,《赵氏孤儿》被人们称为“假团圆,真悲剧”是确定无疑的了,那么它的“悲剧性”究竟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归纳起来,有以下四个方面:

  1.惨烈的灭族屠杀。

  “灭族屠杀”是悲剧的首要内容,包括赵盾家族300多口人的生命全部被杀,当然也包括屠岸贾家族全部被杀。两个家族中斗争中全部毁灭,岂不惨烈?“生命价值”被毁灭殆尽。

  2.无辜者之死。

  在这场悲剧中,人们只关注到了赵氏家族赵朔、赵同、赵括、赵婴齐和公孙杵臼、赵武母亲、程婴的惨死,却忽略了一些“无辜者”的残死。这些“无辜者”包括两个家族中的仆人和替赵氏孤儿***的那个“婴儿”。

  可以说,他们与赵、屠两个家族的斗争是毫无关联,却最终成为了无辜地断送了性命。生和死都无法由自己决定,“活着”只是为了成为牺牲品,这本身就是一种悲剧。

  英国剧作家威廉·哈切特曾将其改编为《中国孤儿》

  3.有价值的东西被毁灭。

  赵盾家族之所以成为屠岸贾的“眼中刺”“肉中钉”,就是因为赵盾家族的势力太大,而这种势力来自于赵盾的贤能。赵盾不但为人正直,而且忠君直谏,他的执政和办事能力越来越强,甚至引起了国君的猜忌。

  赵盾死后,儿子赵朔承袭父业,忠君事主,没想到被屠岸贾派人斩杀了全家。公孙杵臼,赵朔的门客,为了报答赵朔,拼命保护赵家唯一的血脉。最终,公孙杵臼和孤儿皆备斩杀。

  赵盾代表的是“贤”,赵朔代表的是“忠”,公孙杵臼则代表的是“义”。这些美好的“精神价值”全都被邪恶力量所毁灭,这是一种令人深思的悲剧,难怪王国维先生评说《赵氏孤儿》“即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

  影视作品中”赵朔“被杀身亡

  4.无意义的牺牲。

  赵朔为“忠”而死,公孙杵臼为“义”而死,只有程婴,是一种“无意义的牺牲”。

  很多人包括司马迁都认为,程婴的死,完全是为了“忠义”:

  正当赵武成功复仇、替父雪冤之际,程婴却要自杀,他声称此举是为了“到地下去报告赵孟宣和公孙杵臼(复仇成功的消息),赵武请求他好好地活下去,但他还是以“今我不报,是以我事为不成”为由而自杀了。

  赵孟宣,即赵盾,程婴要到黄泉之下去将“复仇成功的消息”告诉给他,表现了“忠”的思想;而将消息告诉给公孙杵臼。

  这种看法,将程婴之死视为一种“有价值的牺牲”,我认为这是难以令人理解和信服的。

  因为,程婴将赵武扶养成人并最终报仇雪恨,这的确是一种“忠义”的提现;而在成功报仇之后,固然程婴不怕死,但他也根本就没有必要再牺牲自己的生命。

  公孙杵臼之死,属于“被迫”,赵武生母之死,属于“无奈”,他们都是在别无选择之下付出了自己的生命。

  而程婴,在报仇雪恨之后他有活下去的选择,同时也没有任何邪恶势力的逼迫,但他仍然选择自杀。

  只有一种解释,那就是“愚忠”。

  一方面,因为程婴骨子里的这种“愚忠”思想,导致了他最后悲剧性地做出了无意义的生命牺牲。

  另一方面,人们将程婴的“愚忠思想”包装成“忠义精神”进行歌颂,更显示出一种“精神价值”的悲剧性毁灭。

  影视作品中的”老年程婴“形象

  结束语

  人们都知道《赵氏孤儿》是一出悲剧,但是它的成功复仇的结局却又带有“大团圆”的性质,这其中有很多疑问都需要我们去解答。

  本文即是尝试着从“悲剧”概念的角度,围绕“生命价值”和“精神价值”两个核心概念,辩证地分析了“复仇”行动和“大团圆”结局与“悲剧”的种种关联,最后梳理出《赵氏孤儿》的“悲剧性”体现。这样写的主要目的在于:一是深化对《赵氏孤儿》人物的理解,二是增进对“悲剧”概念的认识。

  (如果您有什么更好的建议或看法,欢迎留言讨论)


标签:悲剧


最新推荐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