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书屋 > 正文

金沙水拍云崖暖并在桥头立御牌 保证了全天候通车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11-27 11:24:45 分类:书屋 浏览:120


初识泸定桥,源于我们的语文课本。

课本上,红军战士冒着猛烈的炮火卧倒在悬浮铁索上的配图,让人依旧记忆犹新。

泸定桥又称为铁索桥,是中国古代桥梁建筑的杰作。

泸定桥位于中国四川省西部的大渡河上。

相传康熙帝统一中国后,为了加强川藏地区的文化经济交流而御批修建此桥。

泸定桥两岸的桥头古堡为汉族木结构古建筑,为中国独有。

该桥始建于清康熙44年(1705年),建成于康熙45年(1706年)。

康熙御笔题写"泸定桥",并立御碑于桥头,桥长103米,宽3米,13根铁链固定在两岸桥台落井里,9根作底链,4根分两侧作扶手,共有12164个铁环相扣,全桥铁件重40余吨。

自清以来,此桥为四川入藏的重要通道和军事要津。

1935年5月29日,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经这里,以22位勇士为先导的突击队,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铁索桥上匍匐前进,一举消灭桥头守卫。

当初的铁索桥如今铺上了整整齐齐的木板,大渡河水依旧波涛汹涌,铁索桥却少了一丝惊险,多出了莫名的沉淀。

毛泽东《七律·长征》中“大渡桥横铁索寒”的诗句,泸定桥因此而成为中国共产党长征时期的重要里程碑,为实现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红一、二、四方面军会合,最后北上陕北结束长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不朽的篇章。

1961年,泸定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泸定桥参观浏览点由三部分组成:一是泸定桥。

二是泸定桥革命文物博物馆,馆内以照片、资料、实物展出红军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等情况,以及当时红军领导的题词,著名书法家、画家的书法、名画。

三是“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碑”及其公园,邓小平题写的碑名,聂荣臻撰写的碑文.

泸定县是进藏出川的咽喉要道,素有甘孜州东大门之称。

以往过二郎山,过往车辆"如闯鬼门关",隧道的建成通车,不仅缩短线路里程25公里,更重要的是避开了原来翻山时经常遇到的雨、雾、冰、雪、冻、滑坡、坍塌及泥石流地段,结束了延续几十年的单向管制通车,保证了全天候通车。

下一站进入成都,这是一座古老而又神秘的都城,它承载着三千余年的历史,从未更改城名也不曾迁移城址,平静而祥和地屹立于“天府之国”的腹地,确是一座让马可波罗都惊叹不已的“锦绣之城”。


标签:中国红军通车


最新推荐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