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书屋 > 正文

邓布利多在“最伟大的利益”面前 迎合权威所倡导的思想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11-27 11:05:36 分类:书屋 浏览:146


《哈利波特》深刻分析邓布利多的善与恶,哪个才是真实的他?

图片来自网络,内容原创 禁止转载

正与邪——千古从未停止的争斗;黑与白——色调对立的二维极端;善与恶——童话故事里界限分明的绝对;好与坏——儿童思维里基础的构成单元……可是,现实没有绝对,社会不是平面。

在黑与白之间,还存在难以定性的灰色地带,它还会随着时间推移而改变,灰色的多面棱镜折射出百态的七彩,四维里时空的变幻。

将圣人与恶魔之间的玻璃界限打碎,是《死亡圣器》带来的最大震撼。

前六部中白璧无瑕的邓布利多,却有着令人惊愕的过去和可怕的欲望!罪恶滔天的格林德沃,也有着悔恨和悲悯他人的一面!正式这些异于他们主色调的地方,让人物角色更加丰满。

褪去绝对善恶的面纱,无论是圣人还是恶魔,都更具人性化和现实感,才是我们鲜活的四维世界。

一、圣人之灰

1、欲望

《死亡圣器》中突然爆出邓布利多那些不光彩的过往,想必让所有人都大为震惊。

如此品深德高、正义睿智的伟人怎么会曾与黑巫师交好、企图征服死亡?一直倡导“爱”、维护平等的圣人又怎么可能给家人带来过伤害、想要统治麻瓜?是哪些因素导致了邓布利多年少时的狂傲,以至于被如此严重地遮蔽了双眼?

邓布利多早期曾图谋统治麻瓜,我觉得并非是受格林德沃的误导,而是有着深刻的家庭因素。

妹妹阿利安娜被麻瓜男孩袭击而致疯——这是一家不幸的最初渊源。

正是这件不幸的事件,导致了随后一切“多米若骨牌”效应:父亲因为阿丽安娜报仇而死在阿兹卡班,母亲常年守护换得意外的惨死……我想家庭的这种特殊情况,使年幼的阿不思难免对麻瓜产生敌视仇恨的情绪,会怨恨这种国际巫师保密制度所造就的悲剧,也自然会想彻底颠覆这种体制。

这种扭曲的思想,来源于家庭的不幸,对于一个阅历尚浅的少年来说是人之常情,我们无从过多责怪这种思想的错误。

或许有人会提出质疑:邓布利多在霍格沃茨期间并未表现出丝毫的反麻瓜倾向,他并未与那些提倡巫师至高、纯血统当道的同学为伍。

《死亡圣器》中多吉也说过:“他(指邓)向我明确表示他知道父亲有罪。

”我认为,邓布利多在校期间对自己的真实想法有所刻意隐藏。

阿不思是家中长子,又具有极高天分,这使他有很强的责任感和荣誉感。

他明白巫师界主流所提倡的观念,清楚自身背负着罪犯儿子的名声。

所以,他要去更努力地追求各方面的优秀,迎合权威所倡导的思想,洗刷掉家庭带给他的不光彩。

这里,有些韬光养晦的意味,取得赞誉是为了将来的厚积薄发。

汤姆里德尔在霍格沃茨时不也是故意表现出一副温和有礼、谦虚好学的姿态吗?而阿不思在掩饰这方面会做得绝不会逊色,更何况他的人性也远没有里德尔那么扭曲。

邓布利多另一个更可怕的欲望就是想获得所有圣器、征服死亡。

对死亡圣器的追求,最初是否来源于格林德沃无法去肯定。

不过《诗翁彼豆故事集》里说过,《三兄弟的传说》是邓布利多自小就最喜欢的一个童话。

《混血王子》中斯拉格霍恩说过:“有才能的巫师总会被魔法的那一面所吸引”。

对于邓布利多这样顶尖优秀的巫师,也未能逃脱这一定律。

当自身足够优异,洞悉出众多高深的魔法时,自然渴望去超越人类的终极欲望——征服死亡!对于狂傲的年轻人们来说,对谁都是莫大的诱惑。

就是小哈利在听闻魔法石被毁时,也表现出不可思议和十分的惋惜。

就如邓布利多在年老后所说的那样:“人类偏偏就喜欢选择对他们最没有好处的东西。

”(《魔法石》、《诗翁彼豆故事集》)。

格林德沃的到来,只不过是他追寻圣器想开始切实行动的导火索。

在此之前,邓布利多一定思考过征服死亡的问题,只不过未真正付之行动。

可以说是阿利安娜的死,让阿不思因悲痛而清醒。

不管他曾经有过怎样狂热的思想,终究对家人挚爱的亲情超越了一切。

就像哈利也曾为死亡圣器深深着迷,后因多比之死的悲伤被一巴掌打醒。

邓布利多也是在哀伤中逐渐反思,在人生旅途中感悟真谛。

最终,他是如凤凰一般,超越了灰色的自我,完成光明的涅盘重生,为真正的“最伟大的利益”而奋斗到最后!

在这里不得不说一下邓布利多最后的死亡。

他没有摆在任何人手中,只是败给了自己的欲望——败给了他重见亲人的渴求!但我们无法去责怪邓布利多这种愚蠢的欲望,终身普善众人抵制邪恶后,却无法弥补内心深处那抹愧疚和悔恨,仍着迷于厄里斯魔镜中那叠羊毛袜。

2、冷酷

部分人对邓布利多的批判还有另一方面——冷酷。

在我眼中,这种冷酷是标准的灰色。

从感性角度来评价,的确不近人情,甚至有些残酷;但从理性方面来看,却是为全局胜利必要的冷静处理。

邓布利多的冷酷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对汤姆里德尔的态度和对哈利及一些凤凰社成员的牺牲。

邓布利多在对待里德尔的问题上的确有些冷酷。

得知里德尔在孤儿院有的劣迹行为时就产生警惕情绪,严厉告诫不许再偷窃;在里德尔拒绝同去对角巷购物时,他并没有给予进一步关怀的坚持;还有后来里德尔来到霍格沃茨上学,他也未表现过善意的引导。

面对一个心灵扭曲的孤儿,邓布利多不是给予关怀和爱的温暖,而是旁观戒备,最终导致伏地魔没有挽回地走向歧途。

但邓布利多也并不是一开始就如此伟大,并非悔悟过错就能变成一名睿智明理的教师。

当时邓布利多压力很大,格林德沃的势力日益强大,而他又从另一个有天分的孩子身上嗅到危险气息。

邓布利多还并不完全了解怎样才是最佳的引导方式,只是单纯的警戒。

这种冷酷的戒律法,显然收到的是并不理想的后果,这对他教育生涯是非常重要的教训,促使他在晚年更加倡导爱与宽容,在对待哈利的教育上就好上太多。

有些人批判邓布利多腹黑,在为胜利的设计中不惜牺牲疯眼汉、斯内普等忠于他的凤凰社成员,甚至是在利用中培养着哈利。

这种冷酷无情,的确令人胆寒。

但是,在严酷的战争形势下,身为最高领导者,必须具有冷静理性的谋略,不能过多的感情用事。

,任何人都可以作为弃子——包括自己,包括自己所关爱的人!邓布利多不是一个好的朋友、好的亲人,他却是一个智者。

他的冷酷,无法单纯地去定义“好”与“坏”。

二、恶魔之灰

1、率性

用“率性”一词来形容盖勒特格林德沃或许会遭到很多质疑。

虽然格林德沃与伏地魔同为黑巫师,可我认为他们的秉性却是完全迥异。

伏地魔给人一种阴冷之感,即便是在校期间装出一副乖学生的样子,也是“有礼貌、安静、对知识如饥似渴”(《混血王子17章》),但我们来看看罗琳是如何来形容格林德沃的,“ 快乐狂放”、“有一种弗雷德和乔治式的、恶作剧成功的得意神态”、“ 神采飞扬”、“开怀大笑”。

从这里可以看出,格林德沃的性情是奔放狂傲的,非常阳光率性。

在这方面和弗雷德、乔治,或者詹姆、小天狼星有几分相似。

他性格外向,并不同于伏地魔将秘密都深埋心底。

格林德沃有过朋友,开成相对过邓布利多,并没有保留地同他一起分享过自己的思想和抱负,是当做真正的朋友来对待。

阿利安娜之死,是导致格林德沃与邓布利多友谊终结的直接原因,格林德沃当天便匆匆回国,阿不福思说“他在自己国内已经有了点前科,可不希望把阿利安娜的账也算在他头上”。

他真的是怕承担责任而潜逃吗?我觉得不是。

首先,阿利安娜之死无法确定是谁导致,三人都有嫌疑和责任;第二,此事如果公开,势必会暴露阿利安娜的真实情况,这是邓布利多一家多年苦苦隐瞒的秘密。

所以,邓布利多兄弟根本无法去追究格林德沃的法律责任。

格林德沃真正想逃离的,是无法面对朋友的负疚。

格林德沃在得势之时从未将恐怖活动延伸至英国,所有人都认为他是在畏惧邓布利多。

不错,他是在畏惧邓布利多,但不是畏惧死亡,不是畏惧邓布利多的魔法高强,只是怕以对立的立场去面对昔日的好友。

格林德沃不会低估邓布利多的实力,可他还是选择了直面迎战那场决斗。

他没有回躲,不像伏地魔那样逃跑,或者暗中耍阴险除掉邓布利多。

这也是格林德沃率性的表现,他以这种磊落的方式,直面危险和失败,来完成自己最后的谢幕。

可以说,也正是格林德沃的这种率性和狂傲,导致了他走向歧途。

率性过头就是过于随性,缺乏对自身的检讨和自律。

伏地魔是因悲惨无爱而性格扭曲,而格林德沃则是因优异和放纵而错误成长。

对于狂放的少年,难免会有些恶作剧式的玩乐,追求叛逆带来的刺激,就如曾经的詹姆。

德姆斯特朗对黑魔法的纵容,使得格林德沃优异的才华像歪途方向发展。

而他很难去反省到自己的错误,任由性子的过头做法,终让他在邪恶的沼泽里越陷越深。

2、救赎

格林德沃临死前对伏地魔的那番话,虽不多,却带给所有人巨大的震颤。

最终,他在面对死亡、面对如曾经自己的恶魔时,是如此的释然洒脱!只有轻蔑,而无丝毫畏惧。

邓布利多说:“他(指格林德沃)对伏地魔撒谎就是想弥补……想阻止伏地魔拿到圣器……”,哈利说:“……或者不让他闯进你的坟墓?”(《死亡圣器35章》)我觉得这两个目的是兼而有之。

格林德沃孤独地在纽蒙迦德度过漫长的岁月,终于悔悟。

他理解伏地魔,却轻蔑伏地魔的错误。

他不希望恶魔来获取圣器,来造成更多的悲惨。

他希望可以阻止哪怕一丝的残忍,来救赎自己曾经的罪恶;希望可以阻止他闯入原来朋友的坟墓,稍稍弥补多年的愧疚……可格林德沃自己也清楚,这句谎言是多么的卑微和渺小,根本可能起到丝毫作用。

但最后这番话所起的作用也已不再重要,只是格林德沃想在临死前对自己悔悟当初、晞意救赎的愿望申明。

阿不思邓布利多和盖勒特格林德沃,毫无疑问,他们都是魔法超凡的佼佼者,都曾站在过顶端,最接近于最深奥的魔法机密。

这注定了他们必会成就一番大事——无论是正义的大事,还是可怕的大事。

两人都曾经遇过狂放桀骜的少年,狂热骄傲的思想,并因意气相投而有过一段重要的友谊。

可他们最终却因种种因素站在了完全对立的两端,黑与白的最高代表——圣人与恶魔。

如两条交叉的直线,曾在各自的灰色地带相遇,却在相交之后,分离得越来越远。

正是那段灰色,成了后来路途走向的重要发散点,构成了多面且时变的人生。

所以你心目中的邓布利多到底是一个善人还是一个恶人呢?


标签:死亡这种冷酷自己


最新推荐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