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书屋 > 正文

话剧哗变 在单一的法庭背景下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11-27 10:55:30 分类:书屋 浏览:109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高倩

刚过晚上6点,距离演出正式开始还有一个半小时,许多观众已经手拿演出票,在首都剧场的大门外合影留念——5月17日晚,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经典话剧《哗变》再度回归舞台。

针锋相对的法庭辩驳、环环相扣的思辨逻辑、撼人心魄的戏剧主题,让《哗变》成为北京人艺的必看剧目,这轮演出刚一开票,便全部售罄。

李春光 摄

《哗变》在北京人艺首演于1988年,由美国导演查尔顿·赫斯顿执导,任宝贤、朱旭、修宗迪、顾威等艺术家出演。

2006年,《哗变》重排,由当年担任的副导演任鸣指导,冯远征、吴刚、王刚、王雷等新一批演员接棒。

《哗变》围绕着一场法庭辩论展开,在单一的法庭背景下,演员不靠舞台调度和肢体表达,只通过语言完成表演,堪称“话剧姓话”的典范之作,难度可想而知。

在剧中饰演检察官查理已有17年之久的王刚,参演过的各类作品数不胜数,只有《哗变》这出戏,让他上台前依然“手脚冰凉”。

李春光 摄

今年的《哗变》复排,人艺“五虎”冯远征、吴刚、王刚、高冬平、丁志诚齐齐亮相,王雷、张福元、丛林、张万昆、何靖、邹健、徐白晓等第二版原班人马也悉数登台。

“我们演这部戏快要20年了,每一次复排都会进行强调和细化。

”冯远征说。

虽然剧中的主要角色和演员保持不变,但坐在陪审席上的年轻演员有许多新面孔,“把年轻人换上来,主要原因就是让他们好好看戏,学习《哗变》这种只靠台词来进行表演的作品是如何在剧场里完成的。

”那些投过来的视线,有时让冯远征想起从前,“我们年轻的时候没有机会上台,但只要是好戏,我们都会站在侧幕条那里看,我想这也是人艺的一种传承。

李春光 摄

“我们希望能让青年演员在感受、接触中领悟应该怎样排一部戏、怎样诠释人物。

”吴刚说。

《哗变》排了十几年,他依然要让自己在塑造角色时保持“新鲜感”,“虽然台词和场景不变,但演员的情绪状况是不一样的,传达出来的思想也不一样。

演戏是在跟对手演人物关系,如果一个演员说台词,对方却没有听懂,或者根本没听,那么说台词就只能是一种机械化的动作。

现在,观众的观演要求非常严格,大幕拉开,对得起‘演员’这个称呼,对得起‘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这块牌子。

据悉,本轮《哗变》将持续上演至5月25日。

演出期间恰逢人艺已故老艺术家朱琳诞辰100周年,“韵致华美,意蕴悠远”——朱琳诞辰100周年纪念展将在首都剧场观众侧厅展出,全面回顾艺术家的成长经历和艺术成就。


标签:哗变


最新推荐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