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笔记 > 正文

赫鲁晓夫 在这次会议上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11-27 10:49:41 分类:笔记 浏览:144


1964年,苏联发生了一场震惊世界重大事件,在一场政变中,赫鲁晓夫被赶下了台。

没有任何流血或冲突,只是一次苏共中央主席团的会议就决定了苏联最高领导人的悲情结局。

在这次会议上,向赫鲁晓夫发动进攻的政变者,不过都是些没太大影响力的年轻人。

相比于1957年的马林科夫政变,1964年这一次,赫鲁晓夫面对的对手其实要弱的多,然而,赫鲁晓夫却在1964年彻底失败了。

这其中到底有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呢?

(图)赫鲁晓夫

赫鲁晓夫下台的根本原因是自己混乱的改革触动了苏联精英阶层的利益。

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赫鲁晓夫取消了“干部终身制”,这令很多人都从内心感到不满。

然而,尽管赫鲁晓夫一直提倡民主,但是这一时期的苏联政坛精英们全都是经历过斯大林时代的人,他们根本无法真正相信赫鲁晓夫口中的“民主”。

于是,这种不满只能积压在心中,形成反对赫鲁晓夫的动力。

另一方面,在赫鲁晓夫提出取消“干部终身制”之后,他曾经多次在公开场合提及过退休的想法,甚至还具体的给出了自己退休的时间计划——在1966年的苏共二十二大上交出权力。

这无疑就更令阴谋者紧张了。

因为一旦赫鲁晓夫实现了自己的诺言,那么“干部轮换制”就将在赫鲁晓夫的引领下成为苏联的常态,这是那些贪恋权势之人不能容忍的。

于是,在1966年之前推翻赫鲁晓夫,就成为了很多人的共识。

(图)干部终身制成为苏联的毒瘤

然而,即便是在苏联精英阶层中有很大一部分人都反对赫鲁晓夫,但是在力量对比上,赫鲁晓夫却依然占据绝对优势。

中央主席团的另一位泰斗级人物米高扬是赫鲁晓夫的支持者,二人关系很亲密。

至于其他人,如勃列日涅夫、波德戈尔内、谢列斯特、谢列平基本上都是赫鲁晓夫亲手提拔的年轻人。

苏斯洛夫虽然是坚定的斯大林主义者,但在赫鲁晓夫时期他并没有实际的权力。

这样一批人,虽然结成了同盟,但只要赫鲁晓夫坚定自己的态度,他们中的很多人就会改变自己的态度。

此外,仅仅依靠一次会议,仅仅依靠简单的言论攻击,就将赫鲁晓夫击倒,这未免也太过容易了。

毕竟赫鲁晓夫执掌苏联11年,虽有过失,却从没有犯下过不可饶恕的原则性错误。

那么,赫鲁晓夫究竟因为什么被赶下了台呢?在1964年的这个神秘会议上究竟发生了什么呢?

(图)赫鲁晓夫提拔了勃列日涅夫

事实上,1964 年 10 月 13 日和 14 日中央主席团会议的速记记录已经完全消失了。

原因很简单,参与政变的人销毁了这次重要会议的记录,目的是为了避免将来对这些记录进行研究。

只有14日晚间的中央全会上谢列斯特所作的札记被保存了下来,而我们从这份材料中,却能窥见赫鲁晓夫下台的真正原因。

谢列平和谢列斯特两人是这次会议上批判赫鲁晓夫的主力,他们二人指出的赫鲁晓夫的错误主要有三方面:第一是赫鲁晓夫曾经同时兼任党和政府的最高领导人;第二是赫鲁晓夫在加勒比导弹危机之中政策失误;第三是赫鲁晓夫不该推行与美国等西方国家和平共处的外交政策。

不过,因为这些政策都是苏共中央集体做出的决定,并非是赫鲁晓夫个人的意志。

特别是针对兼任党政最高领导人的问题,赫鲁晓夫更是在会议上直言:“你们当中许多人,包括勃列日涅夫在内,都坚持要我兼任”。

(图)当时任乌克兰第一书记的谢列斯特

赫鲁晓夫的辩驳让政变者们感到恐惧。

谢列斯特回忆当时的情况时,曾说道“赫鲁晓夫意志消沉,孤立无援。

他已不能采取任何行动,却仍然有力量和勇气”。

他们没有足以扳倒赫鲁晓夫的证据,就只能栽赃陷害了。

谢列平一度抨击赫鲁晓夫利用自己的权势,使他的儿子谢尔盖不通过答辩就获得了博士学位,然而,事实却是,谢尔盖当时只是一名副博士而已。

面对这些自己曾经的朋友、这些曾经尊敬拥护自己的人,赫鲁晓夫感到无比失望。

他无奈的表示“现在我不可能把所有指控都回忆起来并且一一答复。

我只讲一点:我的主要缺点和毛病是善良和轻信。

(图)攻击赫鲁晓夫的主力——谢列平

赫鲁晓夫的言论让在场的反对者们无不羞愧万分。

赫鲁晓夫的善良和轻信使他诚心的对待勃列日涅夫、谢列平,使这些年轻人进入中央;也是赫鲁晓夫的善良与轻信,让这些年轻人能够有机会站在自己的对立面;最后,也是赫鲁晓夫的善良与轻信,让他放弃了斗争,成全他们成为苏联新的掌权者。

而这,或许才是赫鲁晓夫被赶下台的真正原因吧。


标签:苏联


最新推荐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