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笔记 > 正文

邪不压正解析等到几个月后 最后被刺刀捅死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11-27 05:54:50 分类:笔记 浏览:89


最近又刷了一遍姜文的《邪不压正》,阿柒已经刷了好几遍了。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下这部电影

首先给大家补充一下,姜文民国三部曲:2010年的《让子弹飞》,2014年的《一步之遥》,2018年的《邪不压正》。

《邪不压正》算是他民国三部曲的完结篇。

这部邪不压正给我的感觉就是姜老师还是姜老师,每一遍刷都有不一样的感觉,内容很深刻,第一次在电影院看的时候,感觉就像在看一场舞台剧一样。

姜文的电影每一部都有很多隐喻,《邪不压正》我觉得是姜文拍的最舒服的一部电影,台词都是话赶话,电影里面一个梗接着一个梗,信息量特别大。

先聊聊里面我看到的一些梗,谈谈《邪不压正》里面的一些隐喻情节

一:梁启超与协和医院的百年公案

1924年冬,梁启超51岁。

他莫名其妙地患了一种病,总是尿中带血,而病因不明。

此病总共大约陪伴了他四五年时间,一直到他1929年去世始终未愈。

然而梁先生的去世却与协和医院脱不了干系。

当年他在协和医院被误诊,切除了右肾病还未好。

电影中有这一调侃,说肾切错了。

二:北平狐狸塔奇案

193年初的北平,朔风劲吹,狐狸塔下,人头攒动,停住脚步的过客们围观着一具冰冷的尸体——凌乱的裙子与黄色皮鞋之下,白色皮肤尤为显眼,面部血肉模糊,但隐约能看出横尸沟壑的是一个年轻女孩。

闻讯而来的警察拨开人群挤到跟前,轻轻挪动尸体,却惊恐地发现,女尸的胸腔与腹腔亦是血肉模糊,心脏似乎不翼而飞。

一个外国人在中国被杀,在当时是轰动的新闻,但是案子一直没有破,日本军队入侵,案子也就沉入历史的长河里,电影中也有这样的表现。

三:蒋介石日记

蓝先生与朱潜龙在酒桌上那一段对白大家应该都挺深刻的,里面提到了几个军阀,还提到了一个“只会写日记的人”,这个人就是蒋介石。

片中还调侃了老将一番“正经人谁写日记啊,谁把心里话写日记里”。

其实蒋介石一生最爱写日记,日记中记录的不是历史,而是真正的自己。

如今蒋介石的日记手稿都保留在美国斯坦福大学的胡佛档案馆里。

四:影评人

电影中有一个有趣的配角,关巧红的裁缝铺的华北第一影评人,里面提到每次影评都只会说五个字,含有深刻的讽刺意味。

这个角色的扮演者——鹦鹉史航,在现实生活中也是一个影评人,影评人演影评人在电影里被损得不成人样,最后被刺刀捅死,死的时候还硬挺站着。

姜文一直与影评人不对付,这回也算是痛痛快快得报仇了。

下面给大家谈谈我刷完好几遍的感受。

电影最大的主题就是两个字:复仇。

这也是李天然最想完成的事。

但是复仇之路却没有那么顺畅,一个是自己的大师兄:掌握整个北平的警力,亲手杀了师父的朱潜龙。

另一个是人本特务首领:打着教儒学的幌子,在中国种植鸦片的根本一郎。

电影的前期给我的感觉是李天然没有办法战胜自己内心的恐惧,束手束脚,迟迟不肯动手,后来遇到了自己中意的女孩,她与他一样也带着仇恨活着,她问他:“你想要的是什么”。

这也是他自己一直在问自己问题。

最终在女孩的鼓励与逼迫下,最终他也战胜了内心,给自己的师父报了仇。

这就是我从电影中看到的,电影还有更多的有深度的含义在里面,每一遍看都会有不一样的感觉。

那么你又从电影中看到了什么?你还知道哪些隐喻情节呢?评论留下你的想法。

我是慕柒,想做一个可爱的自媒体。

以后我会不断为大家更新影评与书评。

希望得到你的关注与支持。


标签:电影日记一个


最新推荐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