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笔记 > 正文

郑翠萍 每个人需要向其支付1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11-26 09:56:44 分类:笔记 浏览:86


1993年6月6日凌晨,一艘身长45米的破旧货轮载着300多位偷渡者悄悄靠近了美国纽约海岸线,当天的Rockaway海滩寒气袭人,月色清冷。

正在执行警戒巡逻任务的美国海岸警卫队突然发现海面上出现了一片黑压压的人头,队员们的神经立刻绷到了极点。

只见黑暗中,一拨拨人影奋不顾身地从船上跳进冰冷刺骨的海水中。

有人拼尽全力游到岸边,有人力竭而死,尸体被潮水冲上了岸。

幸存的偷渡者被海岸警卫队抓获。

晨雾散去,天色渐亮,警卫队员终于看清了那艘货轮上刻着的英文字母—— “Golden Venture”(金色冒险号)。

怀揣美国梦的福州女

郑翠萍,1949年出生在福州市亭江镇盛美村的一个贫穷家庭里。

盛美村位于闽江口,多山靠海,农业资源贫瘠,生活在这里的大部分人多年来都依靠出海捕鱼为生。

(郑翠萍照片)

郑翠萍走上“蛇头”之路和她的父亲离不开关系。

15岁那一年,在香港远洋货轮做海员的郑翠萍之父郑济良实施了自己筹谋已久的偷渡计划。

他等自己工作的货船停靠在纽约港口时,迅速从船上跳下来,利用码头工人卸载货物的混乱,偷偷滞留在了美国。

此后,郑济良每隔几个月就向家里寄钱和信,告知家人自己在美国的情况。

(郑翠萍早年开的百货商店)

1974年,郑翠萍和丈夫孙亦德一起移居到了香港,并在香港开了一家百货商店。

郑翠萍在做生意方面很有天赋,不久就在深圳开了一家服装工厂。

1977年,美国政府发现了非法滞留的郑济良,将他遣返回国。

此时的郑翠萍已经有了一个4岁大的女儿。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绝大部分人都怀揣着美国梦,移民美国对国人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在香港混得风生水起的郑翠萍也不例外。

她的丈夫张亦德曾试图重复丈人当年的方式偷渡美国,但结局也和丈人一样,被美国移民局遣返。

直到1981年6月,一对美国夫妇来香港旅游,在郑翠萍开的百货商店和郑翠萍相识。

这对夫妇同意给郑翠萍一个“保姆”的身份,帮助她去美国。

(上个世纪的美国)

兴奋的郑翠萍立刻跑去美国领事馆申请签证。

当签证官问她为什么明明已经在香港事业有成却要放弃一切去美国时,郑翠萍用蹩脚的英文结结巴巴地回答道:“当我还在学校念书的时候,我就知道美国是一个高度文明的国家。

我希望有一天可以把我的孩子接到美国。

这是那个年代普通群众对大洋彼岸那个梦里国度的一致看法。

1981年11月17日,郑翠萍途径阿拉斯加来到纽约,踏上了她梦寐以求的土地。

和无数怀揣财富梦漂洋过海而来的人一样,几乎不懂英文的郑翠萍选择在唐人街落脚,头脑精明的她很快融入了当地的福建人社区。

(纽约唐人街)

最初,她在纽约开了一家小杂货店,接着又开了一家福州小吃店。

一年后,郑翠萍的丈夫和孩子也到了纽约和她团聚。

白手起家建立“偷渡帝国”

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国家掀起移民狂潮,中美之间的偷渡产业规模高达数十亿美元。

郑翠萍的一些亲戚朋友也请求她帮忙。

(偷渡船)

彼时郑翠萍的偷渡生意还停留在家庭式作坊的模式。

她受熟人之托将认识的人偷偷运来美国,每次只偷运几个人,每个人需要向其支付1.8万元美金的费用。

早期郑翠萍的偷渡线路复杂繁琐,但风险较低,被发现的可能性很小。

渐渐地,郑翠萍的胆子越来越大。

颇具生意头脑的她把零散的偷渡团伙组织起来 , 整合成了一个完整的的华人偷渡网络。

此后,郑翠萍的“偷渡事业”迅速发展,几乎垄断了从福建到美国的偷渡市场。

偷渡者需要支付的费用也水涨船高,一路涨到了6-8万美金。

(偷渡船内的景象)

到了九十年代,郑翠萍已经成了纽约唐人街家喻户晓的“蛇头之母”,业内人都尊称她一句“萍姐”。

郑翠萍真正做到了为偷渡者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当时一部分人付不起高昂的偷渡费用,郑翠萍灵活地采取了“分期付款”的方式,这些人只需先支付她一部分费用,等到了美国后再慢慢偿还剩下的金额。

对于这些“债务人”,郑翠萍会帮着找饭馆或者小工厂打黑工。

当然精明的她不会放过这个赚钱的机会,欠钱者需要另本带利还给她,利息最高能达到30%。

(唐人街夜景)

那些通过非法途径来到美国打工的华人在攒了点钱后,就会想方设法把钱寄回国内。

这也给郑翠萍提供了新的商机。

在偷渡这一行深耕多年的她人脉广泛,在福州、纽约、香港都积累了大量财富,可以帮助这些缺乏渠道的人兑换美元和人民币。

想要寄钱回乡的人把美金送到郑翠萍手里,几天后在国内的亲人就能收到她派人送去的人民币。

当然,这种服务不是免费的,郑翠萍要抽取3%的佣金。

为了方便进行这些违法操作,郑翠萍耗300万美元在东百老汇买下一座大楼。

这座大楼成了她进行非法移民、提供贷款业务、进行转汇和洗钱的大本营,生意之红火甚至让对面中国银行唐人街分行相形见绌。

(纽约唐人街)

郑翠萍的“生意”都是采取现金交易,没有人算得清她到底赚了多少钱。

根据《时代》杂志的估算,她仅仅从人口偷渡这一项就至少获利4000万美元。

偷渡惨案震惊世界

如此大规模的非法移民自然引起了美国当局的警惕。

1989年,郑翠萍在试图把一批偷渡者从加拿大带到美国时,因为贿赂美国警察被捕。

美国警方发现她随身携带的通讯录上面写满世界各地的电话,她因此被纽约州布法罗市控以偷运人口罪,入狱四个月。

这个“偷渡女王”真正的转折点发生在1993年的“金色冒险号”惨案。

(偷渡船上的非法移民)

当年,郑翠萍和其他蛇头合作的货船行至肯尼亚的一个小岛时发生意外,船上的三百多名偷渡者滞留在了岛上。

郑翠萍不得找新船来运送这些人。

很快,一艘铁锈斑斑,看起来已经废弃多年的货船到了。

偷渡者们都在怀疑这条破船能否载着数百人穿越大西洋,但是他们没有选择。

蛇头粉刷了船头,给船起了一个新的名字:金色冒险号,扬帆起航。

1993年初夏,“金色冒险号”抵达纽约市附近的沙洲时搁浅。

面对美国海岸警卫队的巡查,偷渡者不得不纵身跃入冰冷的海水中。

(美国媒体对此事的报道)

几百人齐齐跳海的事件惊动了美国政府。

当地警方迅速出动,营救跳海华人,最终有10位偷渡者死亡。

据参与救援的美国警察回忆,当时的情形惨不忍睹:“我甚至能够听到他们身体蠕动时软骨发出的声音,这些人浮出海面,然后倒在沙滩上,最后失去了生命。

” 

这起惨案震惊了美国社会。

与“金色冒险号”相关的人等相继被捕,而此时的郑翠萍早已获得风声,提前逃回了福州老家。

美国政府很快发布了全球通缉令。

即便被通缉的几年里,郑翠萍依旧能通过假护照,多次往返于香港、纽约和福州三地。

直到2000年,一位驻香港的美国领事馆工作人员无意间发现了郑翠萍的儿子遗失在机场的绿卡,他立刻联系了香港警方,香港警方决定以儿子为诱饵引郑翠萍上钩。

他们以机场的名义给郑翠汗的儿子发信,要求他回来办理绿卡丢失的手续,但是此时警方并不确定郑翠萍本人是否在香港。

(郑翠萍在香港被捕)

2000年4月17日上午11点,一个矮矮胖胖的中国女人现身香港机场,看起来像是在等人。

警方在确定这个女人就是郑翠萍后,立刻实施了逮捕。

最初,郑翠萍矢口否认自己的身份,直到警方进行了指纹对比,她才无话可说,最后香港警方在她身上搜到了三本不同国籍的护照。

2000年,郑翠萍登上了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一篇名为《双面女人》的文章让这个从福建农村走出的妇人一时间名满天下。

,郑翠萍被引渡回美国。

2005年,纽约法院开庭审理郑翠萍案,法庭上的郑翠萍穿着一身黑色便装,看起来和普通老妇人并无区别。

“看起来太普通了,走在街上你都不会多看她第二眼”,在场的一个警察这样形容他见到的郑翠萍。

(当年国内媒体报道郑翠萍受审)

美国检察官申请了很多出污点证人出庭作证,包括早年与郑翠萍合作的温玉辉、郭良琪等人。

最终,郑翠萍因人口走私、非法洗钱和绑架三项罪名,被美国法院判处35年监禁。

争议巨大的“蛇头之母”

郑翠萍在上个世纪的发家颇具传奇色彩。

对于中美两地的执法者而言,她是罪大恶极、不择手段的大“蛇头”,但是对于从福建偷渡到纽约的华人而言,她是慈眉善目的救世主。

就如《时代》杂志评价的那样:她是一个柔情善良的女人,也是一个狠毒罪恶的罪犯。

和其他的投机暴富者不同,郑翠萍善于包装营销自己慈善家的形象。

(盛美村)

她在老家盛美村建造了豪华的房屋, 甚至还办起了一座专门教授英文的学校。

上至四五十岁的成年人,下至不满十岁的孩子都在这里求学。

在美国服刑期间,郑翠萍一直坚持上诉。

她始终不肯承认有罪,她觉得自己为移民作出的贡献远远大于造成的损失。

“我的人生是有价值,有意义的。

”在审判的过程中,郑翠萍这样为自己辩解。

而无论是福州的居民还是唐人街打工的华人,似乎也都承认这一点。

当美国法院的判决传到了郑翠萍的老家时,许多村民都表示宁可自己代替她服刑一段时间。

(郑翠萍葬礼上的吊唁名单)

入狱后,郑翠萍的健康状况逐年恶化,她患有胆固醇和高血脂,体重也在不断减轻。

2014年4月24日,郑翠萍因胰腺癌在美国监狱去世,享年65岁。

这个活在重重争议中的华人“蛇母”,就此落下帷幕。

纽约的中文报刊用头版头条报道了郑翠萍的死亡,并用“一身正气”、“移民英雄”这些词语来赞美她。

郑翠萍的身后事极尽奢华。

2014年5月23日是正式出殡的日子,当天的纽约唐人街人头攒动,宝福殡仪馆门前聚集了上千名华人群众,街道两旁,站着衣着统一的福建华侨,演奏哀乐。

她的子女租了160辆黑色林肯车送别她的遗体。

(郑翠萍出殡画面)

唐人街上的佛恩寺摆着郑翠萍的遗像,相框前点着香。

堂屋里灯火通明,一群身着橙色长袍的僧侣虔诚地念诵葬礼安魂曲。

礼堂里座无虚席,坐满了送别者。

现场一个“金色冒险号”的幸存者对旁人诉说自己对“萍姐”的感激:“她是个善良的女人,蛇头皇后、黑社会都是媒体乱报。

”一名从福州赶来吊唁的华人对泰晤士报记者说:“她的热心、温暖感动着每个人。

郑翠萍是那个年代对美国怀有热切向往的亿万华人的缩影,她的身上带有不可泯灭的时代色彩。

(郑翠萍葬礼上的林肯)

郑翠萍的成功并不完全靠她的精明勤快。

当年的移民狂潮为她提供了机遇,她只是恰好踏上了这艘载满财富的大船。

那些对郑翠萍感恩戴德的偷渡者和借贷者,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只是这个女蛇头获取暴利的工具而已。

至于偷渡失败葬身大海的人,也白白沦为了非法捞金的牺牲品。

她也许不是十恶不赦之人,但是也绝对不是偷渡者口中的“女菩萨”,正如审判她的美国法官所说的那样:“她并没有被诬陷,因为她把中国人对美国的渴望,变成了牟利的工具。

参考资料

[1]郭丽萍.福建蛇头之母郑翠萍离世 百辆林肯挤纽约唐人街.南都周刊.2014.6

[2]周益,陈磊.“蛇头之母”的双面人生.八桂侨刊,2003(03)

[3]Patrick Radden Keefe.纽约唐人街“蛇头之母”的一生:犯罪企业家?移民英雄?.纽约客.2014.6

[4]佳黛.华裔蛇头之母,往返中美数十年,获利近亿元.北美报告.2019.12.16


标签:美国纽约


最新推荐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