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书屋 > 正文

邓则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11-26 08:01:36 分类:书屋 浏览:135


我这辈子最大的幸福就是在别人都不肯嫁给我的时候,邓哲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我的求婚。

在我人生最困难的时候,她始终和我在一起。

——袁隆平

1964年的夏天异常炎热,在安江农校附近的稻田之中,乡亲们总能看到一对青年夫妇低着头在一株株水稻里挑挑拣拣,好像在找寻着什么。

正午地头的气温高达40度,两人踩着烂泥,夏季茂盛的稻叶将他们的小腿划出细细密密的小豁口,蚊虫咬的他们没有一块好皮肤,快要中暑的时候,他们就吃几片清凉片,找片有树荫的田埂躺一躺……

图|袁隆平和邓哲的青年时期

这对夫妇就是我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和他的夫人邓哲。

他们为了寻找6株天然的雄性水稻不育株,在田埂之中一根一根挑选了13个月。

老乡们不解他们要找的水稻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其实袁隆平夫妇在刚刚寻找的时候也根本不清楚。

他们没有实物可以参照,中外的科研资料上也没有任何记载。

袁隆平只是执着得认为,只要是自然界存在天然杂交的水稻,就会存在雄性的不育株,寻找的方式只有死办法——一株一株去筛查。

作为袁隆平的妻子,邓哲一直默默支持着袁隆平的工作。

6株雄性不育株的种子,袁隆平就像是宝贝一样,他细心栽培,播种、浇水、施肥……所有事情亲力亲为,植株每个阶段的生长状况,袁隆平都进行了详细的记录。

转眼又是两年,袁隆平根据获得的数据写出了震惊学术界的论文《水稻的雄性不育性》,并且引起了国家科委领导的重视。

60年代末期,因为情况特殊,为了让袁隆平能够继续将杂交水稻的项目进行下去,领导决定让袁隆平前往省农科院工作。

而邓哲却没有机会一同调离,只能带着孩子留在黔阳,这个时候他们的二儿子才出生刚刚三天。

图|青年袁隆平

袁隆平去解决"人类吃饭"的问题了,夫妻俩这一分别就是20多年,重新住在一起夫妻二人已经到了半百。

是怎样的爱情,经历20多年始终如一,无怨无悔呢?

在遇到邓哲之前,袁隆平的婚事也是"老大难"。

1953年,袁隆平从重庆西南农学院毕业之后,就被分配到了黔阳县安江镇之中,在安江农校做老师,老师做了几年,袁隆平对自己的终身大事却不甚在意。

身边的好友们都在给袁隆平介绍对象,而袁隆平总是有一种特殊的能力,能"顺利"搅黄所有的相亲,介绍一个吹一个。

有一次一个同事陪袁隆平去相亲,对方姑娘没看上袁隆平,倒是看上陪同的介绍人了。

那时候的袁隆平一心在学术研究之上,极少打理自己的外貌,就算是相亲这种场合也是不修边幅,衬衣穿脏了就翻个边继续穿,上课的时候找不到黑板擦,就直接用袖子胡乱擦一擦。

大学的时候,因为穿着太过随意,生活随便,同学们都说袁隆平的特长是"散漫",爱好是"自由",教书的时候,同事们甚至给他起了个外号"油渣鬼"。

就是这样对外貌和单身毫不在意的袁隆平,也会遇到自己的爱情。

图|电视剧《袁隆平》剧照

这一日,袁隆平的同事曹廷科找到了袁隆平,对他说:"我们给你介绍了一个对象,这次一定错不了了!"袁隆平明显没有什么兴趣,曹廷科直接拉着袁隆平就往外面走,半个小时之后,袁隆平看到了同事们给他安排的相亲对象,他一时间傻了眼,原来她正是自己的学生邓哲。

袁隆平曾经教过邓则班上的课程,对邓则印象很深刻。

她是一个活泼大方的姑娘,而且能歌善舞,篮球打得非常好。

面对心仪的佳人,平时看起来木讷的袁隆平竟然也心动了。

图|22岁的袁隆平,左1

图|袁隆平、陈云铎、梁元冈,多年后再次合影留念

两人相恋一个月,在同事们的怂恿之下,袁隆平直接冲到了篮球场上,一把拉住正在打篮球的邓则,当着众人的面大声说道:"邓则,我怕你被别人抢走,我们赶紧去镇政府把结婚证给办了!"现场顿时一阵笑声,袁隆平以这种直接了当的方式求婚成功,这位"眼光独到"的姑娘就这样"闪婚"给了老师袁隆平。

在结婚之前,袁隆平询问未婚妻:"给你买一件漂亮的新衣好不好?"邓则赶紧摇摇头,羞涩道:"不要,不要!"就这样,34岁的袁隆平娶了26岁的邓则,婚礼非常简朴,仅仅买了50块钱的喜糖。

结婚之后,袁隆平对邓则说:"你这个'则'字多不好听,人家说不定还会听成'贼',我看你是还是把名字改成'邓哲'吧,'哲'字有聪明的意思,说明你嫁给我是聪明之举!"邓哲被袁隆平逗乐了,欣然同意袁隆平的提议。

图|电视剧《袁隆平》剧照

身边的朋友不解为什么青春靓丽的邓哲愿意嫁给袁隆平,邓哲却笑笑说起一件小事。

刚刚结婚没几天,袁隆平突然要拉着邓哲去游泳,而且还是大半夜去游泳,临走之前,袁隆平带了一把小剪刀。

邓哲非常不解,询问袁隆平,袁隆平一脸认真说:"河里有很多渔民撒下的渔网,黑灯瞎火的,万一你游泳的时候碰到渔网或者鱼钩,我能马上帮你脱身。

"邓哲听完非常感动,婚前隐隐约约的不安和顾虑全部消散了,心中暗想:"袁先生是一个心细如丝的人,这个老公我是找对了!"

袁隆平的水稻研究并非一帆风顺,研究项目即使到了上级的重点支持和保护,袁隆平精心培育的雄性不育株实验秧盆还是被人砸的稀巴烂。

所有的心血都毁于一旦,邓哲从来没有看到袁隆平这样嚎啕大哭,就像一个伤心的孩子一样。

邓哲只能温柔地宽慰丈夫:"袁先生,天无绝人之路,哪怕这些秧苗都死了,我们也一定能找到新的不育株的。

"袁隆平还没有从沮丧之中走出来,邓哲赶紧收拾好秧苗,在夜色之中匆匆出门。

一个多小时之后,邓哲才回到家,将坐在地上长吁短叹的袁隆平扶了起来,悄悄告诉他:"袁先生,我找到一个好的培育基地啦!"

图|袁隆平和邓哲

袁隆平高兴得一跃而起,拉起妻子就朝着外面冲。

邓哲将袁隆平带到了苹果园的臭水沟旁边,于是,这些秧苗就这样被秘密种植在这里。

等到第二年收获了种子之后,邓哲又想办法找到另外一处地方,将所有的秧苗分种在两处,以免被发现全军覆没。

然而秧苗的秘密还是被发现了,两处的秧苗全部被人偷偷拔光,屡受打击的邓哲依旧站在袁隆平的身侧默默支持他,他们四处寻找可能还幸存的秧苗。

4天之后,在一口废井里面他们竟然真的找到了5株,用这仅存的5株袁隆平继续着他的事业。

在邓哲的"掩护"之下,袁隆平的研究工作缓慢地进行着。

邓哲看过丈夫为这些秧苗哭过、笑过,知道每一株秧苗得之不易、研究艰辛,所以,当袁隆平被调到省农科院去工作时,面对的是长久的离别,邓哲还是迅速同意了。

图|袁隆平

3个孩子,两边的老人,生活的重担全部都在邓哲的身上。

邓哲深知,如果袁隆平为了她,为了这个家留下来,他研究的道路会更加艰辛,不知成功会在何处,丈夫的事业功在千秋,为了让袁隆平安心搞研究,她什么苦都默默咽下。

1974年,袁隆平的父亲因为胃癌住院,袁隆平那时候正在海南进行育种试验,得到病危的电报也没有办法赶回来。

邓哲日夜兼程,从安江赶到了重庆看望老人。

1975年1月3日,袁隆平的父亲去世了,按照老人的遗愿,邓哲向丈夫隐瞒了这个消息,代替丈夫为父亲送终。

1982年春节,袁隆平多年在南方育种第一次回家过年,没想到大年初二,邓哲突发病毒性脑炎,在医院里一住就是半个月。

这半个月邓哲大部分时间都在昏迷之中。

而在这个时候,袁隆平80岁的老母亲得了重感冒,在家卧床不起,岳母因为脑血栓又住进了医院。

不善于操持的家务的袁隆平白天照顾两位老人,夜里陪在妻子身边。

看着妻子一直昏迷不醒,一向开朗的袁隆平忍不住落泪:"都是我不好,我不是好丈夫。

你这是累病的啊!可是我没办法,我离不开杂交水稻,禾苗也离不开我啊!邓哲,我就在你身边守着你,你快醒醒吧。

"

图|袁隆平全家福

袁隆平天天守着邓哲,想要弥补这些年的缺少的陪伴,他小心翼翼给邓哲喂鸡汤,给她天天擦身子换衣服,为了唤醒妻子,袁隆平每天给她背唐诗、唱歌或者讲故事,邓哲昏迷半个月,醒来的时候第一眼看到袁隆平,对他说:"隆平,辛苦你了。

"

袁老和邓哲相爱一辈子,年轻的时候聚少离多,这一辈子两人都相互牵挂,将对方视为生命之中最重要的人。

2007年,袁隆平在北京参加政协会议,邓哲正好和同事们前往延安旅游的途中遭遇了车祸,袁隆平收到消息之后立刻赶到了西安,还好邓哲只是受了轻伤,并不是十分严重,亲眼看到邓哲没什么问题才终于放心下来。

袁隆平对邓哲说:"以后我要管你管严一点,随时都跟着你,可不能让你一个人到处乱跑了。

"

袁隆平一直记得当年结婚的时候因为经济拮据,没有一个隆重而正式的婚礼,袁隆平总觉得欠缺妻子。

后来袁隆平事业有成,就想着做一些补偿。

他经常应邀出访国外,或者到国外去领奖,如果条件允许的话,袁隆平一定会带妻子去。

袁隆平和邓哲银婚纪念日这天,袁隆平特意让她换上了婚纱,和她补拍了结婚照,还给妻子买了一条3000元的项链。

图|袁隆平和邓哲补拍的结婚照

袁隆平退居二线之后空暇的时间多了,他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和邓哲出去旅游。

邓哲也喜欢出去玩,但没有袁隆平陪着,她哪里都不会去。

邓哲退休之后,袁隆平鼓励她加入农科院老年艺术团的活动之中,袁隆平最惬意的时光就是去欣赏邓哲排练和演出。

随着年龄越来越大,袁隆平更加珍惜和妻子相处的时间,他几乎将所有的聚餐应酬全部都推掉了。

每次单独外出,袁隆平都会尽最大的可能早点回家,还会为妻子带来礼物。

工作再繁忙也会陪妻子散散步逛逛商场,每次过马路的时候偶会紧紧牵着妻子的手,生怕有一点闪失。

邓哲63岁学会了开车,但只要家里有年轻人会开车,袁隆平就不允许妻子碰方向盘,袁隆平经常说:"我们好不容易团聚了,我想多守你几年。

"

订阅解锁TA的全部专属内容


标签:时候妻子


最新推荐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