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书屋 > 正文

论摄影 如果说“范儿”指气质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11-25 06:13:28 分类:书屋 浏览:75


普鲁斯特在《追忆逝水年华》里认为回忆是记录真实的方式,那么在现代社会,摄影/录制视频则是记录真实的方式。

所谓“我拍,故我在”,遇见好的风景,有趣的瞬间,如果不用手机拍照、录制下来,就好像错过了什么。

古人说眼见为实,而今是眼见为虚,拍照为实。

要不怎么说“无图无真相”呢?

早在近半个世纪之前,摄影刚在美国普及之时,苏珊·桑塔格就敏锐地体察到了摄影对现代人的生活的影响。

她在《纽约书评》上发表了多篇关于摄影的文章,后来将最有影响力的关于摄影的作品集结成书,就是《论摄影》。

所以,这并非一本关于摄影技巧的“专业”书,也无助于提高摄影技巧,但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更深层次认识、思考拍照/视频这件事,会有一个更新的角度理解自己与自己所处的时代。

摄影是一种控制

从语义上说,摄影和拍照做的是一件事,然而摄影这个词让人感觉很专业,充满了技术的味道,而拍照就显得大众化多了,是一件人皆可以的事情。

摄影诞生之初,确实是一门有门槛的技术。

就像上世纪九十年代,“司机”还是一个门槛挺高的职业,而如今开车已经没有门槛了一样。

随着技术的发展,摄影已经不是个人知识的象征,而是一种媒介。

就如同人人都会说话,但只有说的好的演讲、写得好的作品才是艺术一样,好的摄影作品才是艺术,摄影本身则不是。

说话是一种交流,而摄影,是一种控制。

照片是一种囚禁桀骜不驯、难以把握的现实的方式;是一种使之固定不变的方式。

拍照的过程是将自己投入到世界的某种关系之中,给人一种把握住了此时此刻的真实的幻觉。

这也能解释为什么在摄影器材(手机)更普及的今天,拍照打卡成了旅行必备。

如果旅途中丢了手机或相机,人们心疼的不只是物品本身的价格,而是里面的照片。

对于摄影者而言,给别人拍照是一种冒犯,这意味着将人变成了可以象征性地拥有的物体。

在绘画时代,拥有恋人或父母的放在怀表之中,是一种纪念,也是一种关系的象征。

不同的是,绘画往往要征求模特的同意,而不经同意在背后偷偷画像的门槛太高,少有人能做到。

摄影就不同,随手一拍,此刻的“你”就定格在了“我”的手机里。

而对于陌生人、陌生的风景而言,拍照更是一种目的。

只要作品有意思,别人的痛苦、不幸都在所不惜。

视频拍摄有着与摄影同样的目的。

由星光大道出名的“大衣哥”朱之文在老家要忍受周围人无休止的拍摄,这种骚扰背后的逻辑就基于此——对“名人”的拍摄也是一种占有,这种“占有”能通过观看在这个消费社会中快速变现。

对风景的拍摄,是确认“我”来过的方式。

而经历很久,或者千辛万苦所拍摄出来的好的照片,更让拍摄者有了英雄主义的快感,被苏珊·桑塔格称为“视觉的英雄主义”(the heroism of vision)

需要被相机验证的真实

称赞一位被拍摄者最好的词不是漂亮,而是“上镜”。

漂亮但“不上镜”是一种遗憾,因为没有办法将美呈现在镜头里。

拍摄就是现实,无法经由拍照给出的“美”在现代社会是不真实的。

所以很多人拍照的时候忐忑不安,怕不被相机认可。

被相机认可,是现代社会对人的要求。

旅行不拍照,也是没有经过“认可”的,不拍照发朋友圈,旅行的意义何在?

在《道林格雷的画像》里,亨利勋爵赞美道林·格雷说,

“美是一种天赋,实际上,美超过了天赋,因为它不需要解释。

既然美是一种天赋,就不应该被浪费掉,于是道林格雷把自己的美定格在了画像里。

摄影就是“画像”,而我们每个人都是“道林·格雷”。

对着自己年轻的时候照片回忆往昔,似乎过去的真实不需要普鲁斯特般的“追忆逝水年华”,而是一张照片为证。

当我们感到害怕时,我们会开枪射击。

而当我们缅怀过去的时候,我们则会去拍摄照片。

对被拍摄者来说,被相机认可是很令人紧张的,就如同经历面试一样。

“真实”,需要相机的验证。

这种验证不只与照片里的人物相关,还与拍照角度有关。

正面拍摄的照片,多用于纪念。

毕业照、正装照、结婚照等多是此类。

而还有一种稍稍侧一点的角度的拍照,更有意味。

友人评论一家照相馆,拍摄的照片很有“领导”范儿。

,那应该跟人有关,不是“领导”的学生,如何能通过一张照片而具有“范儿”呢?

这种“领导范儿”的照片,人物多是凝视远方的四分之三正面向,目光似乎穿越了现在,聚焦向未来,暗示出与未来的更为高尚的抽象关系,而远非当下。

摄影与消费社会

摄影是现代社会的产物,而因着自身的特质又加剧了现代社会的特征。

现代社会是一个影像的世界。

费尔巴哈曾评论他那个时代“重图像甚于事物,重复制甚于原作,重表现甚于事实,重现象甚于存在。

一直到今天,依然如此。

图像左右了人们对现实的要求,人们不需要亲自去旅行,而只需要把照片po出来,“装”作旅行。

图像代替了亲身体验。

不然,你说你体验过,怎么证明?

短视频只是图像的进一步发展形式。

孔子感慨,“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现实是无法停留的,永远会滚滚向前。

人们不可能拥有现实,但可以拥有(而且是被拥有)影像。

消费社会敏锐地构建了现实和影像的关系,让人们以为,为影像付费等于拥有了“现实”。

过去只有到现场才能见到的明星,如今一张照片即可得知长相。

短视频、直播的出现,更是进一步加剧了人们的错觉:我看到你此刻的样子,等于我对你此刻现实的拥有。

照片/视频拍过后,照片/视频里的物品、事件就已经过去了,但它们作为照片/视频依然会存在,照片/视频将不确定性定格成了确定性。

没去过一个地方的人,通过照片/视频可以体验去过的感觉。

于是本应该经由人们自己打开,或者在未来打开的(例如现在没有,将来有机会去哪里看一看)的可能性,全部拉入现在,在“当下”打开。

视频将他人的生活也一并拉入当下,捕捉一切尽可能的现在。

把一切可能(无论自己的还是他人的)“当下”的后果,就是消解了历史。

一部《红楼梦》,让今天读的人们可以打开那段历史,打开过去的岁月,隔着百年与书中的人物共情。

一张清朝的照片却给不了这些,上面定格的永远是作为过去存在的瞬间,没有任何与今天相联的可能。

那只是一张把百年前的瞬间拉入到你看到照片的当下而已。

拍摄,让人们的体验极大丰富的同时,也让人们的生活日渐扁平化。

叔本华谈到他那个时代的阅读,感慨人们总是阅读最新的,而不是所有时代中最好的作品。

因为这种“最新”能给人“当下”的感受。

如今更多的人甚至连阅读都摒弃了,不停地刷着最新的视频,明星的剧透“生图”......

算法和摄影形成了“共谋”,把人的精力牢牢锁定在当下,透支未来的一切可能来关注当下。

现代社会是韦伯说的“祛魅”的社会,人自身的经济生活与公共生活构成了现代人的全部,人们迷恋所有“在场”的东西,而这些“最新”的书籍、照片、视频,都是公共现场的表征。

信仰、孤独、死亡、秘密……非显性世界的元素都在人们的视野中隐退。

作为有限存在的人,越抓住“当下”就会越惆怅,丧失了对隐性世界的关切,人生就像被脱了水,全部意义也就只存在于那一个个镜头“现场”之中。

苏珊·桑塔格试图让人们认识摄影的真相,认识“当下”从而超越“当下”,像古希腊哲人巴门尼德说的那样,“用你的心灵牢牢注视那遥远的东西,好似近在眼前。


标签:摄影


最新推荐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