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书屋 > 正文

西班牙首都 它的品位落后于巴黎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11-25 06:03:09 分类:书屋 浏览:118


我这次去的是马德里加科尔多瓦、阿尔卡拉,为什么是这样的三地组合?一来马德里一直是我想去的地方,可只去马德里又过于单一了,把它的卫星城阿尔卡拉加进来也是情理之中,至于科尔多瓦,这个小城通常会被拿来和安达卢西亚区的其他地方串线,其实它距离马德里也非常近,交通方便,又能浅尝安达卢西亚风情,何乐而不为?实地体验下来,这个组合还蛮不错的,可操作性强,体验度也很高,大家有兴趣可以尝试一下。

而且10月到11月其实是很适合到西班牙玩的季节,早晚稍稍有点凉意,中午阳光灿烂,很舒服。

说起马德里,它之所以成为西班牙首都其实很偶然一—因为它恰好位于国土中部。

它不是大路交汇处,没有大河流经,没有神殿、矿山或旷世久远的历史记忆,初建时是摩尔人的堡垒,只有军事功能。

抛开它首都的地位不讲,今天在很多人的印象里马德里的个性和玩点似乎也不是很鲜明突出。

它不像巴塞罗那,没有高迪和地中海,不像安达卢西亚,没有南部风情和吉普赛女郎;在许多人眼里、伦敦、纽约,甚至被诟病电视上唯一原创的节目是足球和斗牛。

然而不知道为什么,这个城市就是让我很好奇,大概是阿莫多瓦的缘故吧,这位西班牙导演的电影里有各种各样的马德里:从《我为什么命该如此?》中马德里圣灵感孕区主干线M30旁拥挤的房屋,到《窗边的玫瑰》中美丽的马约尔广场;从《破碎的拥抱》中格兰维亚大街上时髦的奇科特博物馆鸡尾酒吧,到《颤抖的欲望》中作为开场的阿尔卡拉门……电影里的西班牙风趣、泼辣,包含无限可能。

实地到访之后,我的感觉是阿莫多瓦真的非常了解这个他17岁开始生活并给予了他灵感的城市。

马德里城区林荫大道开阔,建筑也很大气,中心区域国际公司和酒店林立,一家新的四季酒店正呼之欲出。

而教堂、广场、王宫个个又都是典型的欧洲范儿,街道、建筑在亦古亦今间编织交错,最佳的事例就是从马德里中央穿过的格兰大道。

而同样在阿莫多瓦电影中多次出现的马约尔广场也是我个人非常喜欢的一个地方,广场上在1790年大火中幸免于难的面包之家(Casa de 1aPanaderia)正面外墙绘有精美的湿壁画,那些神话故事、花卉、马德里历史人物在黄昏柔和的光影中仿佛都活了过来……至于很多人认为马德里可玩的不够丰富,很可能是因为有先入为主的成见或者干脆没有找对玩法。

跟阿氏电影中一样,马德里的“生活感”果然很足:喧哗、热闹、富足。

马德里人和欧洲别国首都的人相比,有种非常入世的生活态度,一种积极享受物质生活的热情,置身其中甚至给人一种田园的感觉。

这种感觉可以在露天咖啡座找到,也可以在Tapas餐馆吃到。

除此之外,还可以在无数小细节中捕捉到:市场里,果蔬不是按照种类而是按照色彩来布置的。

黄瓜旁边是荔枝,小红辣椒的左邻是香蕉,浓烈艳丽生机勃勃;而如果你足够细心,你会发现每个街口建筑上铺贴的一片片彩釉陶瓦路牌的图案都不一样,有时候是植物,有时候是和街道有些渊源的人物,很好玩。

午餐时间总是出奇地漫长,在当地人的眼里,这个时段拥有着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

不需要找什么高档餐厅,就随便在圣安娜广场找家露天咖啡座坐下来,几把靠椅围绕着一张小桌,阳光懒洋洋的,咖啡香气袅袅升起,一家子或是几个朋友同事就那么闲散地坐着,西班牙人的家庭观念和伙伴意识都很强,这一点跟咱们中国比较像。

他们热热闹闹地用带着韵律感的西语聊着天,弹珠音此起彼伏,嗓门都不低。

咖啡文化其实在西班牙由来已久,一度“阿尔卡拉街咖啡生活”还是一种社会形态的代名词,那时候在马德里的阿尔卡拉街上,斗牛士有自己的咖啡馆,知识分子有,诗人有,将军们也有。

直到今天马德里人的生活节奏似乎也并没有加快多少,难怪当地的朋友说很多公司都不得不以周薪制来约束员工,因为如果一次发很多薪水到了发薪日的第二天就没有人去上班了,有时甚至一个星期都请病假。

Tapas餐馆也是体验马德里“生活感”的好去处。

Tapas这种19世纪起源于安达卢西亚的小点心,最初是用来配雪利酒的小菜,西班牙人会在主餐之间吃点垫垫肚子,后来种类越衍越多,甚至已经“喧宾夺主”了。

在马德里跟在西班牙别的地方一样,晚饭九点吃算早的,而且一餐饭他们可以几家餐厅换着吃,因为每个餐厅拿手的Tapas也不一样,常见的品种有橄榄油蒜味虾、火腿、土豆芝士丸子、辣味章鱼、黑糖茄子等,味道多甜香火辣,或微咸极鲜。

在每一家也不多点,一个品种点个四分之一份,可以多要几样,价格并不贵(5-20欧元不等)。

Tapas餐馆都不算太大,但与亲密、随意的氛围正相配,食客们或站或立,手上端杯里奥哈葡萄酒,或是西班牙国酒Sangria(在红酒中加人当季水果,再混合雪碧、朗姆或柠檬汽水等勾兑而成),放松地大笑交谈,没有看到谁手机不离手地低着头。

经济危机?加泰罗尼亚独立?马德里人的脸上可绝无愁色,该喝酒喝酒,该看球看球,该跳舞跳舞。

艺术遍地仍有惊喜西班牙人天生具有艺术气质,这句话可不是凭空说的,达利、米罗、戈雅……西班牙艺术家的作品里总会让人体会到一种熟悉感,但又不失高贵。

马德里的黄金三角一—大气的普拉多、摩登的索菲亚以及清新的提森美术馆在艺术迷中那也是响当当的存在,关于三家这里我就不多说了。

让我觉得惊喜还有两处:小巧的索洛亚博物馆和远洋轮般复杂的马德里皇家歌剧院,一个美在幽静,一个趣在丰富,下面就分享给大家。

“光之画家”也是“宠妻狂魔”

小而美的索洛亚博物馆

索洛亚博物馆在马德里市中心的高级地段,四周有很多美丽的建筑物,应该还有个小学校,博物馆门前有漂亮的西班牙孩子三两走过。

门前的一条马路并非主干道,因此完全没有喧器吵闹的市声。

这个小小的博物馆过去是被称为“光之画家”的霍金·索洛亚的家和画室。

很奇怪,用中文搜索查不到这个画家特别详细的资料,但其实他是西班牙近代最成功的画家兼“宠妻狂魔”,很多画的主角都是他家境好人又美的老婆。

来这儿看画是一方面,还有个安达卢西亚风格的庭院也很值得一看,真的美,而且游客不多。

一走进庭院,那种质朴清幽、美得漫不经心的感觉让人很难想象是在马德里的市区。

下午空气微凉,几乎没什么人,拼贴瓷砖墙面斑驳得恰到好处,地面也拼有好看的小块瓷砖,橘子树和石榴树枝头坠着明黄和深红的果实,小喷泉快乐地喷着水花,池畔长凳上坐着一对手握在一起的老夫妇,太太一身浅蓝的套裙戴珍珠项链,老先生手杖靠在身边,礼帽平放在膝上……这么美的花园竟然是免费开放的。

不过要进入博物馆就需要买门票了。

博物馆里完整地保留了索洛亚的画作:壮实的公牛拖着破旧渔船在劲风中靠岸,提着装满鱼的篮子的妇人,少女白色裙子在风中飘扬,赤裸的男孩儿们趴在沙滩上欢笑。

而碧蓝明媚的大海是这一切永恒的背景,瓦伦西亚可以说是索洛亚一生的乡愁。

除了画作,在博物馆还能近距离看到画家用过的画具、原样保留的生活空间等,客厅有一盏当年从纽约运来的蒂芙尼吊灯,郁金香花苞形的灯盏在打开时仍有美妙的光晕。


标签:西班牙博物馆没有生活


最新推荐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