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笔记 > 正文

西巴布亚新几内亚 二是城市“贫民窟”的出现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11-25 05:58:37 分类:笔记 浏览:56


引言

20世纪,巴布亚新几内亚是如何实现国家独立的?除了文化之外,巴新人民对自己族群的高认同度还与传统社会的影响有关。

殖民者到来之前,巴新人民一直是生活在原始社会中,社会组织形式主要是以亲属关系为核心的氏族或由氏族组成的部落。

土地是人们生存和生活的基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秉承着互惠互利的原则。

一、缺乏统一的民族认同感

在政治方面,“大人物”是一个氏族或一个部落的领导者,但需要注意的是,“大人物”不是真正政治意义上的领导者,而是在人际关系中表现突出的人。

在原始社会中,人们因为互帮互助而产生的人情债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经常帮助他人的人会更容易得到别人的信赖和支持。

“大人物”就是在这种社会文化中产生的。

要想成为“大人物”,首先要具有一定的技能或品质。

如巫术、园艺技能或在战争中表现出的勇气,运用这些技能或品质帮助和感染氏族内的其他人,赢得别人的支持和拥护,形成以自己为中心的派系。

再通过婚姻或赠与钱物等形式,扩大自己的派系,从而成为一个氏族或部落的领导者。

“大人物”系统是个人充分利用社会关系,通过竞争的形式获得,以个人能力为支撑,以平等为基础的领导体系。

巴新的传统社会就是由大大小小的“大人物”系统构建起来的。

人们也会因为血缘和“大人物”的资源共享对所在氏族或部落更加忠诚。

随着殖民时代的到来,资本主义的入侵、西方教育的传入、新型政府形式的出现等因素。

尤其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精英阶层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大人物”系统,但并没有使“大人物”系统消失。

在现代政治中,“大人物”逐渐发展为商人或者政客,尤其是指向选民提供资源或者好处以维持自己领导地位的人。

无论是文化多样性还是“大人物”系统,都不是巴新所特有的,它们广泛存在于太平洋的美拉尼西亚地区。

美拉尼西亚拥有1319种语言,是世界上语言最密集的地区。

这些不同的语言分散于美拉尼西亚的各个地区,具有分裂性的特征,在加强种族认同的同时削弱了对民族国家的认同。

“大人物”系统主要存在于经济欠发达的美拉尼西亚西部地区,而美拉尼西亚东部地区。

如斐济和法属殖民地新喀里尼西亚,则以酋长制为主,等级制度更加严格,领导权力像金字塔结构。

此外,巴新国家边界的划定方式也与统一的民族认同感的形成有关。

在成为殖民者地之前,巴新的各个区域之间都是孤立和封闭的,各村社之间的交流是有限的。

殖民者到来之后,通过贸易等方式,打破了村社孤立的局面。

一个村社的交流范围从周边邻近的村社扩大到远距离的村社。

后来,为了殖民者方面统治,运用政治和经济手段强制性地划定了区域。

巴新国家的边界和领土也就在此基础上确定下来。

因此巴新领土范围的确定,并非出于人民意愿或者是自然因素的影响。

而是殖民者用殖民话语体系将巴新的亲属社会整合成一个整体。

1975年9月16日,巴新实现独立,摆脱了殖民地的身份,以独立国家的形象出现在世界舞台中。

虽然巴新从澳大利亚手中争取到了政治主权,但是国内形势依然紧张,经济发展难以提高,社会治理不容乐观。

从1906年巴布亚成为澳大利亚的属地到1914年德属新几内亚被澳大利亚接管,澳大利亚在巴布亚新几内亚统治了半个多世纪的时间。

在这么长时间的统治中,澳大利亚把自身的政治制度、文化理念等带到巴新。

但是澳大利亚的统治模式与巴新原有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方式出现了冲突。

再加上巴新在争取独立的过程中只重视了争取政治权力,忽视了社会和经济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因此在独立后,巴新国内面临着各方面的问题。

二、政治问题

巴布亚新几内亚是一个在地理、语言、族群上都非常分散的国家。

从政治地理来看,巴新人主要分为两支,一支是居住在南部和东南部的巴布亚人,另一支是居住在北部及其沿海岛屿的新几内亚人。

巴新境内拥有的820多种语言和800多个土著族群,在丰富民族多样性的同时,也给政治管理和发展带来了困难。

不同语言、不同种族的人对巴新要独立这件事情的反应不同,有人支持,但也有人担心自己会被新国家抛弃,担心自己在新国家的待遇。

比如巴布亚贝塞纳政党的领导人约瑟芬·阿拜贾要求建立一个独立的巴布亚,因为她担心若巴新独立,那么人口更密集、经济更发达的新几内亚将会成为国家的主导。

到那时巴布亚会成为其附庸。

这种分离主义运动倾向并不是在巴新独立前后突然出现的,而是在澳大利亚殖民统治时期就已经出现并发展。

其中最典型、发展最激烈的就是布干维尔地区的分离主义运动。

布干维尔分离主义运动由来已久。

早在殖民初期,受地理、传统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布干维尔地区的人民对澳大利亚的统治有所不满,分离萌芽就此诞生。

到20世纪60年代,潘古纳矿区的开采引发了自然资源、矿区收入和赔偿金分配不公的问题,布干维尔的分离运动就此开始发展起来。

20世纪60年代,澳大利亚在联合国敦促和国家压力下加快了巴新的非殖民化进程,但是仍然控制着对布干维尔矿产的勘探。

1963年,澳大利亚康锌公司被授予勘探包括潘古纳矿区在内的区域。

1964年,澳大利亚地质学家进入布干维尔开展矿业勘探活动,在此过程中发现了在中部地区潘古纳存在着一个巨大的铜金矿区。

这个矿区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露天铜金矿区,因在潘古纳发现,因此被命名为“潘古纳矿区”。

矿区勘探遭到了布干维尔人民的反对,但是澳大利亚在1967年依然与澳大利亚力拓公司签订了《布干维尔铜矿协定》,决定成立布干维尔铜矿有限公司,共同开发潘古纳矿区。

这一行为引起了布干维尔人民的强烈反对,1968年在莫尔兹比港布干维尔人会议上,蒙卡斯协会宣布成立,并呼吁就脱离巴新的问题进行公投。

1969年4月,CRA公司在向行政管理部门提交了最总的可行性研究之后,同意签署了《特别采矿租约》,并强制征收了阿拉瓦种植园。

布干维尔人民反对《特别采矿租约》,但没有成功。

于是,在同年7月,纳皮达科纳维图成立,支持布干维尔脱离巴新。

1970年,纳皮达科纳维图通过其刊物《布干维尔新闻》就布干维尔分离问题进行了非正式投票。

在此次投票中,有的民众强烈支持独立,尤其是靠近矿区的居民。

1972年4月,潘古纳矿区正式开始商业生产。

同年12月,两名布干维尔高级公务人员在高地地区发生车祸,一名小女孩被撞死,为了偿还小女孩的死,高地人将这两名公务人员打死。

这件事情进一步激起了布干维尔人民对其他种族的反感,大部分的布干维尔人民开始响应独立的呼吁。

1973年2月,利奥·汉内特成立了布干维尔特别政治委员会,为布干维尔成立省政府做准备。

同年7月,布干维尔特别政治委员会提出建立省政府的要求,此时,巴新政府意识到布干维尔想要分裂的决心。

在双方的谈判中,巴新政府作出了让步,同意布干维尔建立省政府。

1974年7月,布干维尔省政府成立。

1975年5月,布干维尔省政府投票决定脱离巴新,并决定采用“北所罗门共和国”作为独立后布干维尔的新名字。

同时,由于中央政府和布干维尔在财政问题上未达成一致,双方的谈判破裂。

在布干维尔内部达成一致后,谈判恢复。

同年7月,全国制宪会议同意索马雷从独立宪法中删除关于权力下放的所有决议,这引起了布干维尔人的不满。

紧接着,8月,布干维尔省议会宣布决定自9月1日起北所罗门共和国独立。

9月1日,布干维尔宣布独立,成立北所罗门共和国。

但这一独立事实并不被联合国所认可,次年巴新中央政府又重新控制了布干维尔地区。

此后,布干维尔就独立问题与巴新中央政府展开了漫长的斗争,在此期间甚至发生了数年的暴力与战争。

布干维尔分离主义运动的开展贯穿于巴新政治改革的全过程,成为了巴新争取非殖民化的不稳定因素。

直到巴新宣布独立,此问题也没有得到有效解决,这也为独立后巴新的国家治理带来了困难。

三、经济和社会问题

一直以来,巴新的人民都是生活在村庄之中,经济一直是自给自足。

但在澳大利亚统治之后,其经济逐渐转变为被外国投资控制的以原材料为基础的出口依赖型经济。

殖民时期巴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实质上是卫星城的经济发展,所有的出口工业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大量外国投资支持的飞地经济。

它们的增长都依赖于外国资金,各地经济之间不仅缺乏一体化,而且经济内部也缺乏一体化。

在货币部门中,68%的货币总额被外国个人或公司控制,仅澳大利亚人就控制了60%。

在涉及农业、林业、渔业的私人企业中,1971年至1972年间,澳大利亚企业贡献了总产值的三分之一。

就茶产业来说,澳大利亚人拥有的土地占全部种植面积的90%。

在制造业当中,在巴新经营的700多家工厂中,只有50家是巴新人经营的,并且都是小规模的工厂,其余的都由外国人经营。

而在商业领域,三家澳大利亚公司主导并在大部分地区垄断经营。

此外,澳大利亚人掌握了巴新85%的零售业,95%左右的旅游业及相关产业。

1971年,在已注册的2376家当地公司和572家外国公司中,澳大利亚个人或公司经营了其中的2500家左右的公司。

巴新的地方收入难以维持国家政府部门的运转和国家的财政预算,因此不得不求助其他国家的经济援助。

在新国家成立前期,巴新与澳大利亚就经济援助问题达成一致,澳大利亚的援助必须弥补公共支出和地方收入来源之间的差距。

1974年,澳大利亚总理惠特拉姆曾承诺,在1975年之后的三年内为巴新提供5亿美元用于国家发展和社会福利,巴布亚新几内亚将会成为澳大利亚对外援助的优先选择对象。

澳大利亚的经济援助包含三个部分,分别为对巴新预算的直接拨款、包含农业等广泛活动的特别拨款以及对特殊项目的援助。

大部分经济部门由外国人控制,严重依赖外国经济援助,本地土著居民的经济贡献值少,这些问题反映了巴新这个新国家在经济方面存在的严重问题。

要想实现经济的自力更生,巴新必须要充分利用自身经济资源,找准经济发展定位,制定科学合理的经济发展计划,逐步减少对外国的依赖。

巴新在独立后面临的最突出的社会问题是城镇化及其带来相关问题。

在外国人到来之前,巴新人民都是生活在村庄之中,没有哪一个部落或者是村庄实现统一。

外国人来了之后,为了自身生活方便,逐步建立起了城镇。

20世纪60年代之前,根据外国人制定的管理规定,没有工作许可证的巴新人不能在城镇居住。

但是随着巴新非殖民化过程的加快,经济活动被刺激。

人口流动政策也发生了变化,大量农村人口开始涌入城镇。

1966年,在2000多万的总人口中,只要不到5%的人居住在城镇,而到了1971年,城镇人口占到了全国总人口的10%。

城镇的承载力有限,其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无法满足这么多人的需要,因此出现了以下问题。

一是失业率上升。

1966年经济改革之后,城镇的就业环境宽松,缺少大量劳动力,大部分人都能够找到工作。

但到1971年时,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就业率也停止增长。

1974年,15到44岁的男性在城镇中的失业率高达27%。

二是城市“贫民窟”的出现。

大量的人口迁入城镇,给城镇的基础设施和服务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尤其是在住房方面。

而巴新的传统制度“万托克”更是加剧了这种压力。

“万托克”意为“说同一种语言的人”,是美拉尼西亚地区的一种传统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以部落为基础,围绕着部落和氏族成员的传统福利制度。

在巴新,这种制度逐渐演变为那些无法照顾自己的人的生活保障机制。

因为在这种制度下,拥有住房的居民必须要为来访的亲友提供食物和住处。

结果就会导致住所越来越拥挤,生活越来越拮据,进而导致住在某一个地区的人越来越贫穷,最终形成了城市“贫民窟”。

三是社会融合不融洽与犯罪率上升。

城镇没有发展之前,人们居住在村庄里。

具有共同语言,彼此之间都很熟悉,但是在城镇,同在一处的居民未必是使用统一语言或者是同一种族的人。

因此为了增强安全感,来自同一地区的人们会聚集在一起居住,逐渐形成了以种族划分的不同群体。

城市生活的压力以及对工作岗位的竞争会轻易地激起不同群体间的矛盾,发生暴力事件,甚至会发展为抢劫、赌博等犯罪行为,这严重危害了社会秩序,不利于国家的长期稳定发展。

从1962年的《福特报告》到1975年9月16日宣布独立,巴布亚新几内亚用了十三年的时间,从澳大利亚的殖民地变为一个独立国家。

巴新非殖民化成果的取得是多种因素综合的结果,二战后世界非殖民化运动浪潮、澳大利亚历届政府的推动以及巴新人民的争取等都促进了巴新的非殖民化进程。

虽然巴新成为了一个拥有主权的独立国家,但独立仅仅是政治方面。

巴新作为太平洋岛国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

其非殖民化结果和面临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太平洋岛国的非殖民化水平。

太平洋岛国拥有悠久的历史传统,丰富的海洋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但因自身经济发展水平低和西方文化冲击,各国尚未完全摆脱殖民宗主国的影响。

其非殖民化进程大多与巴新一样,只是停留在政治层面。

一直以来,因为太平洋岛国的丰富资源和地理位置,各大国为该地区提供了种类多样的援助。

尤其是近几年,世界各大国加大了对太平洋岛国的战略投入。

这些援助帮助岛国发展了经济,但也削弱了岛国的自主权,不利于其实现真正的非殖民化。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政治独立和经济独立是缺一不可的,政治独立是国家经济发展和繁荣的前提和根本保障,经济独立可以为国家政治稳定提供物质基础。

在政治独立后的发展中,巴新国内经济严重依赖外援,多次经历政局变动。

因此,1975年的巴新只是实现了国家的部分独立,完成了非殖民化的第一步。

实践表明,巴新要想实现独立发展,摆脱殖民遗留,光有政治独立是不够的,还需要经济独立,发展自力更生的经济,掌握经济的实质控制权。

结语


标签:独立澳大利亚国家殖民


最新推荐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