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活 > 正文

金成柱 决定趁敌防守松驰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11-24 07:48:58 分类:生活 浏览:62


各位老铁,提到东北抗联历史,有两支特别的队伍总是让人记忆深刻,一支是由朝鲜进步民众组成的抗日武装,一支是由杨靖宇建立起来的少年铁血营。

1932年春,朝鲜进步人士金成柱受东满特委派遣到安图县创建了安图游击队,队员除了一些是当地的朝鲜族战士外,还有一些来源于从朝鲜过来的民众。

这些人怀着对日军的刻骨仇恨,作战勇敢,忠于职守,很快就成为了东北抗联队伍里的骨干力量。

安图游击队成立不久,这支队伍就与从宁安过来的游击队一起并入汪清游击大队,金成柱任大队政委。

东北人民革命军2军独立师成立后,汪清游击大队改为第三团,金成柱任三团政委,1935年5月30日,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宣布成军,第三团改为第三师(后改为第6师),金成柱被任命为师长(后改名为金日成)。

1938年,金日成被任命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第二方面军指挥。

1941年,在日本关东军重兵围剿下,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损失惨重,部队缩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一支队,金日成任支队长,同年他率部撤往苏联境内。

1942年,金日成被任命为东北抗日联军教导旅(又称苏联第二远东方面军第88步兵侦查旅)第一营上尉营长。

二战结束后,他率部返回朝鲜。

抗联一路军

很多人有疑问,一个朝鲜人,怎么会成为东北抗日联军的将领呢?

金日成在自述中解答了这一问题。

金日成本名金成柱,曾用名金一星,在抗日战争中改名金日成。

他1912年4月15日出生于平壤万景台,1925年随父移居中国,后进入吉林市毓文中学学习。

从小就立志报国,并加入到进步组织。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金日成加入中国抗日武装,并于1932年在吉林安图县明月沟创建了安图县抗日游击队,自己担任队长,从此成为东北抗日联军中的一员。

在抗联对日斗争中,金日成领导的这支队伍大部分是朝鲜战士,由于其身份的特殊性,他们作战的区间也较其它抗联部队宽泛一些,除了在中国境内对日作战外,他们还经常深入到朝鲜境内打击日军。

1937年6月4日发生在朝鲜境内的普天堡战斗就是他们打响的。

除此之外,这支部队还擅长打游击战打伏击战,有名的老黑山伏击战就是金日成领导打的。

1935年6月10日,第3团政委金日成、第4团团长侯国忠各抽一部兵力决定拔掉日伪老黑山据点这个钉子。

傍晚时分,他二人先实地侦察了地形、轻视革命军之机,在老黑山西面十公里的头道沟打一场伏击战。

金日成负责埋伏在南北两侧山上,侯国忠则负责诱敌深入到伏击圈。

抗联军帽

这场战斗仅用了不到半个小时,但取得的胜利却不小。

共打伤敌人一百多人,缴获迫击炮一门,重机枪一挺,步枪一百多支,战马八匹以及一大批军需物资,尤其是打通了第2军与第5 军会师的通道。

1940年2月23日,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杨靖宇在吉林濛江三道崴子壮烈殉国。

时任第二方面军总指挥的金日成,在大马鹿沟对日军发起了一场伏击战斗,这场被日军称为“打疯了”的战斗,根据日方《满洲国警察小史》记载,这一天,间岛省警政长前田武市率领的日本军警混合讨伐队进至大马鹿沟,遭到一支抗联部队的伏击。

此时,日军组织的联合大讨伐正在顶峰,抗日武装遭到极大的困难。

而这支抗联部队却以凶狠刁钻的作战风格在大马鹿沟包围了前田,并在连续的攻击中给敌造成重大伤亡。

日军指挥官前田武市在要求谈判不成后绝望战死,所部全歼。

在东北抗联队伍里,除了金日成带领的这支朝鲜抗日武装外,还有一支让日军闻风丧胆的东北抗联少年营,也是一支传奇的队伍。

那么,这支队伍是如何建立的呢?

少年营战士李敏

实际上,东北抗联队伍里的少年营应该分为三个阶段来划分,第一阶段是1933年杨靖宇组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1 军第1 独立师时,即按照1.26指示精神,建立广大的抗战联盟,除了与山林队和当地一些抗日武装建立联系外,也成立了一支由烈士遗孤和当地农民孩子组成的少年营,当时的目的就是培养人才,少年营的主要任务也只是学习和训练,平时也执行一些站岗和放哨的任务,并没太多的参加战斗,但这支队伍随着第1 军的建立,直接划归独立1师程斌代管,1938年,程斌投敌叛变,1 师遭受严重损失,1军也遭到日军疯狂打击,少年营也随之解散。

第二阶段是到了1938年底,在日伪军的不断围剿下,东北抗联的处境越发艰难,不断减员。

为培养后备干部,东北抗联第1路军总司令杨靖宇将各连的少年战士集中起来,重新组建了一支“少年铁血队”,寓意小小少年英勇坚强,不怕牺牲。

“少年铁血队”下辖3个班,有50余人,其中最大的18岁,最小的14岁。

这些小战士每人都配有缴获的三八式马枪和刺刀,其他装备与成年战士一样。

1939年3月中旬,杨靖宇率东北抗联第1路军警卫旅、“少年铁血队”和第2军第4师攻打完桦甸县木箕河林场后,随即挥师南下,进至敦化县大蒲柴河镇附近。

经侦察,杨靖宇将作战目标聚焦在大蒲柴河伪警察署上。

4月7 日,杨靖宇亲自作了战斗部署,决定当夜发起进攻。

尚未参加过攻坚战的“少年铁血队”这次终于如愿以偿,与第4师一部担负强攻伪警察署的重任。

从这次战斗以后,少年营一直活跃在东北白山黑水之间,给日军以沉重打击,他们经常化装侦察、神出鬼没,多次完成了杨靖宇交给的作战任务。

即使到了杨靖宇牺牲以后,这支少年铁血队仍然坚持战斗到最后,在抗联历史上留下了浓浓的一笔。

抗战中的小战士

第三阶段是,除了“少年铁血队”,赵尚志领导的东北抗联第3军还有支“少年连”。

该连组建于1934年,下辖3个排,有100余人。

小战士们最大的20岁,最小的15岁,都是贫苦农民的子弟,勇敢顽强,朝气蓬勃。

当时,抗联队伍力量薄弱,面对处于绝对优势的强敌,只能游击作战。

长途奔袭是家常便饭,有时会连续几昼夜急行军,加上缺衣少食,条件十分艰苦。

很多小战士脚上磨起了水泡,但他们没有喊一声苦,喊一声累,更没有一个人掉队。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文系作者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今天的《岛主说事》就分享到这里,请关注作者百家号了解其它内容。


标签:东北


最新推荐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