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笔记 > 正文

心理学与生活论文 在心理学教学中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11-24 07:16:59 分类:笔记 浏览:147


  心理学与生活论文篇1

  生态危机是全球性的,是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共同面临的问题。解决生态危机问题必须采取全球性的视角,需要不同学科的共同努力。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生态与环境问题也日趋严重。建设美丽中国,创建生态文明,不仅是政府的责任,也是心理学家的责任。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第二届全国生态与环境心理学大会于2013年10月19-20日在北京林业大学成功召开。本次会议的主题是“美丽中国——心理学的贡献”。大会围绕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探讨各个心理学领域如何对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作出贡献。

  本次大会的主办方是中国社会心理学会生态与环境心理学专业委员会(筹),承办方是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协办方是北京心理学会与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会议主席是北京大学心理学系的苏彦捷教授,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心理学系的吴建平副教授担任执行主席。国内多位生态与环境心理学领域的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大会。中国社会心理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杨宜音教授,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严耕教授出席了本次会议并为大会致辞。在为期两天的会议中,与会代表就生态与环境心理学的诸多研究领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一、关于生态环境问题与人类行为的研究

  生态环境问题不仅仅是环境本身的问题,也不单纯是技术的问题。生态危机的首要原因是人类的行为。关于人类行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这一研究主题,与会代表从不同学科进行了广泛的交流。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王晓毅作了“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研究”的主题报告,指出农村环境问题主要集中在三个层面:生态环境的退化;农业生产方式和农民生活方式转变所带来的农村污染物的增加;外来污染物对农村环境的影响。农村环境的恶化已经严重地威胁到中国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在农村地区造成了新的贫困,并引发了许多社会矛盾。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王俊秀作了“汽车使用与环境保护”的大会主题发言,通过对2012年中国汽车社会调查数据的分析,考察了环境状况评价、环境风险的接受程度等因素对汽车使用的影响,指出汽车的使用是一个受多因素影响的行为。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周绍杰等就“第二十一次‘地球环境和人类生存问题的问卷调查’”作了大会主题发言。本次问卷调查的对象来自世界各地,调查主要发现:第一,今年环境危机时钟是9:01,与2009年的时间相比减少了22分钟,同时也是自2009年以来连续三年时钟后退。第二,在各类环境问题中,“气候变化”是在环境条件类别排名前三位中的首位。第三,总体来说,82%的受访者认为解决环境问题最主要的障碍是“追求利润(人类欲望)”。

  北京林业大学人文学院心理学系苏丹和王明怡对新生态范式量表(儿童版)进行了修订,量表分为四个部分:自然的权利、人类行为结果、对人类行为态度、人类免责主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刘贤伟等报告了“环境关心与亲环境行为”的研究,检验了大学生环境关心、环境心理控制源和亲环境行为的关系。

  二、关于生态视阈中的心理学研究

  生态运动的兴起影响了各个学科的建构,在生态视阈中对心理学进行研究成为学科发展的新潮流。关于这一主题,与会代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北京林业大学人文学院心理学系吴建平作了“心理学与可持续性发展”的报告,提出大学教育理念的根本性转变在于:生态理念应当成为所有课程、所有项目、所有职业的基础指导思想。作为一门可持续性发展科学,心理学在减少人们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方面应该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新兴的保护心理学正在成为一个重要的跨学科行为研究。如果未来的几代人想要在这个地球上生存,人们就必然需要健康的心理来帮助他们改变行为、思想、情感和价值观。如何维持地球上无数的生命形式,可以成为心理学的核心问题。

  北京林业大学人文学院心理学系訾非提交的会议论文《走向生态主义的心理学》,回顾了心理学的发展历史,指出一种新的心理学研究视角、范式和学术氛围正在形成之中,是心理学的一场新革命,可称为心理学的“生态主义运动”(ecologistic movement)。心理学研究需要从“物理学隐喻”向“生态学隐喻”转变。这场重大变化也意味着心理学界必须能够包容传统与新生的研究范式,兼容科学心理学与人文取向的心理学,承认在探究心理现象的不同层面与不同子系统时应该采用与之相宜的研究方法,从而催生出更好的学术生态环境。如此一来,所谓心理学的生态主义运动就不仅仅局限于学术理论本身,而是扩展到新学术氛围的建构了。

  北京林业大学人文学院心理学系李明作了“天人之际:人文生态视阈中的心理科学”的大会主题报告。报告指出,原本作为生物学分支的生态学业已取得长足的发展,其影响力已经远远超出了“生物之间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系统研究”,以将人类作为“一个特殊的生物群落”来探讨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的“人类生态学”为过渡,进而形成了将人类文化和心理视为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核心中介变量来探究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建构作用的庞大学科群。这个学科群被称为“人文生态学”。从人文生态学开始,“生态”理念已经超越了学科限制,成为指导学科群的元理论。从这个元理论角度审视心理学,可以看到当前心理科学的诸多贡献和未来发展的潜力:第一,作为人类思维与行为的实证科学,心理学将成为人文生态研究的重要基础;第二,心理科学将成为解决当前人类面临的诸多关键问题的重要途径;第三,心理科学将成为诸多学科之间融合的桥梁;第四,心理科学将成为未来生命伦理的重要指导;第五,心理科学将为新的健康观念提供支撑。

  北京林业大学人文学院心理学系王广新作了“主观我与生态我:对立与融合”的报告,提出生态我是未来自我发展的方向,然而应该看到,从小我即生态意识尚且薄弱的主观我进化到生态自我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人类自身的需要必将使得主观我与生态自我之间处于对立姿态。经济发展至上主义、环境利己主义、享乐主义消费、环境漠视行为、炫耀性消费与过度消费、生态小我观等都会阻碍生态自我的建构。而人口的继续膨胀与爆炸造成的巨大环境需求,会造成主观我与生态自我对立的进一步加剧。建构主观小我与生态大自我的融合渠道是:倡导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重,倡导环境关心、教育与培养环境意识,倡导节俭之风,倡导全球化的大生态观,进一步提倡计划生育,减少人口增长带来的环境压力。

  三、关于生态环境与心理健康研究

  关于生态环境与心理健康的研究,与会代表进行了相关的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北京林业大学人文学院心理学系朱建军作了“利用环境促进心理健康”的大会主题报告,提出环境设置是促进心理健康的一个有用的方式。在心理咨询中,可以针对不同的心理障碍类型,设置不同的环境,比如对抑郁症有缓解作用的环境,对恐怖症有治疗作用的环境,虚拟环境也可以起到相应的作用。他还进一步提出,心理咨询中心环境的设置如何能尽量对各种来访者都有益,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天津体育学院健康与运动科学系张连成提交的会议论文《锻炼环境对锻炼心理效益的影响:来自生态心理学的解释》指出,生态化运动是一种心理学研究方法论的发展运动,锻炼心理学领域受到生态运动的影响,表现出锻炼行为研究中的生态化取向,锻炼环境与锻炼行为对心理健康起着协同作用。

  云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尹可丽等报告了“气候变化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经历气候干旱事件的昆明大学生对干旱的情绪体验及应对方式”等研究。研究表明,经历干旱对大学生的情绪体验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大学生在应对气候干旱带来的负性情绪时,采用的应对方式主要是合理宣泄、转移注意力、理性调节、寻求社会支持、暗示调节等。

  中华女子学院儿童发展与教育学院心理学系池丽萍作了“自然环境的情绪和注意恢复功能:地方依恋的作用”的报告,研究发现环境对个体的恢复性作用受到个体与环境存在的情感联系的影响,只有那些个体依恋的环境才具有注意恢复和启动情绪的作用。

  北京林业大学人文学院心理学系叶柳红等对博物馆复愈性量表进行了中文版的修订,能够作为测量博物馆复愈性作用的有效工具。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张帆等对什么样的教室环境更适于学生注意力恢复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有自然元素的教室比普通教室对学生的复愈性高,学校可以通过将自然元素引入教室而让教室环境更美好。

  四、关于生态心理治疗研究

  关于生态心理治疗研究,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部队管理系张桂赫作了“医易心理治疗方法论和方法模型”的报告。他立足于周易与中医交融的文化背景,借助西方心理学生态自我的理念,探讨了医易心理治疗可能的理论基础,并尝试提出了医易心理治疗的方法论和方法模型。

  北京林业大学人文学院心理学系温娟等提交了会议论文《生态心理学对心理咨询的启示》,提出心理咨询的对象应该是来访者的整个心理系统;心理系统中最重要的是心理动力,而以生态学的观点来看,应该有一套复杂的动力系统来支持心理系统的运转;心理系统中个体心理所依存的就是心理环境,心理环境包括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心理健康就是维持心理系统的平衡,保持其动态的运转,但与长期稳定的生态系统不同的是,心理系统还需保持恰当的纵向发展以适应环境,使心理系统的运转达到最优的状态;进行心理咨询时,最重要的是对来访者心理系统的整体评估。

  聊城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赵富才等报告了“自我接纳团体辅导缓解贫困大学生心理压力的研究”,探讨了团体辅导对缓解贫困大学生心理压力的干预效果。北京林业大学人文学院心理学系赵爽以生理—心理—社会—生态的整体论模型为基础,对大学生压力水平与社会网络构建的相互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

  此外,北京林业大学人文学院心理学系丁佳丽、杨智辉也作了会议报告。与会代表还探讨了老子“无为”思想对心理咨询领域的贡献,阐释了“无为”思想的内涵及其与不同心理疗法的联系,并对道家价值观量表进行了初步编制。

  五、关于交叉学科对生态与环境心理问题的探讨

  北京林业大学人文学院心理学系吴宝沛提交的会议论文《进化环境与当代环境》认为,进化环境可以从两个角度进行理解。当代环境与进化环境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处。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生活在陌生的城市里,而不是跟他们的父母兄弟生活在一起,现代传媒和互联网也拉近了世界各地之间的物理距离,而两种环境之间的差异,意味着在石器时代进化而来的大脑或心理未必会产生适应的结果,这种当代环境特征给人类带来的挑战需要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讨。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张祖群提交的会议论文《岜沙苗民的文化特质:基于地方性知识的解读》,借鉴格尔茨的“文化—解释”逻辑,用实地考察的方法书写了岜沙苗民的文化特质民族志。岜沙苗民奉行“人树一体”的朴素自然观,最大程度地便利自己取得资源利用的最大效用。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心理学系付桂芳报告了“农民工内隐社会态度的实验研究”,对农民工的心态变迁及其与城市居民的心理融合问题进行了探讨。北京林业大学人文学院心理学系尹佳骏等报告了“在京少数民族大学生城市认同与社会适应水平研究”,认为在北京学习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适应和城市认同状况随着年级的上升而逐年提高,城市认同和社会适应呈正相关。

  曲阜师范大学苏金龙、杨昭宁等报告了“生理温暖同人际温暖的联系”,认为生理温暖与人际温暖虽然看似属于两个不同领域,二者却存在一定的联系:生理温暖可以促进人际温暖,而人际温暖同样可以改变个体对温度的知觉;同时二者还存在相互补充的关系。曲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王凡基于CNKI文献计量学分析,报告了“2000-2012年我国环境心理学的研究现状”,指出环境心理学论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尤其是自2005年后上升趋势更加明显。

  本次会议还通报了全国生态与环境心理学大会举办的历程,特别是中国社会心理学会生态与环境心理学专业委员会筹办的过程。借助于这一平台进一步推动中国生态与环境心理学的发展,标志着我国生态与环境心理学研究团队的初步形成。

  心理学与生活论文篇2

  当前,社会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人们在享受物质的同时却也面临着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的影响。健康的心理,实现人们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而在生活中掌握一定的健康心理学知识,不仅提高人们的工作学习效率,还将有效提高生活质量。本篇论文简单概括了心理健康出现的背景,又主要从身心健康、人的潜能、人际关系以及事业发展等多个方面论述了心理健康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及作用。

  【关键词】

  心理学;心理健康;生活质量;影响及作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健康的要求也逐渐提高,为满足时代的需求,帮助人们更好的适应这个快速发展变化的社会,健康心理学随之而出现。健康的心理表现的是一种持续、乐观、积极向上的心理状况,在这种健康心理的影响下,人们能够更好的适应外界,并充分发挥自我潜力。但是长期发展以来,人们并没有充分重视心理健康,对心理健康概念的理解较为片面。不过,近年来,健康心理越来越受关注。心理健康在保证人类健康的同时,对提高生活质量也起到显著作用和重要意义。

  1 心理健康出现的社会背景

  近年来,心理学知识随着中国经济水平的提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人们的生活中不断得到普及,大家对心理学的认同度也逐渐得到提高。人们对自身认识,对心理健康的认识都得到长足发展。只有生理与心理都健康,并且与社会发展协调统一,这样的健康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健康。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社会压力越来越大,精神的欠缺及人情的冷漠,也致使心理发病率严重,人们生活中物质与精神严重失调,随之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疾病。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掌握一定的健康心理学知识,以满足和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

  2 心理健康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及作用

  心理健康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及作用,我们主要从对人们的身心健康、人的潜能、人际关系以及事业发展等方面的影响进行论述。

  2.1 对身心健康的影响

  健康心理学知识有助于人们保持身心全面健康发展。在当前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快节奏的生活让人们的心理上承受着来自学习、生活、工作各个方面的压力。学生因为压力无法正常学习和完成学业,而工作者则无法有效的完成工作任务,严重者甚至不能过正常的生活。所以,面对巨大的生活压力,现代人如果不学会和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对自己的心理及时调整,那么很容易就导致心理疾病的发生,影响到身心的健康成长和发展。特别是在当前“亚健康”在全球范围及其严峻的形式下,对于保持人们身心健康提供重要保证的就是健康心理学知识。

  2.2 对人的潜能的影响

  劳动创造了人们生存与发展所需的一切物质,满足生活所需。一个人在劳动中,创造越多的物质文化财务,那么这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也就越大,其得到的尊重也就越多。经过现代心理学研究得出,人的心理因素影响着个人的创造性,也决定着人的潜在能力的发挥。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对心理潜在能力能充分发挥,其工作效率与学习成绩也必然在心理不健康者之上,而其对社会所做的贡献也最大。心理健康的人具有坚强、乐观等优秀品质,能够在困境与挫败中成长,激发和挖掘出潜在的能力,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变化,提高自身的物质生活水平。

  2.3 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健康的心理对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在社会生产、社会发展中,人际关系必不可少。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本质就是心理关系,其属于人们之间心理距离的一个真实反映。研究表明,人在集体中深受欢迎的个性品质,与心理健康的标准保持一致。相反在集体中受到排斥的个性品质,也与心理健康标准相悖。由此可见,人的心理健康程度直接影响到人际关系。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他与他人相处融洽和谐,其人际关系就好。同时,他本身的个性在这种和谐的人际关系中,也不断完善和变得越来越成熟。总之,健康的心理是提高生活质量和品质的重要前提。健康的心理标准为,正常的智力状况、情绪稳定和积极乐观、意志力坚强具有良好的克制力,再就是协调和谐的人际关系及良好适度的反应能力。此外,正常健康的心理,还表现为行为与年龄的相符。

  2.4 对事业发展的影响

  高智商并不等同于高成就,一个智力高学习好的人,并不一定能够在进入社会后作出一番成绩。这主要和人的健康心理有着紧密的关系。研究表明,人的成功只有20%受智力因素影响,而其他80%则受到了其他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则主要指的是心里因素中的调节情绪的能力、自信心与意志力等。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来说,自信心与积极乐观的态度,再就是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这些个人因素都影响到了这个人在自我认识、自我控制等方面的表现。一个人能否正常开展工作,人际关系存在缺陷的影响要比技术能力的影响严重。因而事实证明,一个人的事业发展成功与否,与其掌握和运用健康心理学知识有着紧密的关系,只有通过健康的心理调节情绪,培养自信心,建立良好人际关系,有效的保证事业的成功发展。

  总之,一个人只有处于全面的健康状态中,才能更好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保证生活质量和生活品质的有效提高。

  3 如何拥有健康的心理

  拥有健康心理,掌握健康心理学知识,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以积极乐观的态度看待生活,对事物一分为二,对好的方面强调的同时,也要坦然面对不好的一面,一个人在有积极心态的同时,也不否认消极因素,那么在恶劣的情境局势中也能够寻求好的办法解决问题。

  建立健康的心理,要彻底将与过去失败有牵连的经验,消除那些影响决策的不良因素;建立自我目标,并持之以恒的去做去实现;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用于面对挫败和困难;要多参加活动,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4 结论

  本篇论文通过具体论述健康的心理对于人们生活、学习以及工作中方方面面的影响,指出了心理健康对人们的生活质量的重要影响和作用。因此,要实现健康快乐的生活与工作,提高物质生活水平,保证身心的健康全面发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及掌握一定的健康心理知识极其有必要。

  【参考文献】

  [1]孙兴玲.《浅谈心理健康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护理研究.2001年第15期

  [2]王沛.《社会认知心理学[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3][美]查理德?格里格,菲利普?津巴多 著.王垒,王,等译.心理学与生活(第16版)[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年

  [4]贾启艾.人际沟通(第2版)[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

  [5]黄志雄.《心理学与生活质量关系的浅析》.民营科技.2012年第2期

  【作者简介】

  心理学与生活论文篇3

  关键词:华人本土心理学;儒家关系主义;自我曼陀罗模型;多重哲学典范;批判实在论

  中图分类号:B84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184(2014)01-0007-04

  2013年12月6日,中国社会心理学会文化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在武汉宣布成立。我以《心理学发展的第三波》为题,在开幕式上作主题演讲,当天晚上又主持了三个小时的工作坊,说明如何克服本土心理学发展的五大难题。

  1.两种心理学

  在我看来,中国心理学会文化心理学分组的成立,不论对中国心理学或世界心理学未来的发展,都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我从二十世纪八十年身于心理学本土化运动以来,便一直认为:发展本土心理学最重要的意义,在于解决西方心理学悬而未解的一项难题。1879年,冯特(Wilhelm Wundt,1832~1920)在德国莱比锡设立第一个心理学研究室,开始用“科学方法”研究基本认知功能,而成为“科学心理学之父”。他很清楚地了解到这种研究方法的局限,所以在出版自己的研究成果时,冠以《生理心理学原理》之名(Wundt,1874/1904)。为了要研究“人类智力与创造的高级形式”,他又以历史学的方法,研究有关文化议题,出版了二十卷的《民族心理学》(Volkerpsychogie)(Wundt,1916)。

  在“科学心理学”创立后不久,深受西方思潮影响的苏联心理学者Lev Vygotsky(1896~1934),为了区分人类与其它动物在种族发生学上的不同,而在1927年区分“基本”与“高等”心理历程的差异。接着,他又根据狄泰尔(Dilthey)和缪斯特堡(Munsterberg)在“自然的解释”和“人类行动的理解”之间所作的区分,将心理学区分为两种:“因果心理学”(causal psychology)是一种探讨因果关系的自然科学;“意图心理学”(intentional psychology)则是以探讨人类意图为主要内容的“灵性心理学”(spiritualistic psychology)(Vygotsky,1927)。

  2.心理学发展的典范转移

  从西方本土心理学史的宏观角度来看,心理学的发展经历过三次大的典范移转:行为主义以实证主义强调的实证研究作为基础;认知心理学以后实证主义的先验理念论作为基础;本土心理学则是以批判实在论主张的先验实在论作为基础。在全球化时代,发展本土心理学的目的,是要依照文化心理学“一种心智,多种心态”的原则(Shweder et al.,1998),建构既能反映人类共同心智(universal mind),又能说明特定文化中人们心态(mentalities inparticular cultures)的“含摄文化的理论”(cultureinclusive theories),克服西方心理学之父Wilhelm Wundt(1832~1920)未能以科学方法研究文化的难题,并整合Vygotsky(1896~1934)所主张的“意图心理学”(intentional psychology)和“科学心理学”(causal psychology)。

  3.儒家关系主义

  从2000年元月起,我开始担任教育部“华人本土心理学研究追求卓越计划”主持人。基于上述信念,在执行卓越计划的八年期间,一面思考跟心理学本土化有关的各项问题,一面撰写论文,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该项计划于2008年初结束之后,我又整合相关的研究成果,撰成《儒家关系主义:哲学反思、理论建构与实征研究》一书,2009年出版。

  该书特别区分科学微世界与生活世界的差异,借以强调理论建构对心理学本土化运动的重要性。然后根据文化心理学“一种心智,多种心态”的原则(Shweder et al.,1998),主张本土心理学的认识论的目标是要建构一系列的理论,它们不仅能够呈现人类普遍的心智,而且可以呈现某一社会中人们的特殊心态。基于这个前提,我在书中说明如何建构可以代表社会互动的普世心智的人情与面子理论模型,然后以此作为基础,分析儒家思想的内在结构,并从西方伦理观点,探讨儒家伦理的属性。这本书的其它章节并以关系主义作为预设,用“多重哲学典范”(multiple philosophical paradigms),针对儒家社会中的社会交换、面子概念、成就动机、组织行为与冲突解决,建构了一系列的理论,来整合相关的实证研究成果。

  4.心理学的科学革命

  2010年7月23至27日,“亚洲本土及文化心理学会”(Asian Association of Indigenous and Cultural Psychology)在印度尼西亚日惹的Gadjah Mada University宣布成立,并召开第一届国际会议。我被推选为会长,并发表主题演讲指出:西方心理学者已公开承认:当前西方的心理学理论,是以来自西方(Western)、高教育水平(Educated)、工业化(industrialized)、富裕(Rich)和发达(Developed)社会的(WEIRD)样本作为基础,而建构出来的。由于以个人主义作为预设的西方心理学理论过于“怪异”,不适用于非西方国家。亚洲本土及文化心理学会的主要使命,就是以“关系主义”作为预设,建构一系列的理论,对西方心理学发动“科学革命”,取代西方“怪异的”心理学理论,来解决本土社会的问题。我一向认为:要为本土心理学的发展奠立扎实的基础,必须先建构有关“自我”及“关系”的两种普世性理论。在该次会议之后,我又提出自我的曼陀罗模型(Hwang,2011a),并在2011年出版《心理学的科学革命方案》一书(黄光国,2011a)说明其学术主张。

  不论是以自我的曼陀罗模型提倡《心理学的科学革命方案》,或是以人情与面子的理论模型,建构《儒家关系主义》的理论系列,都是依循文化心理学“一种心智,多种心态”的原则而进行的学术工程。前者是以普世性的自我的曼陀罗模型作为基础,后者则是以普世性的人情与面子的理论模型作为基础,一在讲“自我”,一在讲“关系”,这两本书的完成,本土心理学的发展基础,已经粲然大备。

  这两本书出版之后,我跟瑞典学者Carl M.All-wood之间,展开了一场长达三年有余的国际辩论。Allwood原本是瑞典伦德大学(Lund University)的教授,后来转到哥登堡大学(Gothenburg University)任教。

  5.呼唤科学革命

  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世界上许多不同的地区和国家,包括台湾、菲律宾、印度、韩国、日本、香港等,都有人在从事本土心理学的研究工作。Allwood曾经和加拿大著名的本土心理学者John W.Berry一起对世界各地的本土心理学现况作过调查(Mlwood&Berry,2006),事后他写了一篇论文,题为《论本土心理学的基础》(Mlwood,2011a),批评本土心理学者所用的文化概念相当“抽象”而且指称“有限实体”(delimited entity),这种过度“本质化”而且“物化”(essentialized and reified)的作法不仅有些老旧(somewhat old-fashioned),而且太受早期社会人类学著作的影响。这篇在一本国际专业期刊《社会知识学》(Soci~Epistemology)之上,我看到这篇论文后,认为:它谈到了本土心理学发展的关键问题,因此邀请James Liu与我一起分别各写一篇论文予以反驳。

  我的论文题目是:《本土心理学中文化的具体化:成就或错误?》(Hwang,2011)。文中指出:All-wood和Berry(2006)在他们对全世界本土心理学者所作的调查报告中也承认:西方的主流心理学者也是一种本土心理学。因此西方心理学中的理论建构也蕴涵了某种文化的具体化。如果非西方国家的本土心理学者能够针对自己的文化建构理论,为什么把西方个人主义的文化具体化对心理学的进步是一种成就,本土心理学者将非西方文化具体化,反倒变成了一种错误?

  该刊主编Collier看到这篇论文之后大感兴趣,立刻请他的两位博士后研究生Martin Evenden(在台湾)和Gregory Sans~om(在墨西哥)对我的学术论点进行专访。这篇专访以《呼唤心理学的科学革命》为题,刊登在2011年四月出版的《社会知识学》之上(Evenden&Sanstrom,2011)。

  6.批判实在论

  这一次的访问,使我注意到:在近代西方哲学中,对于整合自然及社会科学思考最为深入的哲学派别,为“批判实在论”(critical realism)。其创始人Roy Bhaskar(1944~)出生于伦敦,父亲为印度人,母亲为英国人,受英国教育,长大后进入英国牛津巴里奥学院(Balliol College),攻读哲学、政治与经济。博士论文研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理论,因而开始思考科学哲学的问题。

  他的哲学在其早期著作《一个实在论者的科学观》中称为“先验实在论”(transcendental realism)(Bhaskar,1975);在《自然主义之可能性》中又改为“批判自然主义”(critical naturalism)(Bhaskar,1979),后来因为他既反对实证主义,又拒绝“后现代”的挑战,但却深受法兰克福学派的影响,主张理性科学及哲学的解放潜能,所以接受别人的建议,而改称“批判实在论”(critical realism)。

  “批判实在论”的科学哲学对于本土社会科学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跟我所主张的多重哲学典范结合,可以作为本土心理学发展的基础。凶此,我决定改写《社会科学的理路》,增加“批判实在论”,及“多重哲学典范”两章,具体说明:“批判实在论”和“多重哲学典范”相互结合,如何克服本土心理学所面临的各项难题,并于2013年出版该书第三版(黄光国,2013)。

  7.含摄文化的理论

  美国心理学会知道我的学术主张后,极感兴趣,于2010年12月组成“本土心理学推广小组”(Task Force for Promoting IP),由Louise Sundararajen担任召集人,吸引了世界各国心理学者参加。

  2011年8月4~7日,美国心理学会在Washington,D.C.开会,“本土心理学推广小组”以“重新认识世界与文化:全球化时代的本土心理学”(Reclaiming World&Culture:Indigenous Psychology in the Globalizing Era)为题,组织了一项研讨会,我宣读的论文题目为Linking science to culture:Challenges to psychologists。在这篇论文中,我很清楚地指出:发展本土心理学的目的,是要依照文化心理学“一种心智,多种心态”的原则(Shweder et al.,1998),建构“含摄文化的理论”,一方面说明人类普遍心智,一方面说明特定文化中人们特殊心态,以解决现代心理学之父冯特Wilhelm Wundt(1832~1920)未能以科学方法研究文化所遗留下来的后遗症。

  8.多重哲学典范

  这篇论文刊出之后(Hwang,2013a),Allwood(2013a)认为兹事体大,立即写了一篇长文,针对我的学术主张提出一系列的问题,投给该刊。我立即写了一篇《以多重哲学典范建构含摄文化的理论》(Hwang,2013b),针对他所提出的十九项问题,一一作答。

  我原先以为:如此巨细靡遗地回答他所提出的每一个问题,这场辩论应当可以告一段落了。不料他仍不死心,又写了一篇论文题为《论本土心理学中经验取向之文化概念之优点》,说明他的学术主张(Allwood,2013b)。我细读之下,发现他对科学哲学的观念仍然停留在实证主义的经验研究层次,因此以《科学作为文化中有深层结构的一种文化:跨越心理学里的实征研究》为题,引用“批判实在论”的观点,说明心理学中三次典范移转的意义,最后并引进一段孔子的名言,奉劝他:“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9.本土心理学之“道”

  任何一个学术活动一旦找到其哲学基础,这个运动便已经找到它的“道”,而将逐渐丧失其“运动”的性质,除非有人能找到比它更有说服力的哲学,来与之竞争。华人心理学本土化运动由杨国枢教授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始提倡,历经三十余年的推广和发展。2009年,我出版《儒家关系主义》一书,其英文版,改以Foundations 0f Chinese Psychology:Confucian Social Relation为名(Hwang,2012),由Springer出版。当我以“批判实在论”和“多重哲学典范”作为这本书的哲学基础时,华人本土心理学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国际领先的地位,可以开始向国际学术社群推广,并接受国际学术社群的挑战。

  心理学与生活论文篇4

  关键词:研究生;积极心理学;生命意义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4)06―084―04

  20世纪40年代,心理治疗师Freakl首次将生命意义从哲学领域带进了心理学领域,提出了生命意义的理论和概念,并确信人类需要生命意义和追寻意义的动机,人会不断地寻找和实践生活使命,发现生命的意义和目的。他认为“造成现代人心理疾病的根源在于人们丧失了生活的意义、失去了生活的目标和方向”。如果人们不能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或者生活的意义,就会陷入一种精神上的空虚而无法自拔,势必会影响其心理健康,甚至做出一些过激的举动。生命意义感是一种比较高层次的心理感受,有了它就意味着个体有了更多的活力感、充实感、幸福感和快乐感。良好的生命意义感意味着当个体直面自己所遭遇的困苦与迷茫之时,能够从其中体会到生活的酸甜苦辣的缘由,找出夯实存在意义的更多途径;意味着当个体鼓足勇气在战胜各种困难和威胁的基础上去追求美好生活之时,感受到更多的生命的精彩;意味着当个体对诸如死亡和各种危难事件进行反思之时,能够懂得更加珍爱生命、尊重生命。从实质性的层次分析,生命意义感其实就是个体在各种不同的生活情境下所体验到的一种积极的心理感受。

  在社会变革所出现的深层次矛盾以及现实压力和冲突的影响下,研究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可避免地发生了改变。由于个人发展与社会转型期价值多元化的矛盾,使研究生出现了很多心理问题,各种负面事件屡屡发生,比如“某工大研究生遇刺事件”、“武汉高校一研究生在图书馆开水房向两名女生水杯内投放催眠药物事件”、“某大学研究生黄洋中毒身亡事件”等,诸如此类的问题都是研究生的心理压力在各种具体事件中的体现或发泄。在巨大的社会压力面前,他们常常感到无助、迷茫、痛苦,出现了“消沉”、“冷漠”、“空虚”等不良状态。在价值多元化的世界中,研究生若能审视自身的生活心态和价值追求,并不断追寻自己的生命意义,就能够最大限度了解和认识到生命意义的深刻内涵,更加自信、乐观地面对生活和未来。

  一、当代研究生面临的压力分析

  压力指的是个体所认知到的威胁。当个体在一定的情境或者压力源中认知到威胁之时,情境或者压力源就会给个体带来压力感。伴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人们所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尤其是对于正处在人生转型期的研究生来说,他们在享受所谓的“文凭光环”的同时,也承受着巨大的社会压力和生活压力。陈江波、吴明君在其研究中总结出了构成研究生压力的八个因子,包括论文要求压力、专业发展压力、相貌和经济压力、环境和心境糟糕压力、学习任务压力、担忧未来压力、人际孤单压力、身体健康压力等。在程利娜、吴筱玫的研究中,提到了一年级研究生的总体压力比较大,而且压力会随着年级的增长而减少;来自农村的比来自城镇的、男性比女性、还未参加工作的比工作过的研究生有着更大程度上的经济压力;未婚研究生较之于已婚的在爱情婚姻上的压力比较大。除此之外,相关研究还证实,女研究生比男研究生有着更高的婚恋与就业的压力感,且文科类的研究生尽管在学业上的压力少于理科生,但在就业方面却有着更大的担忧。还有,在面临压力之时,不合理的压力认知会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就拿前段时间炒得沸沸扬扬的“某大学投毒事件”,无法挽回的悲剧令人痛惜,引发该事件的原因究竟是长期以来相关教育的缺失、家长的忽视还是社会环境的影响等,我们不得而知。但若投毒者在当时的压力情境下,能够有比较合理的认知,就不会产生诸如极端思维、情绪化推理等非理性的认识,就不会由于心理异常与困扰而产生极端性的行为。压力一旦突破了一定的度,就很有可能促使研究生出现自我调控能力变低、实现目标的主动性遭到挫伤、创造性思维被抑制等状态,不利于研究生的自我实现。

  尽管研究生的心理问题日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和重视,但这种关注仅仅停留在对其问题行为和症状的考察方面,很少对诸如研究生的生命意义等积极性的深层次的内容进行分析和研究。本文将在积极心理学的视野下,探讨生命意义与积极心理学相关理论的联系、生命意义教育的作用以及对研究生进行生命意义教育的合理对策,从而为从事研究生教育的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启示与参考。

  二、生命意义与积极心理学

  生命意义是个古老而深刻的概念,最早并不是以心理学的形式出现的,在哲学领域中很多学者都曾对其进行过论述和研究,例如,叔本华、尼采以及爱默生等。后来,不少心理学研究者开始关注和探讨生命意义的有关问题,提出了很多有关生命意义的理论,其中最著名的是弗兰克尔的意义治疗理论。对于生命意义的含义,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同的看法,但不少研究者都从目标或者目的角度去界定生命意义,例如,Crumbaugu将其定义为一种能够给予个体方向感与价值感的目标,Reker认为生命意义的组成涵盖了目的感、连续感和顺序感的结合情况,是一个多维度结构的概念。弗兰克尔则将生命意义定义为人们对自己生命中的目标和目的的认识和追求,也就是说,人们在前行的道路上要有着自己对未来规划的清晰认识,懂得自己需要的是什么,追求的是什么,并且为了实现自身的价值而不断努力。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西方心理学界兴起的一股新的研究思潮,创始人美国前任心理学会主席赛里格曼(Seligman.1998)认为,要以更加欣赏和开放的眼光去看待人类的潜能、能力以及动机,去研究人的积极品质,在强调人的价值的前提下关注人的生存和发展。研究发现积极情绪对生命意义有较强的影响,这说明积极情绪与生命意义是双向互动的关系,二者互相促进、相辅相成,共同为人的身心健康发展而服务。如此看来,积极心理学的出现,为生命意义的研究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和平台。而且,积极心理学的三个主要研究领域,如“积极的情绪和体验”、“积极的人格特征”以及“积极的社会环境”,与生命意义的三个维度――认知、情感、动机的研究有着内在的联系,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把生命意义感的研究看作一种积极心理的研究,将意义治疗类比为积极治疗,最终的目的都是提升人们的价值观念,使其更加有意义的生活。在此分析的基础上,要想对研究生进行生命意义教育,可以在结合积极心理学相关理论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和探讨,为对研究生进行生命意义教育提供更多的视角与更加广阔的平台。

  三、研究生生命意义教育的作用

  Das认为,生命意义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为我们的行为评判提供标准;给予我们生活的目标;凸显自我的价值;提供一种对生活事件的控制感。生命意义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从现实情况分析来看,研究生面临的压力不仅是来自于就业、人际关系、他人评价等方面,还起因于对自我的期待和对理想的追求,研究生不可能一直心无旁骛地追求学业的进步,他们仍然会受到外界事件的影响和干扰,从而产生诸多心理问题,若不进行及时调整和完善,将会发生意想不到的后果。

  大量研究表明,生命意义对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有着强而有力的催化剂效应,也是健康和幸福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例如,Zika和Chamberlain对日常慢性压力源以及包含果断、内外控和生命意义等三个人格变量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进行了考察,发现生命意义对主观幸福感的正向预测作用是十分显著的,生命意义能够持续性地对心理健康进行预测。Steger等人的研究结果显示,对生命意义的认知和喜悦等积极性的情绪和生活满意度呈现出正相关的状态,而与抑郁、伤心等消极心境和情绪有着负相关的关系。因此,对研究生进行生命意义教育,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1.从个体层面分析来看,对研究生进行生命意义教育,可以为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提供更多的保障。飞速发展的社会为研究生的学习和科研生活带来了诸多的便利,但不可否认的是,研究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在巨大的就业压力下,他们的期望与现实之间出现了较大的落差,从而使其产生失落、悲观等不良情绪;与此同时,研究生所面对的压力还涵盖了人际交往、情感以及经济等方面的内容,他们长期处于比较紧张的状态,有些研究生常常独来独往,孤僻的性格促使了自杀和杀人等心理扭曲现象的发生。对研究生进行生命意义教育,能够提升他们对自我的认识,审视自己生命的意义,认清自己存在的价值,提起对生活的激情和对理想的追求,并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中出现的困难和迷茫。

  2.从社会层面分析来看,对研究生进行生命意义教育,能够促使其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其社会价值。在推动社会发展与祖国繁荣的进程中,研究生是走在学术前沿的主力军和精英群体,因此,应使其认识到所肩负的使命,促使其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潜能,为社会的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

  四、研究生生命意义教育的对策

  (一)引导研究生追求积极的情感体验

  积极心理学研究和关注的中心之一就是积极的情绪和情感,包括对过去的满意感和幸福感、对现在的愉悦感以及对未来的建设性的认知等,具体表现在忠诚、希望、主观幸福感、乐观等方面,引导研究生追求积极的情感体验,能够促进他们对生命意义更加深层次地理解和感悟。

  1.要培养研究生的乐观主义精神,发扬乐观主义的价值。乐观是各民族文化价值系统中被重视的一种积极品质,积极心理学研究的热点和核心概念之一就是乐观主义。积极心理学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消极心理学的研究模式,主张研究人类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正如赛里格曼所说,积极心理学的目标是催化心理学从只关注修复生命中的问题到同时致力于建立生命中的美好品质。研究生作为为社会进步做出贡献的精英群体之一,其乐观与否影响着他们的学习和工作效率,乐观的心态能够帮助他们借助于更加客观的视角去看待生活,有更高的生活满意度、婚姻满意度以及职业成就感等。因此,通过多彩的活动、舒适的谈心、创新性的学习模式等合理的手段,引导研究生养成乐观的心态,能够帮助他们更加清醒地认识自己、规划自己,坚定不移地对自己的未来做一个正向预测,并且朝着既定的目标稳步前进。

  2.引导研究生体验自己的主观幸福感。关于幸福的研究,哲学、伦理学、宗教以及社会学等都曾经涉足过,几十年来,强调人的主观评价、遵循科学心理学的研究取向、以快乐论为哲学基础并采用实证方法所进行的主观幸福感研究逐渐成为幸福感研究的主流。Diener提出了主观幸福感的三个特征:主观性、整体评价性、积极的情感体验。研究生在忙碌的学习和工作中,常常由于忽视了主观幸福感的体验而认为生活枯燥、乏味,其实不然,幸福无处不在。积极心理学认为,个体对积极幸福感的追寻是生命意义的获得源泉,在不同的场合、时间和地点,人们对幸福的理解和感悟是不同的,充满意义的生活才能给人们带来相对长久的幸福感。因此,要引导研究生体会和感悟幸福感,比如,完成一篇论文时的成就感、取得理想成绩的骄傲感、受到表扬时的满足感等,让研究生去体味有意义的幸福的滋味,能够充分调动他们心底最柔软的部分,在幸福情感的引领下激发出更多的正能量,更加自信地面对生活,发掘促使其前行的生命意义。

  积极的情绪和情感体验的表现方式有很多,幸福和乐观仅仅是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样本。研究生只有在结合自身发展实际的情况下不断充实自己的生活、不断培养和形成专属于自己的生命意义,才能逐步找准自己的定位,在更大的平台上施展自己的才华。

  (二)引导研究生正视消极情绪

  积极心理学继承了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心理学的合理内核,从消极心理转向对积极心理的研究,虽然被看作心理学研究中的一次革新力量,但也表现出一定的“积极话语霸权”,否认了消极心理的功能和价值。

  我们在借鉴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对研究生进行生命意义教育的同时,也要重视对其消极情绪的合理引导。具体说来,消极情绪具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功能:保护功能和提醒功能。其一,就保护功能来讲,当一个人有了“我能力不够”等消极思想时候,他就会降低对自己的期望、降低别人对他的期望,在所有的期望值都降低的时候,他对自己的期待感也就没有那么强烈,而一旦获取了一点点成就,反而会给自己带来小惊喜和快乐。其二,就提醒功能来讲,在通常情况下,一些心理上的矛盾是潜藏在潜意识中的,消极情绪就有提醒我们去正视这些矛盾的功能,比如,内疚可以唤醒个体潜意识中的正义和良知,使个体变得更加明智;不满则可以使我们采取更加合理的措施为我们的未来打好基础。如此看来,消极情绪的正能量还是很明显的。根据积极情感的扩展建构理论,消极情绪也能够起到调节或巩固积极情绪的作用,使人们在积极情绪中获得的技能和资源在消极情境下得到充分体现和发挥。也就是说,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在积极情绪状态下很难更加清晰地去体会和感悟幸福,但当消极事件发生的时候,“对比”效应就发挥了作用。更进一步地说,人面对顺境的时候,积极情绪的作用并没有那么明显,而在逆境之时,平时并不起眼的积极情绪也会通过“对比”效应发挥出更大的作用。所以,消极情绪所带来的积极意义是十分显著的,但前提是要以正确的心态应对这些消极情绪。

  弗兰克尔在讨论实现生命意义的途径的问题时,曾提出在人的一生中,痛苦是不可避免的,人不仅能够在经验和创造中实现其生命的意义,也能够在痛苦中实现其生命的意义。对于研究生来说,他们在受挫后会产生厌世、轻生、颓废的痛苦情绪,若不及时排除,将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后果。但是如果他们能够将困难和压力看作一种人生有意义的历练,并以乐观的心态去追寻生命的意义,就不仅能够调节应激条件下的一般健康问题和自尊、忧郁情绪,而且对心理健康也有调节作用。在研究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各种痛苦、挫折与磨难,或是学业压力,或是生活上的经济压力,或是关于爱情婚姻的压力,抑或是校园中的人际关系压力等,这些来自四面八方的压力成为其生命中的“难”。当面临这种“难”时,研究生应更加积极乐观地处理这些消极情绪或者事件,既然选择了这条学业深造路,就要抱着风雨兼程的坚定的信念,做好将压力转换成前行动力的准备,走出属于自己的生命之路。

  (三)引导研究生形成积极人格

  积极心理学是以解释风格来对人格进行分类的,所谓解释风格就是指人们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件的理由所做出的一种持续一贯性的解释方式,也就是说不同的人倾向于运用不同的方式对外在刺激给予自己的解释,从而形成其独具特色的人格。但人格形成的重要基础主要依赖于后天的社会生活体验,比如,父母的教养方式、个体自身的生活经历、教师的教育风格以及媒体等。尽管人格没有好坏之分,但积极的人格能够促使人更加客观、辩证地看待世界、自己和他人,正确地对待顺境和逆境,朝着更加自信、自强、幸福以及自尊的自己迈进。因此,引导研究生形成积极的人格就显得尤为重要。至于健康人格的形成,则主要依赖于以下途径:

  1.培养良好的自尊。具有高自尊的人能够自己指导自己、自己管理自己、自己监督自己,能更加积极地应对生活中的困难,坦然接受别人的期待和评价,并且在更加有意义的生活中寻找自己的价值。因此,培养研究生形成良好的自尊,能够促使他们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更加积极主动,表现出更多的责任心和创新性,在对待他人之时也能够更加的宽容、诚实。美国心理学之父詹姆斯认为,自尊是个体在一些重要领域中对超越自己期待的成果的体验,这种体验可以用公式“自尊:成功的结果/抱负”来表示。自尊的高低与个体对自己的抱负水平有着极其重要的联系,所以说自尊不是别人给予的,而是自己领悟的,因此,要逐步引导研究生在学习、人际交往等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摆正自己的心态、调节自己的情绪、找准自己的定位,培养良好的自尊,为积极人格的形成奠定基础。

  2.增进其积极的生命体验。在积极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中,积极体验是指所有能够激发个体产生倾向性行为或者接近性行为的情绪,弗兰克尔认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生命都有意义,而积极的生命体验是个体对生命意义的深刻领悟,是个体对人类生存境遇的关系瞬间性的深层察觉。引导研究生进行积极的生命体验,能够促使他们在产生积极情感的同时学会欣赏自我、爱护他人。既有助于他们正确分析自己所处的社会地位和角色,避免由于定位不准而产生的消极情绪,也有利于研究生正视自己所面临的学业、情感、经济以及就业等方面的压力,更加从容、自如地应对各种困难。同时,还要逐步引导研究生在闲暇之余理性地思考“我是谁”等哲学问题背后的意义,在实践与行动中反思,主动承担起对生命的追问,理性地接受和评价自己的经历,逐步形成积极、健康的人格。

  参考文献:

  [1]贾林祥.意义与人生:意义治疗的理论研究[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6,5.

  [2][8]郑勤.生命意义文献综述[J].鸡西大学学报,2012(11).

  [3]唐晓鸣.关怀生命意义感的教育[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8(4).

  [4]黄希庭.人格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604-605.

  [5]陈江波,吴明君.研究生心理压力的因子探索[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3).

  [6]吴筱玫,程利娜.研究生心理压力特点的调查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2005(6).

  [7]姜松梅,傅安洲.研究生压力认知对心理健康的影响[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6(5).

  [9][11]张姝,许燕,杨浩铿.生命意义的内涵、测量及功能[J].心理科学进展,2010(11):1756-1761.

  [10]Zika S,Chamberlain K.On the relation between meaning in life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J].BritishJournal of psychology,1992(83):133-145.

  [12]马甜语.积极心理学及其应用的理论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13]段海军.追寻生命的意义: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乐观主义价值[J].心理学探新,2011(3):9-13.

  [14]周涛.从消极走向积极――当代美国积极心理学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53-55.

  [15]任俊,叶浩生.当代积极心理学运动存在的几个问题[J].心理科学进展,2006(14):787-794.

  [16]张楠.消极情绪背景对积极刺激的放大作用[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10-12.

  [17]任俊.积极心理学思想的理论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82-102.

  [18]李虹.自我超越生命意义对压力和健康关系的调节作用[J].心理学报,2006(5).

  心理学与生活论文篇5

  [关键词] 应用心理学 实践教学 立体化

  一、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分析

  近十年来,应用心理学专业在我国多所高校包括不少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得到迅速发展,然而有调查显示,该专业学生认为本专业存在课程设置欠合理、理论联系实践少、实验少、教学手段较单一等不足,特别是“缺乏实践,缺乏处理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被认为是当前心理学专业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我们最近对207名在校学生的专题调研中也发现,学生对实践教学环节表示了较为强烈的愿望!根据以往的调研和我们的体会,不少地方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长期主要存在如下不足:一是专业教育理论教学偏多,实践教学偏少;二是实践教学模式较单一,缺乏创新性,实践教学系统性、针对性不强;三是实践教学师资力量较为薄弱,亟需具有理论知识深厚、实践能力突出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四是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这方面突出表现为传统应用心理学实践教学基地偏重学校心理教育,难以适应多样化的发展需求,亟需形成全方位、多元化、灵活机动的实践教学基地;五是实践环节与实际应用缺乏有机联系;六是实践教学资源的利用与共享程度较低。

  二、应用心理学专业分层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建构内容

  心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应该始终把心理学理论知识的传授与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心理健康教育等实践紧密结合。心理学要与不同个体、不同群体、不同文化等密切结合才会有生命力。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实践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扩展学生的知识面等都大有裨益。应用心理学实践教学体系应适应不同层次、不同方面专业学习的需要,注重分层、多样化、立体化协调发展,以利于培养培养应用心理学专业复合型人才。

  (一)实践教学目标建构的层次化、多元化

  根据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实践教学的内容,应有不同取向的实践教学目标,可以在不同教学阶段进行多样化的单项能力培养、综合职业能力培养、职业素质培养;或毕业、就业前的上岗前培训、技能提高培养等。在实践教学目标层次上,应使整个实践教学体系体现出由浅入深,由低级到高级,循序渐进的过程:

  1.认识实践

  认识实践的课程主要是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实践的目的是对专业知识进行认知,让学生对本专业产生感性认识;实践方式有教师讲解、课堂演示、实验演示、软件仿真模拟,进行课堂讨论,参观见习与实习、考察、进行案例分析讨论、参观等。还可在假期安排集中实践,如心理学调查等。

  2.模拟实践

  模拟实践的目的在于配合专业课的课程实习,促进专业学习,为校外实践奠定基础。模拟实践主要利用校内实践场所,如心理学实验室、多媒体教室、心理咨询室等,进行模拟心理咨询、普通话实践训练、人际交往训练等。

  3.专业综合实践

  专业实践的目的以形成和提升专业能力与素质为主。校内专业实践主要是在中、高年级进行综合性专业训练,如在心理实验、心理咨询、心理测量、认知心理学、广告与营销心理学等课程中的综合性项目中,学生综合运用实验、测量、访谈、问卷调查、个案研究等方法进行专业实践;校外专业实践主要是专业实习,时间至少8周以上,最好实施轮岗实习。

  4.研究实践

  研究型实践教学是指在实践教学中,指导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用于实际问题分析和解决,是学生在辅导教师的指导下,以完成课题研究为动力,经历选题、搜集资料、选择方法、研究设计、组织实施、分析结果、提炼观点、撰写论文(研究报告)的实践过程。研究实践的目的以展示能力、拓展能力为主。研究实践应提倡选用来自于社会生活实际的实用性课题或与教师的科研工作紧密结合的课题。

  研究实践应注意处理好一般要求与提高层次的关系:如对于那些有较强的专业兴趣、专业基础较好的学生,根据学生专业学习的特点,在自愿的基础上试行导师制度,师生结对,具体指导。指导学生学习和应用心理学知识,参加大学生挑战杯“科技作品大赛”、“创业大赛”等科技实践创新活动。同时对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习惯、专业意识、思想行为等多方面进行指导。要使各个不同层次上都有指导教师参与对学生的指导工作。本专业这方面近年来每年均有10余位学生的项目获得大学生挑战杯校级立项。

  (二)实践课程设计的系列化与实践教学项目设计的多元化

  实践课程设计主要是在某一门专业基础或专业课内安排系列实践教学学时或专用周,这些课程主要有心理测量、实验心理学、咨询心理学、学校心理学、行为矫正、心理学研究方法、广告与消费心理学等。课程设计的选题尽量来自于社会的实际需要,使课程具有真实性,从而使结果具有实用性;课程设计内容的深度和广度要根据现有学生已学的知识结构情况而定,并使课程设计题目层层深入,形成系列,从而来系统地提高学生的基础技能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践教学项目设计除了各种多样化的单项实践教学项目外,可以开展各种综合性实践教学项目。如根据专业情况和实践教学内容对实践教学项目的设计可以采用“复制型”、“模拟型”:在校内复制、模拟某一实际工作现场,重在模拟职业环境、职业氛围和工作流程,建立与工作现场的设备和工作情景完全相同的实训场所,如学校心理咨询的场景训练等;也可以采用“虚拟环境型”:实训中的学生形成虚拟工作环境,采用案例法、角色扮演法、模拟法等手段开展实训活动,让学生以专业人员的身份(学校心理教师、心理咨询师、社区心理学工作者、企业人力资源培训师、企业营销人员等)出现,完成某项虚拟专业任务;还有“混合型”:即进行各种混合型实训项目训练。

  (三)建构分层立体化的实践教学环境

  1.校内实践教学体系的分层立体化建构

  一是实验室实训课程的实践训练。实验教学是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下通过自己主观努力完成的教学过程,它的直观性、实践性、综合性、创造性是无可替代的。通过实验教学,主要是深化理论知识,掌握实践技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基本实验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创新意识。心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其实验教学体系包括基础实验(基本实验技能、基本规律验证等)、专业综合实验(现代心理实验技能、专题实验等)以及研究性实验(心理学规律的探讨与研发工作等)三个不同层次的实验教学。具体如开设SPSS与心理统计、实验心理学、心理测量、认知心理学、心理咨询与技巧等实验实训类课程,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科技的进步,目前心理学实验可以区分为两大类,一是在实验操作台上通过机械和手工完成的实验,二是计算机模拟实验,它们各有功用,二者配合使用,可以相得益彰。然而实验教学应该避免完全以计算机软件系统模拟和代替传统的仪器操作的趋向,以利于培养学生整个实验的操作能力以及创造性研究实验的能力。另外,还要加强实验室的开放,要将实验室的所有实验项目对所有学生进行开放,对不同实验课程设立不同的实验教学计划,建立网上选课的机制,设立相关值班制度,充分给予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

  二是开设应用技能课程。这方面课程主要在校内通过校内实训场所(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咨询实验室、团体心理训练室等)的课堂教学进行。以该专业学校心理教育方向课程为例,应用技能课程要围绕“心理咨询与治疗”、“心理课程与教育”和“心理测评及应用”三大实践技能展开,以便完成对服务对象心理“了解”、“发展”和“补救”的任务。在应用技能课程教学中,可以广泛使用案例教学,通过剖析案例,让学生以案例情节为线索,自觉进入案例现场,充当其中角色,独立思考,独立决策,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相应的实践技能。

  三是课程论文、学年论文、毕业论文等撰写与研究。课程论文、学年论文、毕业论文要求学生综合性地应用所学专业知识进行自主研究与探索。特别是教学计划中,第八学期最主要的教学工作就是指导学生撰写学位论文,这不仅是对过去所学专业知识进行总结凝练的过程,更是对学生综合科研实践技能的检阅与提升的过程。

  2.校外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分层、多样化建构

  主要通过校外见习、实习活动,综合培养及检验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实践技能,其目标是形成独立而灵活的相关行业的从业能力。这项工作仅仅靠一两个实践教学基地是难以达到效果的。为了保证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校外见习、实习的效果,应形成较为完备的层次合理的实践教学基地梯队。如以心理健康教育方向的实践而言,我们适应面向针对不同层次心理健康服务需要的群体进行相关了的教学实践:一是针对普通心理需求的群体(如普通学校);二是针对一般问题行为群体(如青少年成长特训学校);三是针对严重问题行为群体(如劳教所);四是针对心理障碍与精神疾病群体(如康复医院)。

  3.注意实践教学课内常规体系与课外非常规体系的协调建构

  实践教学课内常规体系主要是指在教学计划中有系统安排的实践教学环节,一般包括:一是集中设置的实践教学环节,包括专业课程中的实验、实训环节,如在心理统计、心理测量、心理咨询等课程中增加实践内容,增加运用专业知识从事科学实践和社会实践的机会;二是专业见习、实习、毕业论文及专题性、有组织的系列社会实践。如将专业实习、见习与理论课穿插进行,让学生参加一些实际的课题研究和社会调查,使学生在实践中验证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并在实践中学得一些书本上难以学到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实践教学课外非常规体系主要包括:一是积极指导与心理学相关的学生社团活动等课外活动,每年组织心理社团成员开展大规模的新生心理素质测量与评价活动;经常举办应用心理学学术沙龙或学生论坛;积极开展青年志愿者心理援助服务活动,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技能;二是定期邀请校外名家和校内专业教师举办一些心理学专题的讲座,如“应用心理学发展前景”、“心理援助知识讲座”等;三是举办“心理剧”、“心理学知识大赛”等比赛,以培养学生专业应用能力与竞争意识。四是在校内通过导师制培养,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研究活动,培养创新能力,着重培养学生创业团队间的合作能力。对于有突出表现者,如各种重大学习竞赛、辩论大赛、演讲大赛、心理剧比赛、知识竞赛中获奖,在正式学术刊物或学术会议上者,经本人申请和学院批准后可酌情代替选修课或实践课对应的学分。五是校外实践。要求学生利用假期必须参加的实践活动,包括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各种调查与专题研究、案例分析和学生的兼职工作等。对于参与课外工作实践表现突出的学生,设置奖励学分。通过课外实践环节,拓展个性化教育的空间,保证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质量。

  在实践活动方面,我们指导本专业学生为主体的湘中大学生心理学协会等学生社团开展了多种富有成效的实践活动(如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特殊教育学校支教活动、四川地震灾区心理援助等),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影响,该协会荣获“湖南省优秀大学生社团”荣誉称号(2007年)。

  4.注意实践教学实体资源与网络资源的协调建构

  互联网的兴起,为拓展实践教学实体资源的功能提供了新的平台。如实验室建设可以采用网络化管理,形成了各实验分室―实验室办公室―校园网的三级智能化、网络化管理;建设开放实验室,实行开放管理的运行机制,可以营造不同层次的、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实践教学环境;学生可以在网上递交报告、下载作业,教师可在网上批阅实验和设计报告、布置作业等;另外将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实验项目、课程设计项目和实习内容都制成多媒体教学课件挂在校园网上,方便学生进行下载。学生的校外实践活动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与教师的教学信息交流、与同学的学习资源共享,这样极大地拓展了实践教学的资源空间与灵活性。

  5.注意实践教学校外资源与校内资源的协调建构

  实践教学校外资源与校内资源是相辅相成的。如要求学生依据自己的就业意向或考研方向选择毕业论文的选题,并结合毕业实习进行调研、访谈等,通过使毕业论文、毕业实习与就业意向相联系,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这项工作与校外实习基地、校内实验室、图书馆等资源均相关联。又如实验教学其实既包括实验室实验,也包括实习基地的实践性实验,可以使学生的学习―――科研实现一体化,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进行心理学研究的能力和素养。

  (四)在实践教学上要采用“启发式”教学,注重教学方法、教学形式的多元化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我们重视采用“启发式”教学,不断更新实践教学内容、改进实践教学手段,提高实践教学效果。如在实验教学中,减少演示性、验证性实验项目的比例,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和研究创新实验项目的比例,在实验过程中,分层次提出实验要求,并加强实验过程的指导。在各类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教学过程中,教师给出不同层次、不同设计要求的多个设计项目,加强引导,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能力和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学生必须完成设计文档。在设计指导安排上,学生可自主进入开放实验室,也可通过校园网进行预约,教师在网上进行设计过程的指导。

  在教学形式上要注重多样化。如对于综合性实践教学可以采用“产学紧密结合型”,如在实践单位、实践教学基地进行实习的毕业前学生,结合工作实际进行专业实践,由学校实践教师和所在单位专业人员人员共同指导实践教学;也可采用“试用型”、“定单型”,对于已经联系就业单位的学生,除结合实践教学基地进行产学结合实践教学外,可以与就业单位进行订单式实践教学,根据用人单位的要求采用“提前就业方式”进行实践教学――“单独实习”;“创业型”,对于创业型专业人才,可以提供创业条件,进行创业实践训练。

  (五)实践能力评价的多元化

  对于实践教学的能力考核可以由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专家评价、社会评价等不同方面的评价;考核形式可以采用解决实际问题式考核、试卷式考核、小论文形式、口试、答辩、实践小组评议、自己申报与小组评价相结合、专家评价等不同方式对学生实践能力进行评价。

  三、应用心理学专业分层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建构的保障

  1.相关政策与行政支持是实践教学体系建构的坚实支撑

  这方面包括:学校行政对实践教学环节的支持、在仪器供给和维护中的支持、在课程教学方式、大纲和考试设计、立体化教材的编写、学生社团活动的组织等方面赋予教师更多的灵活性和支持、在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为专业分层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建构创造和谐的外部环境等方面的支持等。

  2.“双师型”专业教师是实践教学体系建构的主导力量

  建构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教师必须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给予学生有效的指导,这就要求专职教师在掌握心理学理论的基础上,还要了解和熟练掌握计算机和高等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相关应用性知识和技能,加强自身实践能力的提高,努力成为“双师型教师”。可通过参加专门的心理学师资培训、获得国家心理咨询师二级以上证书、主动服务社会、也可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一些有心理学应用实践经验的心理咨询师兼职来充实师资队伍。目前我们已经形成了一支既能从事心理学专业教学与科研,又能亲自参与各种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我们现有6位教师拥有国家心理咨询师二级证书,有多位教师面向校内外开展了讲座、心理咨询与辅导等多种形式的社会服务。其中有教师如陈杰副教授也在学院和社会上具有较高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于2009年获得湖南省优秀教师荣誉。教师在学科专业建设、教改与科研方面也注重突出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取向,有较丰富的相关教学与科研成果。这些成果紧紧围绕当代应用心理学的重要专业方向之一――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教育,为专业办学提供了较为强有力的学科专业保障。教师队伍在服务社会、服务学生方面面向广泛,社会效益显著。

  3.积累实践教学体系建构的社会资本,注重实训场所建设主体的多元化

  校内实训场所建设主要由学校自己投资兴建;也可学校与社会共同投资兴建,引进企业或科研院所在校内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可以利用企业在学校投资实践教学设备为企业做广告宣传等方式。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主体也可多元化,要积极取得政府、有关企事业单位特别是学校、医院、劳教所等的支持。

  总之,要逐步摸索一条符合学校实际情况、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自主性、积极性的教学方式,并对实践教学环节进行有机的整合,使实验教学、实习、竞赛、毕业论文等相关环节不再孤立,彼此都能够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起到积极作用。要针对不同的学生的需求,形成阶梯的立体化培养方式,让各层次的学生均能充分的发挥其个性,得到适合其的培养,并使之均能成为具备高素质、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的社会主义应用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秦素琼,等.我校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查研究[A].李其维.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

  [2]任其平,黄警钟.基于能力培养的应用心理学专业改革探讨[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29-30.

  [3]谢倩,辛勇.构建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81-82.

  [4] [7]阴山燕.对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建设的思考[J].医学教育探索2007,(9),819.

  [5]谢爱武.关于高师应用心理学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思考[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4).140.

  [6]吕建国.应用心理学专业实验室建设的思路[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3):33-37.

  [8]方翰青.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实践技能培养的思考[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6,(5):20-21.

  [9]张学民,舒华.高等院校“实验心理学”课程体系建设的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2005,(3):59-63.

  心理学与生活论文篇6

  关键词:刘廷芳;汉字心理学;心理测验;国民教育

  一、生平略传

  刘廷芳(Timothy Tingfang Lew,1891―1947),字生,浙江省永嘉城区(今温州鹿城区)人。他不仅是20世纪前半叶“全中国最有价值的二或三个华人基督教徒之一”[1],被司徒雷登称为中国基督教的“教会领袖”“大多数基督教国际会议上的著名人物”,同时,他还是一名杰出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刘廷芳早年肄业于温州偕我公会所办的艺文学堂,后入上海圣约翰大学附属中学学习,毕业后即赴美国继续学业;1910年至1911年在美国田纳西州的麦卡利中学(美国最优秀的基督教男子学校之一)就读,毕业后进入美国乔治亚大学学习三年。1914年至1915年之间,刘廷芳相继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得学士与硕士学位,后又在哥伦比亚大学附属联合神学院学习两年。1918年,他以福格奖学金学者(Fogg prize scholar)的身份前往耶鲁大学,并以“极优等”(Magna cum Laude)的成绩获硕士学位。1920年,刘廷芳返回纽约,在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学习并获该大学教育学以及心理学博士学位。同年,刘廷芳回国,后相继任北京师范大学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心理学教授、燕京大学心理学系及神学院教授。1921年至1926年,刘廷芳出任燕京宗教学院院长、燕京大学校长助理。

  除了“时光大多耗费在大学行政方面,余力亦消磨于粉板及讲台之间”[2],刘廷芳还拥有一长串耀眼的头衔:神学家、新教领袖、作家、诗人、翻译家、心理学家、教育家等。其中,最为世人熟知的是他对基督教的虔诚与对文学的嗜好。他将大量精力都投入到倡导教会合一和开展教会本色化的探索以及教育事业上。例如,他积极编印了一批著名杂志,如《生活杂志》(1920―1924)《真理周报》(1924―1926)《真理与生命月刊》《阿美西斯季刊》《明日教育》等。1925年,刘廷芳以燕大神学院院长兼牧师身份主持孙中山先生的逝世祭吊仪式,并宣读悼文《请看吧,这里来了个白天做梦人》。该文情辞并茂,后被美国出版的《世界名人演讲录》所收录。1924年至1927年间,刘廷芳还担任了中华基督教教育协会主席,他也是担任此职的第一个中国人。抗战胜利后,他被选为立法院立法委员,后因鼻窦炎赴美就医,旋居英国,并在剑桥、牛津大学讲授中国思想、文艺及文化新潮。之后他又因鼻病复发,在美国新墨西哥州长老会疗养,于1947年8月2日病逝,终年57岁。

  二、刘廷芳的心理学研究与实践工作

  作为中国现代心理学史上第一批学成回国的心理学留学生,刘廷芳对于中国心理学与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具体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首开汉字心理学研究之先河,系统探索汉字学习与认知规律。1920年,在著名实验心理学家伍德沃斯(R. S. Woodworth)(1898―1962)的指导下,刘廷芳完成有关中文学习过程及其困难的心理学博士论

  文[3]。其论文题目为《学习中文的心理学:一项借助实验心理学方法对学习汉字过程中某些因素的初步分析》(The Psychology of Learning Chinese:A Preliminary Analysis by Means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of Some of the Factors Involved in the Process of Learning Chinese Characters)。此研究于1916年至1919年进行,与中国的白话文运动、国语读音(注音符号)运动、平民教育运动几乎同时展开。在序论部分,刘廷芳认为当前中国最大的问题其实是广大民众的文盲问题,症结即是中文学习难度过高[3-4]。他通过给被试呈现汉字字形、字音以及字义(没有告知任何不相关的情况下)来研究汉字新字解释、汉字字形和字音对字义理解的影响、字义难度与笔画多少的关系。刘廷芳设计了10种实验,针对不同背景的受试者,在教育心理学鼻祖桑代克(Thorndike)教授的实验室中进行了超过两年的研究,计有150位受试者参与[3]。连曾访华且对中国心理与教育测验运动贡献良多的麦柯尔博士(William A. McCall)也在受试者之列[5]。研究表明,被试会在实验过程中使用“联结性的帮助(associative aid)”[6]。他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几项结论:(1)汉字的学习可以借助已经认识的汉字的联想来解释新字,并且学习者必须具有一定量的已识汉字,才能产生对这种新字的联想作用,而且识字越多,这种联想能力就越大;(2)汉字字形对字义有一定的影响作用且字形对字义的影响作用要大于字音对字义的理解作用;(3)笔画安排很关键,若改变笔画配置(不改变笔画数),会破坏已建立的字形―字义或字形―字音的连结[3];(4)笔画数对汉字学习难度无明显影响,在字义的学习上,10以下笔画的汉字比较容易认知,10以上笔画的汉字认知则与其结构类型有关;(5)用英文来说明个别汉字的意义,因为缺乏想象力,所以对汉字记忆的帮助甚少。

  刘廷芳的这几点实验结论,特别是“汉字字形对字义的影响作用要大于字音对字义的理解作用”[7]首次指出了汉字作为一种图形文字的典型特点。该观点对于今天的汉字心理学研究仍具有重要的意义。该实验是中国学者最早开展的汉字心理学方面的系列实验研究。对此,台湾学者刘蔚之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此研究是哥大师院中国留学生第一篇教育心理学方面的论文,论文题旨环绕中国最迫切的平民教育‘识字’课题,切中时代需求,其主题实在独特,实验时间之长、篇幅之厚(达377页),比起稍后出现的教育心理学论文,仍是罕见。” [3]这项工作也为后续郭任远、艾伟、沈有乾、周先庚、杜佐周、陈礼江、蔡乐生等深入探索汉字心理问题乃至确立汉字心理学这一学科领域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第二,引进并修订国外智力测验工具,编写心理测量学工具书。刘廷芳与陆志韦、俞子夷、廖世承、陈鹤琴等人在这一时期修订了比纳―西蒙智力量表,并出版了合著《测量概要》一书[8]。1922年秋,中华教育改进社聘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心理学教授、教育测量专家麦柯尔博士来中国,帮助编制各种教育测量表和训练有关人才。1923年8月,中华教育改进社在北京师范大学举办“施行教育心理测量首期讲习会”。讲习会邀请麦柯尔博士与刘廷芳担任主讲,男女学员295人,为各省教育行政官员、中小学校长及师范学校专任教员[9]。该讲习会对教育测验的实施对象、种类、注意事项、实施过程以及如何计算分数等作了一系列的说明,阐明了教育心理测验的意义以及重要性。教育测验是为小学一至八年级的学生而制的,分为文字和非文字(智慧的)两大类别,非文字测验又分为抽象的、机械的和社交的。其运用归纳的方法,通过实施测验、校阅测验以及解释测验三步来施行该测验,以达到通过测验了解学生,评判教育的目标,确定目标数量或使目标更为明确,鼓励师生进取达到教育上的进步[10]。同年,刘廷芳被任命为中华基督教教育协会标准测验委员会主席。该委员会所制定的测验标准由全国教育促进会广泛运用于中国国立学校和基督教会学校。1932年,刘廷芳还出版过一本《中国中学生心理态度之研究》的小册子。这些工作为促进教育心理测量在中国的传播与推广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第三,探索心理发展,启蒙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家庭教育。刘廷芳在《婴儿的心理》一文中曾表示:“四岁以前,心理刚发展的时候,外面受了什么影响,他都知道,将来就不能挽回了。”[12]同时他指出“身体与心是分不开的”,所以“要讲儿童的心,不能不讲儿童的体”。以此联想到“身心关系”上,刘廷芳的立场给传统的认知心理学承袭身心分离的二元论传统,视心智为独立于身体感觉运动系统的抽象符号信息加工的观点给予了冲击。刘廷芳指出:“虽然婴儿的心理尚未成熟,但是婴儿(一)受到外感作用时,是有反应的;(二)对反感有反应,如“望梅止渴”现象;(三)具有联结性。”这三点也很好地向我们表明了“心理”是与生俱来的,只是存在一个“发展”的问题[11]。

  在对儿童心理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作为一个教育家,刘廷芳还在家庭教育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在当时颇具前瞻性的合理建议。在《儿童的教导、幼童的教导、婴儿的教导》一文中,他指出:“父母在教育儿童的过程中,对儿童的好坏之分是没有固定的标准的,常常以自己的私心为准。”[12]同时他还认为:“我们要小孩子将来在社会上独立,先得要使他在家庭上独立。小孩的好坏是要从他的理论上说,从他有限的知识以及方法上讲。”[12]所以我们应当给孩子适当的机会发展本能,慎用好坏字眼。更应该尊重小孩子的人格,对他要有一种恭敬的态度。在同一篇文章中,他又指出:“儿童他有他的本性,不是注入什么他就会什么,他有自然的天性,自然的意志,自己能发展。”[12]根据儿童的衍生以及他的心理,他有他的本能,我们要根据他的本能加以校正,加以选择。例如学习能得到一种娱乐或者痛苦,类似于行为主义的强化作用,当孩子哭的时候父母给他东西吃,那么“哭”和“有东西吃”便形成了

  联结。

  刘廷芳还是中国倡导性教育的先驱之一。1922年12月,他曾受邀于北京高等师范学校作过题为《性的教育》的演讲,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姚以奇回忆说:“尤以……林长民刘廷芳诸氏听众为最多,每次都在一千人左右,将讲演会场――本校风雨操场,挤得毫无隙地,并有多少向隅,和立于户外窥听的。”[13]

  第四,积极投身中国心理学学科发展运动,全力调和心理学与宗教之间的关系。回国后,刘廷芳因其心理学专长而与博晨光(Lucius C. Porter)在燕京大学共事。当时燕京大学只设立心理科,但其行政与业务并不分离。刘廷芳先在燕京大学神科任科长,主授教育学、心理学和神学等课程,又在教育学系教授儿童心理学、青年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科目,同时在北京大学教育系、心理系兼任教授一职。1920年,在他的建议与倡导下,燕京大学心理学系正式成立。刘廷芳兼任系主任直至1925年陆志韦从辅仁大学加盟燕京接手心理学系主任。1926,刘廷芳赴美讲学。在美期间,刘廷芳多方筹措为燕京大学心理学系募款,得到白兰女士(Mrs. Mary Blair)巨额捐助,使得燕京大学心理学系的图书仪器设备得以充实。其实验室因此被冠名 “白兰氏心理实验室”(Blair Psychological Laboratory)。

  除了对燕京大学心理学系建设的卓越贡献之外,刘廷芳还是中国近现代心理学两大全国性学术共同体――中华心理学会(1921)与中国心理学会(1936)的发起人与骨干之一。1921年,中华心理学会在南京高师临时大礼堂开成立会,通过简章,票选陈鹤琴为总务股主任,陆志韦为研究股主任,张耀翔为会长兼编辑股主任,刘廷芳与廖世承、凌冰、唐钺为指导员。1937年1月24日,中国心理学会成立大会在南京国立编译馆大礼堂举行,会上公推陆志韦为主席,刘廷芳与陆志韦、萧孝嵘、周先庚、艾伟、汪敬熙、唐钺等七人被票选为理事。

  刘廷芳也是将心理学介绍到中国教会的功臣。在当时,教会普遍抗拒心理学,视心理学为20世纪的宗教之劲敌,刘廷芳却认为心理学为“宗教的良友”。刘廷芳于1935年在《紫晶》向中国基督教徒介绍一本由美国纽约协和神学院宗教心理学教授爱里奥德(Harrison S. Elliott)所著的《心理学对于宗教的影响》(The Bearing of Psychology on Religion)。在这本书的一序中曾说道:“现代心理学的发展,不过五十年,在知识界仍是很幼稚的一种科学。然而它已经在人生各方面,起了很大的影响。在今日谈宗教的,随处都与现代心理学的主张,与这些主张所产生的观念接触。有人说十九世纪之末叶,宗教的劲敌是地质学与生物学。二十世纪中,它的劲敌是心理学。但是我们可以说,这一切科学不是宗教的劲敌,却是宗教的良友。因为科学与宗教,若是不背真理,都是上帝的真理,不相互敌对的。倘若我们觉得某种科学是宗教的仇敌,这是因为我们对于宗教或是科学,还没有得着真确完备的认识。”[14]

  第五,倡导民主教育模式,提升民众思想觉悟。刘廷芳等人在《教育杂志》上出过一篇名为《毕业会考问题研究专号》的文章。该文共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毕业会考问题研究经过。其中涉及会考制度的理论探讨,包括以下几个问题:会考对于学校日常工作的影响;现行会考制度的缺陷;会考是否为促进中学教育目标所必要;会考是否为整顿学校现状所必要;学校及学生之评判与现行会考制度;如何考核及改进中学教育;改良会考制度建议;各国的学校考试制度。第二部分是关于会考实际经验的调查,其中涉及教育行政人员、与考学生、教职员、阅卷委员以及家长。此次调查对于以上群体进行了问卷调查,他们对会考制度存在的利弊也都有各自的观点[15]。

  除此之外,为了提升民众的觉悟,刘廷芳还在《教育学报》第二期上发表了一篇名为《国难严重期间国民关于教育问题的觉悟》[16]。他深刻地指出:(1)我国国民从国难的经验中已经有了进一步的深切觉悟,他们认识到教育是救亡的唯一途径;(2)我国国民从国难的经验中认识到现行的教育制度内容都需要进一步地彻底改造,求合实用,以适应当前环境;(3)数年来的国难使得每个国民都感觉到了切肤之痛,并激起了他们的爱国之心,从而逐渐养成了他们想要为国家奋斗努力的志向;(4)在这个国难时期,最重要的觉悟是专门人才与教育的关系。刘廷芳认为,今日教育的使命便是在这四点上有一个更为清楚的认识,并且国民能渐渐地将其所认识化为实践[16]。

  不仅如此,刘廷芳代表同社人的共同意见发表了一篇名为《明日之教育发刊词》的文章[17]。他指出:“虽然每个人的背景、教育经验、政治立场以及信仰都有所不同,但是却有相同的努力目标:(一)共同相信教育是救国最重要的工具;(二)全社的人对于中国今日的教育都一致地表示不满意;(三)都相信中国的教育需要有中国特色;(四)共同相信中国的教育需要力求生产化;(五)共同确信教育是专门事业。”[17]除了上述五点之外,他还进一步呐喊:“中国之教育,绝非一党、一派、一家、一阀所能包办得了,这样的行为是愚夫的作为。真正的中国明日之教育,是在教育问题上有着共同观点,共同尊重,共同热心之同志,各尽所能,用实验之方法,合作之精神,去造成的。”[17]

  三、影响与评价

  沈庸在《闲话燕大老师》中提到对刘廷芳的第一印象时如此感叹道:“一位终生虔诚的基督教徒、教育家、热心关怀并精诚协导学生的老师。”[18]当然,刘廷芳将毕生绝大部分的精力投入到了传播基督教文化福音事业上,心理学只是他为之奋斗事业的有效手段,再加上天年不假,刘廷芳对于中国现代心理学发展的贡献及其在业内的声誉略显“高开低走”。然而,无论是他对待心理学事业的虔诚与勉力,还是为中国国民教育的奔走与疾呼,我们都能清晰地感知到其作为一个心理学家和教育家的历史使命感与责任感。燕京大学不会忘记这位掘井之人,刘廷芳的名字更应该镌刻在中国现代心理学史之上。其背后所蕴藏的“修身不言命,谋道不择时”的不懈追求精神,尤值得我们后人加以发扬。

  [1]陈丰盛. 诗化人生――刘廷芳博士生平逸事[M]. 上海:中国基督教两会出版社,2012:11.

  [2]刘廷芳. 生命月刊第五年[J]. 生命月刊,1924,5(1):1.

  [3]刘蔚之.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中国学生博士论文分析(1914-1929) [J].教育研究集刊,2013,59(2):16-17.

  [4]Lew T-F T. Psychology of learning chinese[J]. Chinese Social and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1924,8(1):1-53.

  [5]Lew T-F T. Psychology of learning chinese[J]. Chinese Social and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1923,7(4):120-181.

  [6]Lew T-F T. Psychology of learning chinese[J]. Chinese Social and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1924,8(4):1-105.

  [7]Lew T-F T. The Psychology of learning chinese[J]. Chinese Social and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1924,8(3):144-219.

  [8]叶澜. 二十世纪中国社会科学――教育学卷[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200.

  [9]杨彩丹. 北高师与杜威、孟禄的中国之行[J]. 教育学报,2010,6 (4):96-102.

  [10]麦柯尔,刘廷芳(讲授),赵崇萃(辑录). 教育心理测量之施行方法(附表)[J]. 教育杂志,1923,15(12):1-20.

  [11]刘廷芳. 婴儿的心理[J]. 青年进步,1929,(124):2-22.

  [12]刘廷芳,高凤山,曾秀香. 儿童的教导、幼童的教导、婴儿的教导[J]. 青年进步,1929,(124):2-22.

  [13]姚以齐. 本社四年来的回顾[J]. 平民教育,1923,(68,69).

  [14]刘廷芳. 现代心理学在宗教上的影响序[J]. 紫晶,1935,8(1):179-181.

  [15]李建勋,刘廷芳. 毕业会考问题研究专号:一、毕业会考问题研究经过(附表)[J]. 教育杂志,1936,26(4):1-4.

  [16]刘廷芳. 国难严重期间国民对于教育问题的觉悟[J]. 教育学报(北平),1937,(2):7-9.

  [17]刘廷芳. 明日之教育发刊词[J]. 明日之教育,1932,1 (1):1-5.

  [18]沈庸. 闲话燕大老师[J]. 学府记闻――私立燕京大学,294-304.

  心理学与生活论文篇7

  在教学的过程中,如何在轻松的气氛中让学生学好知识是我一直的探求方向。学生是主体。因此,在教学之前,认真细致地研究教材,研究学生把握知识的方法。通过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不断探索,尝试各种教学的方法,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前提。作为生物课单单做好这些还远远不够,要让生命活动的过程留在学生的记忆中。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爱好和提高课堂的工夫效率是关键。

  首先,我经常利用网络资源、各类相关专业的书报杂志了解现代生物科学的动向,搜集一些新的生物学成果介绍给学生,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也开拓自己的教学视野和思维。我在教学中,同时也鼓励学生搜集身边有关生物的问题,在课堂上开辟一片互相交流、互相讨论关注问题的天地。通过这样的资料互动形式把课堂教学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体现生物学科的社会性一面。

  其次,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认识活动总是和情感紧密联系的,是在情感的推动下进行的。教学中,我常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生物课外科技活动,如生物标本制作,小论文的撰写,创意作品,还与开展昆虫名称的认识比赛。丰富多彩的生物课外科技活动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成长规律,既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激发求知爱好,也增强他们学习生物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课外科技活动把生物课堂延伸到课外,为他们发展自己的爱好和特长提供了机会,通过发现、探索和解决一些生物学问题,了解生物科学在人类生活和发展以及现代化建设中的运用,更有助于学生的爱好、爱好升华为理想和志向,有利于因材施教和培养生物科学的后备人才。

  再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还告诉我们:详细的东西比抽象的东西轻易被感知,人获得知识是通过各种感觉器官来感知的,运用的感官越多收获也越大。因此,课堂上,我习惯通过媒体影片、实物观察、实验操作、挂图演示、实地参观、事例说明、角色扮演等手段把复杂的问题简朴化处理后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学得更轻松也让学生能够更多的参与到课堂之中得到更多的操作技巧。同时,课堂上我重视德育的浸透工作,让学生在学习生物知识的同时,陶冶他们爱自然、爱科学、爱祖国、爱劳动的思想情操,树立关怀生态环境等的思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培养。

  通过两年的努力,我根据生物学科的特点,迎合学生好奇心强的特性,大胆地进行课堂改革。把课堂与生活拉近,以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为主,让生物课的范围扩大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教学上基本创建了一个师生同乐,以生为本的课堂氛围,学生们都喜欢我的课,所教班级的生物统考成绩均能保持前列。同时,教学过程中,我善于总结经验,撰写学术论文,和同行进行交流,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年撰写的论文《浅谈生物课教学中的趣味教学》获区优秀教育论文二等奖并在学科论文交流大会上宣读,创新活动想象方案获区年度一等奖。我积极地担任学校的生物公开课任务,积极参与区镇有交流活动、培训课程,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心理学与生活论文篇8

  1.教材的选择

  我国目前的师范类专业几乎都是以本科为起点,专门为本科学生所编制的教育心理学教材内容丰富、理论性和系统性都很强,但这类教材内容并不十分适合高职学生。一方面学生学起来太难,感觉吃力;另一方面教师在此类教学过程中衍生的受挫和失望情绪也通过各种方式传递给了学生,教学效果可想而知。考虑到学生要参加教师资格证的统一考试,考试组织机构指定的培训教材也曾经成为湖南广播电视大学的选择之一,只是这样一来,应试教育的烙印和弊端再次清晰呈现。根据湖南广播电视大学相关专业培养目标,高职教育方向的学生毕业并考取相应级别的教师职业资格证书后可以从事幼儿教育,包括担任幼儿园老师或者培训(早教)机构的儿童教师。然而,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尝试单独使用幼儿教育心理学教材的效果也并不理想。

  2.教学的过程

  高职教育心理学在改革前出现了重结果而轻过程、重认知而轻情感、重概念记忆而轻实践整合能力等现象。教学模式依旧以课堂讲解、传授式的教学为主。学生们沿用高中时代上课记笔记、考前背笔记、考试回忆笔记的学习方式。教学手段虽然采用多媒体呈现信息,但这种电子版信息量的增加并没有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方面发挥太大的作用。有的老师试图在教育心理学课堂上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然而,自主学习变成了让学生自己学、自己讲,教师主导地位岌岌可危;合作学习变成了让几个学生一组完成一个项目、论文,学生往往是一抄了事;探究学习也只是让学生去查找材料。类似的教学改革不但没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反而遭到学生的敷衍甚至反感。

  二、教学改革的实施

  1.重新定位课程目标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发现,国外高校的心理学课程目前呈现两大特点:(1)多样化,不同的心理学分支使得心理学课程异彩纷呈;(2)生活化,心理学从枯燥的科学理论走到了大学师生生活中。在心理学研究蓬勃发展的同时,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心理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除了传统的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等课程,出现了比如《网络心理学》、《进化心理学》、《积极心理学》等新的心理学课程。例如美国有超过200所大学开设了《积极心理学》课程。湖南广播电视大学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第一步就是重新定位课程目标:强化教育心理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重视基本理论、了解教育心理学最新研究成果和趋势、联系生活实际、面向未来工作岗位学以致用、培养综合实践能力。

  2.重新整合课程内容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教育心理学课程内容重新整合遵循了以下三点原则:第一,科学性原则,教育心理学有着坚实的科学依据,教育心理学丰硕的研究成果正逐步揭开人类心理的奥秘。实际生活中,高职学生对心理学和心理现象有许多似是而非的观念(星座和性格、暗示和催眠等),教育心理学课程的开设有必要用科学的论据对这些似是而非的观念进行澄清。第二,生活性原则,作为高职学院课程,不可能也做不到面面俱到。只有紧紧围绕大学生活组织课程内容,注重培养高职学生正确的教育心理学观念,才能为高职学生指明解决学习、就业、生活中心理学问题的正确方向,进而培养学生解决心理学问题的技能,并使学生逐渐增强迅速有效地组织相关的心理学知识、技能,解决当前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三,主体性原则,就是课程内容设计要充分发挥高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每次课前播放由学生扮演的心理短片展示教育心理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增强学生参与课程的兴趣,课后将短片和教学内容上传至网络教学空间与学生共享。学生通过主动阅读心理学名著、浏览心理网、电子邮件、小组活动等方法,对教育心理学中的相关规律进行互动探讨。整合后的课程内容包括生活中的教育心理学、感知觉和意识、认知与行为分析、智力与智力测验、人的毕生发展、情绪与健康和社会心理学七个模块。每个模块都包含丰富的教育心理学内容和熟悉的生活场景,如认知模块包括记忆、学习、思维和语言等教育心理学内容并由学生在校园内拍摄的心理短片展示。每一模块的内容都涉及生活中的现象或观念、科学而严谨的教育心理学知识和可以尝试的教育心理学应用方法三个层面,都力求使学生真正形成一种观念、一种思想、一种精神、一种实用的知识背景。

  3.改革教学方法

  在学习教育心理学的初期,就向学生介绍和教育心理学相关经典著作和研究背景,尤其鼓励学生自主阅读。根据不同的教学模块,采取多种教学方法。课堂讲演与师生讨论法,适用于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小组合作与探究学习,适用于教育心理学的基本规律问题;课堂观察与案例分析,适用于情绪与健康模块,课后提交书面的案例分析报告。充分利用网络教学空间,将信息技术整合到教学中来。建设丰富教育心理学教学资源,与学生共享教学模块的多媒体教学课件,提供教育心理学相关链接,设立班级网络空间学习群组,促进师生、生生之间进行网上交流、合作、讨论、答疑以及传送作业等。

  4.改革教学评价指标

  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兼顾课堂表现(30分)、课程考试(30分)、论文撰写(40分),满分为100分。课堂表现包含学生出勤情况、参与课堂讨论、提出创造性见解的情况。课程考试主要采用选择题和简答题,力求兼顾基本概念和知识面两方面内容。根据高职学生实际情况,课程论文字数要求不高,1500字,鼓励原创。

  三、反思和建议

  在改革时必须注意协调与其他课程的关系。要处理好一些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也会出现的内容或者模块,如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情绪与健康、认知与行为分析理论等。要提前尽可能周密地考虑从什么角度去讲授,教学内容深入到什么程度对学生的学习最为有利。教学改革还需要学校从精神上、经济上给予教师大力支持。为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教师必须不断地迎接新的挑战,通过不断学习和研究教育心理学的最新发展提高业务水平。使用网络教学空间建设丰富的教学资源、及时为学生答疑和指导,及时记录、反思、研究自己的教学过程,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这都需要教师不断地付出精力、心血和时间。然而,单个教师的能力是有限的,只有和其他教师精诚合作才能真正形成一个优秀的教学团队。不同的教师各有所长,同伴之间需要相互分工合作,形成合力。每个教师在更新、重组课程内容,设置具体教学计划、制作多媒体课件等方面,分担一定的任务,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才能完成课程和教学改革的基本框架。


标签:心理学


最新推荐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