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活 > 正文

重九赏心亭登高 丰年江陇青黄遍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11-24 07:15:01 分类:生活 浏览:64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重九赏心亭登高

范成大①

忆随书剑此徘徊,投老双旌②重把杯。

绿鬓风前无几在,黄花雨后不多开。

,落日淮山紫翠来。

饮罢此身犹是客,乡心却附晚潮回。

【注】①范成大,南宋诗人,此诗为淳熙八年(1181)任建康(今南京)镇帅时所作。

②双旌,镇帅的代称。

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句写登高追忆,“书剑”意象豪迈,表现了诗人当年满怀理想抱负,意气风发。

B. 颔联写秋风中黑发无几,表达诗人对青春逝去的慨叹;黄花经雨,象征着人生暮年。

C. 颈联写登临之景,庄稼即将成熟,田野丰收在望,落日照耀,淮山紫翠,绚烂美好。

D. 本诗在写景追忆中抒发对家国和个人境遇的慨叹,与杜甫的《登高》有异曲同工之妙。

2. 诗歌尾联“饮罢此身犹是客,乡心却附晚潮回”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

【答案】

【小题1】D

【小题2】①用字巧妙。

“犹”字写出了酒醉之后仍不能排遣思乡之愁,足见思乡之浓重;“却”字写乡心似乎与身体不同,随潮水回归,实际上饱含作者的无奈。

②比拟。

化抽象为具体,将乡心当作有形的事物来写,说它依附于潮水,回归家乡,将思乡之情表现得形象生动。

【小题1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综合鉴赏诗歌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

D.“追忆……对家国……有异曲同工之妙”错误。

本诗有对个人境遇的感慨,但并没有对家国的慨叹;《登高》无“追忆”,且诗风更为“沉郁”

故选D。

【小题2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炼句)的能力。

诗歌尾联“饮罢此身犹是客,乡心却附晚潮回”写诗人在异乡生活的孤独凄然,一个“犹”字写尽了诗人的无奈和辛酸,突出了作者的思乡之情;“乡心却附晚潮回”写作者自己虽然无法和家人团聚,但思乡的心却早早回到了家中,通过“身”与“心”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思乡念亲之情。

其中虚词“犹”“却”对情感起到了强化作用,是诗句的精妙之处。

答题时要具体分析两个字的效果,“犹”是“还”的意思,饮酒依旧不能消除愁苦,可见思乡之愁的浓重深广,难以排遣和摆脱;“却”表示转折,强调思念的力量,也表现出只能心回的无奈。

从修辞上看,主要是比拟,将无形的思乡之情化成有形的东西,把乡心写活了,亲切可感,形象生动。

阅读下面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秋思

陆游

半年闭户废登临,直自春残病至今。

帐外昏灯伴孤梦,檐前暴雨滴愁心。

中原形胜关河在,列圣①忧勤德泽深。

遥想遗民垂泣处,大梁②城阙又秋砧。

【注】①列圣:指历代帝王。

②大梁:北宋都城开封的古称。

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首联叙事,作者说自己秋日里不去登高望远,而在这半年中一直闭门养病,引起人们阅读的兴趣。

B. 首联两句作者采用倒装的写法,次句点明自己“半年闭户废登临”的原因:从晚春至今都抱病在身。

C. 颔联描绘了一幅画面感强的秋夜难眠图,用“昏灯伴”“寒雨滴”衬托了作者的孤老之状和愁苦之深。

D. 颈联写中原山河壮美,地势险要,希望南宋朝廷像历代明君那样忧劳国事,守住中原,恩泽天下。

2. 这首诗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案】

【小题1】D

【小题2】①抱病在身的无奈;

②热爱祖国,远离故土的孤寂和思念之情;

③忧国忧民:对中原遗民悲苦流离现状的同情,对收复故土失地的强烈渴望;

④对当今统治者不能收复失地的愤恨。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思想内容及表达技巧的能力。

D.“守住中原”错误。

从诗歌的创作背景及当时现实情况来看,南宋朝廷已偏安江南,中原己被金国占领,颈联“中原形胜关河在,列圣忧勤德泽深”陆游所写是希望南宋收复中原大好河山。

故选D。

【小题2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重点考查诗歌的情感,分析诗歌的情感注意以诗歌的抒情方式、注释、标题和诗中的表情达意的重点词句作突破口,答题时先答出情感,然后结合诗歌的内容解说。

首联“半年闭户废登临,直自春残病至今”叙事,大意是说自己秋日里不去登高望远,而在这半年中一直闭门养病。

抒发病体缠身的孤苦凄凉之情。

颔联“帐外昏灯伴孤梦,檐前暴雨滴愁心”大意是说彻夜难眠,唯有帐房外昏暗的孤灯光相伴,暴雨顺屋檐滴下,一声声更加中“我”愁苦寂寞难捱的心。

描绘了一幅画面感强的秋夜难眠图,用“昏灯伴”“寒雨滴”衬托了作者的孤老之状和愁苦之深。

颈联“中原形胜关河在,列圣忧勤德泽深”写中原山河壮美,地势险要,历代君王为国事忧虑勤劳留下恩德无数,泽被后世绵延不尽。

借古讽今,希望南宋朝廷像历代明君那样忧劳国事,早日收复失去的国土,以恩泽天下。

“列圣忧勤”暗指当今统治者不能收复失地的可恨。

尾联“遥想遗民垂泣处,大梁城阙又秋砧”大意是说想象中原被外敌侵占,遗民处于悲苦流泣之中;秋日时节,北宋的故都大梁城外的捣衣声,让人思念起流离失所的亲人,表达了诗人的故国之思(忧国忧民的情怀)和希望南宋朝廷能够恢复中原的愿望。

注意抓住尾联中的“遗民”分析对中原遗民悲苦流离现状的同情;“大梁”原来的都城,可见对故国的无限思念之情;再结合“中原形胜关河在“可见故土沦丧之苦。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游感化寺昙兴上人山院

裴迪

不远灞陵边,安居向十年。

入门穿竹径,留客听山泉。

鸟啭深林里,心闲落照前。

浮名竟何益,从此愿栖禅。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首五言绝句的写作时间应该与王维在辋川时期所写诗歌比较接近。

B. 首联中的“灞陵”即霸陵桥,是唐时人们离别长安的必经之地,诗人以此指代长安。

C. 颈联采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描绘了寺中昙兴上人山院的空寂幽静。

D. 诗人最后感叹世间浮名无需在意,而像昙兴上人无所挂碍、安心于禅才是真谛。

2. 叶嘉莹先生在《唐诗应该这样读》一书中谈到王维与裴迪等山水诗人的诗:它只是一种平静的叙述。

你同意吗?为什么?

【答案】

【小题1】A

【小题2】同意。

平静的叙述,是指诗歌以白描手法勾勒景物,画面安静淡雅,情感深蕴于画面中。

“竹径”“山泉”“鸟啭”“深林”以简淡的笔墨描绘出寺庙山院的清寂,着色清淡素雅,在平静淡然的勾勒中,传达出对昙兴上人的崇敬和仰慕,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昙兴上人远离尘世的清静生活的向往。

【小题1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鉴赏表达技巧以及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

A. “五言绝句”错误,本诗歌有八句,每句五字,应该是五言律诗。

故选A。

【小题2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首先回答是否同意,结合诗歌语言风格,应该选择“同意叶嘉莹先生的评价”。

然后理解“平静的叙述”,所谓平静,是指行文情节等方面的设置无跌宕起伏,没有太大的心理或者情感转换,描写上力求简约素淡,不用华词丽藻,无缤纷色彩对比,也就是用白描手法简笔勾勒景物,意境安然氛围宁谧,情感深藏不露。

最后结合诗句加以证明:

诗歌中“入门穿竹径”“鸟啭深林里”没有细节描述,只是简单切入人的行踪路径,以及鸟鸣深林的环境特点,可见运用了白描手法,交代诗人的拜访情况以及对昙兴上人所居住的环境的勾勒,画面闲适、安静、淡雅,属于一种“平静的叙述”。

“安居向十年”“心闲落照前”“浮名竟何益,从此愿栖禅”写出了昙兴上人的“心闲”,作者对昙兴上人的生活感到艳羡,宁可放弃“浮名”,从此“栖禅”,远离尘世,表现了作者对安闲隐逸生活的无限向往。

情感单一心绪平静,没有突转变化,可见“平静”。

散文阅读:们吴堡

写作训练:由《觉醒年代》引发的思考

写作训练:“喝播”之风该休矣

写作训练:阅读经典,学以致用——识别与践行

小说阅读:小镇的阳光和月光


标签:诗歌


最新推荐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