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书屋 > 正文

路遥 面前一片辽阔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11-24 05:46:57 分类:书屋 浏览:139


据说陈晓李沁主演的电视剧《人生.路遥》即将登陆央视,这必将掀起新一轮的路遥作品热潮。

当代作家路遥已离开我们31年了,但他的作品《人生》、《平凡的世界》等依然有广大的读者和观众,具有深远的影响力。

电视剧《人生.路遥》(图片来自网络)

陈晓在《人生.路遥》中饰演高加林(图片来自网络)

李沁在《人生.路遥》中饰演刘巧珍(图片来自网络)

中篇小说《人生》与同名电影

《人生》是路遥1981年创作的中篇小说,主要讲述了农村青年高加林遭遇的人生曲折和爱情悲剧。

那年路遥不到32岁,作品发表后非常轰动,获得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作家路遥(图片来自网络)

首发于文学期刊《收获》的《人生》(图片来自网络)

1984年,由路遥编剧、吴天明导演、周里京吴玉芳主演的同名电影《人生》上映。

电影《人生》同样大获成功,荣膺了《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和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音乐奖,20岁出头的吴玉芳获得百花奖最佳女主角奖。

此外,《人生》成为中国第一部入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影片。

电影《人生》

电影《人生》与小说《人生》的内容差别不大,回乡的高中生高加林原在学校教书,被村书记高明楼的儿子顶替了,只能回家务农。

高加林拼命地干活

刘巧珍心疼地看着高加林

高加林狠命地挥着镢头,干最累的挖土活,手被磨出了血泡,一旁的德顺爷拿黄土给他抹手。

马栓提亲美丽的“盖满川”刘巧珍,可没文化的刘巧珍一直爱恋高加林,目不转睛地盯着高加林。

高加林碰到向刘巧珍提亲的马栓

高加林的父亲高玉德让他老伴蒸馍,由高加林拎到县里大集卖,以换点零花钱,给高加林买烟。

高加林路上遇到同学黄亚萍和张克南,他们一个在县广播站,一个在商业部门,已是男女朋友了。

高加林拎着馍去赶集

高加林遇到同学黄亚萍和张克南

高加林拉不下脸吆喝卖馍,拐进报刊阅览室,在报刊中徜徉大千世界。

他拎着一篮馍往回走,刘巧珍专门等着他,接过他的馍,跑到城里送给她二姨,把钱和烟给了高加林。

两人回村途中深入交流,巧珍向高加林倾诉衷肠,高加林接受了她的爱。

高加林在集上闷头卖馍

巧珍密切地注视着高加林

高加林在阅览室看画报

巧珍专门等着高加林

得到爱情的巧珍兴奋得睡不着

而后,高加林有些后悔,有意疏远巧珍,但心里十分想念巧珍。

晚上,高加林去看巧珍,两人在一起了。

巧珍对高加林说:我看见你比我爸我妈还亲。

巧珍趴在高加林胸前唱民歌,说我让你过星期天。

她特别依恋高加林,对他说:“你什么时候也别把我丢下”。

高加林有意疏远巧珍

巧珍非常疑惑

巧珍唱歌给高加林听

高加林的二叔高玉志转业回来,出任地区劳动局局长。

县劳动局副局长马占胜和村书记高明楼商议,给高加林解决工作问题,表面是往煤矿招工,实际安排到县委通讯组。

劳动局长和村支书商量高加林的工作

巧珍送别高加林

高加林实现了命运的转折,他刻苦努力工作,冒雨到抗洪一线采访。

在广播站的同学黄亚萍非常欣赏他,与他讨论工作和文学。

巧珍几次来看高加林,两人见面后话不投机。

巧珍走时,高加林拿出红纱巾给巧珍戴上。

高加林冒雨去采访

高加林与黄亚萍

巧珍带上高加林送她的红纱巾

在县武装部工作的黄亚萍父亲要转业回南京,原本要带黄亚萍回去,并把张克南办过去。

但黄亚萍移情别恋高克林,写信给张克南提出分手。

在黄亚萍的劝说下,高加林抛弃了巧珍。

黄亚萍要高加林跟他去南京

被高加林抛弃的巧珍伤心欲绝

高加林父亲高玉德和德顺爷来找高加林,对他说:你把良心都卖了,巧珍那么好的娃娃,那是块金子啊,你把人家搁在半路上,你作孽啊。

德顺爷说高加林在作孽

高加林去省里参加新闻培训班,巧珍答应马栓的求婚出嫁了。

张克南妈妈写信告高加林走后门参加工作,县委决定把高加林退回农村。

待嫁的巧珍

巧珍披着红盖头出嫁了

县委对高加林走后门参加工作问题进行了通报

在进村的路上,巧珍拦下准备羞辱高加林的姐姐,说不管怎样,我心疼他。

高加林不可能与黄亚萍在一起了,他穿上巧珍给他做的布鞋,拎着行李回村了,他的身影越来越小。

巧珍阻止了姐姐羞辱高加林

高加林背着行李回来了

高加林行进在大地上

《人生》展示了理想追求和现实悲剧的矛盾,高加林的艰难选择酿就了悲剧,使有情人难成眷属。

美丽善良的刘巧珍被高加林抛弃,嫁给她不爱的人,是那么令人惋惜。

路遥对《人生》的诠释

在《人生》中,可以看到路遥自身生活的影子。

他是陕西回乡的初中生,干过最累的挖土活,在学校教过书,后来努力写作,进了县委通讯组。

而且,路遥喜欢唱陕北民歌,巧珍说的唱的很多都来自民歌。

作家路遥(图片来自网络)

同时,高加林的原型是处在城乡“交叉地带”的青年人。

路遥熟悉他们的生活和精神状态,如他的很多亲戚,他的一个弟弟和高加林有同样的经历,回乡务农,在学校教书,后来外出打工。

路遥是在工地上找到这个弟弟,和他进行了长时间的对话,了解了他的一切。

路遥与弟弟在煤矿体验生活(图片来自网络)

在谈到电影《人生》的改编时,路遥说《人生》所表现的是一群普通人的命运,他们的遭遇不完全是他们自己所能决定的。

高加林、刘巧珍、黄亚萍都是好人,但性格中都不同程度潜含着悲剧性和庸俗性的因素。

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反映了生活的真实。

要通过高加林等人的悲剧性命运,促使观众对社会及人生做出多方面的深刻审视,使人们正视而且能积极地改变我们生活中许多不合理的现象。

而路遥则继续他针对普通人奋斗历程的创作,在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中,我们看到主人公之一孙少平是回乡的高中生,他当过教师,外出闯荡打过工,后来成为优秀的煤矿工人。

在感情方面,孙少平先与县领导的女儿田晓霞相恋,在当记者的田晓霞牺牲后,孙少平受伤毁容。

他没有被压垮,从医院出来回到矿山,迎接新的生活和挑战。

电视剧《平凡世界》中的孙少平(剧照)

《平凡的世界》里的时间线截止到1985年,孙少平是不是高加林的后续呢?应该有一些。

在现实中,路遥的那个弟弟在路遥的帮助下,先在煤矿当工人,后来成为媒体的记者,他为路遥写《平凡的世界》提供了很多素材。

时至今日,路遥的影响力不减,就在于路遥写人生的苦难和奋斗,诠释了黄土地上的强者精神,永远激励着平凡世界的平凡人。


标签:人生电影工作


最新推荐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