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笔记 > 正文

贝叶经 “贝多出摩伽陀国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11-23 03:02:32 分类:笔记 浏览:138


众所周知,中国古人曾使用竹子制作成竹简,作为书写载体,其实,树叶也被用于书写,并且一直流传到现在,贝叶经就是用“贝叶”这种树叶书写的。

贝叶经是一种十分奇特的书籍,它是由贝多罗树叶制成,它诞生于古印度,用来记载佛教经典与宫廷资料,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在很长时间内,都是古印度主要的出版载体。

贝多罗树

说到贝叶经,我们得首先认识一下贝多罗树,是它孕育了贝叶文化

它生长于南亚与东南亚的热带与亚热带地区,又被称为多罗树、贝叶树、贝叶棕,它在佛经中描述须弥山上的一种宝树,是一种棕榈科植物,叶面平滑坚硬,宽广而且较长,十分适合作为书写材料。

在唐代的《酉阳杂俎》中说,长六、七丈,经冬不凋。

此树有三种,西域经书,用此三种皮叶。

”摩伽陀国,在佛教诞生地古印度北部。

李商隐《题僧壁》中说:“若信贝多真实语,三生同听一楼钟。

”这些都说明,在唐代时,贝叶经在中国已经十分盛行。

在中国,云南南部的西双版纳、普洱、德宏等地的气候十分适合贝叶树的生长,所以,当佛教从印度传入云南后,人们就开始用贝叶撰写佛经,当地的傣族人,将贝叶采摘下来后,进行一系列的加工后,制成可以书写的贝叶,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贝叶文化。

贝多罗树(贝叶棕)

贝叶经的制作

傣族的贝叶经制作,一般有9道工序,包括贝叶采摘、煮贝叶、洗贝叶、剪裁、压平、弹线、刻字、抹墨和装订。

每年雨季到来之前,人们就会去采摘适合制作贝叶经贝多罗树叶,然后整理剪裁成所需的长度和宽度,将贝叶一片片的修理整齐捆成一卷,然后将其放进锅里煮,煮好后在河边用细沙冲洗干净,再进行晾晒。

接着,师傅再将其压平,压平是一道很重要的工序,再放置于阴凉处风干。

做好这些工作后,师傅就用笔在贝叶上刻写。

贝叶经刻写所用的笔,都是特制的,在刻字师傅的旁边,常会放置一块磨刀石,它可以将笔头磨尖,以便于刻写。

在刻写完毕之后,贝叶上的字还要上色。

上色的墨汁一般是锅底灰和植物果油。

师傅先将墨汁涂抹在贝叶上,然后让墨汁慢慢渗透到所刻写的字中,如有多余的墨汁溢出来,就用抹布轻轻擦拭干净,让文字更加清晰,最后再进行晾晒。

采摘贝叶

贝叶经的装帧也很有讲究,它采用的是梵夹装,即使按顺序刻好了字的贝叶摞好,上下各用一块板夹住,然后再打洞系绳,将它们串接起来,并在周围涂上金粉或红漆加以保护。

这样做既方便阅读,也方便长途携带与运输。

贝叶经由于韧性较好,而且不易折断,又能防潮防虫,很容易保存,经久耐用,这也是一些年代久远的贝叶经能得以保存下来的原因,这点可以媲美古埃及的莎草纸。

玄奘法师曾将从印度带回657卷贝叶经,将其翻译成汉文佛经,这些贝叶经大部分被保存在大雁塔中。

贝叶经的刻写

贝叶经:傣族文化之根,具有神圣的地位

在信奉佛教的傣族人心中,贝叶经是一种神圣之物,具有十分崇高的地位。

今天,我们仍然可以看到傣族人制作和刻写贝叶经。

南传佛教,又称为上部佛教,是通过印度南传到斯里兰卡后,传到东南亚与我国西南地区。

大约在公元7世纪左右,南传佛教传入云南傣族地区,并逐渐发展为一种全民性的信仰。

在傣族人聚居的地区,几乎每个村寨都有佛寺与佛塔。

应该说,佛教能在傣族地区得以兴盛,贝叶经功不可没。

傣族文字,是由古印度婆罗米字母演变而来的拼音文字,在中国境内有兰纳泰文、越南泰文、南方大泰文、北方大泰文四种。

每一种傣文,由于贝叶经的存在,都得到了很好的保存。

贝叶经

有人认为,傣文的字形弯曲,相比石头、甲骨文等其他载体,贝叶相对适合刻写这种字形弯曲的傣文。

因此,傣文的传承,离不开贝叶这种书写载体,也可以说,是贝叶促进了傣文的发展与演变。

贝叶经内容丰富,除了记录佛经之外,还用来记载农业、医学、历史、语言、哲学、法律、民间故事等多方面的内容。

它是傣族文化的一部百科全书,自古以来,傣族社会所发生的重大事件,全靠这一片片小小的贝叶世代相传。

对于傣族人来说,贝叶经包含的不仅是一种信仰,也是一种精神上的寄托,成为一种文化深深植根于他们的心中。

在过去的傣族村寨中,人们在辛勤劳动了一天后,常常围坐在一起,听村中的长者诵读贝叶经,成为当时傣族人的一种生活方式。

可以说,贝叶经是傣族文化的根,所以傣族人将贝叶经称为“运载傣族文化走向光明的一片神舟”,它留给了子孙后代无尽的精神财富,是底蕴深厚的傣族文化的一块瑰宝。


标签:傣族文化佛教


最新推荐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