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活 > 正文

谭普仁 调查人员初步判定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11-23 02:56:03 分类:生活 浏览:137


谭甫仁将军17岁那年便参加了南昌起义,但起义部队在潮汕地区遭遇失败,谭甫仁失散后误打误撞进入国军阵营当兵,但不久便被红军俘虏,重新成为了一名红军战士。

自从南昌起义之后,谭甫仁一直跟随伟人干革命。

在五次反“围剿”、东西征、平型关战役、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战争中,谭甫仁屡立战功,在我党最为艰难的时候,他始终坚持在革命第一线,不分昼夜的工作与学习。

1955年,在共和国授勋仪式中谭甫仁被授予中将军衔,并获得了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

1968年,他受主席的命令赶赴云南工作。

毛主席还调笑他说:谭甫仁这是要去做“平西王”了!

谭甫仁积极投入到工作的热情中,无时无刻不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经历无数腥风血雨的威武将军,却在他的住处昆明军区司令部大院被人枪杀。

家中遇害

1970年12月17日凌晨,一个黑影熟练地绕过军区大院的警卫岗哨,蹑手蹑脚地翻墙进入一栋独立的别墅小院。

他灵活地爬上二楼,直奔谭甫仁的卧室,开门后却发现屋里只有谭甫仁的夫人王里岩一人。

“谭甫仁呢?”

男人用枪指着王里岩恶狠狠地问道。

“我不知道!”

男人恼羞成怒,直接开枪杀害了王里岩。

谭甫仁听到枪声后一边呼叫着警卫员,一边朝着警卫员房间跑去。

凶手看到谭将军的身影大喜过望,紧忙追了上来。

谭甫仁飞奔到警卫员的房门前,用力地敲打着房门,“开门,快开门······”

话音未落,随着几声枪响,谭甫仁将军倒在了血泊之中,凶手随后匆匆逃走。

谭甫仁将军与其夫人被人枪杀的消息瞬间在军区大院炸开。

谭甫仁与夫人王里岩

昆明军区党委主任王克学第一个来到了现场,马上安排人员将谭甫仁和他的夫人送往军区总医院,周总理也在第一时间派出北京的医疗人员进行抢救,最终二人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死亡。

在案件发生后,昆明军区第一时间联合当地警方迅速对案件展开调查,发布戒严令,同时开始全面搜捕可疑人员。

捉拿凶手

中央迅速派遣警力前往云南,配合当地机关成立了“017专案组”,负责枪击案的侦破。

据谭甫仁的妹妹讲述,她听到枪响时出来查看,凶手穿着军装身高大概1米75到1米80左右,身材有点胖的男人,他直接从长廊跑过去杀害谭甫仁后,又快速逃走。

:凶手对谭甫仁家中的情况比较了解,而且还可以随意进出军区大院,这明显就是内部熟人作案。

在谭甫仁去世后的一个月,虽说破案行动搞得声势浩大,但经过专案组的几轮调查,嫌疑人全被排除,案件毫无进展,陷入了僵局。

根据凶手留下的弹壳,经过刑侦人员的分析,得知凶手使用的是当时只有高级干部才能使用的59式手枪。

同时,在军区保卫部的自查过程中,发现丢失了两支59式手枪。

这一发现大大缩小了搜索范围。

保卫部部长景儒林率领成员调查枪支失窃一事时,所有成员都怀疑王自正偷了枪支。

因为他曾担任保卫部秘书,对部门情况非常熟悉。

但景儒林却推翻了这一怀疑,认为王自正不可能偷枪。

因为案发时,王自正被关押在俘管所,该地戒备森严,到处都设有岗哨,而且夜间灯火通明,一个人根本无法逃脱。

另外,就在专案组成员走访调查中,一个13岁的小男孩马苏红反映,12月17日清晨5点多钟,他用木盆顶着的小屋门突然被推开,进来一个穿军装、身材胖胖的大个子问路。

马苏红认出这个胖军人是他同学王冬昆的父亲,但他并不知道这个人叫什么名字。

专案组赶紧找到王自正的照片让马苏红辨认,马苏红一眼就认了出来。

而隔离审查室的管理员也反映在事发的早上,王自正要求上厕所,但并没有人知道他是什么时候去的。

正在此时,一名掏粪的农民却在俘管所墙外的粪堆里发现了一把手枪,这把手枪正是保卫科丢失的五九式手枪。

这些证言和指认为案件调查提供了重要线索。

现在基本上可以确定王自正就是凶手了,专案组当即下令进行抓捕行动。

陈汉中接到抓捕王自正任务,他来到俘管所,找到了王自正的房间。

为了掩饰真实目的,他以聚餐为借口邀请王自正一起去食堂。

但是聪明的王自正已经知道了陈汉中的意图,并打算趁机逃跑。

他假装弯腰系鞋带,然后突然拔出枪向陈汉中和另一名干部开火。

没有防备的陈汉中被其中一颗子弹击中,倒地不起。

在混乱之中,王自正决定夺门而出并向南院跑去。

但众多警卫人员紧追不舍,在南墙角落里将其围住。

面对无路可走的局面,宁死不屈的王自正拿起枪对着头部扣动扳机结束了生命。

事后检证,他自杀使用的手枪正是保卫部被盗的两支手枪中的一支。

那么,王自正又是何许人也?他和谭甫仁中将又有什么深仇大恨呢?

刺杀原因

事情还要从1970年说起,当时王自正被任命为昆明军区保卫部保卫科副科长。

就在他任副科长不久,昆明军区政治部收到从他的老家发来的一封公函,函中说:

经查王自正原名叫王志政,河南省内黄县人,富农出身,1946年参与了还乡团枪杀王志政所在村武委会主任的反革命行动,后来王志政逃往外地,改名王自正,混入我军内部。

随后,王自正便被带走隔离审查,但他只承认自己是参与了杀害武委会主任,但并未动手开枪。

由于该案首犯王某已经被正法,其他参与人员大多不在人世,所以这件案子是没有证据的悬案。

就这样,王自正被隔离审问了7个多月,案子仍然没有结果。

虽然在为自己辩解,但是王自正心里明白,自己的多罪叠加,自己的下场更是难以预料。

毕竟在那个年月,以阶级斗争为纲,如果被认定是混入革命队伍中的阶级敌人,即使不枪毙也会把牢底坐穿,更不要说政治前途了。

感到绝望的王自正不想坐以待毙。

王自正在担任保卫部副科长前,曾当过保卫部秘书,负责枪支保管,所以他对保密室非常熟悉,他能够轻而易举进去保密室偷取两支手枪,随后又通过事先调查找到了谭将军的住宅。

而他之所以把目标锁定在谭甫仁,就是为了让自己死的“值”,临死前拉几个人陪葬,以此来发泄不满。

专案组搜查了王自正的住处,在笔记本中发现了大量消极言论和对谭甫仁将军的不满记录。

其中写道:“杀掉谭甫仁让我发泄心头之恨。

可按理说,枪声,敲门声,这么大动静,谭甫仁的警卫员早就该出现了,但是警卫员去哪里了呢?

最差警卫员

谭甫仁身边本来有5名警卫员,碰巧案发的那天晚上部队在搞“千里野营拉练”,保护谭甫仁的五名警卫员,其中3名警卫员就被调走了。

那么剩下这两名警卫员又在干什么?

在王自正进入谭甫仁家里时,只有他的妻子在家,于是王自正便枪杀了谭甫仁的夫人。

而在另一间房的谭甫仁在听见枪声后,马上就喊了警卫员,结果两名警卫员一个都没有出现。

在和平年代,谭甫仁并未有佩戴枪支的习惯,他边喊边向警卫员的房间跑去,可是任凭他一直敲门,警卫员就是不开门。

而这时的王自正已逼近了谭甫仁,在王自正连开几枪后,谭甫仁倒在了血泊中,而王自正趁着黑夜逃跑了。

事后,在专案组对两位警卫员的审问下,其中一名后院的警卫员坦白自己本身只是勤务兵,负责首长的杂务,首长出行另有保卫人员。

确实已经醒了,而且他确实也听见了枪声——正是因为听见了枪响,他害怕得两腿瑟瑟发抖,

他说,这些年没仗打,当和平兵,听见动了真家伙就吓得全身发抖,两条腿直往一只裤筒里塞,只想着赶紧跑到床底下躲起来,不敢发出一点声响。

而另一个前院的警卫员则是做了非常荒唐的事情:枪声响起后,他正在房间里和谭甫仁的保姆(比他大了30岁)偷情。

在听见谭甫仁敲门后,他没有意识到危险,而是觉得谭甫仁是来抓奸的,那年月通奸的事,罪名可大,所以他才不敢开门。

因为他们的失职,我国损失了一名大将,何其不幸。

事后,在周总理了解了谭甫仁遇害的全过程后,心情相当悲痛,怒道:

这简直是建国以来最糟糕的警卫员!

作为一个警卫员,其职责就是保护首长们的安全,否则就不是一个合格的警卫员。

对于一个军人来说,枪声就是命令,即使在和平年代,也不能因为害怕而退缩。

小结:

所有事情的来龙去脉都被调查清楚了,结果却是令人痛心不已。

谭甫仁将军一生忠于国家,忠于党,跟随毛主席干革命,几十年如一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他在战场上英勇杀敌,前后为新中国立下了汗马功劳,最后却死在了小人的枪下。

此事过后,国家对军队内部立即进行了整顿,整理,同时严肃军纪和军风,确保此类事件不再发生。


标签:警卫军区一个


最新推荐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