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活 > 正文

外蒙古国 就连旅游都不准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11-22 10:50:29 分类:生活 浏览:135


说到蒙古,大多数人只有两个印象,第一印象是成吉思汗,从数千骑兵起家,打下世界历史上领土面积最大的蒙古帝国:从中亚大草原开始延伸到中欧和中东,北至西伯利亚,东临日本海,向南则直抵东南亚、波斯帝国和印度次大陆,总面积达3300万平方公里,占当时世界陆地总面积的22%。

另一个印象是蒙古的贫困比例居高不下,1998年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33%,2022年依旧保持在28%。

表面看比例确实有所降低,但考虑到过去20多年的人口增长(1998年220万人,2022年322万人),蒙古国的贫困人数实际不降反增,从1998年的72万增加到90万,这个经济发展速度还不如大部分非洲国家。

那么,蒙古是怎么从成吉思汗当年的藐视欧亚两大洲,沦落到如今近三成人口依然挣扎在贫困线下的呢?

《蒙古帝国史》一书中写出了两大原因:蒙古帝国以暴力手段征服新领地、用错误的方式来治理新领地上的人民,例如统治中原实行儒家思想、征服波斯借用穆斯林文化等等,短期内确实能更快稳定局面,但最终反倒被新领地的文化给同化了,蒙古帝国的瓦解,最初就是从“四大汗国”内部矛盾开始的。

其次,蒙古人是传统的游牧民族,自古以来崇尚武力,治国安民的施政能力和文化底蕴极其欠缺。

元初居然有“良田种草放牧”的荒诞提议,从铁木真到忽必烈的治理方式一直都在“开倒车”,例如废铜钱改丝钞、伐木填田放牧以及划分蒙色汉南四个阶级(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等等,此类治国措施放在任意国家,都会引起巨大的动荡和反弹。

明朝推翻蒙古帝国,只能保证中原及附属地区稳定,其余独立成十多个汗国,仅其中的钦察汗国就分裂出喀山等大小七八个小汗国,在俄国沙皇的威逼利诱下进一步肢解成数十个“小公国”,16世纪全数纳入俄国版图。

然而,俄国人只在意土地,所有外族人都被列为不配拥有土地的“二等公民”,只是暂住在俄国土地上,例如定居在卡尔梅克、图瓦、阿尔泰等地区的蒙古人,直到苏联解体才正式拥有俄罗斯护照号。

唯独156万平方公里面积的外蒙古,在沙俄和明清之间反复摇摆,直到实力雄厚的苏联崛起,外蒙古才决定站队并付诸实施:在苏联成立到解体的69年里,外蒙古不断申请加入苏联,甚至公开表露决心。

二战爆发的第二天,1924年已“实际独立”的蒙古发起全国募捐和征兵总动员,在此后四年里掏空家底向苏联援助了740多批物资,其中包括1.5万套冬衣、53辆坦克、450辆汽车、300公斤黄金、12架飞机以及70万头牛、500万头羊、6.4万吨羊毛等等。

在苏联士兵面对德国虎式和豹式坦克束手无策时,蒙古号召17万人全力开采钨矿,将其全部送往军工厂制作穿甲炮弹;

在苏联东线后勤车辆陷在泥地里时,蒙古又送上足以组建六个师的3.2万匹战马,极大保障了前线的战略物资供应;

前线士兵伤亡惨重,蒙古及时征召5.5万士兵上前线,同时还补充了数万人编入工兵、运输兵和医疗部队,为了减少苏联负担,蒙古还主动接纳前线苏联伤兵,先后有近万苏联士官在蒙古康养,期间还每月按时发放住房和食品津贴。

二战结束后,蒙古全方位倒向苏联,不仅接受苏联为其量身定制的“苏式蒙语”,还大量引进苏联教师和企业高管,在1950-1970年间,愿意来蒙古定居和投资的苏联人,都能享受到免费土地和税赋等额外扶持。

苏联在二战后包销了蒙古的所有产能,承诺在蒙设立军事基地提供防卫保障,同时为其搭建采矿工业基础,修建了1300公里铁路以及2000公里公路等等基础设施,还无偿援助了5万多辆苏产三轮摩托车等等物资。

当时的蒙古自称“苏联第16个加盟国”,先后获得370多亿卢布援助款(与美元等值),将一穷二白的蒙古硬生生打造成“矿业大国”,而蒙古开采的所有矿石都被家里并不缺矿的苏联全部消化,还是当时的最高价格。

除此之外,苏联还援助了大量公交车、办公器材和工业设施,每年仅无偿接收的留学生、技修工等专业人才就有数千人,使得蒙古经济总量和人均产值急速暴涨,在短短二十年里就超过了欧洲平均水平,被戏称为“苏联掌上明珠”。

从表面看,苏联对蒙古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但实际上,苏联对蒙古实行的是“断骨式”策略,比沙俄侵占新领地后的“清洗式”策略更加彻底。

在沙俄年代,每占领一块土地就会移入大量俄国人,通过新移民清洗当地的文化传统达到长期统治,苏联不仅如此,还颠覆了当地的产业结构和军事力量,图瓦、阿尔泰就是其中最明显的代表地区。

而蒙古不是加盟国,所以又增加“断骨式”策略:掌控军事、更换母语、实行苏式教法卫制,将所有私人土地和草场收归国有,听话的、需要拉拢的人就能得到最好的土地和牧场,不听话的“异类”就直接去戈壁自生自灭,活不下去就回到首都郊外,也会给你一块1.5亩的土地使用权(只能建房)。

一开始,所有人都以为这就是苏式“土地共有化”,直到1986年苏联正式宣布“不会将蒙古纳入版图”后,蒙古人才恍然大悟:土地收归国有是为了方便苏联开采矿石,同时强迫蒙古牧民回到乌兰巴托等城镇生活,关起门来圈养。

所以,乌兰巴托从1924年的畜牧围场,快速扩建成蒙古最大城市,居住了超过一半的蒙古国民,如果统算蒙古几座“大城市”的话,真正的农牧民数量实际不足一成。

简单说就是:蒙古从原先的农牧为主、矿业为辅的经济架构,被苏联颠覆性改造后,农牧家庭总人数不足10万(2010年才恢复至30万),而与采矿行业有关的蒙古人,却高达百余万。

单一且极度依赖外部的经济架构,在过去数百年里已经验证过无数次,结果毫无例外都是失败的。

但蒙古已无他法,只能硬着头皮朝苏联所指的道路走下去,于是就出现了苏联解体后的蒙古经济危机。

1991年苏联解体,各个加盟国要么忙着独立,要么以各种名义往回撤人撤物资,只有蒙古还在往外运送矿石和牛羊,因为蒙古的矿石和牛羊,只有苏联这一条销路。

苏联解体不到半年,原盟国就陆续宣布“蒙古物资由苏联配额派发,债务应全部划归俄罗斯”,债多不压身的俄罗斯倒无所谓,但对蒙古而言却是灭顶之灾,采矿业在一夜之间全部关停,原本3%的失业率瞬间飙到80%,全国上下都处在惶惶不可终日的紧张气氛中。

蒙古为什么不自寻出路?因为苏联时期对蒙古的控制是自上而下全方位的,不仅在蒙古实行苏式律法和制度,还把蒙古金融体系也改了个遍,所有第三国商业都被驱逐,禁止第三国人员入境蒙古。

在苏联解体的大背景下,蒙古的经济发展已经被推进了死胡同,到了2010年才恢复到1990年的人均实际购买力水平,相当于这20年都在原地踏步,以前的穷人还是穷人,20年后又新增了一部分穷人,他们不仅享受不到要求极高的医疗和教育福利,于是又诞生了蒙古特色--数万失业者组成的“黑矿工”。

那么,现在的蒙古又是什么样状况呢?

往好了说,蒙古这些年的日子不好不坏,首都的CBD还算繁华,高楼不多但配套还算齐全,也有大型一些高档商场和超市。

采矿业在中国强大需求和消化力的支撑下,勉强走出了苏联解体带来的阴霾,在中蒙铁路通车和清关优化后,蒙古矿业已经逐渐恢复元气,开始引入外资合作,算是看到未来光明了。

可到了民间又是另一番场景,长期停滞的工业发展导致蒙古几乎没有工业基础,超过95%的商品都得从中俄进口,以致物价异常高昂,类似洗衣机、手机等家用电器和电子产品只有少数人买得起,绝大部分蒙古人只能用廉价二手货。

在苏联解体后,蒙古摒弃苏式教育回归蒙语,教育也出现了整整一代人的断层,如今虽改成蒙语课程,但实际效果并不明显,反倒是汉语和英语培训更受欢迎。

另一个压力是教育投入极低,目前乌兰巴托有三成幼儿园由美日韩等国资助。

由于多年无节制放牧和采矿,蒙古面临的环境压力也十分巨大,世界卫生组织已连续十多年下发警告函,指出蒙古空气PM2.5的指数已大大超出正常界限,每年仅冬季就要烧掉100多万吨原煤,使乌兰巴托上空的微颗粒物达到每立方米3320微克,是安全值的133倍,是危险值六倍还要多,2015年后每年都有数百名婴儿因肺炎死亡。

想降低环境污染,那就必须要控制畜牧量和火电发电量,还得减少矿石开采量并更新采矿设施,这对蒙古而言又是一番多维打击。

之前有人羡慕蒙古给国民免费发放土地,殊不知在蒙古接受免费土地的都是穷人,而且给的都是偏远地区无水无电无排水管道的土地,真正有钱的蒙古人反而能拿到是最好的土地。

就算有了免费土地,居高不下的失业率怎么解决?在乌兰巴托最大的“黑市”里转一圈,就能看到很多蒙古人依旧在以物易物,直接拿自己的牛羊肉或编织的衣物毛毯去换米面粮油和生活必需品,就算找到工作,人均月薪不到1000元人民币的水平(矿工略高,约1500元),对应95%物资需要进口的高昂物价,有什么可羡慕的?

(对蒙古起居饮食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留言评论,数量够多我再写一篇)


标签:蒙古苏联土地


最新推荐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