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活 > 正文

西南三线建设 到一九七一年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11-22 10:05:24 分类:生活 浏览:125


从第三个五年计划开始,国家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要素开展“三线建设

长达十余年的“三线”建设,沿海一线工业向三线、二线地区分散转移,使三线战略后方成为建设重点,改变了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布局和区域生产力布局。

三线建设时期区域经济中心明显向西南内地转移,一定程度上使这些地区相对落后的工业发展状况得到改观。

比如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原来工业基础十分薄弱。

经过“三线”建设,工业生产体系得以初步建立。

从GDP总量来看,这一时期南方地区略高于北方地区,但从人均GDP指标看,北方地区仍占有优势。

因此,这一时期南北地区基本处于均衡发展的态势,直至一九七八年。

一、生产力第二次大规模西进

从地域范围来看,“三线地区”包括北方地区的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山西的西部,南方地区的湖北、湖南、云南、四川、贵州和广东的北部、广西的西北部。

“三五”、“四五”两个五年计划,基本内容都是开展三线建设,积极备战,生产建设都围绕这一重点展开。

一九六四年至一九六六年是“三线”建设的初期阶段,以大西南地区为建设重点掀起第一次高潮。

在国民经济经过调整刚刚复苏、建设资金非常短缺的情况下,“三五”计划期间,国家投入内地资金占基本建设投资总额的64.7%,金额为631.21亿元。

其中“三线”地区建设投资占总投资的52.7%。

“三线”地区项目2000多个,新建各类基地40余个,新建工业城市30座,投资达482.43亿元。

大部分投资和项目都集中在西南地区。

在一九六六年计划施工的846个大中型项目中,“三线”地区占48.2%。

沿海原有的工业企业还被大量往内地三线搬迁。

涉及到国防的尖端项目更是建设在三线偏远隐蔽的地区。

这对后来经济建设和工业布局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一九六九-一九七二年大规模的“三线”建设全面展开,形成第二次高潮。

“四五”计划出要在内地加强战略后方建设,形成门类齐全、大力协同、工业协调发展的局面。

,“三线”建设的投资总额达到了340.8亿元。

一九七一年至一九七五年间,湖北西部、湖南西部以及大西南地区成为重点建设地区。

这一时期内地基本建设投资额为全国总额的54.4%,总计959.34亿元。

对“三线”地区的建设投资为内地投资额的72%,在全国总额中所占比例是41.1%。

整个“三五”和“四五”期间,我国累计在“三线”地区投资达1173.41亿元。

从一九六五年一月到一九七五年十一月,我国基本建设累计完成投资额为2919.6亿元,其中43.5%用于三线地区,金额达到1269.67亿元。

也就是说,在三线集中建设的11年间,国家将基本建设资金接近一半投入到三线战略后方的建设。

随着大量大型企业布局到三线地区,三线地区的工业基础得到极大加强,企业数不断增加。

11个省区的固定资产值以及工业总产值,都得到很大高。

二、西南地区经济实力得到增强

“一五”时期,建设重点是与苏联临近的东北及华北地区,而三线建设的重点是在西南、西北地区建设国防工业基地,加强能源和原材料等基础工业,开展国防科技工业纵深布局,并安排了与之配套的机械工业和化学工业。

经过10多年建设,内地资源得到开发和利用,现代化工业项目落地,生产能力加强。

三线地区运输条件差、生产力低下的面貌得到改变。

一是交通运输能力改善。

在交通建设方面,修建了湘黔、成昆、滇黔、川黔、贵昆等铁路干线。

这一时期,西南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铁路、公路通车里程大大增加。

新增8千多公里铁路贯通西南地区,公路通车里程也比原来增加了20多万公里。

同时内河运输能力也有所增强,港口吞吐能力新增三千多万吨,为西南地区经济增长奠定了基础。

二是工业实力增强。

建设了攀枝花、包头、酒泉等几个大钢铁基地,在四川、贵州、甘肃等省建设一批石油、机械、电力项目,以及为国防服务的10个迁建、续建项目。

在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初步建立起工业生产体系。

从产业门类上看,以国防工业为中心,加强了能源、交通建设,配套进行重型加工工业、重型原材料工业,冶金、机械、化工、燃料动力具有相当规模,在全国具有一定优势。

轻工业则较为落后,大量日用工业品和消费类产品需由沿海地区和中部地区支援。

在原材料工业方面,建成钢铁工业企业984个,生产能力约占全国的27%;还建成了一批骨干有色金属工业企业和化学工业企业。

三是形成一批新兴工业城市。

建设了一批专业化生产科研基地,并以大中型企业为骨干,形成了一批新兴工业城市,包括西安、重庆、成都、攀枝花、绵阳、昆明、柳州、贵阳、兰州、酒泉等,使西南地区工业生产能力大大增强。

以重庆为基点,向西部和南部发展,建立了成都为中心的机械工业区,自贡、内江、泸州等为中心的川中天然气化工、盐业化工、制糖工业区,渡口为中心的钢铁工业区,贵阳为中心的化工、机械、有色金属工业区等。

这些工业区和新兴工业城市都是三线建设的产物,时至今日仍然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

大规模集中建设使内地资源得到开发和利用,促进生产力布局得到根本改变。

基础条件改善促进了当地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涉及经济领域,也涉及政治、文化和国防等各个领域,使三线地区面貌发生极大变化。

三线企业为当地供了大量就业岗位,活跃了商品市场,促进了文化、教育、卫生等事业的发展。

比如西部地区的教育事业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之后得到较大发展,西安、成都、兰州、昆明等地构建了高等教育体系。

三、战略调整下经济布局开始东移

一九七一年开始国际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一九七二年中美签订《上海公报》,国际形势趋于缓和。

随着中国在联合国席位的恢复等,中国对外关系进一步改善。

基于此背景,工业布局过分强调国防安全已不合时宜。

“四五”计划后期至“五五”计划前半期,

三线工业布局有所调整,出在加快“经济建设的基础上加强国防工业”。

在西部的地区建设项目安排减少,增加了靠近沿海的中部地区的投资和项目安排。

一九七三年,我国开始增加设备进口,经济建设转向以“引进项目”为中心,对外经济交流得到扩大。

由此,国家投资重点也逐步向东部地区转移,逐渐重视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

一九七三年至一九七七年间我国引入的47个重要成套项目中,沿海地区有24个,占51%。

一九七八年,设备项目引进规模进一步扩大。

大型成套设备22个引进项目中,将近一半布置在沿海。

项目总投资达到600多亿。

新项目布局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及内地工业集聚地区。

除了引进项目,中央还投资建设沿海地区的石油基地、新兴石油化学工业和港口。

一九七三年至一九七五年,投入财政资金23亿元,用于建设沿海泊位、航道整治、老码头改造以及增加作业线,各项设施得到改善,为对外开放奠定了基础。

到“四五”计划后期,一九七五年全国基本建设投资中,沿海地区所占比重已上升为41.5%。

“五五”计划时期国家产业布局继续向沿海经济发达区域转移,沿海地区投资占比进一步上升至42.9%,达到新中国成立之后最大占比。

五年间工业年均增长速度沿海地区为9.4%,内地为8.9%;到一九八零年,工业总产值占比中,沿海地区已经占到60%以上。

经济建设和工业布局的重点逐步由内地向沿海发达地区转移,区域重心由中西部向东部沿海推进。


标签:建设三线地区


最新推荐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