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书屋 > 正文

醇亲王载沣 便赶走了政敌袁项城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11-21 08:14:34 分类:书屋 浏览:68


文/格瓦拉同志

清朝的覆亡在很大程度上跟醇亲王载沣有直接关系。

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摄政王,载沣为挽救“沉疴在身”的清朝,开出一剂剂“猛药”,结果最终非但没有拯救国家,反而亲手葬送了爱新觉罗氏的江山。

那么,载沣到底是怎样一位人物?他最终的命运又如何呢?

载沣是首任醇亲王奕譞第五子,慈禧太后名义上的外甥,光绪皇帝的异母弟,末代皇帝溥仪的生父,生于光绪九年(1883年)。

载沣七岁丧父,作为剩余的兄弟中年纪最长者,继承醇亲王的爵位。

载沣虽然身为天潢贵胄,但身上却毫无公子哥骄堕放纵的习气,行为端正,说话做事有分寸,而且还颇为重视气节,在皇族中的形象很好。

醇亲王载沣是中国最后一位摄政王

义和团祸乱北京期间,到处抓捕、杀害洋人及教民,德国公使克林德便死在他们手中。

克林德遇害后,德国政府强烈要求清政府惩凶、赔偿,并派亲王级别的人物到德国“谢罪”。

清廷不敢开罪德国,对他们的要求“照单全收”,在新任德国公使的建议下,派年仅18岁的醇亲王载沣赴德国“谢罪”。

德国公使之所以指名道姓地要求载沣前往,无非是看中他无比高贵的身份,认为只要派载沣前往,才能体现出清廷的“诚意”。

就这样,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载沣以头等专使大臣的身份,率团赶赴德国“谢罪”。

在德期间,面对德皇要求其下跪道歉的命令,载沣严词拒绝,并与德皇据理力争,最终迫使德皇收回成命,仅以鞠躬礼了事。

载沣坚持气节的表现,深得清廷上下赞许,慈禧太后大为满意之余,便对载沣刻意栽培。

在慈禧太后去世前的7年时间里,载沣历任随扈大臣、健锐营掌印大臣、正红旗满族都统、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军机大臣等职,不到三十岁的年纪便已成为一品大员。

溥仪幼年登基,国政由载沣执掌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光绪帝与慈禧太后相继故去,清朝的国运又迎来一个大转折期。

慈禧太后临终前,遗命由载沣的长子溥仪入继大统,而由载沣担任监国摄政王,全权处理军国大政。

就这样,时年才二十五岁的载沣“一步登天”,成为没有皇冠的帝国统治者。

载沣上台后思虑的第一件事,便是如何除掉时任军机大臣兼外务部尚书的袁项城。

载沣之所以痛恨袁项城,一方面是他怀疑光绪帝之所以被幽禁而死,是拜袁项城当年“出卖”维新派所致;一方面是忌惮于他背后强大的北洋集团,担心他会以此为资本谋国篡位。

载沣本想借故处死袁项城,但后者电召亲信段祺瑞率兵入京,以帮助朝廷平息南苑兵变为由,对清廷进行军事威胁。

载沣自知不能采取强硬手段,便改而采取解职、遣放的手段,将袁项城撵回河南彰德,去过他的“垂钓洹水”生活。

载沣一上台

载沣赶走袁项城之后,自以为再无威胁势力,遂放开手脚,实施各项改革,以期重振国运,挽救垂死挣扎中的大清。

然而载沣的一剂剂“猛药”非但没有拯救大清,反而把这个沉疴在身的“病人”直接送上“死亡之旅”。

在载沣执政的第四个年头,武昌起义爆发,革命风潮波及全国,半壁江山迅速变色,清廷岌岌可危。

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载沣被迫敦请政敌袁项城复出收拾“残局”,并任命他为总理大臣,将军政大权全部拱手相让,并宣布卸任摄政王的职务。

放弃权力的载沣成了“没牙的老虎”,眼睁睁地看着袁项城欺负隆裕太后、宣统帝这一对孤儿寡母,心中虽然愤恨但又无能为力。

载沣卸任还不到四个月时间,袁项城便逼迫宣统帝退位,存续近三百年的清朝就此覆亡。

在袁项城的逼宫下,满清朝廷最终覆亡

满清灭亡后,载沣正式退出历史舞台,不再过问外界事物,对满清遗老遗少的复辟活动也不热心。

他之所以如此,或许是觉得清朝在灭亡时已人心尽失,不可能有复兴的希望。

所以,无论是张勋复辟期间,还是溥仪在东北自组伪满政权,载沣都没有参加。

不仅如此,对于儿子的卖国行径,载沣深感不安,曾怒斥溥仪卖国求荣,是汉奸的行为。

载沣同时提醒溥仪,称日本人狼子野心、心怀叵测,一旦受其挟持,必将落得身败名裂、任人宰割的下场,可惜终究无法说服执迷不悟的溥仪。

载沣劝说溥仪不要做汉奸,但被后者无视

看着儿子一步步走上万劫不复的“悬崖”,载沣无能为力,他所能做的便是将家中其他成员牢牢看紧,防止他们被溥仪“拉下水”。

晚年的载沣一直居住在王府,过着衣食无忧、罕闻外事的寓公生活。

1951年初,载沣因感染风寒去世,终年68岁,死后葬于北京西郊福田公墓。

至此,中国最后一任摄政王,走完自己传奇而坎坷的人生。


标签:德国大臣亲王


最新推荐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