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活 > 正文

贾晓华照片 再大的病也能治愈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11-21 08:05:32 分类:生活 浏览:116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王文彬 通讯员 冯克利 位书晨 刘友峰

贾晓华老师是教育战线上的一名老兵,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由师范院校毕业后,怀揣着对教育的美好憧憬踏上了讲台,至今已三十个年头,一直坚守在教育教学第一线,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辛勤耕耘,默默奉献。

当初由于乡村教师紧缺,工作需要,她服从安排,曾辗转在多所学校任教过多个学科。

她甘愿做教育战线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自从进入孙武街道中学以来,她一直从事地理学科教学和担任班主任工作。

追寻她的从教轨迹,在看似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总有叫人感动的瞬间。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勇于创新,不落窠臼,贾晓华老师一直在课堂教学改革中探索前行。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

地理课怎么上出地理味,不同的班级、不一样的学生怎么教,每堂课该采取哪些教学方法,采取哪些教育策略,这些问题时时在她的脑海中萦绕。

在她的地理课上,学生可以身在斗室,而心游世界。

用学生的话讲:“上贾老师的地理课是一次旅行,是一种享受,寰宇皆在我心,世界那么大,我可以去看看了。

”能把课上到如此境界,不是上苍对她的垂青,而是她对自己教无止境的追求。

细心准备每一节课,精心上好每一堂课,用心教好每一个孩子,这是她坚守教师的初心,不辱没所从事的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的不懈追求!因材施教,以学定教,分组分层教学,自主、合作、探究,凡是能对教育教学有用的,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种种教育教学思想或方法,她从不吝啬使用,只要对学生有利皆为她用。

爱生如子,慈母胸怀

她对学生的爱是发自内心的,她常说“我也有孩子,我是一个母亲,看到一个个可爱的学生就像看到了自己的孩子。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每次学生空腹体检,她都会提前准备一些蛋糕,水果,几暖瓶开水,看到学生体检完,幸福的吃,她就在一旁开心地笑。

她常在午休或晚点后去学生宿舍看看,包里放些牙膏、香皂、一轴线,一根针,哪个学生有需要,她就会变戏法似的拿出来,送给学生,或为学生钉钉扣子,缝缝衣服。

在一个周日晚上,天下着蒙蒙细雨,俎同学在宿舍里突发高烧,她知道后,骑着电动车赶到学校,让孩子裹紧衣服,穿上雨衣,坐在电动车上,带他去就近的医院治疗。

学生坐在电动车上,像受伤的小猫依靠在她的背上。

在医院检查、治疗、抓药之后,又冒雨把学生送回宿舍,叮嘱再三才回家。

她待学生如子,学生视她如母。

在学生的日记或作文中,经常有她严师慈母的身影,稚嫩的语言,真挚的情感,读来让人心生感动。

她所任教的每一级学生总会给她带来丰厚的回报,在各级教育教学质量评比中总能名列前茅。

她多次在市、县和学校上公开课,在市、县和学校优质课评选中获奖,被评为市、县教学能手,被推荐为滨州市“地理学科名师工作室核心成员”,在滨州市组织的地理学科研讨会上就《单元综合课设计构想》作专题发言,并在全市推广她的成功经验。

面对成绩,她视之淡然,不改她朴素、低调、务实的初衷。

倾心教育,不能自拔

2015年9月,贾晓华老师身体一向强壮的丈夫突然病倒,住院治疗20多天,正赶上她所带的四个教学班面临地理学科迎接毕业会考的关键时期,一头是卧病在床,备受病魔折磨的丈夫,另一头是紧张赶课,积极备考的学生,两头都需要她,她两头都舍不得丢。

她只能咬牙坚持,辛苦自己,早晚在病房里悉心照料丈夫,白天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学中,没给学生耽误一节课。

20多天下来,丈夫病情好转,回家康复;学生在课堂上得到知识的浇灌,学有进步;唯独她——人瘦了一圈,憔悴了很多。

2019年9月,贾晓华老师感觉身体不适,经医院检查需做颈部甲状腺切除。

手术被省立医院安排在一个月以后,医生强烈要求她做好术前调养,休息是关键,不能再上课,尤其不能多说话。

可是手术前这段时间,她并没有做到听从医嘱,仍然走上讲台,声音嘶哑的为学生讲课。

手术做完后,她奈不住内心的牵挂,利用微信群偷偷的关注学生,指导学生学习。

去她家里探望的学校领导、同事,亲朋好友看到她面前摆放的不是治疗的药物、新鲜的水果和营养品,而是她的地理教材和参考资料。

面对大家的不解,她总是笑笑,说:“看着踏实,心情好,有利于康复。

”在场的人无不双眼朦胧,热泪溢出。

手术后,恢复不到一个月,她积极向学校请求返校上课,学校领导虽再三劝阻,她毅然回到学校,走上讲台。

因为颈部做过甲状腺切除手术还未完全恢复,不能大声讲话,她便带着扩音器走上了讲台。

一节课下来,她脸色蜡黄,虚汗满面,叫人心痛不已,她却一直忍痛在坚持。

她的执着和坚守,源于她自己对教育的那份初心。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贾晓华老师用她自身的实际行动去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学生们看到大病未愈的贾老师回到了他们身边,情不自禁的投入到老师妈妈的怀抱,这一抱就是一剂良药。

一个个苹果,一盒盒牛奶,一束束康乃馨,陆陆续续的塞到老师手里,放到老师的办公桌上,师生情深,日久弥新。

“此生为师,人生无悔”,这是贾晓华老师发自肺腑的感言。

鼠年的春节,被新冠肺炎疫情搅乱了步伐。

作为一线教师,作为班主任,贾晓华老师在疫情面前选择的是担当和值守。

积极联系学生和家长,引导学生、家长学习疫情知识,学会疫情防护技能,共同投入到疫情防控的人民洪流中去。

为了让学生在家也能正常学习,她利用微信群,钉钉群开展线上教学。

作为市名师工作室核心成员,她在服务好自己学生的同时,主动请缨,参加滨州市地理学科空中课堂的录制,为全市几万名学生播撒知识的种子。

金杯银杯不如人们的口碑。

贾晓华老师一路走来,在教育教学一线默默耕耘,无私奉献,淡泊名利,不求索取,赢得了单位领导、同事、学生及家长的一致赞誉!

柔肩担大任,璞玉溢流华。

贾晓华老师在三尺讲台辛勤耕耘近三十载,由风华正茂到两鬓微霜,不忘的是初心,坚守的是使命。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


标签:学生老师


最新推荐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