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笔记 > 正文

达尔文 长达500多页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11-20 18:12:15 分类:笔记 浏览:51


1809年,查尔斯·达尔文出生在一个富裕的中上阶层家庭,他悠然度过了属于那个时代和阶层的孩子所应有的正常童年。

9岁那年,他被送到当地的公立学校接受正规教育。

枯燥乏味的知识激不起他的任何学习兴趣,他每天钓鱼、收集矿物和鸟蛋、和哥哥在花园的棚子里做化学实验、骑马,还有打猎。

他对射击近乎痴迷,总是急切地数着那些被他击中的猎物的数量和种类。

16岁,父亲把他送到医学院。

年轻的达尔文对解剖尸体和在没有使用麻醉剂的情况下给病人做手术毫无兴趣,经过两年心不在焉的学习,以及参与大量课业之外的活动,他离开了学校,并没有拿到当时非常热门的医学学位。

22岁,达尔文神学院毕业,乘坐轮船开启了长达五年的环行世界之旅。

他如饥似渴地收集一切能够带走的东西,包括扁形虫、小甲壳纲动物、甲虫、蝴蝶、不同沉积层的岩石样本,还有化石。

这位年轻的博物学家工作起来非常有条理,他把所有的观察结果仔细地记录在航海日志里,且每天坚持记日志,并给家人和他的大学导师寄去一封封长信。

达尔文下决心写一本会令他作为科学家而闻名遐迩的重要著作。

“尽自己绵薄之力来加增(原文如此)人类知识总量,是人生值得尊崇的目标,就好像一个人无论如何都会去追求的目标一样。

年轻时的达尔文高挑、精干、结实,随时准备好日复一日地爬山或骑马旅行。

他开心地打猎,把射来的野味当作晚餐,在篝火上将其烤熟,然后睡在繁星熠熠的旷野上。

“我差不多快要变成牛仔了,喝马黛茶,抽雪茄烟,然后舒舒服服地躺在天幕下,就好像躺在羽绒床上。

29岁,在家人和朋友的多次催促下,达尔文开始纠结自己是不是需要结个婚。

他决定以他一贯的、完全理性的方式来处理这个问题。

他手里拿着一张白纸,在上面画出了两栏:“结婚”和“不结婚”。

在左边,他列出了结婚的好处和坏处;在右边,则是保持单身的好处和坏处。

那两个分栏很快就被画得乱七八糟,但不管怎样,或许这方法确实给他的决定带来了一些合理性。

经过对比,他发现还是找个老婆比较好。

于是很快娶了自己舅舅的女儿,保证家族财产的肥水不外流。

生了两个孩子以后,他们举家搬到了乡下。

城里既嘈杂又肮脏,经济增长导致巨大的财富不平等和社会动荡。

达尔文渴望过一种更加平静的生活,他不能适应在市井中与人交往,他发现若能不受人打扰而安静地工作,就会身心更舒畅些。

他们在乡下买的房子叫“唐屋”,充足的空间完全够他们这个不断添丁加口的大家庭所用:其中有一个大房间,给达尔文做书房再理想不过了;还有一个客厅、一个餐厅和许多卧室。

外面有一个很大的露天花园,再往前是一片小灌木林和环绕四周的草地。

达尔文在这里度过了余生,其间只是偶尔到过比附近村庄再远一点儿的地方。

达尔文常常感到头晕、心悸、消化不良、肠胃胀气、恶心和呕吐,头痛频繁发作,经常焦虑和抑郁。

他不得不向许多医生寻求建议和治疗方案,但收效甚微。

达尔文所患的疾病无法被解释,但却严重地影响了他生命中的最后40年。

随着现代医学理论的进步,人们对达尔文的疾病进行了大量的讨论,但没有得出任何明确的结论。

有一种理论认为,他在航行期间被一种昆虫咬伤过,而这种昆虫是一种病毒的宿主。

在花园的尽头,达尔文开辟了一条小径,穿过一片杂树林和草地,七绕八拐地画了一个圈,全长0.25英里左右。

在这条叫作“沙道”的小路上漫步,成了达尔文每天生活中的固定“节目”,这里也是他思索如何解决手中问题的地方。

若有哪个问题特别伤脑筋,他就可能在这里多绕上几圈。

他甚至会用一堆石头来计算他已经转了多少圈。

即便遇到身体不适的时候,他通常也要努力到沙道上走走,哪怕少走几圈也好。

50岁,达尔文的皇皇巨著《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之物种起源论》终于问世。

“这是我的呕心沥血之作,我在这本书上所付出的努力远远超过其表面给人的印象。

《物种起源》甫一出版便大获成功。

第一版在出版前就已告售罄,立即引起了轰动,印数更多的第二版也很快就被预订一空。

达尔文也对这本书的成功感到有些惊讶。

在《物种起源》中,达尔文得出结论:进化确实发生过。

地球并非一个任何事物都一成不变的地方,相反,这是一个永远都在不断变化的地方。

当然,地球也不是最近才被创造出来的。

这方面最有力的证据来自地质学:在最古老的地层中,存在着不复存在的生物体,而某些生命形态显然是相对近期才出现的。

达尔文还认为,地球上所有生物都是由一个共同的祖先进化而来的。

人类物种暗中也必然与其他动物拥有一个共同的祖先。

当已确立的物种朝着不同方向发展时,就会产生新的物种。

书中更为核心的是,他认为这促进了新物种进化的机制,即物竞天择。

“可以这么说,在全世界范围内,物竞天择的机制每日每时都在审视着每一个变化,哪怕是最微小的变化。

它拒绝劣者,保留并会集所有良者。

达尔文还深入、详细地解释了他在物种内部看到的变异是如何导致新物种产生的,那是逐步而又漫长的过程。

达尔文以对他所提出的新世界观的有力而诗意的赞美作为本书的结束语:“这种生命观是伟大的,生命具有多种力量,它最初是被赋予或多种或单一的形态而存在的。

当地球这颗行星按照万有引力的固定规律循环往复转动时,无数最美丽、最奇妙的生命形态恰是从如此简单的开始进化而来,并依然在进化之中。

达尔文的进化论改变了我们对世界的看法。

正如哥白尼和伽利略证明了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并不是所有的东西都围绕着地球转动一样,达尔文也证明了人类只是地球上众多物种中的一个,我们是大自然的一部分。

达尔文提出了一个非常简单的进化机制——物竞天择。

达尔文首次提出了“适者生存”这个术语,并且经常被人误读。

达尔文所说的“适者”,并不是指最健壮或最强壮的,而是指最切合或最适宜环境和其他生活条件的。

以现代的说法,我们会将之形容为“最适合的”。

如果用老子的一句话来总结达尔文的“进化论”,就是“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天地是没有知觉和意识的,万物的存在或者消亡,并不因其物种优良或者物种低劣而影响,决定它们存亡的,只有“适合”二字。

达尔文解决了一些关于生命的最大问题,比如,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这些问题太大了,曾经几乎无人敢碰。

但正如达尔文所说:“无知有时比知识更容易带来自信,正是那些所知甚少的人,而不是那些学识渊博的人,会如此肯定地断言这个或那个问题永远无法被科学解决。

这本《物种起源》介绍给大家,喜欢的朋友可以买一本看看,点击下方链接即可直接购买。

物种起源国富论取原著精华达尔文跨越三个世纪的相对论

精选

¥36

购买


标签:物种一个地球


最新推荐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