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笔记 > 正文

郑板桥难得糊涂 只因爱采太癫狂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11-20 18:12:01 分类:笔记 浏览:118


读懂大师

中国历代书画家的传奇故事

谢先莹编著

难得糊涂芝麻官(一)

——郑板桥

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

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元年进士。

客居扬州,鬻画为生,为“扬州八怪”之一。

擅画兰竹,著有《板桥全集》。

郑板桥-《读懂大师》-谢先莹编著

难得糊涂

难得糊涂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他是顽强坚劲的郑板桥,“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他是清廉刚正、对下层百姓充满同情的郑板桥。

一句“难得糊涂”,让我们永远地记住了中国历史上的这位小小芝麻官,他位居“扬州八怪”之首,出生于江苏兴化,本名燮,字克柔,板桥为其别号,因其所作书画常以“板桥郑燮”字样落款,人们便称他为“郑板桥”了。

其诗、书、画被称为“三绝”。

其画多竹、兰、菊、松等,其诗给人以超凡脱俗之感。

说起“难得糊涂”,有这样一段来历。

郑板桥在山东任七品县官时,一次游览莱州的云峰山,观赏山中的郑文公碑,不觉天色渐晚,于是就近于山中一农舍借宿。

农舍主人为一长须老者,板桥见屋内有书籍、古琴,想必不是一般的农家,自是不敢倨傲,便请教主人尊姓大名。

主人笑着谦称“我糊涂老人也”。

品茶相叙时,郑板桥忽见角落里有一方砚台,上手细细品之,只见石色苍青,石质细润如玉,是一方不多见的好砚,不禁赞叹道:“此砚涩不留笔,滑不拒墨,乃世间珍品哪!”老人笑道:“这方砚是当年胶州朋友高凤翰赠予在下的。

”高凤翰属于“扬州八怪”之一,喜好藏砚,有上千方之多,著有《砚史》。

板桥得知此翁也是高凤翰的朋友,心里更加贴近了几分,同时也认定老者非等闲之辈也。

二人酒逢知己千杯少,你斟我酌好不欢畅,在酒酣耳热之际,老人忽然起身恭请板桥为此砚题字。

板桥欣然从命,展纸磨墨,低头敛思,不觉中深深感到“糊涂老人”的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清若浊的不凡气度,于是用自己的“六分半书”沉稳写出“难得糊涂”四个大字。

并用行草书跋:

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

放一著,退一步,当下心安。

非图后来福报也。

书写完,板桥拱手请教,老人捻须含笑,片刻不语,遂后指着板桥的书法说:“老夫也缀数语,以记此石?”板桥连声称好。

糊涂老人跋云:

得美石难,得顽石难,得美石所化之顽石更难。

美于中,朴于外,不炫人目,识者心知肚明也。

写完,署名、钤印,落款乃“某年进士云云”。

看见郑板桥惊讶,老人便讲起了自己的过往,出于无奈,退求独善其身,便辞官而隐。

因钟爱云峰山种种碑刻,便隐居于此,在自然与人文的怀抱里,滋养性情,颐养天年。

在此巧遇板桥,实属机缘可贵。

板桥深深被老人的言谈与气度打动,大有他乡遇知音的感觉。

郑板桥-《读懂大师》-谢先莹编著

郑板桥本是聪明博学之人,为何偏偏爱写“吃亏是福”“难得糊涂”呢?其实“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而入糊涂更难”!通过郑板桥的画来看,属于聪明画,是才情外露的那种。

倘若在艺术和做人的境界上,不流于一般的小聪明,那就要在个人修为上更上层楼,臻于大痴大愚境界,那才是真正的大聪明。

但是,要达到这样的境界,就需要更加勇敢的求索和不沾沾自喜于世俗的小得。

作为文人的郑板桥生性旷达,不拘小节,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并不惜弃掉乌纱帽,宁可返回冷飕秋江钓鱼。

也正是这份率真,才显得洒脱,“难得糊涂,一生清白”的为人处世之道实属难得。

“难得糊涂”听似平淡,却蕴含人生哲理,实属人生境界之追求。

标榜也罢,心之好之也罢,总之板桥之后,文人儒官对此名句是颇为青睐。

郑板桥-《读懂大师》-谢先莹编著

清·郑板桥《墨竹》)立轴纸本水墨

六分半书

郑板桥是聪明人,加之学书勤奋刻苦,所以,早年已手写众家字体均能以神似取胜,但他却终觉得有不足。

一日睡觉时,他心里想着字的笔画与结构,手却不知不觉地在妻子背上划来划去。

妻子不耐烦道:“你有你的体,我有我的体,你总在人家的身体上比画什么?”无意间的一席话竟一语双关,使得板桥恍然醒悟,自己不能总依附于他人之体,效法他人之体,唯有在个人感悟的基础上,另辟蹊径,自创一体,方能实现独领风骚。

这也算的上是王国维所说的在学术上苦苦求索,终有所得的境界吧。

正所谓,为伊消得人憔悴,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郑板桥在长期的求索中,渐渐找到了自己的道路,他取黄庭坚之长笔画入八分,夸张其波折,又以画兰竹之笔入书,创出最被称道的“六分半书”。

郑板桥书法作品的章法特色鲜明,他擅将大小、长短、方圆、肥瘦、疏密错落穿插,号称“乱石铺街”,看似随笔挥洒,却于挥洒中见规矩。

郑板桥-《读懂大师》-谢先莹编著

送贼赠诗

郑板桥年轻时生活贫困,当时的他一无名气,二无背景,字画也卖不了几个钱。

据说,穷得叮当响的郑板桥还遇到过贼。

一天郑板桥读书至深夜,上床睡觉,辗转苦思画艺学问而不得眠,好不容易刚刚入梦,却被异声惊醒,只见窗纸上映出一个鬼鬼祟祟的人影。

郑板桥心想,糟了,来贼了!不过转念一想,家中也实在没有什么可偷之物啊。

反倒有几分同情此运气不好的贼了,不禁高声吟起诗来:

大风起兮月正昏,

有劳君子到寒门!

诗书腹内藏千卷,

钱串床头没半文。

小偷一听,知道惊了主人,来错了人家,慌忙要遁,这时又听郑板桥念:

出户休惊黄尾犬,

越墙莫碍绿花盆。

窃贼急着爬墙,不小心碰落墙砖,引来家犬狂吠。

郑板桥出得门来,喝住家犬,放窃贼从容离去,并对其背影作揖一别,吟诵曰:

夜深费我披衣送,

收拾雄心重作人。

郑板桥是兴化县有名的“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有诗、书、画“三绝”之誉,时人推崇备至。

但文胆才名虽大,却一生清贫。

晚年担任十余载“县太爷”,为官清正廉明,始终“一贫如洗,两袖清风”。

正因为其志趣高洁,又有底层生活的体验,所以对世事更有一番别样的洞悉。

郑板桥-《读懂大师》-谢先莹编著

郑板桥像

巧断情案

古代地方官断案,判词多刻板冗琐、墨守成规。

于山东潍县担任县令的郑板桥之断案判词却与众不同。

值得一提的是他判的三起偷情案,慧心巧思,足智多谋,独具一格又不失大体,令人拍手称赞,且成为回味无穷的经典判词流传下来。

一起是和尚和尼姑的偷情案,多年前一对少男少女从小一起玩耍,两小无猜,长大后,他们就背着父母私定终身,但女孩的父母却不同意她和男孩在一起,还为了钱财逼着她嫁给邻村的一个老地主,女孩宁死不屈,为了表示对爱情的忠贞不渝,最后无奈到天月庵削发为尼,男孩知道后,伤心不已,也选择了远离尘世,出家为僧。

可是,命运就是如此地捉弄人,后来,有一年在当地的风筝节上,两人不期而遇,破镜重圆,旧情复发的他们开始私下约会,不料被人抓个正着,于是将其扭送至县衙问罪。

郑板桥明察秋毫,非但没有判他们的罪行,令人诧异的是竟让他们二人还俗成亲,真是神来之笔的判决。

他的判词更是传为一段佳话:

一半葫芦一半瓢,合在一起好成桃。

从今入定风波寂,此后敲门月影摇。

鸟性悦时空即色,莲花落后静偏娇。

是谁勾却风流案?记取当堂郑板桥。

另一起是一个书生和一个妙龄少女的偷情案,他们相互爱慕,由于种种原因,书生不得不半夜翻墙到少女家与其幽会,结果被人发现后扭送至衙门。

经过郑板桥的详细询问和调查,知道书生并非奸诈之人,便以《逾墙诗》为名,命这个书生作诗一首,书生随即提笔写下:

花柳平生债,风流一段愁。

逾墙乘兴下,处子有心搂。

谢砌应潜越,韩香许暗偷。

有情生爱欲,无语强娇羞。

不负秦楼约,安知汉狱囚。

玉颜丽如此,何用读书求。

郑板桥看到书生写的诗后对他的才华赞叹不已,不但判其无罪,还为他们做媒,让书生和少女成亲。

还有一起,有个姓张的书生风流倜傥,与当地金家的女儿两情相悦,私下谈情幽会时被金家抓个正着,被扭送至县衙门,金家小姐来衙门为他求情。

郑板桥见这对男女谈吐得体,气质文雅,应该是相互爱慕的一对痴男怨女,于是他成人之美的瘾又被勾起来了,问二人是否会作诗,二人先是对判官之问题备感惊奇,进而点头作答。

郑板桥正好看见屋檐下有个蜘蛛网,一只蝴蝶不幸被粘在上面,他便指着蜘蛛网对书生说:“如果你能以这个情境为题,作诗一首,本县就恕你无罪。

”书生听后大悦,稍加思索便开口念到:

游遍花丛觅异香。

不幸误投罗网里,

脱身还借探花郎。

身为著名诗人的郑板桥听后连连点头,认为书生很有才思,且言辞之中颇有有悔过之意。

便又指着门上挂的竹帘子要求金小姐赋诗一首,金小姐略加思索,随口吟道:

绿筠劈成条条直,

红线相连根根齐。

只为如花成片断,

遂令失节门前低。

郑板桥听完连连夸赞,立刻挥笔写下判词:

佳人才子两相宜,

致福端由祸所基。

判作夫妻百年好,

不劳钻穴相窥隙。

书生与金小姐对郑板桥感激不尽,磕头拜谢。

金家没有办法只好答应。

不久之后二人便完了婚,这事被后人传为一段佳话。

郑板桥-《读懂大师》-谢先莹编著

清·郑板桥《兰花》镜片纸本水墨

编著者简介

郑板桥-《读懂大师》-谢先莹编著

谢先莹与一诚法师研习书画艺术(一诚法师,当代中国佛教著名高僧、禅门尊宿。

历任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中国佛教协会名誉会长、江西省佛教协会会长、世界佛教徒联谊会名誉主席。

谢先莹,字仲璜,号不敏,又号云宬,男,1965年3月出生,河南省内乡县人,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历,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当代著名鉴藏理论家、书画家。

主要著作有《浅谈中国书画鉴藏》、《中国书画鉴赏与收藏》、《中国书画鉴藏必备》、《中国书画鉴藏与市场》、《读懂大师——中国历代书画家的传奇故事》、《书画星河——中国书画点将录》等。

更多著作的系列章节请关注“百姓文艺视点”,查看往期文章,或百度搜索:“读懂大师谢先莹”、“谢先莹读懂大师”、“读懂大师谢先莹编著”、“中国书画鉴赏与收藏谢先莹著”、“谢先莹编著”、“谢先莹著”、“谢先莹鉴赏”、“谢先莹收藏”等关键词查找。

编辑:曹会林


标签:中国


最新推荐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