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活 > 正文

逃避可耻但有用 来消解其中苦难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11-20 17:00:22 分类:生活 浏览:85


朋友向我吐槽前两天她家下水道堵住了,她让男朋友去修,他说将就着等周末再修,朋友很生气,因为平时有什么东西坏了,她男朋友都不会马上解决,要么等着她先解决,要么就一拖再拖,实在拖到不行了才解决。

不仅如此,明明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见父母这件事他逃避说自己还没准备好——很多人都爱说“逃避可耻但有用”,但逃避真的有用么?

答:短期有用,长期难受。

为逃避和人交流就拒绝出门,为逃避思考而彻夜打游戏,用辞职逃避工作,用加班逃避家庭,用沉默逃避爱情。

我们一边相信“逃避可耻但有用”的毒鸡汤,一边逃避,一边放任生活变得越来越差。

我们内心会感到羞耻,但逃避并没有对消除这种羞耻起到任何正面作用。

我们根本没有认识“逃避”的真面目。

逃避的心理学本质是一种“防御机制”,简单说就是我们在面对痛苦情绪的时候,选择保护自己的方式。

“防御”往往是一种我们无意识的反应,或至少是部分无意识的。

对于我们维持正常心理健康来说,防御机制非常重要。

健康的防御能帮我们维持自尊,也能帮我们回避、控制一些强烈不适的感受,有时是焦虑,有时也可能是极度悲痛、愧疚、嫉妒或者其他复杂的情感。

可问题在于,这种“短暂的舒适”并不能解决真正的问题。

如果僵化地使用同一种防御方式去面对生活中不同的困境,极有可能带来更多的困难。

这样的防御行为往往短期内可以奏效,却不能带来成长。

除了逃避,我们还会使用什么样的防御机制?

每个人都有自己经常使用的防御方式。

因此,我们在面对同样苦难的时候,会有不同的体验,也会选择不同的行为方式来应对。

1.幽默

所有喜剧的内核都是悲剧。

人们常能从幽默之中,看到讽刺、同情、悲悯,用幽默来抵御尴尬、羞耻和无助感。

很多时候,当我们面对一些不能抵抗的悲伤、愤怒、无助感的时候,会编纂段子、或者用嘲笑的方式。

2.合理化

合理化是把自己做的事情、面对的困难合理化,给它找一个合适的借口。

比如我虽然做了一件坏事,但这是为别人好。

我打了孩子,但我是为他好。

虽然我让同事加班了,但这也是为了让事情做得更好。

或者当我们一件事情失败了,我们会觉得这件事就算成功也没什么用。

就好像我做了什么事情,都是有道理的——这些都是合理化,在很多时候,它都被用来保护我们的自尊感。

3.攻击自我

当我们有一些糟糕的情绪无法表达,我很害怕表达会带来的后果,这让我太焦虑了,于是,我就会攻击自己。

认为都是我不好,如果我做得更好一点就好了......这个在我们描述抑郁人格和自虐人格的时候,经常会提到。

这往往是养育者非常严厉、苛刻,孩子没有办法表达对养育者的愤怒,都会认同父母,来攻击自己。

这个非常常见,尤其在亚洲文化之下。

我们不被允许生气,或者表达生气。

要一日三省吾身。

久而久之呢,我们就会把这些愤怒,转向自己。

因为,对自己愤怒这件事情,一来我们更熟悉,二来这也更有掌控感。

其实,人们使用什么样的防御机制去面对问题,这本身并无好坏之分。

我们选择的行为方式,它们构成了我们的生活。

当你在生活、工作、人际关系中感受到不适,不妨跳出来,做一些自我觉察,看看自己正在用什么样的方式应对困难?它真的有效吗?

那么,如何更健康的“防御”?

1.多做自我觉察

当你面对一个困难的时候,多问自己:我体验到的是那些情绪?哪些情绪是我非常害怕面对的?我通常会选择怎么做?我是否总是用相同的行为模式来面对困难?

给自己建立一个安全的环境,多表达自己的真实情绪。

找到在情感上感到信任和安全的朋友,多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

当你的情绪被看见、被接纳,它就不再过多地占用你的注意力,你能够去思考,选择更恰当的行为来处理你的困境。

2.及时寻求专业的心理帮助

当你的工作生活、人际关系都遭受了影响的时候,请一定寻求专业的心理帮助。

如果拒绝现实,沉迷于防御,比如逃避,我们就会越过健康和不健康使用这种心理“止痛药”的界线,用最极端、最错误的防御机制,去逃避自己人生的难题。

短暂逃避确实“不可耻且有用”,但人不能永远逃避生活的疼痛。

最终的解决方案,一定是勇敢面对,去解决疼痛的起源。


标签:逃避我们防御


最新推荐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