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活 > 正文

达姆弹 我军缴获日军弹药5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11-20 16:53:56 分类:生活 浏览:100


1939年,一则谣言在华北的日军中广为流传,谣言的内容是:当时的八路军配备了“达姆弹”,被这种弹药击伤的士兵,伤口处会因弹头铅屑在身体内溅射而有强烈的刺痛感。

而当时八路军所使用的子弹,确实也给予了这些日军类似感受的痛苦,曾有一名被八路军“达姆弹”击中的日军老兵在回忆录中写道“当弹药穿过身体的那一刻,整个肩膀似乎都像是被挖去的一块”。

然而实际上,八路军在抗日战场上从未使用过在1899年《海牙公约》中被禁止的“达姆弹”,击中日军,并给予日军巨大痛苦的,是当时八路军的一种土制子弹,该款子弹仿制日制6.5毫米三八式尖头步枪弹,但与这款日制子弹较为明显的区别是:子弹的弹头呈现出显眼的暗红色,因此被日军称之为“红圆头”。

而且,这种子弹在打出去的一瞬间,会产生刺耳的尖啸声,伴随着尖啸声的,要么是被击倒在地的尸体,要么是躲在战壕里不敢抬头的日军士兵。

这让八路军的“红圆头”子弹,成为了日军在抗日战场上为数不多忌惮八路军的作战武器。

(保存于八路军太行纪念馆的“红圆头”子弹)

那么,八路军的土质“红圆头”子弹,为何究竟能有如此大的威力?名为“土质”的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军事科学奥秘,或者国际友邦的支持?

然而,“红圆头”子弹的来历,恐怕会让一些听众感到失望:因为“红圆头”子弹本身既没有太高深的军事科学原理,也无涉国际友邦的支持,它更多的是在那个艰苦的抗日环境下,八路军中为应对日益严峻战局的产物。

(抗战期间的八路军)

自红军被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以来,军队的弹药等资源便主要由蒋介石的南京国民政府提供,当时八路军普遍使用的弹药是适用于汉阳造、中正式的7.92×57毫米毛瑟步枪子弹,与国军部队趋同。

然而,在1939年后,蒋介石便逐渐减少了对八路军的弹药供给。

究其原因,是因为在1938年武汉会战爆发,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之后,在日军兵锋前屡屡受挫的蒋介石便妄图保存实力,同时遏制我党我军发展。

1939年前后,陕甘宁边区多次爆发由国军挑起了边界冲突,而蒋介石便以此为由,中断了对八路军的弹药援助,在蒋介石的批示中,有这样写道“第八路军未退出绥德,开往河东以前,切勿发械弹”。

在失去蒋介石国民政府的弹药供给后,位处陕甘宁边区的八路军就只能靠两个途径获取弹药补给:其一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其二便是“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

(陕甘宁边区的抗日游击队)

受影视作品影响,长期以来公众普遍认为缴获敌军弹药是八路军弹药的主要来源,而且缴获敌军弹药也理应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但实际上,在抗日战场上缴获敌军弹药的过程却并不轻松。

因为想要缴获日军的弹药,必须要有两个条件:其一,成建制的日军必须要被消灭;其二,在确保消灭日军的同时,日军还存留未曾打出的子弹。

虽然条件只有两点,但想要在抗日战场上实现这两点要求却是难上加难:首先,日军在抗日战场上占有装备优势,军队同等规模下,我军一时间也很难占到便宜,当时一名日军步枪兵配备有“明治三十年弹药盒”,该款弹药盒共有前、后两个弹药仓,共可容纳30发子弹,而一般一名日军步枪兵会配备有2个“明治三十年弹药盒”,因此总计加起来一名日军步兵会带有60发子弹,在单兵火力上要强于我军。

在战场上经常出现的情况是,当我军战士的子弹已经快要打光时,日军的子弹却还绰绰有余,这也是为何八路军经常会和日军开展白刃战的原因之一。

而影响缴获日军子弹的第二个因素,便是日军在1940年后也逐渐意识到自己的士兵可能会被缴械的风险,因此后来限制和八路军作战的日军士兵所携带的弹药最多不过40发,而战斗力相对低下的伪军部队,日军更是严格限制了他们携带的弹药量,以防被我军缴械。

(日军“明治三十年式”弹药盒)

而在1940年前后,我军从日军手中缴获弹药的条件则更为恶劣:当时日本在华北战场上十里一碉,八里一堡,对我陕甘宁和晋察冀边区革命根据地开展严酷封锁,是为“囚笼政策”。

这些大大小小的囚笼不仅限制了边区以外的军需资源流入,也让我军开展大规模作战的活动范围有所萎缩。

在1940年前后,我军“大仗少而小仗多”,因此也就少了一些大批量缴获敌军弹药的机会:而在1939年4月的大龙华战斗中,我军消耗和缴获日军弹药均为5万发;但到了1939年11月的黄土岭战斗中.35万发,消耗弹药11.6万发。

长此以往,我军的战斗力必受影响。

因此,摆在我军面前的就只剩下了一条路:必须要拥有自己造弹的能力,而毛主席也曾在抗日战争期间的会议中提出过:“每个根据地,都必须要尽力创办自己的兵工厂,要办到可以自制子弹、步枪和手榴弹的程度,确保游击战争无军火缺乏之虞。

”但是,随着日军“大扫荡”和国军“大封锁”的开展,莫说子弹,就连制作子弹的铜、硝石等原材料的引入都成了问题。

因此,根据地的兵工厂也就只能另辟蹊径:做自造复装弹,简而言之就是收集旧弹壳,装填新火药,“以旧造新”,而这也正是抗日战争时期“红圆头”子弹的由来。

(1940年前后八路军中日益严重的子弹问题)

从1941年起,八路军中便开展起了声势浩大的“收集子弹壳运动”,各处根据地的战士纷纷在战役结束后都会积极打扫战场,收集子弹壳,以协助后方根据地的兵工厂将这些已经打出去的子弹再造成“复装弹”。

八路军总司令员朱德更是亲自在当年下令:“以后来领子弹者,必须用子弹壳换子弹,一颗换一颗,否则不发。

”在“收集子弹壳”的号召下,八路军也在此期间打响多次漂亮的伏击战:由115师868团打响的临沂伏击战中,我军成功伏击一批日军,虽未能将其完全歼灭,但在战役结束后,在战场竟共计搜集到400多枚弹壳,并交给上级,因此受到上级嘉奖。

而在此之后,八路军收集子弹壳的态度更是殷勤,部分战士会根据战时的回忆,为清扫战场的同志们找到敌我机枪手在当时部署的具体方位,这样一来,我军便可从机枪打出去的废弃子弹中找到更多的子弹壳。

不过,八路军收集子弹壳的行动也逐渐吸引了日军的注意,一时间日军也开展起了“收集子弹壳”的活动,虽然对于他们而言,这些子弹壳并不能以旧换新,但却也给我军带来了一些麻烦。

在得知我军战士通过回忆机枪手位置寻找弹壳后,日军更是为机枪的抛壳窗外安置了一个布袋,将机枪打出去的弹壳一次性收走,这足见当时敌军的狡猾和我军14年抗战的艰难不易。

(日军机枪手)

即便我军在战场上积极收集弹壳,但是做到这样却依然还不能彻底解决我军的弹药问题:因为子弹主要是由装填火药的弹壳子和弹头两部分组成的,我军战士总不能从战友的身上找弹头,因此子弹剩余部分的弹头也就只能靠自己造来解决。

弹头的主要材质是由铅和铜构成,日军的6.5毫米子弹,就是采用弹头内包装铅芯,弹头外包裹铜制被甲。

对于当时的八路军根据地而言,铅矿较易获得,但用于制作弹头被甲的铜却是十分稀缺。

后来,八路军战士发现清朝光绪年间的铜元,可作为弹头所需铜的替代品,于是便将光绪年间的这些铜元收集起来,进行挤压和敲打,再往内部灌入铅,最终便产生了边区土质的子弹。

但是,因为这种子弹头铜主要来源于光绪年间的铜元,因此在外观上也就和这种铜元十分相似,呈现出暗红色,因此也被称为“红圆头”或边区造。

在解决弹壳和弹头之后,剩下的便是解决弹药内部的火药问题了:在红圆头诞生之初,我军主要采用的是由硝酸钾、硫和碳制成的黑火药,这种火药自公元9世纪末时便在中国诞生,后传至世界各地,堪称是世界火药的鼻祖。

但是,在抗日战争期间,这种黑火药却暴露了较为明显的弊端:那就是在步枪开火的瞬间,燃烧的火药会产生浓烈的黑烟,这些黑烟不仅会影响战士后续的瞄准,而且也会暴露我军的位置。

因此,我军便尝试改进“红圆头”的火药,制作“无烟火药”。

最初,我军采用拆解日军炮弹发射药筒,取出无烟火药条的方式来填充我军子弹火药,后因这一方法过于危险,而最终采用自制无烟火药:1940年河北唐县,晋察冀军工部用水缸做成陶塔,成功炼制出硝酸和硫酸。

自此以后,我军部队的“红圆头”子弹便配备上了无烟火药。

(八路军兵工厂生产无烟火药的机器)

经过对弹药、弹头和火药的多次摸索和改进,“红圆头”子弹最终可以被用在抗日战场上大杀四方,成为了日军挥之不去的梦魇。

然而,因为“红圆头”子弹的原材料多数是“以旧换新”,因此在精准度上依然稍逊色于常规的子弹,而且在“红圆头”发射的过程中,因高速移动会导致本就薄薄的一层铜制被衣脱落,露出铅芯,打在士兵身上时,这些铅芯便会在伤口处溅射开来,会给被击伤的士兵带来类似的巨大痛苦,这也就是为何日军怀疑我军采用“达姆弹”的原因所在。

但是,“红圆头”子弹所产生的威力,并非是我军有意为之,而确实是在当时那个困难环境下不得已的产物。

在抗日战争进入尾声之后,我军的子弹供应便逐渐好转起来,而“红圆头”子弹也就自己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

据相关数据统计,从1937年至1945年,抗日根据地共建设兵工厂130个,拥有2万职工,累积生产子弹780万发,在抗战尾声的几年,兵工厂生产子弹数量、质量的提升有目共睹。

也正是军民齐心协力,人民的一锤一犁,最终击退了日本侵略者,让中华民族自此走上了复兴的道路。


标签:子弹日军弹药


最新推荐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