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书屋 > 正文

里耶秦简 行到零阳庑溪桥亡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11-20 16:33:41 分类:书屋 浏览:77


在湖南省湘西的一片群山之中,酉水河转了一个大弯,形成了一片狭长的河谷盆地。

里耶镇就坐落在这里

2002年年4月,碗米坡水库动工建设,一座2000多年以前的战国古城被发掘出来,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这里发掘出来的36000多枚竹木简,淹没已久的秦王朝的历史第一次以文字的形式复活了。

36000多枚秦简,是在里耶镇的一座古井里发现的如今的里耶镇,还沿用着古已有之的水井。

2000多年以前,这里的先民们为什么会把36000多枚秦简放在水井里?

2000多年以前,楚国和后来的秦王朝,都曾在这里设立过县衙。

从出土的36000多枚秦简的文字上来看,当时的里耶被称为迁陵。

生活在里耶镇里的人们,已经无法想像祖先们的生活空间,这里的纯朴、安逸、平和,也丝毫显示不出这里2200年以前曾经是金戈铁马的秦楚大战的重要战场。

战国末年,秦国数十万大军过秦岭,来到四川长江边上,就是现在的涪陵,由涪陵入巫江口,溯巫江而上,翻过里耶西北的八面山,来到迁陵,也就是现在的里耶镇城下。

古迁陵县城,是当年楚国的西大门,可称战略要冲。

强悍的秦军攻破楚军的防线,就可以顺酉水而下,进入沅水,直接逼近楚国的腹地。

八面山上的崎岖的山路,曾经是秦军攻入楚国的栈道,当数十万秦军铁骑立马山顶的时候,迁陵古城已尽收眼底。

楚国的大门已在眼前。

两千多年的风风雨雨,翻过了历史长卷的一页又一页。

《里耶秦简》中有一则类似于今天“追捕令”的文字,记载得尤为详细。

这段“追捕令”写在三枚简牍上,具体内容摘录如下:

廿五年九月己丑,将奔命校长周爰书:敦长买、什长嘉皆告曰:徒士伍右里缭可,不知……缭可年可廿五岁,长可六尺八寸,赤色,多发,未产须,衣络袍一、络单胡衣一,操具弩二、丝弦四,钜剑一,米一石。

以上文字的大意是说,秦始皇二十五年也就是公元前222年9月的一天,名叫“买”、“嘉”的两名军官分别向上级报告了戍卒缭可失踪一事;缭可从里耶前往他地,行走到零阳(今湖南慈利县一带)一个叫庑溪桥的地方逃跑了,下落不明。

于是,便有了后面的“追捕”信息:缭可大约25岁的样子,身高六尺八寸,秦汉时期一尺相当于今天23厘米,所以缭可身高在1米56左右;缭可皮肤褐红色,头发浓密,没有胡须;他上穿麻布长衣,下穿单裤,随身还带着剑弩,以及粮食一石。

从全身打扮及携带物可见,缭可与现代人相比,虽然身材不高,但仍比较壮实。

因此,“买”“嘉”两人迅速向上级报告,也希望民众协助追逃,恐为盗贼,以免生变。

据《史记》中记载,陈胜吴广就曾出任过任“屯长”一职。

《正韵》说:“勒兵而守曰屯。

”《陈胜传》注:“人所聚曰屯,其为长,帅也。

”即一屯之主将或统帅,是秦代军队中的下级军官,属于秦二十级爵位中的第五级爵位大夫,职俸是二百石,是仅次于县尉的带兵干部,也可以说是个小军官吧。

一般说来,步兵的编制分为六级,即:五人为伍,设伍长一人;二伍为什,设什长一人;五什为屯,设屯长一人。

该文书由3枚残简拼合而成,内容主要记录缭可逃亡的时间、方式,以及缭可的体貌特征、随身携带物资等信息。


标签:这里文字以前


最新推荐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