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活 > 正文

道德经解释 我并不是故弄玄虚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11-20 16:06:30 分类:生活 浏览:50


我以自身浅薄的理解去翻译的话,犹如在王逸少面前题字,在杜工部面前言诗。

我想谈一谈个人对于道德经的一些理解。

但是肯定不可能说得完整。

旨在抛砖引玉。

我真是觉得,有些东西讲不清楚,自己能理解、能悟到,但就是讲不出来。

我主要把《道德经》的内容分为三块。

尊道贵德、自然无为、虚静柔顺。

提炼出七个关键词,道、德、自然、无为、无为而无不为、虚静、柔顺。

我以前经常打一个比方,大道就好似山顶,儒释道就好比三条不一样的上山路。

殊途同归,到最顶点都是一样的,只是沿途风景不同,学习到的、看到的东西不同,所以不用去纠结到底哪个才是正确的。

不管怎样,我反对神话道德经、神话易经、神话古人。

《道德经》最后一章一句话点明主旨:利而不害,为而不争。

正如《金刚经》也有句话点明主旨: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在讲之前,先看一个故事:我给你一个杯子,我告诉你,这叫杯子,是用来喝水的。

某天你看到另一个人用这样一个东西给人拔火罐,你问那人,杯子也能拔火罐吗?那人笑你傻,说,这是火罐啊。

某天你和朋友吵起来了,朋友抄起这样一个东西砸你,你问,杯子也能打人吗?他笑着说,这哪是杯子,这分明是个武器啊。

你纳闷了,明明这就是个杯子啊,为什么他们却说这是火罐和武器?

然后你去拜访一个禅师,禅师给你倒了一杯白开水,对你说,来,喝茶!你突然就顿悟了。

我再列举一个,《荆人遗弓》,出自《吕氏春秋》。

楚国有个人丢了弓,他不找,别人问他,为什么不找,他说,我在楚国丢的,肯定楚国人捡到了,丢与不丢没区别。

孔子说,去荆,就是说,你的思想境界还不够高啊,如果是个赵国人秦国人捡到了呢?你就觉得可惜了?谁捡到都一样啊。

老子说,去人,就是说,人也不要了,弓本来就是天地间的一物,连“楚国有个人丢了弓”这个事件也去掉了,在老子看来,这个事件本身就不存在,没发生,没人丢了弓,也没人捡了弓。

某个楚国人丢了弓,再丢了之前呢,他只不过拥有这个弓一时,带到东带到西,对于弓本身来说,并没有变化。

讲完两个故事,开始分析。

首先要明确一点,《道德经》,你可以当它是修身养性的书,也可以当它是政治书,但这个与老子无关,与老子写《道德经》的出发点无关。

什么意思呢?这里牵涉到道的概念。

解释下什么是道,道是一个至高无上,更在天地之上的存在。

天地万物都是由道化生,此处不能把道理解为造物主,上帝。

如果有上帝,那他更在上帝之上,也就是说是当前认知的极限。

原文:“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

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道并不是老子命名的,不要说老子发现/发明了道,道一直存在,老子看到了这个存在,但是道先天地生,他虽然看到了但不知道什么名,于是给了他一个字。

然后就是道生一,一是什么呢,就是太极。

太极够无穷了吧。

极有极限的意思,大之上为太,太极是无以复加的极限,而太极是由道所生。

一生二,太极生两仪,两仪就是阴阳。

阴阳其实没什么玄乎的,就是一对对立统一的范畴而已,你也可以说两仪是天地,上下,左右,男女。

阴阳交感而形成的一种状态即二生三,三生万物,交感以后生万物。

原文:“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德是具体的,道是无穷无尽的。

德是道在人身上的具体的落实。

道、德以后是自然,曾经看到有人解释道法自然,人效法地,地效法天,天效法道,道效法自然。

这种理解是错误的。

既然道已经成为了最原始最高的存在,哪里还会有“自然”这一存在呢?所以道就是自然。

这是我这的理解。

“自然”并非现代所理解的那种存在,而且在古代也没有现代所谓自然界的意思。

所以“自然”一词在此是自以为然、自得其然。

自然本身就是自和然分别解释的,自己使自己成其为如此,而无外力强迫之义。

所以说,道法自然,实际上是道性自然,道之外没有一个自然了,也就是说道就是自然,道以自己为法。

以下为引用。

“道之所以大,以其自然,故曰法自然,非道之外别有自然也。

自然者,无有无名是也。

”(吴澄《道德真经注》二十一章)“道不违自然,乃得其性,法自然也。

法自然者,在方而法方,在圆而法圆,于自然无违也。

自然者,无称之言,穷极之辞也。

”(王弼《老子注》二十五章)。

道生万物,但不是刻意为之,不是有什么力量去强加给他让他生了万物,道生万物就是自然而然完成的。

原文:“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不仁”,这个很多人都知道是什么意思了。

天地不以仁为自己之出发点与归宿。

道生天地生万物是自然而然,没目的的,只是“任其自生自成”。

所以,道之作为即是无为。

无为,不是不做事,而是积极的一种做法。

我们可以把无为也看做是一种“为”。

用原文就是:为无为。

举个例,大家叫你发表意见,你有一大堆意见,只是由于某些因素你没有说,你选择了沉默,但是这个沉默并非你没有意见,或者是你认为时机不对,或者是你认为场合不对,或者就是没有意见,总而言之,你选择了沉默,没说出口而已。

所以,沉默,不发表意见,其实也是“发表意见”的一种。

我发表的意见就是“沉默”。

我发表的意见就是:不发表意见。

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是因为圣人如果刻意地有为,会破坏“自然”,或者说打破“自然”。

统治者无为而治,不要刻意地去干嘛干嘛。

首发公众号:天玑易学。


标签:自然就是


最新推荐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