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笔记 > 正文

赵忠尧 至今仍然值得我们铭记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11-19 07:37:17 分类:笔记 浏览:59


他是邓稼先、杨振宁、程开甲的老师,中国核物理学的奠基者;

他是最早发现反物质的人,仅一步之遥与诺贝尔奖失之交臂;

他是美国重点“关照”的对象,为了阻止他回国,美国甚至出动了军方力量。

他就是我国最顶级的科学家之一,赵忠尧。

那赵忠尧到底做出了哪些贡献?为什么有人说他是“乞丐”科学家?在美国的围追堵截下,他又是怎么回国的?

舍生怀镭,千里走单骑

1937年,清华大学长沙临时分校门口出现了奇怪的一幕。

一个衣衫褴褛、面容枯槁的乞丐站在门前,他手里紧紧抱着一个破旧的咸菜坛子,声称要会见清华校长梅贻琦。

这个乞丐便是赵忠尧,他此行的目的非常重要,与我国后来成功研发原子弹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当然,门卫并不知道他的身份,只当他是发疯的乞丐,便要打发他走。

但赵忠尧根本不理会门卫的阻拦,只是拼命地朝校园内冲去。

校门口一时之间人头攒动。

而正巧梅贻琦从校门经过,准备出去办事,见到眼前的乞丐,他觉得有些眼熟,但又说不上来到底是谁。

就在这时,赵忠尧却一眼看到了他,几步上前,将怀中的咸菜坛子交到了梅贻琦的手上。

并严肃地说道:“梅校长,请好好保管”。

听到声音后,梅贻琦这才确认,眼前的乞丐正是物理学家赵忠尧教授。

他连忙将赵忠尧带回了自己的住所,在沐浴饮食之后,两人才进行了一番促膝长谈。

原来,赵忠尧此行是从北京出发,历时一个月之久,徒步来到了长沙。

而那个泡菜坛子里装的,竟然是50克镭!

镭是核物理研究必不可少的放射性原料,更是研究原子弹的必备材料。

这50克镭,是赵忠尧此前千辛万苦从国外带回来的。

当时时局混乱,所以历经坎坷,他也要将镭交给梅贻琦暂管。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镭的放射性极强,虽然赵忠尧在坛子内部做了封铅处理,但是身体仍然受到了极大损害。

胸前的皮肤几乎全部腐烂,手臂也出现了明显症状。

不仅如此,由于沿途缺少水粮、风餐露宿,赵忠尧暴瘦了30多斤。

将镭交给梅贻琦后他就病倒了,一直休息了大半年才逐渐好转。

赵忠尧如此折腾,并非为了个人利益,而是他明白,要想改变中国当时的面貌,科技的进步至关重要。

所以他的心里出现了一种强烈的使命感,由此支撑他走完了一千多里的艰难行程。

此后,“舍生怀镭,千里走单骑”的故事传遍了清华园。

在赵忠尧的影响下,民族主义精神也深深根植在学子们的心里。

那赵忠尧这50克镭到底是怎么来的?他又为何将其从北京转移呢?

要想理清这些,就不得不从他的经历开始说起。

书香门第,留学海外

1902年,赵忠尧出生于浙江省诸暨市。

他父母都是知识分子,可以说是生于书香门第,尤其是赵忠尧的父亲,他不仅是私塾的先生,而且还自学了医术,是当地有名的大夫。

按理说,赵忠尧的生活理应很优越。

然而,他的父母都是急公好义之人。

遇到穷人家的孩子上学,便不收学费,有困难的病人前来问诊,也不收费,甚至还免费赠药。

长期以往的慷慨,虽然为赵家赢得了美名,但也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所以赵忠尧小时候的生活并不容易,好在,他们一家都安贫乐道。

在父母的影响下,赵忠尧也从小养成了乐于助人、心怀天下的好习惯。

年轻时,赵忠尧最不爱体育运动,所以身体非常瘦弱,但他勤奋好学,家里的藏书全都烂熟于心。

在中国四分五裂的当时,赵忠尧的父亲作为文人,对国家兴亡非常担忧,但他自己年龄较大,所以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儿子身上。

赵忠尧也没有令他们失望,18岁那年,他顺利考上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也就是后来的东南大学。

大学四年间,他潜心研究物理,颇有建树,毕业后便被清华大学聘请为助教。

在清华大学任教两年期间,赵忠尧可谓是废寝忘食、夜以继日。

白天,他要为学生、教授备课,夜间,他又要继续自己的理论研究。

随着学习的深入,赵忠尧深刻认识到,在当时,国内的物理学水平与欧美国家仍存在巨大差距。

所以他特意找来了英文原版教材,秉着“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想法,开始认真研读起来。

然而,赵忠尧从小并未学过英文,为了搞清楚教材内容,他只好从零开始学习,每天对照着英文字典,进度非常缓慢。

但他没有放弃,两年间,他几乎舍弃了所有的个人生活,全部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之中。

就这样,他不但窥探到物理学前沿领域,而且也打下了扎实的英文底子。

1927年,接到美国加州理工大学邀请,赵忠尧决定出国留学。

留学前,他曾对大学时的老师承诺,一定会“学成归来,报效祖国”。

然而,留学生活并不轻松。

首先便是经济方面,美国的物价远高于国内,赵忠尧的公派费用只能勉强维持生存。

而加州理工许诺的奖学金也迟迟不肯发放。

为此,他不得不抽出时间打零工,才解决了生存难题。

其次,美国人对中国学者有着明显的轻视。

要知道,赵忠尧毕业自中国当时的顶级名校,还在清华大学任教,履历非常光鲜,但实验室里的美国学者仍然不愿意与他合作。

不过赵忠尧并没有被困难所吓倒。

他继续自己艰苦奋斗的研究习惯,很快便取得了成绩,并获得了著名物理学家密里根教授的欣赏。

由此,赵忠尧的留学之路迎来转机。

闻名世界,错失诺奖

密里根曾于1924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是核物理领域首屈一指的专家。

在他的指导下,赵忠尧认准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并立志在这一领域做出成绩。

起初,密里根考虑到赵忠尧是个中国人,虽欣赏他的治学态度,但还是不够信任,所以只给了一个相对简单的课题。

但赵忠尧却不依不饶,要求密里根将最困难、最棘手的课题交给他。

于是,密里根抱着看笑话的态度,让赵忠尧研究放射线的剂量测量。

这在当时属于物理学最尖端的研究,就连国外的科学家也难有斩获。

没想到的是,赵忠尧果断地接了下来,令密里根大吃一惊。

此后两年间,赵忠尧便整天埋头在实验室内,不眠不休地研究自己的课题。

终于,1929年,他发现伽马射线的高能量光子束,在通过重金属铅时出现了“异常吸收”的现象。

这一发现,颠覆了当时物理学界的共识,也为核物理研究开拓了一个崭新的领域。

正因如此,赵忠尧顺利获得了博士学位,并且受邀前往德国哈罗大学物理研究所工作。

一年后,赵忠尧又辗转来到英国,在著名的卡文迪许研究中心继续自己的事业。

在这里,他与原子核大师卢瑟福共事,在顶尖刊物《自然》、《物理导论》上相继发表了多篇重磅论文。

尤其是他对伽马射线和原子核的研究,推导出了正负电子对的存在。

由此,赵忠尧断定,世界上必定存在反物质。

这在当时的学界,这一发现无疑是一颗重磅炸弹,完全足以凭此获得1932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然而,由于赵忠尧是中国人,奖项评议小组不相信这是他独立研究的成果,反而将奖项颁给了晚于赵忠尧研究的安德森。

后来,学术界都为他鸣不平,几十年后,著名的物理学大师李政道仍然帮他说话,

“赵老师本来应该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人,只是由于当时别人的错误把赵老师的光荣埋没了”。

然而,赵忠尧并没有将荣誉放在心上,当时国内环境混乱,他只想尽快归去报效祖国。

恰逢此时,卢瑟福将50克镭赠与他研究,赵忠尧便偷偷将其带回国内,为日后的原子弹研究奠定了最初的基础。

回国后,赵忠尧担任清华大学物理学教授,主持建立了中国第一个核物理实验室,并培养了邓稼先、钱三强等多位物理学家。

至于那50克镭,一直保存在清华大学主校的核物理实验室内。

然而,1937年,随着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北平很快便被日军占领。

赵忠尧知道,一旦让镭落入日本人手上,他们必定会借机研究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到时候后果不堪设想。

于是,他冒着生命危险,偷偷溜回了实验室内,将镭全部带了出来。

当时,清华在长沙设有分校,赵忠尧便决定将其送到长沙保管。

为此,他将镭封入不起眼的咸菜坛内,并穿上破破烂烂的衣服,乔装打扮成一名乞丐,一路从北平走到了长沙。

于是便出现了我们开头提到的那一幕,待赵忠尧赶到长沙时,他已经饱经风霜,俨然成了一个真正的乞丐。

但他的牺牲,无疑为国家带来了巨大的利益。

排除万难,艰苦回国

抗战期间,赵忠尧也没有荒废学术研究,一直冒着炮火在西南联大、中央大学任教。

1945年,美国在日本广岛、长崎先后投下了两个原子弹,一瞬间让几十万人的城市沦为废土。

作为领域内的专家,赵忠尧对原子弹的威力自然十分了解。

一年后,美国又在太平洋的一个小岛上进行试爆,赵忠尧受到美国物理学研究所邀请,参与了试爆仪式。

因此,赵忠尧亲眼看到原子弹爆炸。

切身体会到原子弹的力量之后,他决定再次出国,将最前沿的科技成果带回来,为中国研制出属于自己的核武器。

此后几年间,他收获满满,不仅拿到了原子核加速器的零件,而且掌握了大量资料。

然而,国民党反动派在国内的所作所为令赵忠尧感到不齿,他不敢将如此重要的东西交到蒋介石手上。

所以,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他才决定带着自己的研究成果回国。

当然了,回国之路是坎坷的。

作为顶级的专家学者,他也受到了“特殊关照”。

此后,CIA、五角大楼轮番上阵,对赵忠尧进行了多轮彻底的调查。

好在,赵忠尧早就预料到美国不会让他轻易离开,所以他提前做好准备,已经将加速器的零件分作三十个集装箱,分批运回了国内。

因此即便美国查了个底朝天,也是一无所获。

然而,丧心病狂的美国人即便找不到证据,也强加了一个“间谍罪”在他的头上,将他投入监狱,关押、拷问了两个月之久。

最终,国际物理学界对美国的恶劣行径做出了强烈谴责,与此同时,周总理代表的外交部也向美方施压。

多方压力下,美国政府最终没能顶住,只能任由赵忠尧登上了邮轮。

1950年11月,他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回国后,赵忠尧马不停蹄地投入到研究之中。

期间,他不仅一手一脚建立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而且还参与了高能物理研究所的筹建工作。

最重要的是,在原子弹的研发工作中,赵忠尧给予了大量建设性意见,大大加速了研发进度。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戈壁滩上试爆成功,看着腾起的蘑菇云,赵忠尧不禁老泪纵横。

这个当过“乞丐”、受过审问、蹲过监狱的顶级科学家,终于见到了自己渴望一生的画面。

虽然,由于种种原因他最终未能进入两弹一星元勋之列,但他的卓越贡献。


标签:研究美国物理学当时


最新推荐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