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活 > 正文

西双版纳的图片 便想到了文艺小城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11-19 06:48:04 分类:生活 浏览:107


作者 兰子

前言:生命中,你我都是过客,无数的来来往往、擦肩而过——有人遇见,留下;有人擦肩,离开。

因为生命的短暂无常,便注定了它的消逝和死亡,对于这样的结果,虽然畏惧,但我们却无能为力。

欣慰的是你遇见了一些人,他们给了你温暖和感动,陪着你一起经历和成长,让你的人生,有了别样的色彩,也增添了更多的意义。

在路上,肯帮助、肯付出、把真心交付;倾听彼此的心事,分担对方的忧愁;互相包容、彼此珍惜——他们是我们的贵人。

所以,大恩小恩,都是恩,别负;恩人贵人,记心上,感恩。

感谢生命中的那些遇见,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别管是真心还是假意,能遇见,皆是缘!

这次的西双版纳之行直至出发前一天才临时决定,其实最开始公司罗姐跟我说去西双版纳的时候,我跟本没打算去,一是因为月底月初工作最忙,二是我经常到处浪,这次机会理应让给少出门的同事。

只是在出发前同事身体不适又把机会让给了我。

在出发前姐妹们特别表示支持,为了能让我顺利出行,大家都主动帮我解决了一些工作困难。

于是10月31日我也赶了个末班车跟随公司两位同事,还有二十几位同行者一起开启了五天四晚的版纳之行,从公司坐车出发,重庆转机直奔版纳机场,出发时大家都穿了棉袄,下午5点到了版纳人人都是短袖,瞬间感觉自己从冬天穿越到了夏天。

细想一下,秋天是一年四季里存在感最低的,因为它太短暂了,短暂到让人分不清是夏末还是冬初,就像一个过度期般容易让人忽视,还好此次在版纳,我深切感受到它的美好。

读一座城,便是读它的民俗文化、时代变迁。

在短短几天里,匆忙之中还是细细品味了一下这座城,不同城市都有其独特的印记跟标签,就像说起成都,第一印象就是麻辣火锅;说起厦门;说起江浙,大概就是古镇水乡小桥流水了吧。

而关于西双版纳,在脑海里搜索了一遍,脑海里便出现了“孔雀、大象、热带雨林和傣族姑娘”这几个字。

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故事,西双版纳也不列外。

森林、溪流、公园,草甸、花卉,千娇百媚的傣族姑娘,嫣然唯美的孔雀、健壮温和的大象....,以及我们这些听从内心召唤前来的游者们,共同编织着西双版纳的故事。

如果从猎奇的角度来看,版纳倒是真的略显平淡,基本就是逛夜市、逛公园,但是对我来讲,版纳是个享受生活的地方,一切都显得“刚刚好”的地方。

是的,一切都恰如其分的好,所以如果真的是拖家带口,抱着小朋友,版纳,绝对是个不二的选择。

先上几组图片回顾一下这几天的收获

能歌善舞的傣族姑娘们和小伙们

孔雀放飞

大象表演

中科院热带雨林植物园

森林公园

傣家村寨

曼听公园

大金塔夜市

西双版纳大桥

景洪水果市场

读一座城就像读一本书一样,版纳的第一章节便从我们第一站的大金塔夜市开始,这也是最直接最简单的解读方式。

恰巧大金塔夜市离所住的酒店不远,坐上15块钱的滴滴车便可以抵达,爱浪的我们顾不了舟车劳顿,立马愉快欣然前往。

这是来西双版纳必打卡的人间烟火的风景,能满足你的宗教风情、建筑、人文元素。

同时还满足吃饭和购物的需求。

虽然不是最便宜的,但一定是最齐全的。

勾人食欲的烧烤

民间特色的小吃

傣族特色的工艺品

民族特色的服饰鞋子,应有尽有。

于是这双鞋便成了我的囊中之物,撑起了我在版纳几天的重担。

大金塔旁边的滨江路,澜沧江边漫步和看夜景,绝佳位置。

回头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等到风景都看透,再陪你一起看细水长流,最美好的画面便是如此了吧。

想要打卡,这璀璨夺目便是最好的背景了~

正巧碰到灯展会

读一座城可以从它的民俗文化开始~

而了解这些必须得从我们的导游开始。

到了版纳,我们的导游就开始了版纳的故事,我喜欢听故事,更喜欢有故事的人,此刻她有故事遗憾的是我没酒……

西双版纳以神奇的热带雨林和少数民族风情而闻名于世。

“西双版纳”为傣语,“西双”即十二,“版纳”意为一个提供封建赋税的行政单位(直译为“十二千块稻田”),实际上是指十二个行政区域。

而这里除汉族外,居住着十二个少数民族。

人口最多的为傣族,有自己的文字和新年,每年4月中旬泼水节便是他们的新年,按傣族的年份,今年是傣历1382年。

为了表示入乡随俗,我们也跟着导游学了几句傣语称呼。

漂亮的女士:骚哆哩,帅气的男士:猫哆哩。

所以呢,很漂亮很漂亮的女士称为:很骚很骚的哆哩。

我们有故事的导游就是很骚很骚的哆哩。

在傣族哆哩们骚不骚不是看脸蛋美不美,而是看腰身细不细,傣族妇女上着各色紧身内衣,外罩紧无领窄袖短衫,下穿彩色统裙,长及脚面,并用精美的银质腰带束裙。

也许是长期束了银腰带的缘故,傣族的哆哩们个个都是A4腰,让我这个水桶腰简直是羡慕嫉妒恨啊。

但是在版纳的这几天里,为了以礼相待,我也当了几天很骚的哆哩。

哈哈,满足一下内心的虚荣。

傣家的文字传男不传女,以前所有的男孩从小都要送进寺庙去学几年傣文,所以很多老人现在还无法与汉人沟通。

而现在的小孩基本都是送往汉族学校进行九年义务教育,所以多年以后傣文估计也要慢慢汉化了。

走进傣家村寨一位老人吸引了我的目光:据说九十多岁了,坐姿挺直、头发乌黑、精神饱满、也没戴眼镜,拿着铁笔在贝树叶(版纳的一种树叶)上写经书,自古以来,傣族社会所有的历史事件和文化,全靠用一片片贝叶作记录世代相传,傣族人民把贝叶经视为全民族的宝贵财富加以保护。

她们身上穿的也是纯手工的制品。

以前心灵手巧的傣家姑娘织出织工精巧、图案别致、色彩艳丽、结实耐用的傣锦,用傣锦做出的独特的民族服饰傣服。

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外来文化的冲击,如今会傣锦的手工艺人已十分的稀少,傣锦面临着失传的局面。

傣族手工造纸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以纤维较好、较细的构树皮为原材料,纸质薄而柔软、韧性好,主要用于制作高升、孔明灯和书写佛经,还用于制作油纸伞,除用来遮风避雨,还具有观赏价值。

傣银,傣族认为银象征着纯洁,具有驱邪避毒的作用,同时还是权力、财富的象征。

傣银其制作工艺是傣族民间一项历史悠久、工艺独特、影响深远的传统制作工艺,在傣族的生活中,无论是日常装饰,还是节庆盛装都少不了佩戴银器饰品,在傣族婚嫁中,漂亮的银饰是嫁妆的重彩之笔。

关键是非常实用,男方若是在嫁给女方之前,嫁妆便是亲手打造的四大件:银腰带(据说可以护女性宫寒),银梳子(据说梳子其用途更广,经常用它与发酵后的淘米水洗头没有白头发,还可以用它刮痧祛湿……)银手镯(据说有疏通心肺的作用)、银钵(用来净化水)或是银碗。

读一座城,可以从它的公园景点开始~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中科院植物园,属于5A级景区,分为东区和西区。

西区主要有水生植物园,国树国花园,百花园,百果园,藤本植物园等,主要是看各种神奇植物。

东区主要是热带雨林和绿石林,可以看到大板根、绞杀榕、树瀑布等热带雨林景观。

除了能拍美照,还增长见识!园区里真的能见到非常多从来没见过的植物,真的能让人大开眼界!尤其是如果带着小朋友来的话,这里真的是一个让小朋友见识大千世界的好去处!

原始森林公园,内有沟谷雨林、孔雀放飞、民俗歌舞、体验丛林飞跃等项目,是西双版纳最大的综合性生态旅游景点之一,也是天然养吧!

曼听公园:园内有山丘和河道,又有民族特色浓郁的人文景观,是个天然的村寨式公园,以前是傣王御花园,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

景区集中体现了傣王室文化、佛教文化、傣民俗文化三大主题特色。

曼听公园是西双版纳最古老的公园,傣族习惯把她叫做春欢,意为灵魂之园。

读一座城,可以从它的民族演出开始~

表演内容为歌舞表演,感受西双版纳少数民族的民族风情,还有湄公河流域的东南亚国家的民族歌舞;参与放水灯佛事活动;最后围着篝火狂欢。

整个晚会由100多名少数民族男女演员组成,随着晚会表演的开始,动人的歌舞仿佛将人带入了一幅幅充满浪漫、神秘、美好而又让人开怀的迷人画卷里,令人乐不思蜀。

读一座城,可以从它的吃喝文化开始~

普洱茶,清人檀萃在《滇海虞衡志》中有载:普茶名重于天下,出普洱所属云南澜沧江流域,六茶山在当时的普洱府属思茅厅界内,普洱府思茅厅是当时茶叶贸易的集散地,六大茶山大部分集中到普洱府,经过加工后,运销国内外,因为茶叶在普洱府制作,然后进贡或销往各地,取名普洱茶。

在复杂多变不同气候的山中生长的古茶树皆有不同的特点,此茶味正,质厚,香扬,清甜,爽滑。

新茶口感刺激性较高,茶气强,甘韵足。

藏旧后醇滑味厚。

长期受到普洱茶友的追捧,实为难得之好茶!

我并不是那些精致生活的女人,所有的茶对于我来说都是一个味,好的东西应该属于懂得品它的人。

其实这也与我欣赏美好的东西并不相冲突。

当队友们对名茶和银器银饰下手时,她们都在问我:你不喜欢吗?又有谁想拒绝一切美好的事物呢?可惜实在是囊中羞涩,只能欣赏一下。

其实这次行程除了能欣赏美景,还能吃到美食,每天都是吃到肚子撑不下。

估计回程起码胖三斤,也管不了那么多了,多吃一口长肉,少吃一口又不瘦,还是吃吧……西双版纳的饮食习惯也跟我老家差不多,菜有一点微辣,饭以糯米和糙米为主。

香甜软糯的菠萝饭是必须要尝一尝的~

特色粉干,加上当地的酱料,是我每天吃不腻的早餐,因为黄瓜是我的最爱,所以自己加了很多。

丰富的农家小菜~

榴莲冰淇淋,是我每晚回来口干舌燥的时候都要在酒店门口买上一根,不吃好像无法入睡,5块钱一根,只是奈何无法带回老家。

来西双版纳千万别错过水果批发市场,想吃水果,各种亚热带水果应有尽有,品种全,价格低,一定会满载而归。

还可以给家人们带上品尝品尝。

“山中有城,城中有山,绿带环绕,森林围城,城在林中,林在城中”用这个标签来形容西双版纳,真的再适合不过了。

走过一座城市,就算如何的匆匆,太匆匆,我都希望能有一点时间来细细口味跟解读她。

而不是单纯的我来了,我走了,不带走任何一片云彩。

当然,我也走不带一片云彩,但是,我给西双版纳留下了很多眷恋跟怀念,暂存着,因为也许以后还会再来的。

感恩所有的同行。

感谢蓉姐这次活动的赞助,更应该感谢同事把机会让给了我。


标签:西双版纳傣族公园


最新推荐

关灯